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和再生R1、R2代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变异,结果表明,粗毒素对3个不同基因型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胚芽萌发及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绿苗分化的影响有相同的趋势。①毒素浓度为6.0g/L时,愈伤组织生长受明显地抑制,但胚芽萌发生长受到促进,低于此浓度时,毒素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毒素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苗分化均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前者的抑制作用最强;③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g/L~4.5g/L,在这一浓度范围内对愈伤组织形成无影响,而对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有明显抑制,但又能使其保持有一定的分化能力。④经毒素筛选的抗耐毒素细胞系再生R1代植株中,抗病穗的比例明显提高,R2代再生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分离,并趋向于感病方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60)Co-γ射线辐射对番茄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0~800 Gy剂量范围的60Co-γ射线对2个品种的番茄干种子和引发种(30%PEG-6000引发)进行辐射处理,采用发芽盒发芽法研究60Co-γ射线对番茄种子的萌发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对60Co-γ射线敏感性差异显著。黄盆栽抗辐射能力强于1479,主要表现在种子发芽率、萌发速度上。不同萌动状态番茄种子对辐射的敏感性也不同,经过30%PEG引发的引发种对辐射较干种子敏感。大剂量辐射后种子虽能萌发,但其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主要表现在胚根的分化和生长上。根据半致死剂量(LD 50)可以确定番茄种子适宜的辐射剂量,黄盆栽500~600 Gy,1479为400~500 Gy。  相似文献   

3.
利用病菌培养液离体筛选水稻抗稻瘟病植株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作为抗性筛选的选择压,对水稻体细胞系和花药及其愈伤组织进行抗病筛选。结果表明,毒素对体细胞和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经过滤灭菌的粗毒素的毒性大于高压灭菌的毒性,花药的抑制程度大于种子胚愈伤组织,花药筛选系统的适宜毒素浓度低于体细胞筛选系统的毒素浓度。粗毒素液可以作为抗病筛选的选择压。  相似文献   

4.
利用叶斑病菌粗毒素离体筛选太子参抗叶斑病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培育太子参抗叶斑病新品种,运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太子参叶斑病粗毒素为选择压力进行胁迫培养,采用逐步正筛选法离体筛选太子参叶斑病突变体。结果表明,太子参叶斑病粗毒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不定芽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逐步提高毒素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愈伤组织对毒素的抗性。25 mL/L的毒素可以作为愈伤组织突变体的筛选压力,愈伤组织存活率达15.5%;将粗毒素浓度适当降低至10~20 mL/L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分化率达54%~40%;60~70 mL/L的毒素可以作为苗期抗毒素突变体的筛选压力,小苗存活率为8.3%。获得了46株高抗性植株,其对毒素的抗性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pb2+胁迫对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有机酸对Pb2+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50~1 000μmol/L)Pb2+对MS培养基下水稻愈伤组织诱导与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Pb2+胁迫浓度的升高,毒害程度加深,pb2+胁迫浓度为1 000μmol/L时,表现为生长的愈伤组织块较小,颗粒表面干燥,质地较硬.而添加不同有机酸(抗坏血酸、柠檬酸和草酸)均可明显改善Pb2+胁迫下愈伤组织的生长,尤以750μmol/L柠檬酸对Pb2+毒害的缓解效果最佳,其愈伤组织块颜色浅黄,表面湿润,愈伤组织成活率高,与对照愈伤组形态较接近.柠檬酸不能较好抑制Pb2+胁迫下水稻愈伤组织的褐变现象.  相似文献   

6.
有机酸对Cu2+胁迫下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Cu2+胁迫对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有机酸对Cu2+胁迫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50~1 000μmol/L)Cu2+对MS培养基下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Cu2+胁迫浓度的升高,毒害程度加深.当Cu2+浓度为1 000μmol/L时,表现为生长的愈伤组织块较小,颗粒表面干燥,质地较硬.而添加不同有机酸(抗坏血酸、柠檬酸和草酸)均可明显改善Cu2+胁迫下愈伤组织的生长,尤以250μmol/L抗坏血酸对Cu2+毒害的缓解效果最佳,其愈伤组织块颜色浅黄,表面湿润,愈伤组织成活率高,与对照愈伤组织形态较接近.抗坏血酸且能较好抑制Cu2+胁迫下水稻愈伤组织的褐变现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赤霉毒素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毒素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有毒害和致死作用;赤霉毒素使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的株高、根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根系还原力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并使电导率值升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经过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离体筛选获得抗病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突变体。以不同浓度剂量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子房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用经过毒力检测的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粗提液进行离体筛选,通过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毒素粗提液,对愈伤组织进行浓度递增法和分化芽一步筛选法,获得抗叶枯病突变体材料。结果表明,0.50%~0.75%EMS处理愈伤组织60 min,0.75%~1.00%EMS处理分化芽60 min,分别获得半致死剂量效应。对存活的愈伤组织进行病菌毒素浓度递增逐步筛选(10%30天~20%30天),分化芽用40%的毒素液一步法筛选21天。经定向筛选,初步获得抗叶枯病分化芽突变体103株,有待进一步进行抗病鉴定。愈伤组织未能获得抗病突变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
离体条件下抗生素对棉花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3种抗生素对中棉所 19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卡那霉素对棉花下胚轴的愈伤组织形成和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浓度低于 10 0 mg· L -1时 ,随着其浓度增加 ,愈伤组织诱导率降低 ,增殖率下降 ;其浓度高于 10 0mg· L-1 时不能诱导愈伤组织发生。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对棉花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影响 ,浓度高于 2 5 0 mg· L-1 时对其增殖有轻微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罗以贵  强继业  强影影 《种子》2007,26(2):72-74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日日春种子,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率、根长、芽长与辐射剂量都呈负相关.在辐射剂量为10、30 Gy处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其幼苗的生长,其中辐射剂量为10 Gy的更为突出,而其它剂量的辐照对日日春种子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菊苣子叶为外植体,将其接种在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卡那霉素(Km)和头孢霉素(Cef)对菊苣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卡那霉素(Km)和头孢霉素(Cef)对菊苣子叶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有抑制作用.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提高,菊苣子叶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频率逐渐降低,当Km达到25 mg/L时,完全抑制愈伤组织诱导产生芽.与Km相比,头孢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对弱一些.但随着头孢霉素浓度的提高,菊苣子叶的出愈率和出芽率也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辐照亚麻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低于2.0KR辐照对亚麻愈伤组织培养出苗所需要的时间无明显影响;辐射在0.5KR时,对愈伤组织分化出苗有明显的促进效应;辐照在1.0KR时,个别品种愈伤组织分化率和绿苗繁殖频率仍明显高于对照;照射量达到3.0KR时,愈伤组织出苗时间延长,愈伤组织分化率和绿苗繁殖频率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当照射量达到5.0KR时,个别品种愈伤组织已不能出苗,有的品种虽然可以出苗,但多为畸形苗,在壮苗过程中难以存活,已无试验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雪莲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潮霉素对雪莲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8.0 mg/L浓度的潮霉素为雪莲叶盘转化筛选的最佳质量浓度,不同浓度(5 ~50 mg/L)潮霉素对MS+ NAA 2.00 mg/L+ 6-BA 1.00mg/L培养基下雪莲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潮霉素浓度的升高,毒害程度加深,当潮霉素浓度为20 mg/L时表现为生长的愈伤组织块较小、褐化、甚至死亡.同时,低浓度(0.5 ~2.0 mg/L)的潮霉素可以提高雪莲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其中0.5 mg/L潮霉素的质量浓度的诱导培养基内,雪莲愈伤组织的出芽率平均可达98.33%.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3个大果型番茄杂交种F1代(‘1401’,‘1403’,‘卡莱’)的花药为试验材料,对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果型番茄花药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长度以及花药长度呈正相关。较适番茄花蕾消毒方法为用70%酒精对番茄花蕾进行表面消毒30 s,然后再用加了0.1%吐温20的15%NaClO消毒7 min。3个供试番茄品种均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但不同番茄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其中,‘1401’番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9.67%。诱导培养基中添加30 g/L蔗糖能促进愈伤组织的产生,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浓度比为1:2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较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urashige and skoog medium,MS)+0.5 mg/L IAA+1 mg/L 6-BA+30 g/L蔗糖+7 g/L琼脂粉。该研究为获得大果型番茄多倍体材料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花萱草‘红运’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目的是获得抗叶枯病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突变体。结果表明:0.50%~0.75% EMS处理愈伤组织60 min;0.75%~1.00% EMS处理分化芽60min,分别获得“半致死剂量”效应。对存活的愈伤组织进行毒素浓度递增的多步筛选(10% 30 d—20% 30 d);分化芽80%毒素21d的一步筛选。经定向筛选,初步获得抗叶枯病分化芽突变体103株,有待进一步进行抗病鉴定。愈伤组织未能获得抗病突变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强继业  夏更寿  王海棠  尹瑞新  王元军 《种子》2005,24(8):21-22,25
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天竺葵、观赏椒种子,观察其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对这2种观赏植物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影响.对天竺葵的发芽率有促进作用,但抑制幼苗生长;对观赏椒发芽率作用不显著,对幼苗前期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27种中草药对紫羊茅愈伤组织的质量增加、生长及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中草药(2/3以上)在质量浓度2mg/L时对愈伤组织质量增加无不良影响,甚至还有促进作用,部分中草药有抑制作用,其中黄连抑制效果最强;随着中草药质量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分化率提高,但褐化加重,适宜促进生长和分化的质量浓度在5mg/L以内;质量浓度小于10mg/L,几乎所有愈伤组织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褐化,并且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但仍具有促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卡那霉素对棉花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三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棉花新品系为试材的研究表明,卡那霉素对棉花下胚轴的愈伤组织形成和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形成的频率降低,增殖的倍数减少;当浓度增加到100mg·L-1时,愈伤组织严重褐化,其正常生长受到完全抑制;下胚轴形态学上端切段较下端切段更易受卡那霉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水稻品种广陆矮4号的干种子用200yγ射线、2mM_1NaN_3及其复合处理后,从M_1代的形态学、细胞学、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和成熟胚的出愈率、愈伤组织生长率、分化率等生物学指标,研究水稻M_1的损伤效应和体细胞离体组织培养的效应。结果表明,诱变处理对水稻M_1生物学损伤效应,NaN_3处理轻于γ射线,γ射线 NaN_3复合处理大于单一处理。诱变处理对水稻体细胞离体细胞培养有相似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20.
虎榛子愈伤组织对土生空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研究表明植物不能形成菌根的障碍是缺失一种植物形成菌根的信号物质,这种信号物质可以诱导菌根真菌菌丝的生长和分枝,为下一步研究植物与外生菌根真菌互作的生化机制和互作过程中的信号传导途径提供理论基础,建立虎榛子愈伤组织与其外生菌根菌的共培养体系,在纯培养条件下采用干重法,测定虎榛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匀浆液和愈伤组织分泌物对两株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 (Cg)]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Cg菌株与宿主的愈伤组织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菌丝的萌发和生长,而愈伤组织匀浆液和愈伤组织分泌物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其中共培养法培养促生作用最强,尤为突出,两菌株单菌落的生物量分别达到63.5 mg和45.2 mg。初步研究表明,虎榛子愈伤组织与菌根菌共培养可以明显促进菌丝生长,证明虎榛子愈伤组织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类生化物质对外生菌根真菌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究竟有哪些物质在起作用,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