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在邢台市流行情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在邢台市流行情况及防治对策王志刚吴胜才(河北省邢台市畜牧水产局054001)李国权(河北省沙河市畜牧水产局054101)冯志梅(河北省邢台县畜牧水产局054001)尹丽华(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畜牧水产局054001)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相似文献   

2.
<正>曼氏裂头蚴是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阶段,曼氏迭宫绦虫寄生于犬、猫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曼氏裂头蚴可广泛寄生于人、蛙、蛇、猪等多种动物的体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笔者于2016年在锦州地区一条自然死亡的野生蛇体内检出数十条曼氏裂头蚴,现报道如下。1病例及检查过程1.1蛇的来源及检出时间2016年7月19日,锦州市观音洞风景区一条野  相似文献   

3.
前言肉食兽双槽绦虫种类很多,孟氏双槽绦虫现称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据有关资料报导,曼氏迭宫绦虫为食肉动物的一种寄生虫,它的幼虫——曼氏裂头幼(SparganumMansoni)通常寄生于脊椎动物,但也可传于人,现称为“传人动物寄生虫病” (parasiticZoonosis)。不少文献报导曼氏裂头幼多寄生于蛙、蛇、鼠、猪、人,其中有的是中间宿主,有的严格说来是延续宿主(paratenic host)。近年来国内有的肉类联合加工厂已将曼氏裂头  相似文献   

4.
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蛇蛙是曼氏迭宫绦虫重要的第二中间宿主,是人裂头蚴病的重要感染源。论文综述了人体曼氏裂头蚴病诊断方法,并重点阐述了该诊断方法在蛇蛙上的应用,以期为蛇蛙曼氏裂头蚴病诊断技术的发展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蛇曼氏裂头蚴病(Spirometra mansoni,又称孟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曼氏裂头蚴(plerocercoid)侵入蛇类动物身体引起的疾病。我国目前已发现人和61种动物寄生曼氏裂头蚴,它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布在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17个省市。此蚴虫可在蛇体内移行,寄生部位多变,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寄居部位以皮下、肌肉组织内居多。寄生数量少时一般对蛇类的健康危害不大,症状也不明显,被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2013年—2015年,从广州、肇庆和韶关等地区农贸市场共采集虎纹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沼蛙和棘胸蛙等5种常见食用蛙样本1 304只,并对这些蛙类样本的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剖检。结果显示,曼氏裂头蚴感染个体148只,总感染率为11.35%,共发现裂头蚴553条;沼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虎纹蛙和棘胸蛙的感染率分别为3.61%、13.68%、3.11%、25.59%和2.93%;个体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1.44、3.41、1.43、4.48、1.16条/只;肌肉、体腔和皮下组织三个部位的寄生率分别为89.69%、6.87%和3.44%。结果表明,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比较普遍,对蛙类消费人群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家禽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寄生于鸡体内的主要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是由库蠓和虫内传播,多发生于高温多雨  相似文献   

8.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家禽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寄生于鸡体内的主要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是由库蠓和虫内传播,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常是地方性流行,l~3月龄发病率高,能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11):98-100
为了解辽宁省青蛙和蟾蜍曼氏裂头蚴的感染情况,2011.5—2014.7,在辽宁省部分地区进行了一次调查,采集野生青蛙和蟾蜍共计689只,逐只解剖检查。研究结果发现有113只感染,感染率为16.40%;青蛙539只,有99只感染,感染率为18.37%,平均感染强度4.92条;蟾蜍150只,有14只感染,感染率为9.33%,平均感染强度为2.97条;青蛙感染率高于蟾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青蛙感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项研究说明辽宁省部分地区青蛙和蟾蜍感染曼氏裂头蚴比较普遍,对人群存在很高的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DV)引起家禽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及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性淋巴细胞浸润。病鸡表现为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MD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将MD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04年5月15日,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育种专家王加聪同志专程从北京将首批35只“美意3号”蜂王送交到河北省邢台县畜牧水产局。以此为标志,邢台县蜜蜂改良工程正式启动。邢台县启动蜜蜂改良工程@睢立军$河北省邢台县委宣传部 @任付珍$河北省邢台县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DV)引起家禽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及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性淋巴细胞浸润.病鸡表现为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MD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将MD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从湖南省4个不同地区的黑斑蛙大腿肌肉中采集猬迭宫绦虫裂头蚴作为研究对象,用引物Nadlu及Nadld扩增猬迭宫绦虫裂头蚴的nad1基因片段,应用Clustal× 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DNAStar 5.0中的Mc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猬迭宫绦虫裂头蚴nadl序列均为570bp.研究结果为猬迭宫绦虫裂头蚴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投资4万元引进优质蜂王100只为启动点的河北省邢台县蜜蜂改良工程于3月份开始实施。邢台县是全国蜂产品基地县,现有意蜂2.5万箱,中蜂200箱。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县畜牧水产局决定投资4万元引进100只优良种王,  相似文献   

15.
蔡政忠 《中国饲料》2019,(18):12-16
本文综述了胰岛素通过受体对鸡肝脏和肌肉的一般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与哺乳动物相比,家禽血液循环中具有相似的胰岛素浓度,但仍然可以维持高血糖水平,这可能是家禽对外源性胰岛素敏感性低的结果。为了确定这种低敏感性是否是家禽与哺乳动物之间胰岛素受体信号差异的结果,家禽组织中的胰岛素受体已经得到了验证,并在肝脏和肌肉组织发现了两种胰岛素受体底物(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结构域蛋白C)。与哺乳动物相比,目前我们对家禽胰岛素信号传导的认识还不全面。当考虑到参与胰岛素级联反应的成分异构体数量时,这一点尤其明显,许多异构体可能尚未在家禽中得到验证。尽管现有数据存在一些不足,但鸡肝脏中的胰岛素信号与哺乳动物相似,但肌肉与哺乳动物不同。在腿部肌肉中,鸡与哺乳动物在胰岛素信号级联的早期阶段不同,其中,鸡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活性大约是大鼠的30倍,这种肌肉PI3K的高活性可能过度刺激鸡的反馈抑制通路,从而使鸡肌肉对胰岛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以从湖南长沙和湘西黑斑蛙大腿肌肉中采集的2条猬裂头蚴作为研究对象,用引物ND4F及ND4R扩增猬裂头蚴的pnad4片段,应用ClustalX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DNA Star5.0中的Me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来自湖南长沙和湘西的2条猬裂头蚴的pnad4序列均为640 bp。研究结果为猬裂头蚴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湖南省4个不同地区的黑斑蛙大腿肌肉中采集猬迭宫绦虫裂头蚴作为研究对象,用引物Nad1u及Nad1d扩增猬迭宫绦虫裂头蚴的nad1基因片段,应用ClustalX 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DNAStar 5.0中的Me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猬迭宫绦虫裂头蚴nad1序列均为570 bp。研究结果为猬迭宫绦虫裂头蚴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家禽粘膜免疫在抗感染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禽粘膜免疫反应概述粘膜免疫系统由家禽胃肠道、呼吸道及某些外分泌腺哈氏腺、盲肠扁桃体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构成。在家禽的粘膜免疫系统中,尤其是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和眼结膜相关淋巴组织CACT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报道,GALT是作为家禽机体第一层抵抗病原的免疫屏障。鸡肠上皮淋巴细胞IEL主要存在于家禽肠道中的盲肠扁桃体和十二指肠的部位,在空肠中存在很少,在回肠中存在更少。IEL的数量与肠道淋巴细胞的数量成正比,同时IEL的细胞数量受到肠道内抗原类型和数量的影响,这一点说明…  相似文献   

19.
《家禽屠宰检疫规程》检疫对象有9种疫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禽痘、禽结核病、鸡球虫病、鸭瘟、小鹅瘟,笔者根据多年的检疫经验,总结了各种疫病的检疫要点。1各种疫病检疫要点1.1高致病性禽流感1.1.1宰前鉴定临床检查表现为发病急,传染快,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常成批死亡。家禽突然发病或死亡,病禽体温升高,闭目昏睡,头翅下垂,极度沉郁。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于1985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SPF鸡群。定名为SSP—Ⅰ系(Shandong SPAFAS Poultry—Ⅰ),至今己成功地维持了四个世代,经国内外有关专家鉴定,确认无十九种病原污染,生产性能稳定。平均每只鸡年利用种蛋200枚左右,42周龄平均蛋重59克。SPF种蛋用于家禽疫苗的制造取得了可喜的成功。目前已有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鸡新城疫疫苗、鸡痘疫苗等SPF产品投放市场,应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胚制疫苗。现将SSP—Ⅰ系SPF鸡群Ⅰ—Ⅳ世代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