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玉米 玉米在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外有包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原始水分较大。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20%~35%,玉米呼吸旺盛,是小麦的10倍。玉米水分越大,呼吸强度越大,产生的热能就越多,玉米霉变也就越快。针对玉米特点,储藏时要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斌 《农村百事通》2009,(16):21-21
玉米在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外有包叶,在植株上果穗得不到充分的日晒而干燥,所以玉米原始水分含量较大,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含量在20%~35%.玉米呼吸旺盛,是小麦的10倍.玉米水分越高,呼吸强度越大,产生的热能就越多,玉米霉变也就越快. 针对玉米这些特点,储藏时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田间降水.玉米定浆之后,在田间对玉米采取"站秆扒皮降水"的方法,晒15天左右收割,这种方法能使玉米提早七八天成熟,水分比未站秆扒皮的低5%~6%,籽粒饱满,脱粒时减少破损,提高产量5%左右,同时也易于储藏.二是采用玉米棒子果穗储藏法.  相似文献   

3.
粮食发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粮食收获过程中没晒干,水分高,另外灰尘等无机质含量多,因而使感染上的微生物、霉菌大量繁殖,吸收粮粒中的营养成分,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此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引起粮食发热。同时,粮食本身的生命活动也不断地进行呼吸,散发出热能;粮堆内的各种害虫,当水分、温度较高时,会大量繁殖,散发热能,引起粮食发热。粮食发热后,霉菌生长繁殖更快,害虫也活动频繁,进一步促使粮堆温度升高,发展下去产生甜味、酒精味、霉臭味等,即是霉变。霉变后的粮食品质大大下降,既味劣,又造成物质和经济上的损失。有些还会产生毒素,特别是最常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_1是已知化学致癌物中,致癌作用最强的一  相似文献   

4.
一忌高温。随着种子温度升高, 其呼吸量也不断增大。当种子内温度超过40℃时,就很容易损坏。二忌水分过大。种子水分含量越高,呼吸强度越大,消耗养分也相应越多,播后出苗越弱。种子水分过大, 还容易发生霉烂。  相似文献   

5.
1原因 1.1捂种。玉米种子正常成熟时含水量在20%左右,成熟不好的种子可达30%以上。如果收获后的玉米堆放时间过长或晒垛太厚,会影响种子脱水,而且玉米种子粒大,呼吸旺盛产生的热量以及其他微生物活动产生的能量就会使温度上升,反过来又促进种子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6.
受渍条件下稻田玉米产量与渍害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研究了稻田玉米营养生长期间受渍条件下的水分生产函数,并结合实验资料建立了受渍条件下稻田玉米营养生长期干物重的水分生产函数与最终产量的水分生产函数。结果表明玉米相对产量、相对干物质重与受渍天数因子及受渍抑制天数指数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玉米4叶期是受渍影响的敏感时期,时间越长,产量与干物质降幅越大。借助于建立的稻田玉米相对干物质重生产函数,结合相对产量指标,可以受渍天数因子或受渍抑制天数指数作为稻田玉米渍害大小的指标,并可以给出渍水对稻田玉米产量影响的时间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7.
浅议玉米的涝害与防涝抗涝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需水量较多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是在玉米幼苗期间,表现更为明显。水分过多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土壤空隙为水饱和,形成缺氧环境,根的呼吸困难,使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受到阻碍。同时,在缺氧条件下,一些有毒的还原物质如硫化氢、氨等直接毒害根部,促使玉米根死亡。所以在玉米生育后期,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根部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生活力迅速衰退,甚至植株全株死亡,严重影响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玉米灌浆至成熟期四种密度下子粒内含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子拉内含物的百粒含量(g),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从灌浆至成熟期的子粒子物质积累、蛋白质、脂肪、淀粉及水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子粒灌浆至成熟的进程,四种密度下玉米子粒子物质积累均呈Logistic曲线的规律变化。蛋白质、脂肪、淀粉及子粒水分含量在不同密度不变化不同,其基本变化形式为:直线(y=b0+b1x)变化、高次曲线变化和Logistic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20,(2)
正粮食烘干机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干燥介质的热能使粮食中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干燥降水的目的。主要分两大系列:一是高温连续式烘干机,基本用于北方地区,主要用来处理高水分玉米;二是低温循环式烘干机,重点应用于稻谷产区。浙江省主要应用低温循环式烘干机。低温循环式烘干机中的"低温",是指用低于粮食允许受热温度的烘干介质来烘干粮食。所谓"循环  相似文献   

10.
余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86-186,192
由于玉米的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储藏中极易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因此做好玉米安全储藏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玉米的储藏特点,介绍了玉米的储藏方法,主要包括:做到分开储藏;低温密闭储藏;控制度夏玉米水分;勤查仓,及时消灭安全隐患等。  相似文献   

11.
玉米一生大约需要300~570毫米降雨就可满足,但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因而掌握玉米生育期水管理的重点,不仅可提高对水分的利用率,而且可明显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2.
在冀西北半干旱高寒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进行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滩地玉米的产量明显高于沙地玉米.在降水一定的年份,同样的栽培条件下,滩地的储水量大,耗水量小,玉米在滩地的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沙地.水分利用率高的产品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13.
性生活时呼吸、心跳增快,血液循环加速,不仅体能消耗大,体内水分随呼吸和汗液分泌丧失也较多。因此,性生活后,可适当喝些饮料以补充水分,并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在其中更是占据主要的部分,所以,增值玉米就变得很重要的了,玉米地膜高产法就是其中一种增值玉米产量的好方法。通过使用地膜,来增加玉米的本质状况和改善环境,譬如:保持水分,减少水分流失、增加温度,使得玉米发展更快、阻挡害虫侵入,减少虫害,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得玉米更加“健康”的成长,使得玉米的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种子在贮存期间仍不停地进行呼吸,陆续释放出水分和热量。如果这些水分和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聚集在种子堆里,就会加剧种子的呼吸强度,而释放出更多的水分和热量,如此反复,互相促进,时间长了就会引起种子发热。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玉米幼苗叶片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选用抗旱性较弱的丹玉13号和抗旱性较强的掖单13号玉米品种幼苗为试村,研究了玉米叶片蛋白质的变化规律和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水分胁迫加强而下降。水分胁迫可引起蛋白质合成的变化并产生干早诱导蛋白,抗旱性弱的品种诱导蛋白产生早于抗旱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有4点:第一,玉米种子粒型较大,果穗被苞叶紧紧包裹在里面,在植株上水分不易蒸发,收获时种子水分多在20%~40%。玉米在北方属晚秋作物,收获较迟,如果不及时充分进行干燥,极易发生冻害。第二,玉米种子种胚大,呼吸旺盛,贮藏期间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霉变。第三,种胚部脂肪含量高、吸湿性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酸败。第四,营养丰富,胚部水分含量高,可溶性物质多,易遭受虫霉为害。针对以上贮藏特性,在玉米种子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降低种子水分 防止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玉米品种产量高、脱粒水分大,也就意味着晚熟,而早熟品种产量低,脱粒水分也低。解决早熟与高产、高产与籽粒低水分之间的矛盾,将是吉林省中东部玉米育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聚类分析,外引系在脱粒水分数量性状加性效应上给出了明确的划分,为材料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产量与低脱粒水分为极显著负相关,二者有机结合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9.
玉米空秆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玉米空秆的产生原因,如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比例失调,水分供应不合理,密度过大,病虫害等,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1.忌水分高粮食含水量越高,呼吸强度越大,消耗养分越多,粮食的品质就会降低,甚至发生霉变、生虫。故在贮藏粮食时,要求小麦含水量在13%以下,稻谷含水量在13.5%以下,豆类在12%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