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推动再生水灌溉作物的适宜性分类,该文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果菜类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可显著增加果菜类蔬菜产量,其中,西红柿、黄瓜平均增产15.1%、23.6%。茄子、豆角增产60.7%、7.4%。再生水灌溉对果实含水率、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粗灰分、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品质或营养指标无显著影响,再生水灌溉处理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标准限值。研究为再生水适宜灌溉的作物筛选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沼液及用量对莴笋硝酸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及用量对莴笋硝酸盐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提高了莴笋株高和产量;降低了生长时期莴笋叶硝酸盐含量提高了莴笋氨基酸含量;降低了维生索C和可溶性糖含量。以沼液3L处理的莴笋增产21.4%为最高产量;其次为沼液2H处理的莴笋增产6.7%,同时沼液2H处理莴笋的硝酸盐累积量最低。沼液2处理莴笋均具有良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源对空心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心菜为试验材料,在肥料中N、P、K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有机肥逐步代替化学肥料作肥源。研究了不同肥源对空心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并对水培生产中硝酸盐含量的日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栽培中。纯有机肥作肥源的空心菜硝酸盐含量最低,水培DFT方式栽培的空心菜硝酸盐含量最高;在基质栽培中。有机肥与化学肥料1:1的肥源条件下空心菜产量最高,同时硝酸盐含量达到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生物质炭对施用不同磷肥下茄子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施用3种磷肥(磷酸二铵、钙镁磷肥、过磷酸钙)条件下生物质炭对茄子生长、产量及茄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显著增加3个施肥处理下的茄子果长、单果重和产量,磷酸二铵处理下分别增加11.5%、4.4%、3.8%;钙镁磷肥处理下分别增加17.1%、8.0%、6.2%;过磷酸钙处理下分别增加18.7%、4.8%、8.0%。生物质炭对茄子可溶性蛋白、VC、可溶性糖、N、P、K、Ca、硝酸盐、黄酮、芦丁含量影响均不明显,但在施用钙镁磷肥、过磷酸钙条件下,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茄子Mg含量,分别增加9.2%、8.6%。和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相比,钙镁磷肥对促进茄子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较为明显,不同磷肥处理间产量大小顺序为钙镁磷肥磷酸二铵过磷酸钙。施用钙镁磷肥的茄果硝酸盐含量最低,而黄酮、芦丁含量最高。生物质炭对茄子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在不同种类磷肥间有较大差异,施用钙镁磷肥能提高茄子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猪粪有机肥作为一种有机资源,其养分含量丰富,施用后可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是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的途经之一。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研究等氮量情况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农艺形状、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0%氮素有机肥+100%氮素化肥混合处理(T2)下的冬小麦产量与品质最高,产量较CK增加177.53%,粗蛋白含量较T1增加8.1%,粗脂肪含量最高较CK增加9.7%,T2处理下冬小麦湿面筋含量最高为为25.7%;施肥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表现为T2>T3>T4>T5>T1>CK;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增加土壤N、P、K元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6.
再生水灌溉对叶菜类蔬菜产量及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叶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再生水灌溉条件下9茬(6种)叶菜类蔬菜产量平均增加23.3%;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叶菜含水率、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粗灰分、粗纤维等含量均值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α=0.05);再生水灌溉没有增加叶菜硝酸盐含量,但亚硝酸盐含量增加51.6%,各处理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对凤梨释迦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清水(CK)为对照组,设置5种施肥处理,分别为液体化肥(H1)、液体有机肥(H2)、液体化肥+300倍稀释液体有机肥(H3)、液体化肥+500倍稀释液体有机肥(H4)、液体化肥+800倍稀释液体有机肥(H5),通过水肥一体灌喷方式在凤梨释迦果苗膨果期进行施肥。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凤梨释迦单棵树产量和单果重量均高于单独施加一种肥料,且凤梨释迦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提升;施加液体化肥+500倍稀释液体有机肥的凤梨释迦果实可溶性糖含量(16.8%)和蛋白质含量(1.65%)相对最高;液体化肥+800倍稀释液体有机肥的维生素C含量相对最高,可达268 mg/100g。探讨凤梨释迦种植的最佳施肥方案,为凤梨释迦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施用沼肥对西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沼肥、化肥以及厩肥单施及配合施用对西瓜蔓长、西瓜单果质量、产量、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种植西瓜中,以厩肥为基肥增施化肥—沼肥处理(T6)可有效地促进西瓜植株的生长,西瓜产量达最高,为58271 kg·hm-2。但结合西瓜品质指标分析,基施沼肥追施化肥—沼肥处理(T9)既能改善西瓜可食部分品质指标,同时也能保证西瓜产量,该处理下,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8.62 mg·kg-1和7.72%,硝酸盐含量为485.64 mg·kg-1,低于T6处理下的硝酸盐含量,产量方面与T6处理差异不显著,为56042 kg·hm-2。从西瓜产量方面分析,只基施化肥、厩肥、沼肥的(T1,T2和T3)三个处理均低于基施厩肥和基施沼肥的处理。在品质方面,凡是有沼肥施用处理的,西瓜可食部分的品质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较,滴灌肥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肥效快等诸多优势,以5a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405、540、675、810kg/hm~2滴灌肥施用量处理以及复合肥施用量900kg/hm~2的常规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滴灌肥处理对长枣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75kg/hm~2处理下,长枣新梢生长量、枣吊数、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均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产量比常规施肥提高了17.3%;在滴灌肥施用量为405kg/hm~2处理下,果实中总酸含量最低,果实硬度最高;在施肥量675kg/hm~2处理下,长枣生长状况良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常规滴灌为对照,研究痕量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对茄子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灌水量,肥量下降20%处理产量最高,与常规滴灌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12.25%;Vc含量提高了23.08%,含物质含量提高了6.4%。施肥量下降60%的处理茄子的Vc含量较滴灌处理增加了35.22%。减少施肥量,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认为常规施肥量下降20%,即单次施肥180 kg/hm2是日光温室茄子适宜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有机肥对矿区复垦土壤磷素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肥对采煤塌陷复垦土壤磷素的矿化特征。【方法】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空白处理(CK),研究了施用3种有机肥(鸡粪、猪粪、牛粪)对矿区复垦土壤速效磷的动态变化,并综合其矿化过程中的磷酸酶活性及磷转化强度,分析了不同有机肥对矿区复垦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①在整个室内恒温培养过程中,各施肥处理的速效磷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培养时期速效磷量大致呈现出:鸡粪>猪粪≥牛粪>化肥>CK。培养结束时(105d),鸡粪、猪粪和牛粪处理较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量(18.56%~37.09%);鸡粪处理较猪粪和牛粪处理速效磷量显著提高了11.93%~15.62%,而猪粪和牛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②在整个室内恒温培养过程中,拟二阶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施肥处理速效磷释放过程,其次为Elovich模型和幂函数模型,而粒内扩散模型拟合效果较差。③在整个培养时期施有机肥处理的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化肥处理,提高幅度为39.14%~120.70%。④培养前期(0~14 d),猪粪处理与化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磷转化强度影响较大,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且猪粪处理较牛粪、鸡粪处理能显著提高有机磷转化强度,分别提高了41.51%和86.52%;在培养中后期(42~105d)各施肥处理的有机磷转化强度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施用有机肥能促进矿区复垦土壤磷素矿化,其中鸡粪较猪粪和牛粪对提高土壤有效磷量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黄萎病高发区设施连作茄子产量和品质,降低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方法】在塑料大棚内,研究了水肥减量(灌水量和施肥量均为常规的80%、70%、60%、50%、40%)对设施连作茄子生长、产量、品质、根际微生物以及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等的影响。【结果】①随着水肥量的降低,茄子根际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数量,黄萎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也降低。②50%水肥处理,相比其他处理,茄子根际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数量与种植前相比没有显著增加,黄萎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低。③50%水肥处理的茄子生长状况、果实性状最好,产量、品质最高;根际有害真菌数量降低,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结论】在设施茄子黄萎病发病较严重地区,可通过合理的水肥减量措施,如水肥量减半,在保证设施连作茄子正常生长前提下,降低设施连作茄子黄萎病发病率,且获得最大产量和较高品质。  相似文献   

13.
陕西规模化猪场猪粪与饲料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了陕西省11个地区64家规模化养猪场中64个育肥猪饲料和相应的猪粪样品中Cu、Zn、Cr、Ni、As、Pb和Cd等元素的含量,并评估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饲料和猪粪中均含有大量Cu、Zn、Cr、Ni、As、Pb和Cd等,并以Cu和Zn含量最高;饲料中Cu和Zn平均含量在38.33~805.61mg/kg和90.69~1208.19mg/kg之间,猪粪中Cu和Zn平均含量在78.99~1543.28mg/kg和68.72~3011.72mg/kg之间;陕西育肥猪饲料中重金属已经超出国家标准中的浓度限值,其中Cr、Cu、Zn、As、Pb和Cd的最高超标倍数分别为5.44、134.27、10.98、60.08、7.67和110.86,饲料是猪粪重金属的主要来源;限制陕西省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农用的主要因素是Cu、Zn和Cd含量。估算表明,安康、商洛和杨凌地区猪粪农田施用不足100年土壤Cu或Zn即超标,陕西农田土壤Cd在18.3~99.3年后即达到容许量。  相似文献   

14.
施用沼肥对保护地蔬菜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以等有机质含量的猪粪、沼渣为基肥,追肥(化肥与沼液)以等N、等P、等K进行施用,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保护地土壤pH值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收获期,各处理土壤pH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酸化现象发生;施用沼渣在防止土壤pH值下降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施用沼渣、沼液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分别优于施用猪粪、化肥,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及碱解N含量方面效果显著,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后的土壤培肥熟化问题,及近年来因过度施用化肥而导致的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重庆市通过绿肥种植试验示范,结合土壤环境保护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创新探索出了绿肥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其主要体现为2次机械化作业(抛撒和深松整地)完成传统生产方式中的6个作业环节(灭茬、旋耕、开沟、播种、施肥和盖种)。绿肥机械化轻简生产可减少化肥施用量,节约生产成本,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及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生产中,水分和肥料是不可或缺的两大基本要素。水肥耦合将水、肥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的协同效应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目的。本文在分析水资源紧缺和肥料施用不合理的现状基础上,回顾了水肥耦合的发展历程、定义及水肥耦合灌溉模式,阐述了水肥耦合对茄子生长形态、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等影响的研究进展,表明水肥耦合是节约水肥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茄子高效优质增产的有效措施。深入探究茄子水肥耦合机制,构建多因素水肥耦合模型,寻求最佳水肥配比实现精准化灌溉,可为指导茄子合理的水肥管理并使茄子达到高效优质生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的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利用程度仍不高,堆肥是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主要以低效益的常规单一有机肥生产为主,大量的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环境污染。蝇蛆是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的高效生物转化器,畜禽废弃物可经蝇蛆生物转化后生产蝇蛆蛋白和优质有机肥。该文针对传统堆肥经济效益低、辅料依赖性强、处理周期长和成本高等特点,结合主要畜禽粪的组分特征及理化特性,在现有的蝇蛆生物转化畜禽粪工艺基础上,通过对蝇蛆生物转化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的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和设备进行研究,实现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的生态治理和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戴思远 《农业工程》2020,10(5):108-111
为研究硅肥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硅肥模式,0(CK)、基施硅肥(S1)、喷施硅肥(S2)、基施硅肥+喷施硅肥(S3),分析3种硅肥施用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玉米籽粒品质变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显著增加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其中,S3处理的穗粗、行粒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产量提高10.33%。和对照组相比,硅肥可显著提高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同时硅肥处理间没有差异。综上,硅肥基施+喷施效果最好,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茶叶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置醋糟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比的5个处理:100%有机肥、70%有机肥+3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以及100%化肥,并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春茶生长、产量、品质及茶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都有促进春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作用,但处理之间差异较大。增产作用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最显著,比对照平均增产276.91%,30%有机肥+70%化肥的处理次之,50%有机肥+50%化肥的处理居中;茶叶的新梢长、叶面积、芽密度、百芽质量等生长指标,以及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指标都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为最高。茶园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有机肥在肥料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即以100%有机肥的处理最高,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次之,但两者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70%有机肥+30%化肥的配施是值得在茶园推广应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较大质量堆体(500 kg)为对象,探讨微生物及C/N比对果桑枝条堆肥腐熟效果的影响。以桑枝条和鸡粪为原料,调整堆体的C/N比为20∶1、25∶1和30∶1,分别搅拌4%、4%和6%的微生物,研究微生物及C/N比对桑枝条堆肥腐熟效率及肥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微生物接种量为6%,C/N比为30∶1的1号堆腐熟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在堆肥过程中,保持45℃以上的时间15d,可有效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堆肥结束后,C/N比降至11.73∶1,可溶性腐殖质和总养分的增幅及其含量的积累均最高,发芽指数达到133.91%,T值为0.39。通过分析可知,C/N比是影响桑枝条堆肥腐熟效率的重要因素,适宜的C/N比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和肥力的增加;增加微生物接种量,能够提高其腐熟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