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草原分类是草原科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基础,为合理开发草原资源和有效保护草原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我国现有的草原分类体系仅从发生学单一维度确定各类草原的联系和区别,在生产和实践中很难从草原功能、权属、经营方向等维度实现精准管理。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草原工作从生产为主转向生态为主、从林草矛盾转向林草融合的需求,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草原分类工作需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形成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多维分类体系。本文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草原分类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借鉴我国林地多元化分类的框架体系,提出了我国草原多维分类体系的原则、方法和指标,构建了基于发生学、功能用途、产权属性、经营程度等四个维度的草原分类系统,不仅考虑了草原发生发展的气候、地形和土壤等自然属性,而且考虑了草原经营程度、功能用途和产权特征等社会经济属性,实现了各个分类系统的融合性和互补性,为新时期草原研究、保护、修复、利用、建设等分门别类的专项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为新时期草原资源和生态的综合管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目前,我国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管理和修复,青海省果洛州率先提出和制定"草长制"这一草原生态保护制度及实施意见。本文从推行"草长制"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草长制"的组织体系及主要职责,"草长制"实施的主要任务、重要保障措施和重要目标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草长制"草地保护制度。草长制工作运行规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草地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进而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草原兴则林草兴,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2020年,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目标的提出,对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全面加强草原治理工作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为全面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局,文章分析了当前草原增汇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管理、持续提升草原生态质量、高质量发展现代草业、强化支撑保障、加大社会宣传培训力度等草原增汇路径,旨在为草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认识 1.1政策产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背景。进人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草原保护建设,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工程,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成效显著。但是,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问题仍然面临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5.
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加文 《草地学报》2018,26(5):1052-1055
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草原生态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生态安全。从总体上看,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生态修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明确草原生态修复的主要任务,夯实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提高全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草原生态修复的针对性,科学谋划草原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不断完善草原保护政策,全面加强草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旭东  杨春  孟志兴 《草业科学》2016,33(9):1901-1909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针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工程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天然草地草产量有所增加,草原违法案件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存在部分区域草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仍比较淡薄、草原鼠虫害仍比较严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的对策和建议:整合现有工程项目,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宣传力度,重视草原工程项目监管,加大草原监管查处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但长期以来由于农牧民的过度利用,使得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输出输入失去平衡,造成大面积草地退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草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草原生态恶化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建植作为畜牧业发展兼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稳定性研究对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在查阅近20年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人工混播草地暂稳态学说,明确暂稳态内涵及意义,完善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暂稳态维持技术体系,为我国畜牧业健康持久发展和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与修复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客观、科学分析生态状况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但如何客观评价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效益,特别是生态状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目前已有的生态效益能否持续,这些项目要不要继续投资,向哪里投资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来客观、公正的回答,并由此为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把握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成效,为更好地保护和建设草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草原既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基地,又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实现草原生产和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更是新时期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辽宁省是北方重要草原区之一,为保护草原资源,明晰草原权属,2008年在全省启动了草原权属确定工作,现已完成草原确权面积1350多万亩(1亩≈667m2);2009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建设工程",完成草原沙化治理面积300  相似文献   

10.
草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自然资源、人-草-畜社会生态系统的载体,然而仍有大面积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亟待保护修复以提升质量、功能和稳定性。本研究利用生态价值核算作为一种监测和评估草原多重生态功能变化的有效途径,更新并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价值的地域分异特征,评价了草原核心生态价值的时空演变态势,并基于核心生态功能及价值变化方向和程度提出了分区分类的草原保护修复优化提升策略。结果表明:1)2020年,中国草原潜在生态价值约24.7万亿元,每km2约760万元,以防风固沙(27.3%)和物种保育(25.8%)为主。2)近20年,超过90%草原的生态价值呈增长趋势,特别是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高原北部和内蒙古中部东部等。3)省域比较而言,蒙、藏、青、川、新的草原生态价值之和约占全国的67.4%,近20年增长较多的省域为陕西、北京、宁夏、天津与山西,增幅均超过65%。4)按照主导功能及价值动态趋势,可将中国草原区分为3种类别12种类型,应采取差异化的保护、修复或保护修复并重的措施,以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草地生态系统不仅是自然系统重要的天然安全屏障,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依托。黄河上游草地生态质量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然而,近年来黄河上游草地生态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草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进程,同时引发自然灾害、河流断流等问题,制约了地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域草地退化现状、成因和草地退化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草地生态功能提升技术模式及草地适应性管理机制,并对未来草地恢复治理新技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三江源、祁连山和甘南等典型水源涵养区的生态恢复和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期对有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助力国家构建完善的生态安全体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2年镶黄旗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数据,结合历史资料,围绕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与建设这一首要目标,将镶黄旗草原划分为9个生态分区,并首次利用草原建设、生态危机等方面的10个指标,建立了3类保护与建设分区,两种分区综合分析,得出当地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评价和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汪诗平 《草地学报》2006,14(2):188-192
针对我国目前草原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如草原退化的面积和程度,造成退化原因的作用和权重等不确定性问题;载畜量及其估测的理论基础问题;“围封转移”和“春季休牧”措施的理论基础以及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将严重困扰着我国草业能否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研究我国草业发展战略时,必须面对并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4.
苏和  塔娜 《中国草地学报》2007,29(1):113-116
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落后的镶黄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制约镶黄旗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镶黄旗实际情况,提出适合该区域草原生态环境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结合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通过对植被和地下水的监测,分析了输水对下游草地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生态输水,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河道附近地下水位大幅升高,下游草地也出现明显的生态恢复,主要表现在植被种类和草地覆盖度的变化。但是由于不同草本植物对地下水位的适应程度不同,距河道不同距离植物响应的程度不同。而对于因河水漫溢出现的恢复区,其植被种类和覆盖度表现与因地下水升高而恢复的区域差异较大,说明不同输水方式对草地生态恢复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3版《草原法》为基本依据,结合酒泉市2010~2011在基本草原划定过程中工作实际,概括提出了生态草地这个新概念,并且从概念的提出、范围的界定、存在的争议、区划中的应用、监管保护效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最后得出生态草地是指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为主的、无放牧利用价值的、严重沙化、退化、荒漠化、必须封育保护的、盖度在5%以下的草地.生态草地概念的提出应用使多部门管理的边缘模糊地类管理权限得到明确,为生态草原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概念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草原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尹剑慧  卢欣石 《草地学报》2009,17(2):174-180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其生态服务价值巨大。而构成草原生态服务功能的指标具有多种,本研究选取较为常用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固碳吐氧、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生态旅游、废弃物处理、营养物质循环8项指标进行了评价。通过价值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比较以及核算方法的筛选,选出可行又简捷的核算公式,最终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可操作的价值评价体系,为核算我国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奠定基础,也为将草原资源纳入绿色GDP核算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