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建立滤袋式纤维分析仪检测饲料中粗纤维方法,以国家标准GB/T 6434-2006为参考依据,将滤袋替代滤埚,利用滤袋式纤维分析仪,在特定条件下,用固定量的酸和碱消煮,再用有机溶剂除去脂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的量。结果表明:本方法检测饲料中粗纤维,其重复性RSD值分布在0.13%~6.46%,质控样回收率为(93.14±3.66)%,并与过滤式纤维分析仪法比较,结果间差异不显著(P> 0.05)。结果显示采用滤袋式纤维分析仪测定可在线连续酸、碱消煮和洗涤,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批量检测分析成本低,适用于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Coulter分析仪在恒河猴血液检验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Coulter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性能及其在实验动物血液分析中的应用,对恒河猴静脉血按常规方法、Coulter分析仪分别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Coulter分析仪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基本能满足对血细胞检查的需要;但对白细胞分类和异常细胞的检测时,该分析仪的作用仍只能是筛选,建议使用显微镜分析。  相似文献   

3.
货架期对灭菌乳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然而目前缺少快速预判货架期内稳定性的方法.通过应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分析灭菌乳样品,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灭菌乳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24 h内,当样品稳定动力学参数小于1.5时,保质期内稳定性预后较好,反之,则灭菌乳存在脂肪上浮严重的风险.经验证,该方法可以较好的评估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由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金利通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近日完成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析仪的研制。华东师大开发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仪。只有一个智能手机大小,成本也只有国外产品的十分之一。农药在溶液中即使每公斤中只有0.13毫克的含量,也能够迅速地检测出来,检测时间只要15分钟。据悉,只要将蔬菜切碎,  相似文献   

5.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以免疫层析技术为基础,选择新型荧光纳米材料作为标记物,利用配套荧光免疫分析仪,定量检测样本(血液、唾液、尿液、粪便、组织液等)中的被检测物的含量.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准确度高,样本用量少等特点.C-反应蛋白是我们临床上最常用来检测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运用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两种方法检测钙离子通道a1亚单位528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Cchl1a3-R528H)基因敲入小鼠的电解质水平,对两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试验首先对该电解质分析仪的精密度进行检测,再选择同一小鼠,先取尾血使用干化学法检测电解质水平,再从眼球取全血,使用湿化学法检测电解质水平,两者进行比较.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干式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电解质Na+、Cl-、K+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6±0.18)%、(3.61±0.22)%、(4.40±0.19)%,均< 4.5%.将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电解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项检测项目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呈线性相关(其中Na+、Cl-的r值均> 0.975).结果表明该电解质分析仪精密度高,稳定性好,且两种方法所检测电解质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及良好的可比性,后续试验可以使用干化学法替代湿化学法进行电解质检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为目的,通过对质控样品绘制的均值-标准差控制图的异常数据分析发现,检测结果容易受烘箱温度波动、氮气保护不足等关键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部分氨基酸结果偏低。验证发现样品水解24 h的温度需严格控制在(110±2)℃,特别是针对温度敏感的苏氨酸和丝氨酸,当水解温度从110 ℃升到130 ℃时,苏氨酸和丝氨酸含量分别下降15.3%和34.0%(P < 0.05)|另外,通过比较充入氮气和添加巯基乙酸对保护蛋氨酸结果的影响发现,两种方式均能保护蛋氨酸,与对照组相比含量最高提高27.2%(P < 0.05)。因此在氨基酸检测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水解温度,必要时进行在线温度监控,同时充氮气或添加巯基乙酸对蛋氨酸进行保护,可有效提高饲料中氨基酸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关键词] 控制图|饲料|氨基酸分析仪|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8.
粒径分析法研究含乳果汁的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含乳果汁稳定性的机理,并采用粒径分析的方法,对含乳果汁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乳/果汁比例、乳体系、果汁体系、稳定剂、加工条件等诸因素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多数酶制剂商品为复合酶制剂,实际应用也以选用复合酶制剂为主。衡量酶制剂产品质量和作用效果的依据主要是酶的种类、含量、活性和稳定性。由于目前这些指标在生产应用中较难检测和判断,因此,在选用时应特别注意。一些专业酶制剂生产厂家能够对酶制剂产品进行包被等特殊处理,可以保证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因此,在选用酶制剂产品时最好选用一些信誉好、被人们广泛认可的产品,不要贪图便宜;有条件的规模化养殖场最好进行饲喂预试验,待观察饲喂效果后再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成分分析仪和近红外光谱仪比较分析了牛奶中的乳脂肪和乳蛋白。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没有显著差异,近红外光谱仪可以代替乳成分分析仪用来检测牛奶中的乳脂肪和乳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生乳蛋白质稳定性评价方法、稳定性体系评价模型。[方法]通过酒精试验、煮沸试验、热冲击试验、安定度试验、磷酸盐试验的原理、检验方法、结果判定、优缺点的研究分析,建立生乳蛋白质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案,及酒精、煮沸、热冲击、安定度、磷酸盐试验等多项指标。利用数字化工具建立蛋白质稳定性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判定生乳的使用等级,提高优质原料生乳的准确使用率。[结果]模型评价生乳质量,高效准确。[结论]通过质量评价数据共享,指导牧场提升生乳品质,以及乳制品加工厂分级使用,准确用于加工不同类型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对黑玉米原花青素乳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绵白糖、乳粉、CMC及柠檬酸的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以产品的感官评分及稳定性为考核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黑玉米原花青素乳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绵白糖添加加量6%、乳粉添加量3%、CMC添加量0.15%、柠檬酸的添加量0.10%时,制备的黑玉米原花青素乳饮料稳定性最好,风味纯正、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售PET瓶装巴氏杀菌乳的脂肪挂壁不良现象的发生,本文对市售不同厂家、不同包装形式、不同杀菌温度以及不同乳脂率的巴氏杀菌乳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调查,通过分液漏斗自然分层和多重光散射仪分别测试分析对比研究了其均质指数和不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因素有脂肪含量、保藏时间、保藏温度、产品粒径、杀菌温度.其中,...  相似文献   

14.
对羊奶的热稳定性、酒精稳定性、凝乳特性及羊奶制品(羊奶粉、羊奶酸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对羊奶的稳定性都有显著的影响.温度在120~140℃范围内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羊奶的热稳定性明显降低;30~80℃范围内,酒精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H6.7时,羊乳的热稳定性最好,pH6.4~7.2时,随pH值升高,羊乳的酒精稳定性增强.无机盐离子Ca2+对羊奶热稳定性和酒精稳定性的影响作用相似,稳定性均随Ca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对于羊奶制品,降低水分活度可以提高其贮藏稳定性,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酸奶贮藏期间的滴定酸度、黏度及持水性.另外,发酵酸奶所用稳定剂的不同、贮藏温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制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羊乳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却也极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如何使用安全、便捷、成本低廉的保鲜方法促进羊乳产业的发展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从乳过氧化物酶(lactoperoxidase,LP)的结构特性、组成成分、抑菌机理、热力学特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综述了LP在羊乳产业中用于保鲜、检测对原料乳、干酪和发酵型乳制品的影响,为了解LP在羊乳产业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乳糖、水和维生素等物质是牛乳中最主要成分,正常情况下乳成分含量相对稳定,脂肪含量波动较大,乳糖的含量则很少有变化。产生原因与胎次、品种和季节等因素相关。乳的热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牛的品种、饲料和泌乳期等,而这些内在或外在因素最终影响乳成分和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乳热稳定性。乳成分中对乳热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有非蛋白氮、乳蛋白和乳糖等。论文重点论述了乳成分对乳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乳蛋白是乳中功能成分的重要来源,羊乳作为一种替代母乳的新兴乳源,已经成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其研究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乳蛋白品质及其稳定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乳类营养品质的高低,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乳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以及羊乳蛋白质组成及其稳定性对乳蛋白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知羊乳中未知的生物活性蛋白,揭示羊乳蛋白质组的差异及其对乳热稳定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阐述了羊乳及其制品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阿拉善盟双峰驼驼乳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10峰内蒙古阿拉善盟双峰驼不同泌乳时间驼乳的一般理化性质。其比重及pH值与已有报道的单峰驼驼乳结果基本一致,而酸度(%)高于单峰驼。电导率与乳中Na+、K+和Cl-含量之和有关,随三者之和的增减而增减。驼乳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灰分和钙的含量均高于牛乳,磷的含量比牛乳略低。驼乳的缓冲性与牛乳有差异:当乳样先酸化后用碱回滴时,驼乳和牛乳分别在pH4.4~6.6和pH5.0~6.6范围内出现典型的“弧形线”,驼乳的最大缓冲作用发生在pH近似4.4处,牛乳的最大缓冲作用在pH近似5.1处,但驼乳在pH4.9处仍有一个缓冲峰。双峰驼驼乳的酒精稳定性(75±2.0)%稍低于牛乳的酒精稳定性(77±1.0)%,驼乳与牛乳的酒精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加入Na+、K+都引起酒精稳定性降低,游离Ca2+浓度的降低或pH值的上升都会导致酒精稳定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椰浆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高脂肪含量椰浆的添加对发酵后产品的质构、风味和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以发酵速率、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和产品货架期稳定性为分析指标,研究不同椰浆添加量(20%~60%)对椰子酸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0%以上的椰浆进行发酵,发酵速率较快;离心实验和Lumisizer稳定性分析表明,添加40%以上椰浆的椰子酸乳稳定性好,无明显析水和沉淀,稳定性较高;椰子酸乳质构和口感方面,椰浆添加量为40%~50%时,产品软硬度适中,糊口感较弱,顺滑感强,搅拌后产品变稀,便于饮用。因此,椰浆添加量40%~50%(含脂肪12%~15%)的椰子酸乳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