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特殊生态区,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也是全国和四川省十分重要的草原生态保护区,有天然草原面积1.42亿亩,占全省草地面积的46.5%、川西北牧区草地面积的58%、全州面积的61.7%。近年来,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生态区超载过牧、人为破坏、草原鼠害等因素的影响,全州草地生态恶化现状令人担忧。据2015年调查统计,全州"三化"草地10544万亩,占可利用草地84.3%,其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龙江省的草原面积为433万hm2,包括三江草原的66.65万hm2、草山草坡180万hm2、西部草原186.5万hm2,是松嫩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黑龙江省草原的草地植物中蕴藏着丰富的抗寒、抗碱、耐旱、耐瘠薄、生态型各异的牧草种质资源。1牧草种质资源特点和生态地理条件1.1生态地理条件和牧草区系地理成分1.1.1区域条件黑龙江省南北跨10个纬度(北纬43°25′~53°33′),东西跨14个经度(东经121°11′~135°5′),辽阔的幅原面积产生了区域间较大的生态环境差异。1.1.2积温条件黑龙江省属大陆性气候,全省平均气温多在-5~5℃之间;大致以…  相似文献   

3.
农安县地处东北松辽平原中部,东经124°32′至125°45′,北纬43°54′至44°59′之间。全县草场总面积为519698亩,位于松嫩草场的东端。1草地面积与分布1.1在1980年草地资源调查及区划时全县放牧场347965亩;采草场171733亩。是长春地区唯一拥有草原的县份。天然草地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从行政区域看,三盛玉镇草原面积最大,共有草原96150亩,占全县草原面积的18.5%;依次是巴吉垒、万顺乡,永安乡、农安镇,以上五乡镇草原面积之和占全县草原面积的76.68%。草原面积达10000亩以上的还有龙王、杨树林、小城子、高家店、华家、哈拉海等乡镇;除前岗乡只有90亩草原之外,其余各乡镇草原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  相似文献   

4.
玉树州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草原作为玉树州土地资源的主体,又是江河源上游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受全球性气候变暖、变干等自然因素和超载过牧、滥采滥伐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玉树州草原严重退化面积逐年增加,草原鼠害泛滥成灾。搞好玉树天然草地生态资源的保护,对全州乃至全国生态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 石渠县草原生态现状 全县拥有天然草地321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862万亩,天然草地面积分别占四川省和甘孜州草地面积的15.33%和23.88%,以高寒草甸草地为主要草地类型。石渠县草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可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即:草地鼠害多、“三化”(鼠虫害化、板结退化、荒漠化)草地多、自然灾害多。“三少”是草地可载量少、可食牧草种类少、草地肥力回复少。  相似文献   

6.
黑土滩是青藏高原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草地受外界不良干扰逆向演替的特殊产物,是一类重度或极度的退化草地,其生态功能脆弱,生产功能低下,给草地畜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德令哈市伊克拉地区位于祁连山中段南麓,柴达木盆地北缘,是柴达木干旱地带与河西走廊干旱地带的主要绿色屏障,黑土滩高发,分布广,面积大,成为畜牧业发展和环境友好的主要制约因素。黑土滩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意义重大。1自然概况与黑土滩分布1.1自然概况伊克拉介于东经96°41′~97°43′,北纬37°20′~37°51′,由宗务隆山和野牛脊山山系组成…  相似文献   

7.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草原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在不同时期作出重要决策和部署,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山西实际,大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一、草地资源丰富1.草原情况。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面积大,草地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农区草地面  相似文献   

8.
阿克苏地区天然草原有11个草地大类,温性荒漠类草地是其中之一,其面积134.19万hm2,占全地区天然草地总面积的37.92%。温性荒漠类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是草原生态补奖机制重要的禁牧区,是天山南坡平原绿洲的保护屏障,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查清温性荒漠类草地的分布、特征,为该草地的利用、保护和维护温性荒漠类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草原大省区,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自高山至平原沙漠均有分布,生态条件和草地类型、草地植物多样性突出,是新疆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对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经济发展,提高广大牧民生产水平,保持边疆安定和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肃草原生态及草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1草原和草产业在甘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生态类型区,草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屏障,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甘肃高原、祁连山地及省北部的漠、漠沿线一带.  相似文献   

11.
刘亚红  石磊  常虹  谢宇  维拉  孙海莲  翟琇 《草业学报》2021,30(12):17-26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都发生变化,而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主要的畜产品供应地,研究锡林郭勒盟生态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对于构建内蒙古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遥感影像,通过分析2000和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和质量的变化,探讨资源开发、城市化发展、政策实施等多重因素对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2000-2015年间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质量整体好转,草地生态系统质量中东部地区提高最为明显;草地、灌丛、城镇、裸地、湿地、森林、矿区面积有所增加,农田、沙地、水域面积有所减少;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与降水正相关,与温度负相关。GDP与采矿用地显著正相关,退耕还草政策促使农田向草原转移。  相似文献   

12.
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然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导致草地日趋退化,严重削弱了其生态服务功能与区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遏制草地退化趋势,维护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高草地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本研究根据草地类型、利用现状、生态屏障重要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等因子对草地进行功能分区,将其划分为生态保护功能区、生产功能区和适度利用功能区,建立以政府部门、评估机构、监督机构和牧民四位一体的草地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和技术流程,设计针对不同功能区特点的生态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13.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环湖片重要牧区,境内有天然草地299.1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50%,其中高寒草甸类和温性草原类是天然草地的主体,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而且是维护黄河、长江源头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50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海南州天然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沙化和荒漠化的趋势。资料显示,目前海南州退化草地面积89.26万公顷,其中重度、中度退化草地占退化草地的35%以上,草场沙化面积达126.7万公顷,从根本上制约了海南州经济的发展,同时给依赖于海南州草地植被而存在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安全埋下隐患。导致海南州草地退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利用,要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单纯地大幅度削减家畜数量的办法难以奏效,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减少牧民的收入,而使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在现阶段寻求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主要途径,应在提高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上大做文章。所以,在海南州这样一个草地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仍需大力发展草产业。  相似文献   

14.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环湖片重要牧区,境内有天然草地299.1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50%,其中高寒草甸类和温性草原类是天然草地的主体,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而且是维护黄河、长江源头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15.
草原保护建设应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业科学》2008,25(4):94
我国草原面积居世界第2位,占国土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草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脆弱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也是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很多珍稀动植物特定的生存地区。加快草原保护建设,对  相似文献   

16.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兴元  牟月亭 《草业学报》2012,21(6):286-295
草地生态系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格局、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开展畜牧业生产和传承草原文化的基础。随着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深入认识,通过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对认识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和生态资产增值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文献基础上,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内涵、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及其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草原生态屏障建设是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建设力度,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促进全省草原可持续发展,甘肃省农牧厅邀请了国内及省内十几家主流新闻媒体记者,开展了以“生态甘肃绿色家园”为主要内容的草原行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四川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和源头,是长江、黄河重要的生态屏障。四川共有草原面积3.13亿亩,其中有2.45亿亩集中连片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78.3%。保护和建设好四川草原直接关系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陆地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草原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随着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原生态环境退化日趋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草原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对于提高草地环境健康状况,促进草原环境质量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芳林  杨智  王卓然  孙暖  韩丰泽  赵金龙 《草地学报》2021,29(11):2381-2390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和高效利用,本研究结合"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草原监测评价体系、草原保护体系、草原生态修复体系、草原执法监管体系、现代草业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等草原治理体系,旨在为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