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M在苇末基质发酵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忠贵  李萍萍 《食用菌》2004,26(1):28-29
本文研究了不同EM浓度、不同发酵时间对苇末基质的处理效果及对鸡腿菇菌丝生长、菌袋成品率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用浓度为0.2%~0.4%的EM发酵苇末基质,可以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效果和菌袋成品率;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使苇末栽培鸡腿菇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20%。  相似文献   

2.
自制发酵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凤林 《食用菌》2006,28(1):30-30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平菇栽培已经普及。生料发酵栽培平菇是较好的栽培方法。为使平菇高产优质,笔者多次试验用自制发酵菌发酵料,比常规普通发酵料提前5~7d长满菌袋,可增产20%以上。现将自制发酵菌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菇友参考一试。  相似文献   

3.
张渊  张筱梅  张焕英  杨静 《食用菌》2004,26(2):21-22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促进鸡腿菇的栽培生产,笔者对鸡腿菇的发酵料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北方栽培的原料,并简化其栽培设施和生产过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纪亚尊 《广西园艺》2007,18(4):43-43
栽培草腐菌,如草菇、鸡腿菇和双孢菇以及用发酵料袋栽平菇时,一般采用自然发酵法达到原料腐熟,初步杀灭病菌虫害的目的,但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1)中心部位厌氧发酵变酸,而外层原料变干,温度过低不足以杀灭病虫害;(2)多次翻堆散失了温度,也增加了劳动量;  相似文献   

5.
苗立军 《食用菌》2003,25(1):41-41
近几年鸡腿菇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栽培。然而在鸡腿菇栽培过程中普遍发生一种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杂菌 ,因其子实体形似鸡爪 ,常被称为“鸡爪菌”。“鸡爪菌”常发生于鸡腿菇出菇阶段的中后期。轻者造成减产 ,重者造成二、三潮菇绝收。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防治“鸡爪菌”几项措施 ,希望对菇农有所帮助。1 培养料的处理 培养料在发酵前各种成份都要打碎、磨细、暴晒 3~ 4天 ,尤其是有些配方中要加入畜禽粪类 ,这些粪类原料不经过充分暴晒是不能使用的。目前在生产上多用发酵料来栽培鸡腿菇。建堆时首先把所需各种成份混合…  相似文献   

6.
鸡腿菇是具有食疗作用的优良菇种之一,风味独特,肉质细嫩,菇体洁白,近年国内外市场对其需求增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从栽培场地及设施要求、栽培季节与品种、栽培基质原料选择与配方、拌料与装袋、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和包装等方面介绍鸡腿菇发酵料袋式标准化系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志明  张蕊 《食用菌》2011,33(2):49-49
近几年我国鸡腿菇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鸡腿菇畦栽方式比较普遍,为了进一步提高菇农栽培鸡腿菇的经济效益,笔者进行了鸡腿菇菌筒畦栽和菌块畦栽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农作物秸秆中,玉米芯、豆杆、麦草和香菇菌糠均可做为鸡腿菇的理想代用栽培料,且成本低、效益高,尤以菌糖和豆杆栽培较好,立式栽培优于卧式栽培。  相似文献   

9.
如何利用废料栽培鸡腿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栽培白灵菇、玉笋菇、金针菇等一些食用菌时 ,由于多种原因 ,比如气温突然升高大量烧包 ,接种技术操作失误大面积杂菌感染、管理不严鼠害频繁等等 ,往往产生大量不能正常出菇的废菌袋 ,如将之抛弃 ,则造成原材料严重损耗。其实 ,这些废菌袋包括一些产菇后营养未完全消耗的菌袋 ,其中的废料都可以变废为宝 ,再次利用。因鸡腿菇具有适应性广、抗杂菌能力强、对培养料要求不高的特性 ,且口味鲜美 ,蛋白质含量高 ,经济价值较好。因此可以利用那些废料来栽培鸡腿菇 ,以提高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 堆沤发酵先把废菌袋外面的塑料剥…  相似文献   

10.
生料栽香菇发菌期关键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筱梅  张焕英  张渊  李明 《食用菌》2001,23(4):16-18
研究表明,香菇生粒栽培发菌期与原料配比、发酵程度、培养温度、抑菌剂浓度及pH值密切相关。生料栽培包括四个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吴凤林 《食用菌》2007,29(4):52-52
目前生料发酵栽培平菇较普遍,但是有不少菇农因发酵方法不当造成接种后发菌慢、延长了发菌时间,造成绿霉和各种杂菌污染,造成栽培失败。为此笔者根据菇农常用的几种发酵方法和本人自配发酵方法做了比较试验,试图找出一种栽培平菇的较佳方法,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汉德 《食用菌》2007,29(4):52-52
用废菌糠(如金针菇,白灵菇,杏孢菇,平菇等)发酵后栽培鸡腿菇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但废菌糠经过炎热的夏季后,受虫害,日晒雨淋后,其营养成分已大受损害,用其栽培鸡腿菇产量也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3.
李刚  杨永欣 《食用菌》2007,29(4):49-50
发酵料栽培平菇,若处理得当在产量上、质量上都与熟料栽培基本相当,成袋率均能达到95%以上,甚至100%。并且有节约燃料费用(0.1-0.15元/kg原料),发菌快,规模生产,巧用季节,易掌握等优点。食用菌栽培的秘籍可以用一句话来叙述:控制杂菌,培养好目的菌。发酵料栽培平菇,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发酵灵芝菌粉和灵芝子实体中灵芝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刚 《中国食用菌》2000,19(1):35-36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的主要有效成份。本研究对工业发酵方法生产的三种灵芝菌粉与相应的野生或栽培的灵芝子实体进行灵芝多糖含量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发酵方法生产的灵芝菌粉在灵芝多糖含量上显著超过了野生和栽培的灵芝子实体。从而说明,利用现代发酵技术生产灵芝菌粉将很有希望成为以后生产灵芝的一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发酵床养鸡菌渣垫料和棉籽壳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发酵床养鸡菌渣垫料对平菇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养鸡菌渣垫料含有一定的有益物质,经适当处理可以作为原料用于平菇栽培;在棉籽壳中加入适量菌渣垫料作为基质,可以促进平菇菌丝发育,使菌丝粗壮浓密,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以棉籽壳和菌渣垫料为主料栽培平菇时,菌渣垫料与棉籽壳之比以1∶10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鸡腿菇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志军 《食用菌》2001,23(4):36-37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因其原料来源广,栽培工艺简单,周期短,产量高,并具色、香、味、形均优而受青睐,发展较为迅速。但在栽培过程中往往忽视对病害的预防,造成不必要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栽培鸡腿菇中所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绿色木霉 绿色木霉为食用菌生产常见杂菌。在鸡腿菇栽培中可污染菌种、培养料和子实体。侵染初期为白色、棉絮状,而后从中间出现淡绿色粉孢子,并逐渐扩大色泽加深。子实体被侵染时,开始在菌盖处形成一团棉絮状菌丝,菌盖逐渐腐烂,并向下蔓延至基部。 防洽方法:①严防菌…  相似文献   

17.
竹林下仿野生栽培鸡腿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利用韶关丰富的竹林资源以及草菇菌糠资源,笔者以草菇菌糠为主要培养料,通过熟料袋栽、发酵料袋栽及熟料框栽3种方式进行竹林下仿野生栽培鸡腿菇试验。比较3种栽培方式鸡腿菇的菌丝长势、子实体形成时间、生物转化率,得出加入磷肥以熟料袋栽栽培的方式最优,其菌丝雪白,浓密粗壮,生产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菌渣及牛粪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成基质栽培双孢蘑菇,同时对一次发酵处理技术及辅料添加种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辅料用过磷酸钙和轻质碳酸钙较好,不可添加石灰;一次发酵时翻堆一次,前后7天即可进床铺料;杏鲍菇菌渣与牛粪比例1:3时双孢蘑菇产量和菇质最好,与对照相比,增收14.55元/m2,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秸秆和菌糠栽培鸡腿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作物秸秆中,玉米芯、豆杆、麦草和香菇菌糠均可做为鸡腿菇的理想代用栽培料,且成本低、效益高,尤以菌糠和豆杆栽培较好,立式栽培优于卧式栽培.  相似文献   

20.
鸡腿菇栽培中鸡爪菌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好 ,是一种食、药用菌 ,该菌适应性强能够利用多种原料进行栽培 ,栽培方法简单易行 ,成本低 ;生产周期短 ,产量高 ,经济效益好。但是 ,通过笔者近几年的栽培 ,发现有一种形似“鸡爪”的杂菌对鸡腿菇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危害 ,浸染的菇场大量减产 ,有许多地方甚至绝收 ,使菇农损失惨重。“鸡爪菌”学名叫叉状炭角菌 ,其子实体形状似“鸡爪”而得名 ,子实体初期为浅褐色或棕红色 ,内部白色木质化、有异味。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 ,总结出了一套鸡腿菇种植全过程中对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新技术 ,与广大菇农交流、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