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究食品召回启动时间的多重影响因素问题,以1994—2017年美国食品上市公司发生的召回事件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食品召回启动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召回启动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召回量、分销范围和召回原因(细菌感染和外来物质污染);召回量对召回启动时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销范围越小,召回启动时间越短;召回原因为细菌感染或外来物质污染时,召回启动时间相对更短;召回主体对召回启动时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本研究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体系,从公司、供应链和政府层面提出强化食品HACCP认证、完善食品安全溯源监管系统、建立专项储备基金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使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面对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建立快速有效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已迫在眉睫。食品召回制度作为建立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理论研究背景,以我国的食品召回法律制度为主线,提出该制度体系尚存在的不足,并以美国为例总结国外食品召回制度的特点,以此为借鉴,探讨如何使食品召回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过敏原问题食品是对公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潜在威胁之一。澳大利亚作为食物过敏率较高的国家,早已对过敏原问题食品实施召回,分析澳大利亚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管理和现状,对我国建立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梳理澳大利亚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的相关法规、指南和通告,总结了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管理系统;整理了澳大利亚1998—2020年4月间的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数据,并分析了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现状。虽然澳大利亚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管理系统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形成了闭环循环系统,但过敏原标签问题仍是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的主要原因,企业过敏原标签管理仍需完善。最后从我国需建立相对独立的食品过敏原管理体系、确定适用我国国民体质的食品过敏原范围、完善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计划及指南规范、完善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落实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有效应对食品安全危机后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降低的问题,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采用情境模拟实验的方法,基于全国1 053份消费者调查问卷,研究食品召回策略对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探究信任违背类型和消费者信任倾向在食品召回策略影响信任之间的作用,并验证信任在食品召回策略与购买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食品召回策略对信任和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差异影响,主动召回最优,责令召回次之,不召回最差;并且,主动和责令召回对信任修复具有积极作用,而不召回对信任修复没有积极作用;2)信任违背类型在食品召回策略影响信任之间起调节作用。企业违背诚信时,责令和主动召回后的能力信任没有显著差异;企业违背能力时,责令和不召回后的正直信任没有显著差异;3)信任倾向在食品召回策略和信任之间起调节作用。对于高信任倾向的消费者,责令召回后的能力、善意和正直信任显著高于不召回;对于低信任倾向的消费者,责令召回后的善意和正直的信任与不召回后的无显著差异;4)信任在食品召回策略和购买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一旦发生食品安全危机,企业应积极主动实施召回,如果企业消极拖延,有关部门应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言清 《世界农业》2002,(10):16-18
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是适应食品安全的需要,政府调控经济的一种方式。一、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美国的产品召回制度,开始于1966年,首先在汽车行业根据《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明确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召回缺陷汽车。此后,美国在多项产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立法中引入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召回制度应用到可能对大众造成伤害的、包括食品在内的主要产品领域。目前,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管理产品质量的常用手段。1.美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概况食品召回制度,是指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在获悉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安全机制,已成为许多国家调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新型理念和重要手段,由于对内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所需,我国也在逐步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召回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品召回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保障公共食品安全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上都存在缺陷,亟待完善.文章通过解析食品召回制度,了解发达国家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工具。在我国政府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情况下,企业自愿建立可追溯系统首先考虑的就是成本-收益问题。本文对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建立了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构成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期,记者从国务院法制办获悉:《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食品召回分为紧急召回,即食用后可能导致死亡或者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需要予以紧急召回的;一般召回,即食用后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健康损害,需要及时予以召回的。同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食品生产经营者召回、停止生产经营、无害化处理和销毁问题食品的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9.
食品召回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公众人身健康、减少食品危害的基本手段。本文从美国食品召回的现状出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食品召回制度的特点,并探讨了美国食品召回制度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了我国首个《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同时宣布,该《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是我国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食品经济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研究现状,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构建食品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在食品系统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即食品的生产阶段、流通阶段、交易阶段、使用阶段和回收阶段。根据食品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特征,明确了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性和复杂性,创新性的设计出了食品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9大知识领域,并提出了食品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二维结构图,对我国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食品经济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研究现状,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构建食品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在食品系统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即食品的生产阶段、流通阶段、交易阶段、使用阶段和回收阶段。根据食品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特征,明确了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性和复杂性,创新性的设计出了食品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9大知识领域,并提出了食品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二维结构图,对我国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Food security, health, decent livelihoods, gender equity, safe working conditions, cultural ident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cultural life are basic human rights that can be achieved at least in part through the food system. But current trends in the US prevent full realization of these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ESCR) for residents, farmers, and wageworkers in the food system. Supply chains that strive to meet the goals of social justice, economic equ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better than the dominant globalized food value networks are gaining popularity in the US. However, achieving important human rights has become conflated with other goals of food system reform over the past decade, such as being “community-based,” local, and sustainable. This conflation confuses means, ends, and complementary goals; and it may lead activists trying to help communities to regain control of their food system choices into less productive strateg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concept, rights-based food systems (RBFS), and explores its connection with localiz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The core criteria of RBFS ar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food system choices affecting more than one sector; fair, transparent access by producers to all necessary resources for food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multiple independent buyers; absence of human exploitation; absence of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no impingement on the ability of people in other locales to meet this set of criteria. Localization and a community base can help achieve RBFS by facilitating food democracy an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exploitation, primarily by lowering environmental costs due to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Sustainability per se is an empty goal for food system reform, unless what will be sustained and for whom are specified. The RBFS concept helps to clarify what is worth sustaining and who is most susceptible to neglect in attempts to reform food systems. Localization can be a means toward sustainability if local food systems are also RBFS.
Molly D. AndersonEmail:

Molly D. Anderson   consults on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ility in the food system through Food Systems Integrity. She manages a national project based in the Henry A. Wallace Center at Winrock International to establish indicators of good food, and is a contributor to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She was a 2002–2004 Food & Society Policy Fellow and a University College of Citizenship & Public Service Faculty Fellow at Tufts University. She was appointed as a Wallace Fellow in 2007. She earned a PhD in Ec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and has dedicated her professional life to exploring how society can encourage changes in human behavior to promote ecological integrity and social justice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14.
王宾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13-215
分别对河南省的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玉米、大豆和小麦6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及物资服务成本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晚籼稻的生产成本最高,大豆的生产成本最低;中籼稻人工成本费最高,小麦人工成本最低;晚籼稻的物资服务成本最高,大豆的最低.在生产成本中,早、中、晚籼稻及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物资及服务成本占比较高,占比均超过60%,而玉米和大豆的人工成本占比较高.基于此现状,提出了控制河南省粮食作物成本的一些措施,以期为后续的生产提供指导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贺岚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4-217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构建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 径,其中关键是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和积极性。调查了广东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 认识、观点及参与积极性。结果表明,广东地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对于当前食品安全现状严峻性的认识还未 达到预期的高度;认为导致当前严峻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薄弱、缺乏安全生产的技术及产 品、环境污染等;认为加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最有效途径是有效执行现有的相关法规和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技术 和产品。广东地区的广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于作为主体参与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并发挥重要作用的问题, 整体呈现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食品安全引发因素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从中央到各级政府,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可以说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介绍了食品安全的概念及《食品安全法》的有关问题,结合实例系统地归纳了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并重点从食品生产原料和食品加工过程方面提出了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企业参与食品可追溯信息共享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食品供应链内上游供应商与下游核心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各企业共享追溯信息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探讨促使供应链内各企业参与信息共享的边界条件与方式。结果表明:1)核心企业参与信息共享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安全食品支付意愿强度有关;2)由核心企业牵头可以带动供应链上的其他中小企业参与追溯信息共享;3)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水平越高,消费者越偏好于可追溯食品,企业的信息发送成本越低,则核心企业和上游供应商的追溯信息发送量越大,收益越高;4)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整体优于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因此,应降低企业信息发送成本,提升质量控制能力,推动企业参与食品可追溯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8.
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食品添加剂成为消费者最为担忧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事实上,合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需要,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只能消费品种有限、保质期短的加工食品,食物变质腐败将是更不安全的因素。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错综复杂,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虽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的问题,也的确造成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监管和企业自律等方式进一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科学合理使用,维护食品安全,造福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