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豌豆,别名荷兰豆.豌豆的嫩尖、嫩荚和籽粒均可食用,质嫩清香、营养丰富,被人们所喜食.各地把嫩尖作为汤食和炒食的主要鲜菜之一.嫩夹多用于炒食或汤食.嫩籽粒除用作炒食或汤食外,还可与粮食混合作为主食.干豆粒更可油炸、煮烂作菜食或加工成酱食.嫩荚、嫩粒还可供速冻和制罐头原料,远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2.
记述食植瓢虫属EpilachnaChevrolat,1 837三新种 ,即网纹食植瓢虫E .dictyodromasp .nov .、峨眉食植瓢虫E .omeiensissp .nov .和勺端食植瓢虫E .arytaenoideasp .nov . 模式标本存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凉水自然保护区普通鳾贮食红松种子行为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 10月,在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对普通鳾(Sittaeuropaea)贮食红松 (Pinuskoraiensis)种子的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普通鳾的贮食行为谱由搬运行为、确定贮食点行为和贮藏行为组成,完成一次贮食行为的时间为(15. 3±3. 1)s,每个贮食点内的种子数均为 1粒,贮食点平均深度为(1. 4±0. 5)cm。贮食微生境主要包括活立木、枯立木、倒木和倾斜地面。  相似文献   

4.
对广州地区近年来新发生的蝴蝶兰褐斑病病原细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的16S rDNA序列与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avenae subsp.citrulli)、燕麦食酸菌卡特兰亚种(A.avenae subsp,cattleyae)、水稻食酸菌(A.oryzae)的序列相似度达到99%;经Biolog进一步测定,该病菌属于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A.avenae subsp.avenae)的可能性达99%.初步确定引起广州地区蝴蝶兰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A.avenae).  相似文献   

5.
一、看蛋形如果鸭蛋大端偏小,说明蛋鸭欠早食;如果鸭蛋小端偏尖,说明欠中食.应加强早食和中食的喂饲.  相似文献   

6.
菌核病是食葵的常见病,对食葵菌核病的防治可以提高食葵产量增加,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文章主要阐述了食葵菌核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并从选用抗病行强的食葵品种;实行轮作栽培;实行套种,采用地膜覆盖;深耕、浅锄,减少食葵盘背积水:化学防治五个方面对食葵菌核病的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仔猪断奶后,采食饲料的数量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一般到了35日龄左右便会出现贪食、抢食的现象.这种旺盛的采食现象,称为"旺食".仔猪进入旺食期至60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1倍,每天增重可达0.5kg以上.因此,抓好仔猪旺食期的饲养,可促进仔猪旺食快长,快速增重,提前出栏,使养猪效益明显提高.仔猪旺食期的快速增重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8.
美国白蛾围食膜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蛾是一种严重危害园林树木的检疫害虫,而围食膜是害虫生物防治的潜在靶标.应用生化技术,初步分析了美国白蛾围食膜蛋白种类、蛋白和糖的含量,测定荧光增白剂FB28对围食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围食膜富有弹性,韧性强,很容易得到完整的围食膜,主要有蛋白质、糖类和几丁质组成,其蛋白质含量为32.26%,糖类含量为7.71%.经SDS - PAGE测定,美国白蛾围食膜有14条蛋白带,分子量在7~220 ku之间.研究发现,荧光增白剂FB28能够破坏美国白蛾围食膜,而2% FB28离体处理围食膜12 h,降解的蛋白质最多,为应用FB28与微生物杀虫剂联合防治美国白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昆虫围食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食膜是昆虫中肠的特有构造,具有多种重要功能.近几年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从围食膜的形成机制,围食膜的组成及特性,新的围食膜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围食膜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Ⅰ型围食膜昆虫的围食膜在胚胎期即存在;Ⅱ型围食膜是由前胃的特化的囊泡分泌产生的,分泌物先分泌到中肠微绒毛膜表面,最终形成围食膜.根据围食膜蛋白分离的难易程度,将蛋白分为四类,第三类蛋白是一类在强的变性剂作用下才能从围食膜中分离的成分,统称为围食膜因子(Peritrophin);目前已鉴定的有peritrophin-44, peritrophin-48, peritrophin-95, peritrophin-15, Ag-per1, IIM(Invertebrate intestinal mucin),其中一些已经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功能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围食膜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残食行为、规格差异和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稚鱼残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交鳢仔鱼全长达到1.30 cm(7日龄)时出现残食.同规格杂交鳢仔稚鱼饱食状况下几乎没有残食现象,而全长2.21cm仔鱼在饥饿状况下表现出了较高的残食率;规格差异越大,残食率越高,全长比为0.57:1.00、0.50:1.00、0.39:1.00的3个试验组的残食率分别为18.35%、46.65%、61.67%,差异显著;饵料缺乏时的残食率显著高于饵料充足时,全长2.21 cm杂交鳢仔鱼饲养7 d,不投饵和饱食情况下的残食率分别为46.67%和1.11%,差异显著;以日投喂率0%、5%、15%饲养杂交鳢仔稚鱼(全长比为0.50:1.00)5 d,残食率依次为83.33%、35.00%、3.33%,差异显著.可见,规格差异和摄食状况对杂交鳢仔稚鱼的残食都有显著影响.生产上,小个体和大个体全长比低于0.60;1.00时,及时分池饲养是提高杂交鳢仔稚鱼成活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药食同源植物兼具了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外越来越重视药食同源植物的运用.主要从传统营养学和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对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食葵是市场上销售的零食佳品,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食葵在博州种植面积逐年加大.本文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中耕化控、水肥管理、放蜂授粉、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博州食葵膜下滴灌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指导食葵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仔猪断奶后,采食量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一般到了35日龄左右便会出现贪食、抢食的现象,称为"旺食".仔猪进入旺食期至60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1倍,每天增重可达0.5公斤以上,因此,抓好仔猪旺食期的饲养,可促进仔猪旺食快长,快速增重,提前出栏,使养猪效益明显提高.仔猪旺食期的快速增重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落葵又名木耳菜、胭脂菜.以嫩茎叶为食,可炒食或煮汤,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5.
1.韭菜250克,煮糯米酒服.治血崩. 2.韭菜250克,裹成团状(大小以能吞下为宜),用开水烫熟食下(小孩如食不下,可用油盐炒熟食,食后服适量植物油以滑润肠道).治误吞金属物件(如金银饰物、铁钉等).韭菜食下后,异物被非菜包住同大便排出.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乌兰地区于2009年引进食荚荷兰豆种植至今,其栽培技术比较成熟,下面介绍食荚荷兰豆栽培技术. 1 品种特性 荷兰豆别名荷仁豆、回回豆等,为豆科豌豆属的攀缘植物,由原产于地中海和中亚的粮用豌豆而来.荷兰豆以嫩荚、嫩稍、豆粒供食,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可做汤或炒食.荷兰豆为半耐寒蔬菜,不耐热.4℃时,种子开始缓慢发芽,在16℃-18℃时4-6天可出苗.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我国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企业掌握最新技术研发方向、提升药食同源林果行业专利战略运用水平和创新能力,利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为数据源,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分布、地域分布、申请人排名等方面对国内药食同源林果领域技术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热点、行业领先企业,为我国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症状 瘫痪之前,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呈算盘珠状,喜欢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  相似文献   

19.
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为进行24 h 的连续观测表明,巴什拜羊昼夜牧食行为活动节律:采食时间263.3±11.2 min,反刍时间298.7±56.0 min,睡眠时间255.6±37.1 min,运动时间391.4±4.6 min,静立时间231±17.0 min.巴什拜羊的日反刍周期数7.22±0.56次,每周期持续时间35.52±5.98 min,全天总食团数265.62±7.40个,每食团咀嚼时间31.31±2.17 min,采食前进速度3.8±1.0 m/s,采食速度60.9±6.3口/s.全天总食团数265.62±7.40个,每食团咀嚼时间31.31±2.17 min,每个食团咀嚼次数42.69±5.67次,与一般绵羊全天逆呕食团及每个食团咀嚼次数差异很大,这可能与巴什拜羊消化机能强有关.巴什拜羊的前进中的采食速度较快.说明草场退化严重以及巴什拜羊的牧食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1961年,李景星等对台湾食植瓢虫亚科的3个属和30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文并记述了由J.Klapperich采自台湾的食植瓢虫16个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这16个种是: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ochna 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拟花裂臀瓢虫Henosepilochna semi-fasciata(Dieke),Henosepilochna pytharga(Dieke)(新记录),奇斑裂臀柰虫Henosepilochna libera(Dieke),横带食植瓢虫Epiochna confusali,直管食植瓢虫Epilochna angusta Li,长管食植瓢虫Epilochna longissima(Dieke),瓜茄瓢虫Epilachna admirabilis Crotch,台湾食植瓢虫Epilachna formosana,端尖食植瓢虫Epiloch-na quadricollis(Dieke),Epilschna mobilitertiae Li,大食植瓢虫Epilochna marima(weise),园斑食植瓢虫Epi-loachna moculcollis(Sicard),十一斑食植瓢虫Epilochna hendecaspilota(Mader),中华食植瓢虫Epilochna chi-nensis(Weise),及新种奋起湖食植瓢虫Epilochna fenchinica sp.nov. 所有标本均存放在德国ZSBS博物馆和华南农业大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