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棘油的气液色谱分析及制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忻耀年  项东方 《沙棘》1995,8(1):27-32
借助气相色谱及高压液相色谱对三种不同沙棘油的脂肪酸、甾醇及维生系E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来源或生产方式不同均可导致油中这类成份组成及含量的差异,采用溶剂浸出法制得的油中甾醇及V-E含量最高,并根据沙棘油的这些特性开发研制了一种全新沙棘制油工艺。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沙棘含油量及生化成份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引种、培育高含油量及富含特性生化成分的沙棘优良品种,本文在整理分析国内外重要资料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种沙棘的含油量及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可依据工业需要引种和培育出不同特性的沙棘优良品种,在工业生产上可依据油的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加工原料;(2)13种对比的沙棘品种中,四川,青海的西藏沙棘,山西的中国沙棘种子含油量较高,分别为19.51%、14.5%和10.37%;青海的肋果沙棘,乌鲁  相似文献   

3.
研究大孔树脂吸附精制沙棘籽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以沙棘籽黄酮含量为指标,优选大孔树脂精制沙棘籽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采用AB-8型大孔树脂,吸附30min,60%乙醇4倍树脂体积解吸附,流速为5ml/min,得到沙棘籽黄酮纯度达21.03%,转移率81.67%以上.  相似文献   

4.
不同沙棘种和亚种籽及油的生化成份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Aitz.  K 忻耀年 《沙棘》1996,9(1):32-34
对取自青海产的西藏沙棘、肋果沙棘、中国沙棘和中亚沙棘种籽及由其制得的油进行了油含量及生化成份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沙棘种子在油脂、蛋白质、油中必需脂肪酸人记号是、V-E和总植物甾醇含量方面的均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郭健 《沙棘》2008,21(2)
沙棘果汁按照制定的加工工艺,通过反复试验,并进行了沙棘清洗、不同方式的杀菌和果汁色变控制,其数据表明,各种营养成分含量、色泽等主要指标均可达到产品的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连奎  张志东  刘洪章 《沙棘》2003,16(4):30-32
对蒙古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的加工性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大小、果柄、百果重、果实糖酸比、果实出汁率等方面,蒙古沙棘和俄罗斯沙棘均好于中国沙棘,而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V-C含量等方面,中国沙棘均好于蒙古沙棘和俄罗斯沙棘。蒙古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在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油含量、色素及V-C稳定性方面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忻耀年  李永海 《沙棘》1996,9(3):34-36
通过对沙棘籽油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恰当地对沙棘籽油进行脱酸、脱色处理,可将不同品质的沙棘毛油加工成品质统一或具有某些特殊用途的成品沙棘油。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具有丰富的沙棘资源,沙棘油又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于民,该文就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找出了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的最佳中试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4号溶剂浸出技术在沙棘油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4号溶剂性质的分析及生产实践的验证,总结得出了4号溶剂提取沙棘油的合理工艺和造价更低的设备,找到了沙棘油保质提取的新工艺、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萃取沙棘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沙棘(Hippophae rhamnoedes Linn.)油的最大得率为目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同时,为了得到游离酸含量和水分及挥发物较低的优质沙棘油,采用二级分离的方法分离沙棘油,通过分析、比较一级分离和二级分离所得沙棘油物理指标,认为二级沙棘油分离是一个好的方法,具有工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沙棘油中脂肪酸含量,提升沙棘油品质,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已酸败的沙棘油进行脱酸再处理,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3个主要因素对沙棘油酸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降低沙棘油脂肪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2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 h,可将已酸败沙棘油中的脂肪酸含量由原来的55.94 mg/g降低至5.13 mg/g,达到行业标准要求(酸价≤15 mg/g)。  相似文献   

12.
对吴起野生沙棘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沙棘果泥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814.03mg/100 g,其次为沙棘果皮、果油、果渣等,沙棘杆中含量最少为90.39 mg/100 ml,这将为吴起沙棘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忻耀年 《沙棘》1994,7(4):28-33
通过对比分析沙棘籽油、沙棘果肉油、一般植物油、动物脂的脂肪酸组成,V—E、甾醇含量组成及其变化,可对沙棘油掺伪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不同提取方法沙棘油中残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忻耀年  吴素林 《沙棘》1998,11(1):34-35
对几种采用不同溶剂提取方法所制沙棘油中的残留溶剂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提取方法不同残溶含量也不相同,差异最大达100多倍。对沙棘油中残溶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吴起野生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吴起野生沙棘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沙棘果泥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814.03 mg/100g,其次为沙棘果皮、果油、果渣等,沙棘枝中含量最少为90.39 mg/100 g,这将为吴起野生沙棘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局部外用对大鼠皮肤烫伤及烧伤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阴性对照组,沙棘果油高、低剂量组,沙棘籽油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Solcoseryl-Jelly组).用80℃热水造成大鼠背部皮肤II度烫伤模型及用乙醇燃烧造成大鼠背部皮肤II度烧伤模型.观察烫伤及烧伤的局部症状及创面愈合时间,测定皮肤烧伤组织中DNA 、RNA、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果油组及沙棘籽油组烫伤及烧伤的局部红、肿症状均明显减轻,创面分泌物较少;烫伤及烧伤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沙棘果油与沙棘籽油的作用无明显差异;皮肤烧伤组织中DNA 、RNA、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提示,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均能减轻大鼠皮肤烫伤及烧伤的局部症状,并能促进其创面愈合,而沙棘果油与沙棘籽油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对大鼠皮肤烧伤组织中的DNA 、RNA、羟脯氨酸及胶原的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华 《沙棘》2008,21(1):16-18
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沙棘及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存在于沙棘果实的不同部位中,沙棘种壳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7.93%),沙棘皮渣中原花青素含量最低(0.75%);小试沙棘籽渣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为15.46%,大生产沙棘籽渣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为14.48%,沙棘籽渣提取物经洗涤后的精制产品原花青素含量为47.14%;沙棘籽CO2超临界脱脂原花青素提取率高于溶剂脱脂原花青素提取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青河沙棘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沙棘品种果色、果型、果实大小等的差异性。通过进一步调查和选育品种,确定青河优良沙棘品种。通过开展沙棘基础性评价研究,为沙棘产业优良品种推广、大规模繁育及沙棘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大果沙棘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古磴口试验区对俄罗斯11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种子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中国沙棘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特征值明显低于引进大果沙棘品种.绥棱试验点供试的11个引进品种千粒质量及种子特征值均比磴口试验点高;根据种子长宽比及形状,对中国沙棘与大果沙棘进行了初步的划分.(2)大部分品种种子的宽度及长度在遗传和对环境适应上具有紧密相关性,种子厚度的遗传比较稳定,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3)种子特征指标,如种子长度、宽度、长宽比3个指标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相关,特别是种子长度;千粒质量与百果质量呈现极显著线性相关.(4)发芽初期,中国沙棘的发芽率较引进品种高;发芽第14天时,所有供试品种的发芽率均达到了最大,发芽率高的品种有乌兰格木、丰产、巨人、绥棘1号、卡图尼礼品,发芽率≥67%.(5)不同大果沙棘种子的总黄酮、维生素E含量均具明显差异;引进品种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国沙棘;不同大果沙棘品种的饱和脂肪酸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沙棘鲜果渣在真空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进而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笔者选用了不同的干燥温度、真空度和物料厚度对沙棘鲜果渣进行脱水干燥试验,测定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沙棘果渣的干燥特性,并对干燥后沙棘果渣的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沙棘鲜果渣真空干燥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60℃,真空度80 k Pa,物料厚度1. 0 cm.干燥后的沙棘果渣总黄酮含量最高达4. 98 mg/g,原花青素含量最高达35. 67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