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通过收集出生、产犊和离群的记录,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情况,分析影响该地区奶牛长寿性的因素。对15 523头荷斯坦牛的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淘汰时的胎次、季节和泌乳阶段的分布情况;计算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的表型相关,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宁夏地区荷斯坦牛的平均利用胎次为2.36胎,平均生产寿命为736.59 d。荷斯坦牛成母牛在产后第1个月内的淘汰风险最高,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成母牛在每个胎次内的淘汰风险均逐渐降低;随着淘汰胎次的增加,奶牛淘汰更加集中发生在产后泌乳早期;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存在较高的表型相关(均>0.9),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出生和22月龄头胎产犊的奶牛长寿性表现更好。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规律和长寿性的影响因素,为宁夏地区牛群选育成母牛长寿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长寿的秘诀     
史伯伦 《蜜蜂杂志》2006,26(11):31-33
人的正常寿命是120岁,我国人口平均寿命65岁。影响寿命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二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人类死亡,占人类死亡率30%左右。随着人类年龄增加,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活性物质不能满足身体正常工作需要,身体代谢紊乱,导致血压、血糖、血脂不正常,加速各脏器损伤,最后导致死亡。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人类死亡。随着科学的发展,抗生素的应用,会逐日缩小。而身体机能衰退、内分泌障碍和新陈代谢紊乱是不可能消失,死亡是必然的,但减缓身体机能衰退,就是要爱护关心身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行,关注长寿的5大秘诀,让国人人人长寿。1乐观法国《费加罗…  相似文献   

3.
仔猪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选取健康仔猪6头,其中有2头长白猪和4头大约克夏猪,平均体重为(18.02&#177;1.34)kg。采用全自动生物分析仪测定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分析各个含量的变化,从而判断对仔猪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gt;0.05);不同品种间比较,仔猪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也不存在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6,(4)
正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百寿综合研究中心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长寿老人体内的炎症水平较低,且端粒较长。研究人员以684名百岁老人及其536名85~99岁高龄家属为对象,检测分析了他们的造血、代谢、肝肾功能以及细胞老化(端粒体长度)等生化指标,从中发现两个共同特征,即端粒体更长和体内不容易发炎。随着年岁增长,那些长寿老人与普通老人相比,端粒体能保持更长的长度,他们80来岁时的端粒体长度与60来岁时的平均长度相等。同时,在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定缓释非蛋白氮膨化饲料添加刺对乳牛血中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是否确实产生影响。对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进行了测定。选择乳牛设定对照组、试验组I组和试验Ⅱ组,分别以I号和Ⅱ号添加剂进行分组饲喂,同时对试验牛测定其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并做出比较。结果为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的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几乎相等;试验组血清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该添加剂能有效提高血清总蛋白量,同时能够确实有效地利用非蛋白氮饲料,对解决直接利用尿素进行工业化生产非蛋白氮饲料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硒蛋白粉对大鼠血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70 g的健康清洁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饲喂添加3.5、7和10.5 mg/kg硒蛋白粉的日粮(其含量以硒计),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血糖、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白蛋白/球蛋白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不同剂量硒蛋白粉对大鼠血常规指标无不良影响,低剂量硒蛋白粉除具有降低大鼠血脂作用外对大鼠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中、高剂量硒蛋白粉对大鼠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国英 《蜜蜂杂志》2012,32(6):47-47
有人向200多位百岁以上老人发函,调查了解他们长寿的原因,发现这些长寿人中有143人是养蜂人,还有34人曾经养过蜂。我国的医学家,营养保健专家对长寿职业进行调查分析后形成共识,10种长寿职业中养蜂人排名第一。早在40多年前,柏林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和医生就观察到,没有一个养蜂者患癌症。柏林的古  相似文献   

8.
牛的长寿性作为功能性状,对生产具有潜在影响。但当前,我国牛的寿命普遍较低,淘汰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牧场的经济效益。本研究收集新疆呼图壁牧三场西门塔尔牛的出生、产犊、离群和系谱数据共计1 209条,运用SAS 9.2软件分析影响西门塔尔牛在群天数和生产寿命的因素,计算出对其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作为固定效应,并用DMU软件对西门塔尔牛在群天数和生产寿命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所得结果如下:出生年份和初产月龄均对西门塔尔牛在群天数和生产寿命具有极显著影响;西门塔尔牛在群天数和生产寿命的遗传力分别为0.03(±0.05)和0.03(±0.05),均属于低遗传力性状;西门塔尔牛在群天数和生产寿命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98(±0.03)和0.99,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本研究所得结果为后续西门塔尔牛的平衡育种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对西门塔尔牛长寿性状的选择,可以延长母牛的使用年限,进一步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用7.52J/cm^2氦氖激光照射绵羊的皮肤缺损创,测定了血清总蛋白、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A/G值与血清pH值。结果表明,激光照射能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5.43%)和血红蛋白(4.12%)含量,增加球蛋白(14.16%),尤其是γ球蛋白(26.67%)的百分比,相应减少白蛋白的比值,对血清pH无明显作用。这些变化在创伤后15-21天达高峰,说明激光照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江西乌黑鸡血液生理参数(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生化参数(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蛋白电泳、血糖、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乌黑鸡的四项生理常值与江西泰和鸡(丝毛乌骨鸡)相比较,乌黑鸡稍偏下限,但差异不大。83日龄和136日龄的乌黑鸡血清生化参数比较: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含量(g/al),不同月龄的乌黑鸡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蛋白电泳值:白蛋白、a1-蛋白、a2-球蛋白、相对百分比(%),差异亦不显著(P>0.05)。血清总胆固醇含量(mg%)、血磷含量(mg%),差异亦不显著(P>0.05)。而这二个不同月龄的乌黑鸡血清蛋白电泳的相对百分比(%):β-球蛋白、r-球蛋白、血钙含量(mg%)差异显著(P<0.05)。血糖含量(mg%)、碱性磷酸酶活性(金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旨在估计荷斯坦成母牛长寿性状遗传参数及评估育种值,为提高生产性能及实施平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共收集江苏地区9个规模化牧场2017—2023年间19 756头荷斯坦成母牛的离群记录,分析牛只的长寿性和淘汰情况。利用R软件的GLM程序对影响奶牛长寿性状的固定效应(包括牧场、出生年季、头胎产犊月龄)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BLUPF90软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以及育种值评估,并绘制遗传趋势图。结果表明:江苏地区规模化牧场成母牛平均在群寿命为1 640.87 d,生产寿命为917.15 d,平均利用胎次为2.60胎;长寿性状遗传力估计值变化范围为0.07~0.15,属低遗传力性状;7个长寿性状(在群天数、生产寿命、利用胎次和L1-L4)间均具有中等到较高的遗传和表型相关(0.27~0.99),其中在群寿命与生产寿命的相关性趋近于1;通过计算长寿性状的育种值,绘制遗传趋势图,发现近年来长寿性状遗传进展缓慢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对江苏地区规模化牧场成母牛长寿性状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分析,可为制定南方地区奶牛长寿性状育种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江西地方黑鸡的2个品种即泰和乌骨鸡和南城五黑鸡4、5月龄血清蛋白水平及体重变化的研究表明:泰和乌骨鸡4、5月龄时体重、总蛋白、球蛋白变化均不显著(P>0.05),白蛋白极显著地下降(P<0.01),南城五黑鸡4、5月龄时增重迅速(P<0.01),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总蛋白、球蛋白 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以非免疫健康雏鸡为靶动物,对中药"复方黄金颗粒"治疗人工感染法氏囊病雏鸡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显示:①给药试验组与未给药感染对照组相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差异显著(P〈0.05),且Ast/Alt比值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②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给药试验组鸡死亡率显著低于未给药感染对照组(P〈0.05),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3.3%。④对治疗7 d未死的鸡只剖检,观察法氏囊损伤与肌肉出血程度,并对其病理变化程度进行了比较:给药试验组鸡的法氏囊损伤与肌肉出血程度病理分值均显著低于未给药感染对照组(P〈0.05);对试验鸡法氏囊进行病理组织观察,中药"复方黄金颗粒"可以明显降低法氏囊病毒对法氏囊的损伤。结论:以枸杞子、菟丝子等中药制成的复方黄金颗粒剂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主要对延边黄牛公牛与阉牛肉质中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选择品种相同,年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延边黄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其中试验组为阉牛,对照组为公牛,在试验日粮相同、饲养条件一致的条件下,育肥373 d后进行屠宰。结果显示:①试验初期,两组间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素氮及胆固醇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试验末期,试验组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成分含量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试验组背最长肌中油酸含量、油酸/亚油酸分别比对照组高6.51%和229.42%,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对照组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硬脂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③对照组背最长肌中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含量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氨基酸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延边黄牛阉牛体脂肪沉积较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尤其是油酸含量明显高于公牛,肉质及口感好,适合生产高档牛肉。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德令哈地区56头柴达木黄牛和17头杂种黄牛的a-乳白蛋白(a-LA)和β-乳球蛋白(β-LG)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该地区柴达木黄牛的a-LA和β-LG位点均具有多态性,但a-LA位点的基因杂合度很低(0.0089)。(2)杂种牛的a-LA位点,只有a-LABB一种基因型而呈单态,β-LG位点有三种基因型而呈多态性,且基因杂合度较高(0.500)。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通过收集出生、产犊和离群的记录,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情况,分析影响该地区奶牛长寿性的因素。对15523头荷斯坦牛的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淘汰时的胎次、季节和泌乳阶段的分布情况;计算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的表型相关,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宁夏地区荷斯坦牛的平均利用胎次为2.36胎,平均生产寿命为736.59 d。荷斯坦牛成母牛在产后第1个月内的淘汰风险最高,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成母牛在每个胎次内的淘汰风险均逐渐降低;随着淘汰胎次的增加,奶牛淘汰更加集中发生在产后泌乳早期;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存在较高的表型相关(均>0.9),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出生和22月龄头胎产犊的奶牛长寿性表现更好。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规律和长寿性的影响因素,为宁夏地区牛群选育成母牛长寿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甘肃棘豆中毒绵羊血清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8只绵羊每天按10g/kg,bw量投服甘肃棘豆,实验前和实验期间每周测定一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期间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与试验前没有明显的动态变化(P〉0.05),白蛋白含量在实验第21d和28d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8.
在奶牛业中,长寿性的定义和测量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本文的目的是更加明晰长寿性的定义.在学术研究和牧场应用中,建议使用在群寿命(即从出生到淘汰的天数)和生产寿命(即从第一次产犊到淘汰的天数)来定义和测量长寿性.在评估长寿性时,影响在群寿命的因素,如健康、饲养、环境和管理等往往被忽视,总是低估这些因素对长寿性的影响,而是大多...  相似文献   

19.
郭芳彬 《中国蜂业》2005,56(1):37-38
最早提出"养蜂人长寿"论点的是俄国的生物学家.50多年前,俄国生物学家尼古拉·齐金向全国20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发信,调查了解他们长寿的原因.当他认真分析这些回信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在这些长寿者中,有143人是养蜂人,还有34人是曾经养过蜂的人.法国农科院对1000位养蜂人做了死亡回顾性调查,未发现一人是死于癌症.美、英两国的两位医生通力合作两年多,经过反复调查核实,几乎没有找到一个养蜂人患过癌症.倒是发现一个淋巴组织恶性肿瘤患者,为了增加生活情趣,养起蜜蜂,经过一段时间,癌症竟然消失了.这种神奇的现象使科学家们得出"养蜂人长寿"的论点.我国的医学家、营养保健专家对长寿职业进行调查分析,排列出10种长寿职业的顺序:养蜂者、现代农民、音乐工作者、书画家、文艺工作者、医务人员、体育工作者、园艺操作人员、考古学者、和尚.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正常生理情况下,蒙古马与纯血马的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对上述指标在血清中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的10项血液生化指标中,纯血马总蛋白、球蛋白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低于蒙古马,差异显著(P〈0.05),而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胆固醇、酸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高于蒙古马,差异显著(P〈0.05)。免疫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纯血马IgA、IgG的含量低于蒙古马,差异显著(P〈0.05),而IgM的含量纯血马高于蒙古马,差异显著(P〈0.05)。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羟自由基)测定中,纯血马与蒙古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该实验对马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以期对马匹疾病防治、抗病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