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韶山市、南岳区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2种天敌昆虫,开展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2种天敌昆虫对松褐天牛有良好的控制作用,4个试验区的平均虫口减退率为92.65%,校正虫口减退率为91.41%;混合释放2种天敌昆虫的寄生率为92.42%,高于单独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的寄生率62.00%和87.34%。  相似文献   

2.
2018—2019年在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于美国白蛾各代蛹期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开展生物防治示范,系统调查了释放天敌不同种类、不同释放量和美国白蛾不同世代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与白蛾黑基啮小蜂2种天敌混合释放,对美国白蛾第2代蛹的寄生率和天敌总寄生率分别为49.10%和54.12%,均显著高于释放1种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表明释放2种天敌可显著提高寄生效果.释放45枚/hm2柞蚕蛹所繁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第1代蛹的寄生率和天敌总寄生率分别为55.23%,65.79%,与75枚/hm2释放量处理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增加天敌释放量未能提高寄生效果.放蜂后,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越冬蛹的寄生率高达61.04%,极显著高于第1代蛹(46.75%),第1代蛹又极显著高于第2代蛹(28.75%),表明该蜂对第1代蛹和越冬蛹的寄生效果显著优于第2代蛹;第1代蛹、第2代蛹、越冬蛹的天敌总寄生率分别为66.99%,38.18%,70.18%,总寄生率均极显著高于相应世代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表明其他寄生性天敌对害虫具有较好的自然寄生作用.因此,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时期为第1代蛹期,经济释放量为45枚/hm2.  相似文献   

3.
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生物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对 4代美国白蛾进行放蜂的防治区 ,美国白蛾的危害下降 ,而对照区美国白蛾仍造成一定的危害。放蜂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经 2a的防治后达到 5 0 %~ 70 % ,同时由于没有施用化学农药 ,保护了其它天敌 ,各种天敌昆虫的总寄生率达到 83 2 6 %~ 95 82 %。应用灰色数学中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表明人工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生物控制美国白蛾的主要因子 ,但几乎不影响其它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寄生。各种天敌共同而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6个松褐天牛危害的马尾松林样地,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的卵和成虫。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单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室内和林间罩网寄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在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对当年松褐天牛的寄生防治效果显示: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8.54%,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3.07%;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7.0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8.00%,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均对松褐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室内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不同胸径受害木段中松褐天牛幼虫被寄生的数量比例变化较大,5~8cm胸径的木段中寄生率最高,达72.41%,显著高于10~15cm和>18cm胸径木段的49.52%和49.06%;分别在5,7和9月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寄生率分别为68.50%,21.63%和30.29%,5月份的寄生率显著高于7月和9月。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以5月份释放天敌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防治危害北京地区柳树上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薄翅锯天牛(Megopis sinica),采用对环境安全的天敌昆虫进行了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直接在光肩星天牛幼虫上接天敌的平均寄生率为63.33%,模拟自然木段释放花绒寄甲卵的为73.33%,直接危害木段的为76.67%。另外,可以寄生薄翅锯天牛1~3龄低龄幼虫,平均寄生率为63.33%,而不能在室内寄生4~5龄的幼虫。在林间条件下,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0.98%;释放花绒寄甲卵,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0.82%。  相似文献   

6.
用2年时间,在通辽市美国白蛾发生区研究了释放寄生性天敌昆虫周氏啮小蜂和赤眼蜂防治该害虫的效果和种群数量调控情况.结果表明:林间释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为69%、天敌总寄生率为92%、防治效果为87.4%,林间释放赤眼蜂对美国白蛾卵的防治效果为78.7%.利用天敌防治美国白蛾方法有利于其他天敌种群自然繁育,无抗...  相似文献   

7.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殖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有效天敌 ,群集内寄生于美国白蛾蛹。通过 8种不同的人工繁蜂寄主的选择 ,选出了取材容易、成本低廉的繁蜂替代寄主 :柞蚕蛹、赤松毛虫蛹和黄粉虫蛹 ,以柞蚕蛹最佳。通过人工大量繁殖与释放研究 ,找到了合适的繁蜂方法、放蜂时间、放蜂量、蜂虫比和放蜂次数。 5a来共繁殖并释放小蜂 8.5亿头 ,累计防治面积1.2 8万hm2 ,放蜂防治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达到 5 6 .85 %~ 6 8.92 % ,天敌总的寄生率达 89.86 %~ 94 .6 0 % ,使美国白蛾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林间开展了释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和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防治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试验,结果表明: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最佳益害比为4∶1,对松褐天牛寄生率达31.25%;释放花绒寄甲卵防治松褐天牛最佳益害比为8∶1,对松褐天牛寄生率达62.77%;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最佳益害比为1∶1,对松褐天牛寄生率达70.69%。天敌释放区诱捕器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明显少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9.
花绒寄甲是寄生天牛的重要林木天敌昆虫,为了解花绒寄甲在林间的寄生防治效果,通过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卡)来寄生松褐天牛,根据松褐天牛被寄生率和虫口减退率,研究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019年校正虫口减退率平均值为46.20%,寄生率高于50%的占66.7%;2020年防治效果为 33.18%,寄生率为 34.91%,由此可见,释放花绒寄甲对松林松褐天牛防治效果较明显,寄生情况良好,治理区域内松褐天牛数量有所减少,对松褐天牛危害区具有较好的种群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二尾舟蛾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巴彦淖尔市暴发性森林害虫杨二尾舟蛾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主要天敌昆虫种类的生活习性、寄生作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和观察。共采集到寄生性天敌昆虫9科17种,其中优势天敌种类为:寄生卵的舟蛾赤眼蜂,寄生率达10.8%;舟蛾卵跳小蜂,寄生率达56.8%;寄生幼虫的舟蛾绒茧蜂,寄生率达15%;寄生蛹的舟蛾金小蜂,寄生率达7.4%。这些天敌昆虫的共同作用,可以使杨二尾舟蛾的虫口密度下降50%~90%,因而是极有利用价值的天敌种类,应加以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寄生性天敌蒲螨对多毛小蠹和光肩星天牛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温度20±2℃、相对湿度50%±5%的室内环境下,蒲螨对多毛小蠹幼虫寄生效果较好,寄生率达100%。蒲螨对光肩星天牛幼虫不选择寄生。室外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每厘米胸径释放蒲螨量20 000头和40 000头的多毛小蠹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8.86%和65.01%,寄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柳杉毛虫寄生天敌初步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龙泉、遂昌等地柳杉毛虫卵期、蛹期寄生天敌的考查,获得卵期天敌昆虫5种,蛹期天敌昆虫7种;卵寄生率10.42~45.69%,蛹寄生率26.63~65.98%。  相似文献   

13.
<正> 落叶松毛虫是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害虫,其种群消长多受各虫态众多天敌的制约,特别是松毛虫卵,最易遭受天敌侵袭。通过近几年调查研究发现,卵期寄生天敌对松毛虫种群影响最大,往往使90%以上的卵不能孵化。在10多种卵期寄生天敌中,前期以松毛虫黑卵蜂为主,寄生率高达34.4%;中期以宽缘金小蜂为多,寄生率达40%以上;后期各种天敌共、过寄生现象普遍发生,因此,搞好松毛虫卵期寄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各发育阶段,均受到寄生性、捕食性和致病性等自然天敌的控制与影响。根据调查,落叶松毛虫越冬后幼虫期自然天敌控制率75.1%,其中:寄生率33.0%,捕食率27.0%,致病率15.1%;蛹期自然天敌控制率60.6%,其中:寄生率32.0%,捕食率11.4%,致病率17.2%;卵期自然天敌控制率55.1%,其中:寄生率33.5%,捕食率16.2%,致病率5.4%。  相似文献   

15.
运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水释液含孢量 4× 10 8/ml、3× 10 8/ml、2× 10 8/ml喷雾防治危害青海云杉种实的云杉梢斑螟和云杉球果小卷蛾 ,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92 %、90 %、 80 %和 86 .3%、 84 4%、79 .6 % ,虫果率减退分别为 59.2 %、54.3%、4 6 .2 %。使用 10 0× 10 8孢子 / g原粉喷粉防治以上 2种害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55%、6 0 .4 % ,虫果率减退 2 9.3%。含孢量 3~ 4×10 8/ml菌液防治危害嫩梢期的云杉梢斑螟 ,虫口减退率达 73.7% ,10 0× 10 8/ g粉剂喷粉防治 ,虫口下降32 .5%。苏云金杆菌防治对害虫寄生性天敌杀伤较小。采取摘果收集天敌释放林间的方法可使下一个结实年虫害果率下降 55.1% ,虫口减退率达 85.6 % ,天敌寄生率提高36 .5% ,能保护并利用天敌  相似文献   

16.
李霞 《防护林科技》2020,(1):48-49,52
根据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cichuanensis Xiao)和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的作用特点和优势,主要以协同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为例,进行野外释放及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和中华甲虫蒲螨对天牛均有控制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平均寄生率为52.8%,虫口减退率为54.62%,防治效果均优于农药;二者作用时期不同,蒲螨对低龄幼虫寄生率高,肿腿蜂对中高龄幼虫寄生率高。在防治时,应根据两者的作用特点和优势,在不同时间(龄期)进行2种天敌的先后释放可达到较高的寄生率和虫口减退率。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毛虫的寄生天敌对马尾松毛虫灾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的抑制作用,应用其寄生天敌对马尾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亦已取得较大的效果。为了了解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寄生天敌的种类以及重要天敌的寄生率,以期发现本省有利用价值的寄生天敌,为进一步开展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今年对福建省马尾松毛虫的寄生天敌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8.
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同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的天敌昆虫135种,其中寄生性昆虫54种,捕食性昆虫81种。杳到天敌昆虫省内新记录65例,杳清了主要害虫天敌种类,种实害虫的优势种云彬球果小卷蛾的寄生蜂14种,总寄生率10%-60%,主要为曲姬蜂、马尾姬蜂和球果平胸姬小蜂3种。在结实大气结全采种收集球果,于结实小年释放寄生蜂,可提高害虫的天敌寄生率36.5%-38.2%,降低虫果率55.1%。  相似文献   

19.
应用花绒寄甲和管氏肿腿蜂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试验,结果表明:2种天敌对光肩星天牛均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在不同释放模式下,林间有虫株率均分别下降了20.84%~43.71%,其中联合应用区域有虫株率仅为37.5%,下降显著,较对照区有虫株率下降了52.5%。同时发现2种天敌对不同位置的寄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对南向枝干上的寄主寄生几率最低。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昆明地区白蜡虫天敌种类和优势种的危害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白蜡虫天敌种类有17种,分属6科12属,其中白蜡虫阔柄跳小蜂,中华花翅跳小蜂,白蜡虫花翅跳小蜂和黑缘红瓢虫为优势种。在人工放养条件下,4种优势种天敌的寄生率和危害率依次为11.0%,35.0%,13.6%和1.6%。发现白蜡虫天敌新记录种2种,即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昆明二区采用了锦纶袋放虫可控制蜡象的扩散,使蜡象寄生率偏低,寄生率了最高仅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