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两用核雄性不育种质材料是进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基础。通过在试验田亲本圃、选种圃发现雄性不育株。然后进行不育度、育性稳定性、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可繁性及测交恢复力鉴定,鉴定出两份不育度彻底、育性稳定、起点温度低、可繁性好的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具有生产实用价值的两用核雄性不育材料:早25S、美香851S。  相似文献   

2.
 奥龙1S具有早熟,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稻瘟病,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起点温度低,一般配合力强,可繁性好,异交结实高等优势性状,2006年11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号为闽科鉴字[2006]第160号。本文简述了奥龙1S的育性与特征特性表现,并对奥龙1S的利用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稻;核不育系;奥龙1S;光温敏;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3.
低不育起点温度(CSP)、高自繁育性和高的异交结实率对于水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配制纯合的杂交种子和获得经济的自繁种子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环境对这些性状选择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雄性不育起点温度、自繁雄性可育性、柱头外露率和穗伸出率、生长势和适应性的选择效应受环境影响。在某种环境下遗传材料的这些性状过高的表达并没有导致高的区分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性状在株间表现较整齐一致,温敏核雄性不育基因(tms)在高温下雄性不育性也表现相似的结果,因此认为有必要在适当有利于区分遗传型的环境下进行选择。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选择低的CSP和高的自繁雄性可育性有较高的选择效率;在较高的湿度条件下选择柱头外露较有效,而高的温度下选择穗的抽出率效率高.在相对低的土壤肥力环境下改良不育系的生长活力和适应性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生态遗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和方法。指出可供采用的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必须在年隙间表现稳定,在雄性不育阶段其不育株率应达到100%,深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9.5%以上,浅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0%以上;在雄性可育阶段其可染花粉率应达到60%以上,异交经应达50%以上,不论是长日光敏感型,短日光敏感型,还是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其育性鉴定应当同时在自然光温条  相似文献   

5.
短光敏感雄性不育水稻的发育与育性光周期反应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多种处理比较了D38S与长光敏不育系N5088S的发育与雄性育性光周期反应,结果表明:在发育光周期反应上两类不育系的反应方向相同,而在育性光周期反应上,D38S的育性与N5088S反应方向相反,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短光照可诱导其完全雄性不育,长光照诱导高度可育。可以认定D38S是一份短光敏感型雄性不育水稻材料。  相似文献   

6.
刘兵  孙庆春  张建  娄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13-10614,10660
[目的]为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LY172S在水稻育种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介绍LY172S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育性表现、抗病性、米质、可繁性与繁殖技术要点、配组情况.[结果]LY172S是以1892S为母本,以协青早B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高、米质好、配合力强.2012年安排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的人工光温育性鉴定,2012年8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结论]LY172S在今后的水稻育种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生态遗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和方法。指出可供采用的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必须在年际间表现稳定,在雄性不育阶段其不育株率应达到100%,深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9.5%以上,浅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0%以上;在雄性可育阶段其可染花粉率应达到60%以上,异交结实率应达到50%以上。不论是长日光敏感型、短日光敏感型,还是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其育性鉴定应当同时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自然变温控制光周期条件下和人工定温控制光周期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平头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直筒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两用系"为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性状的同时测交鉴定基因型的方法,向平头型大白菜小孢子DH系S50中转育雄性不育基因,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S50相近的平头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培矮64S育性转换光温反应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5份培矮64S的育性转换光温反应特性。【方法】利用人工气候箱对5份培矮64S的自交结实率和花粉可育度进行研究,并分析育性转换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在长日高温条件(14.5h/28℃)下,5份材料几乎完全不育,但在14.5h/24℃,除2份材料仍然保持较好的不育性外,其它材料都有一定的结实,其中4号材料的结实率达到9.05%,花粉可育度达到27.83%,与其它4份材料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另外,对历年培矮64S在气候箱内鉴定的自交结实率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不同年度间繁育的培矮64S光温反应特性也存在差异。【结论】培矮64S表现出明显的地区间和年度间的差异。4号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发生变化,不符合不育系的光温反应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发现和选育新型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有利于深入揭示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机制,丰富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笔者报道一种新发现的环境敏感雄性不育系373S的选育过程及其育性随温度、日长的变化基本规律。2002年在一个天然雄性不育群体后代中发现1株嵌合不育株,经过连续自交,育成环境敏感不育系373S。2004—2006年在陕西杨凌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并进行了温度、光照脉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73S是主要对温度敏感的雄性不育系,低温可育而高温不育,开花前2 ̄9d的平均温度对育性影响显著,而日长对育性影响不明显,花蕾长度约2 ̄3mm是育性转换的敏感时期。用一系列品种与373S测交,F1均为100%可育,在F2代温敏不育株出现几率很高,可以达到7.1% ̄14.6%。进一步精确分析373S光温反应特征、改良其农艺及品质性状、寻找适宜制种生态区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