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加快推进肉羊产业发展,阿勒泰地区开展了阿勒泰羊多胎(多羔)杂交生产试验,其繁殖性能有所提高。研究采用同期发情技术、人工授精技术人为调控母羊的发情周期,从而达到阿勒泰羊的高效繁殖与养羊生产的高效益有机结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观测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和小尾寒羊3品种产羔母羊年龄与产羔率、羔羊初生重、羔羊成活率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第1胎较低,第2胎开始递增,第5胎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比较,小尾寒羊的多胎率是其它两个品种所不及的,多羔率(2~4羔)平均66.2%,但与羔羊成活率呈弱的负相关,比两个外引品种分别低12.4个百分点(P<0.01)和12.6个百分点(P<0.01);双羔率以无角陶赛特羊最高,平均51.5%,比特克塞尔羊高6.6个百分点.但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的三羔率较低,四羔为0;羔羊初生重无角陶赛特羊公母羔羊分别高于特克塞尔羊7.33%(P<0.05)和11.75%(P<0.01).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推进肉羊产业的繁荣发展,阿勒泰地区开展了阿勒泰羊多胎羔羊的杂交生产的技术,但由于母羊体弱以及护理能力差等因素,多胎羔羊极易患病。现分析了多胎羔羊的常见疾病,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希望可以对促进阿勒泰羊的繁殖存活率以及肉羊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4):60-62
选择3月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一代断奶公羔,经60 d舍饲方式育肥后,与4只同月龄、体重为组内均重的阿勒泰羊公羔一并进行屠宰试验,比较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萨阿杂交一代公羔活重、胴体重、一级肉率、去尾脂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指标均高于阿勒泰羊公羔,且尾脂率由原来的15.75%下降到2.80%,杂交羔羊胴体外观评级达到"一级"标准。说明使用萨福克公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母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符合人们对"低脂肪、高蛋白"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天然放牧条件下多胎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评估多胎萨福克羊对哈萨克羊的级进杂交改良效果。【方法】试验以3月龄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多胎萨福克羊及其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F1、F2代和哈萨克公羊为研究对象,天然放牧条件下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选择接近组内平均体重羔羊各10只,屠宰前测定各试验羊体尺指标,屠宰后分别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营养成分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的体高、胸深、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P<0.05);级进杂交F1代羔羊和哈萨克羊的背脂厚度、尾脂重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和级进杂交F2代羔羊(P<0.05)。(2)级进杂交F1代羔羊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2代羔羊和哈萨克羊(P<0.05);哈萨克羊背最长肌中铁、锌、镁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P<0.05)。(3)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血液中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中性粒...  相似文献   

6.
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4月龄德国美利奴羊(DM)×阿勒泰羊(Alt)F_1羔羊与阿勒泰羔羊各21只,在相同的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2个月短期育肥,比较羔羊增重效果。结果表明:舍饲环境下6月龄德国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羔羊和阿勒泰羊羔羊体重分别为41.47 kg和38.75 kg;日增重分别为0.25 kg和0.20 kg。德国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羔羊体重和日增重均明显高于阿勒泰羔羊(P0.05),说明德国美利奴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小尾寒羊、湖羊等多胎羊以双羔、三羔居多。小尾寒羊产四羔的母羊约占6.5%.产五羔以上者约占0.7%;湖羊产四羔的母牛约占3.03%,五羔以上者约占0.06%。生产实际中养殖户普遍反映产双羔的羔羊管理简单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尤以对牛羊肉的需求更为突出。目前有些国家在绵羊生产中,已趋向多胎繁殖和肥羔生产,以满足市场对羊肉的需要。我国养羊历史悠久,品种多,用途广,一些肉用品种羊,如阿勒泰羊、乌珠穆沁羊等,已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阿勒泰羊属肉、脂兼用粗毛羊。适于肥羔生产,生长发育快,产肉能力强,且非常适应终年放牧。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广大群众对羊肉品质的需求逐步提升,以及生态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选择因素等对其的影响,阿勒泰羊的生产性能逐渐下降,这给阿勒泰羊品种的生产及繁殖带来不良影响。笔者现就阿勒泰羊品种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阿勒泰羊品种发展思路,以供畜牧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绵羊生产期间,人们将一胎三羔或四羔的羔羊统称为多胎羔羊。通常,多胎羔羊初生时发育较差,体质也弱,给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随着羔羊日龄的增加,母羊奶水亦日显不足。因此搞好多胎羔羊的人工补乳或寄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阿勒泰羊原产区为新疆北部的福海、富蕴、青河和阿勒泰等县 ,是哈萨克羊中的一个分支 ,以体格大、肉脂生产性能高而著称。羔羊具有突出的早熟特性 ,早期生长发育快 ,抓膘能力强。近年来应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绵羊 ,杂交优势明显。鉴于和田地区羊体格小、生长慢、胴体产肉量低的情况 ,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于上世纪 90年代初引进阿勒泰种公羊与当地土种绵羊和田羊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进行了杂交改良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羊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发展羔羊肉生产的方向。1 适应性纯种阿勒泰羊产于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多胎湖羊为母本,以3个引进的肉用品种——萨福克羊(白)、杜泊羊(白)、陶赛特羊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测定了不同杂交组合的繁育率及萨湖一代(SHF1)、杜湖一代(DHF_1)、陶湖一代(THF_1)和湖羊纯繁组(HH)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HH组的产羔率257%,TH组的产羔率223%,TH组比SH组高16个百分点,比DH组高13个百分点;HH组的成活率74.03%,成活数57只,TH组成活率最高,为85.29%,羔羊成活数58只,比SH组多7只,比DH组多10只;3个杂交组F1羔羊的初生重均高于HH组,且公羔大于母羔;在平均日增重上,公羔THF_1组比HH组提高30.89%(P0.01),SHF1组和DHF_1组分别比HH组提高了20.05%和19.99%(P0.05),母羔THF_1组比HH组提高了25.90%(P0.01)。通过该试验研究,为培育出既适应新疆自然环境,又具有多胎性和较高经济性状的商品羊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区年存栏多胎肉羊生产母羊20万只以上,年产多胎羔羊30~40万只,如何做好多胎羔羊的饲养管理,提高多胎羔羊成活率,是多胎绵羊规模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多胎羊品种及羔羊生产特性、初生多胎羔羊的生理特点、多胎羔羊的管护要点,以期能为全区多胎羔羊的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一、乏羊、弱羊、瘦羊快速复壮,五天见到大变样!购进的、刚拉回的、留圈的瘦弱乏跛羊、有的趴下了……可利用本技术:每天每公斤体重1ml,连用5-7天。一般5天行动自如,吃料大增,过10天半月后毛色膘情大变样!二、多胎羊(一胎多羔)羔羊保存活技术:牢牢抓住四字重点:提升料补温奶温度适防伤病提升料:强补针对营养,壮羔救亡措施:母羊产羔当天喂50ml金蟾提升料,连用5天,以后每周使用两天。母壮奶多。产羔当天让每只羔吃饱初乳。每只羔羊每天3-5ml金蟾提升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简阳大耳羊新品种世代选育过程中的系统资料,对简阳大耳羊繁殖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简阳大耳羊发情周期平均20.66 d,发情持续期平均48.52 h,妊娠期平均148.76 d;母羊全年均可繁殖配种、产羔,全年产羔仍然遵循"春配秋产、秋配春产"的规律;四世代初产母羊平均产羔率153.51%,经产母羊242.41%;年均产羔1.75只;四世代公羔平均初生重3.10 kg,母羔平均初生重2.95 kg。表明简阳大耳羊具有多胎、多羔,常年发情产羔,羔羊初生重较大,繁殖性能好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简阳大耳羊新品种世代选育过程中的系统资料,对简阳大耳羊繁殖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简阳大耳羊发情周期平均20.66 d,发情持续期平均48.52 h,妊娠期平均148.76 d;母羊全年均可繁殖配种、产羔,全年产羔仍然遵循"春配秋产、秋配春产"的规律;四世代初产母羊平均产羔率153.51%,经产母羊242.41%;年均产羔1.75只;四世代公羔平均初生重3.10 kg,母羔平均初生重2.95 kg。表明简阳大耳羊具有多胎、多羔,常年发情产羔,羔羊初生重较大,繁殖性能好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7.
<正>绵羊的产羔率是衡量母羊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它不仅能反映羊只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阿勒泰地区是一个畜牧业大区,是自治区主要的肉食品供应基地。一年四季随水草而行的游牧生活,影响了畜牧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阿勒泰羊这一优良地方品种,无论在生产性能、产肉品质,还是在适应性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优越性,但阿勒泰羊双羔率低(约3%~5%),基本上一年一羔,严  相似文献   

18.
<正>繁殖力是动物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指标,畜群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应用多胎多羔技术可以使母羊多排卵、多产羔,从而实现二年三胎、一胎双羔或一胎多羔,大幅度提高母羊的繁殖力。1提高繁殖力的主要措施(1)选择多羔的公母羊作为种用。研究表明,羊的产羔率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所以加强对第一胎母羊产羔性能的选择,可提高羊群的产羔率;选择具有较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杜泊羊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为新疆库尔勒地区引进巴彦淖尔多胎羊进行肥羔生产和肉羊杂交利用提供依据。试验比较了2017年与2018年同一饲养管理水平下杜泊羊(父本)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母本)杂交后代(杜×巴F1代)和新疆库尔勒地区本地绵羊自然交配所生产的羔羊(对照组羔羊)之间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对巴彦淖尔多胎母羊和当地母羊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与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3月龄及6月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羔羊,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羔羊;除2018年6月龄杜×巴F1代羔羊体长、胸宽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羔羊外,2017年与2018年6月龄屠宰时杜×巴F1代羔羊的体高、胸深、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羔羊;2017年和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胴体重分别比对照组羔羊提高了21.07%和22.90%,差异均极显著(P<0.01);2017年与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净肉重、净肉率极显著(P<0.01)大于对照组羔羊;巴彦淖尔多胎母羊的难产率极显著(P<0.01)高于本地绵羊,羔羊成活率极显著(P<0.01)低于本地绵羊,但其受胎率显著(P<0.05)高于本地绵羊,产羔率、双羔率分别比本地绵羊提高了24.72%和3.41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杜×巴F1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均优于对照组羔羊,继承了父本杜泊羊优良的生长发育性能;母本巴彦淖尔多胎羊保持了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和多胎性。在该地区引入巴彦淖尔多胎母羊,并与杜泊公羊进行杂交,充分利用杜×巴F1代羔羊的杂种优势,将明显提高该地区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多胎萨福克新品系肉羊的繁殖特点,以及BMPR-IB基因对初情期多胎萨福克羔羊褪黑激素分泌的影响,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多胎萨福克羔羊BMPR-IB基因的多态性,应用公羊试情和外阴外观变化确定母羔初情期,用ELISA方法测定初情期前后母羔血清中褪黑激素的含量,分析BMPR-IB基因不同基因型母羔初情前期、初情期、初情后期褪黑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多胎萨福克羊群体中BMPR-IB基因存在++、B+和BB三种基因型,平均初情期179 d,不同基因型母羔初情期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褪黑激素在初情期分泌水平较高,初情前后的4个时间点分泌出现波动,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BMPR-IB基因不同基因型羔羊血清中的褪黑激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BMPR-IB基因的突变没有引起初情期多胎萨福克羔羊褪黑激素分泌水平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