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采收对象。交配过的雄蝎,产仔3—4次以上的淘汰雌蝎,患病、残肢、瘦弱和正常死亡的蝎子。。2.采收时间。人工养蝎,雄蝎在完成交配后采收;雌蝎在产仔2周后采收。野生蝎在春天蝎子出蛰后捕捉为宜。  相似文献   

2.
药用蝎的采收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药用蝎的采收 1.1 采收对象。交配过的雄蝎,产仔3~4次以上的淘汰雌蝎,患病、残肢、瘦弱和正常死亡的蝎子均可。 1.2 采收时间。人工养蝎的采收时间,雌雄蝎应分别对待。雄蝎在完成交配任务以后,雌蝎在产仔两周后采收最为适宜。野生蝎在春天蝎子出蛰后捕捉最为适宜。 1.3 采收方法。不同的饲养方法,采收方法也不一样 池养、盆养、架养等方法养殖的蝎子,数量较少,可直接将蝎窝里的  相似文献   

3.
<正> 人工养蝎目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适合蝎子生长的自然温度是25—35℃,这个温度每年大约只有4个月的时间。温度低于10℃,活动量减少,7℃以下进入冬眠。冬眠大约也有四五个月。因此,一只蝎子虽然能活六七年,但从出生到成龄交配约需3年时间。蝎子1年只产仔1次。如果人为地改变条件,在冬季加温,使全年的温度适合蝎子生长,就可以不冬眠,加养料,使交配、产仔,分群不断进行。仔蝎到性成熟交配,可缩短到一年半,成蝎年产仔可达2—3次,经济蚊益就会大幅度增长。恒温养蝎技术要点如下: 一、蝎房:建好恒温蝎房很关键。蝎房要建在背风、向阳、地势干燥、周围无高大建筑和树木的地方,坐北朝南,以利采光。蝎房大小可根据饲养规模确定。先将地面挖0.5—1米深的土坑,坑内四周用砖垒起,外壁与坑壁之间填好土,内壁用泥抹好。地上部分的墙壁垒成双墙,中间留缝,存不流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6,(3):43-43
冬春恒温养蝎,蝎子生长快,交配、产仔次数勤,但如管理不当,蝎子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冬春恒温养蝎,蝎子生长快,交配、产仔次数勤,但如管理不当,蝎子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疾病。 1、黑腐病 病蝎肚腹呈黑色,排绿色污水便,陆续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1.蝎子交配期的管理。蝎子交配期能量消耗较大,因此在雌雄蝎交配前期,对雌雄蝎都应该供给充足的、营养丰富的食物,还要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使雄蝎和雌蝎能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顺利完成交配。①要求地面平坦、坚实,环境隐蔽、安静,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有利  相似文献   

7.
<正> 在人工养殖蝎子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蝎子的成活率、产仔率、缩短成蝎的育成周期,是养蝎成败和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 1 做好引种工作 蝎子引种一般在每年5~6月份及8~9月份。此时温度、湿度适宜,便于运输和饲养管理。如果在5~6月份引进孕蝎,当年6~7月份便可产仔,效益更好。初养者最好到养蝎多年,信誉较好的固定蝎场引种。引种时应了解蝎子种类、生活习性、采购体型小、肤色鲜亮、活动灵活、捕食活跃的初产蝎,不购体型肥胖的经产蝎,不购皮肤无光,活动无力,捕食迟钝的老蝎、病蝎。同时,按雌3雄1的比例购进体格健壮,性欲旺盛的青年雄蝎。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养蝎的过程中,适时捕收、加工、贮存和售出,是充分利用空间、节约饵料、加快资金周转、提高附加值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应在孕蝎产仔前7天进行,方法是将壮年孕蝎及优质种蝎留用,其余交配过的雄蝎、产仔3年以上的雌蝎及一些有残肢、患病和瘦弱的蝎,作为商品蝎进行捕收和加  相似文献   

9.
答养蝎农友     
(续上期)四、蝎的繁殖蝎为卵胎生 ,受精卵在母体内孵化、生长、繁殖规律为 :母体———仔蝎爬上母体背→5天后→蜕皮→再过1周→独立生活。1.雌雄鉴别。(1)雄蝎角须粗大 ,钳肢部亦较大 ,头胸部背甲较窄 ,肢体光泽显著。(2)雌蝎角须稍细短 ,钳肢也较大 ,体扁平肥大 ,光泽不显著。2.交配与孵化。交配前雄蝎步足撑地 ,身体离开地面不停抖动 ,显得烦躁不安。配对后 ,雌雄互相拥抱 ,雄蝎伸出交配轴 ,很快插入雌蝎的生殖孔内 ,完成交配 ,受精卵在体内孵化约需290天—300天左右。3.产仔孵化后期。雌蝎开始觅安全背光处产仔 ,…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市南汇县泥城镇高桥村八组农民沈正清和奉贤县太日镇光耀村九组何梅花科学饲养和管理蝎子,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他们的带领下,当地一批养蝎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广大养蝎户怎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呢?笔者通过对沈正清和何梅花二位养蝎专业户的采访了解到,养蝎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好蝎窝蝎子喜欢潮湿的地方,休息时爱栖息在干燥之处,蝎窝应建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做到上干下湿,尽量模拟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能使它昼伏夜出.   二、严格控制好温湿度最适宜蝎子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8~3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蝎子的采食量多,生长速度快.湿度控制在75%~85%之间.   三、饲养要适当公蝎过多,会扰乱母蝎正常产仔,幼蝎过密会造成强弱不均,强者欺弱,造成互相残杀.他俩的饲养实践表明,母蝎每平方米不可超过500只,二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4000只,三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3000只,四龄以上成蝎每平方米以2000只为宜,只有低密度饲养,才能减少蝎子的互相残杀.   四、饲料喂养要多样化蝎子的主要饲料是黄粉虫,但不能单喂一种,应收集多品种的昆虫当饲料,如地鳖虫、黄粉虫、蟑螂以及各种飞翔的昆虫混合作饲料.在饲喂时每次食料不宜过多,否则蝎子会死亡.蝎子喜欢吃活的虫子,注意及时清理食料中死亡的虫料.同时,平时应多注意满足蝎子饮水,还可适当喂些西瓜皮和菜叶等多汁饲料.   五、及时分离各龄蝎子在蝎子生长过程中,个体健壮大的蝎最容易吃掉体质弱的小蝎,未蜕皮的能吃掉正在蜕皮的残弱蝎子.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事先准备好其它器皿、栖具,及时把不同大小和强弱的蝎子分开饲养,否则容易造成养蝎失败.   六、严防不利因素的侵袭氨水、化肥、农药不能放在饲养室附近,以防它们的气味影响蝎子的正常生长.同时,还要防老鼠、壁虎、蚂蚁的侵袭危害.除此之外,小蝎容易逃跑,因为它的逃跑能力比成蝎强,所以母蝎生产小蝎后,四周应装上玻璃,防止它外逃.   七、做好公、母蝎的搭配和分离饲养公、母蝎的适宜搭配比例为1∶3.在母蝎受孕后产仔蝎前的这一段时间内,要把公蝎捉开另外饲养,以防扰乱孕蝎产仔蝎或吃掉小蝎子.   八、做好疾病的防治蝎子虽然一生中疾病很少,但也应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对伤、弱、残、病、死蝎要及时处理掉,仍可利用的可制成干蝎,售给当地医药商店.在蝎子非产期及蜕皮期,对蝎窝要进行卫生清理消毒,发现有幼蝎蜕皮困难猝死时,应在各种饲料中加喂维生素、土霉素、葡萄糖、食母生等药物,让蝎子间接吸取营养,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从1992年开始养蝎至今已获利将近9万元。同时也摸索出蝎子在养殖过程中的5道关口(引种关、产仔关、春亡关、干度关、湿度关)。现将产仔关介绍如下,供养蝎爱好者参考。 1 孕蝎产仔期前后的护理。每年的7~9月为孕蝎产仔高峰期,孕蝎临产前,一定要让其吃好、吃足。使体内储备足够的营养。因为母蝎产仔后还要背仔6~8天,此期间母蝎不吃不动,所需养分全靠产前的储备来维持。如储备不足,就难以保障母子健康。母蝎产仔前表现为行动缓慢,白天不进窝,背纹增宽明显,呈白色,并能从两侧看清里面的小蝎。一旦发现个  相似文献   

12.
转弯题答案     
“养蝎女”顾学玲,山东青州市北城村人,今年33岁。几年来,顾学玲利用大棚养殖蝎子。她养蝎不但推翻了“越冬容易越春难,蝎子难过春亡关”的俗话,而且使仔蝎顺利度过!龄转3龄的难关,当年可蜕皮5次,长成6龄成蝎,长成期由3年缩短至不到1年;成年母蝎产仔由每年1胎增加到2~3胎,累计产仔70余只,成活率高达90%以上。笔者就仔蝎由2龄转为3龄的问题采访了她。她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3.
蝎子雌、雄异体,两性差别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雌蝎个体比雄蝎长,雄蝎体长约4.8厘米,而雌蝎体长在5.2厘米以上。2.雌蝎触肢的钳细而长,可动指的长度与掌节宽度之比为2.5:1;雄蟹触肢的钳粗而短,可动指的长度与掌节宽度之比为2.1:1。3.触肢可动指的基部不同,雄蝎该部位的内缘有明显隆起,而雌蝎不明显。4.雌蝎的躯干宽度超过尾宽的2.0~2.5倍,而雄蝎不到2倍。5.雌蝎胸板的下边较宽,而雄蝎较窄。  相似文献   

14.
1、药用成品蝎的加工方法有两种:淡全蝎和咸全蝎. 1)、淡全蝎的加工 淡全蝎又叫清水蝎.加工前,把待加工的蝎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h左右,同时轻轻搅拌洗掉蝎子身上的污物,并使蝎子排出粪便,捞出后放入沸水中用旺火煮30min左右.锅内的水以浸没蝎子为宜.出锅后放在席上和盆内晾干.  相似文献   

15.
蝎子是卵胎生,刚出生的小幼蝎只有米粒大小,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它必须伏在母蝎的背上,靠腹内残存的卵黄和母蝎身上的分泌液维持生活。4~6天后开始在母蝎背上蜕下第一次皮,7~10天后,它就逐渐离开母背独立生活了。此时其残存卵黄已耗尽,必须用小昆虫喂养。幼仔蝎的口器很小,可挑选较小的黄粉虫、地鳖虫、蝇蛆喂养。在喂养过程中应加强对幼仔蝎的管理,因为幼仔蝎幼小体弱、活动范围小、捕食能力差,所以在喂养幼仔蝎时要供给营养丰富、易于捕捉的小昆虫。人工养殖只要适当加温,幼仔蝎照常可以吃食、生长发育。   及时分离仔蝎也是养蝎的关键。仔蝎在母背上蜕下第一次皮后不要立即把母蝎和仔蝎分开,因为仔蝎刚刚蜕皮,身体十分软弱,还需要母蝎呵护一段时间,过早分离会影响仔蝎成活率。再过7天左右,仔蝎长得十分健壮时,可把它与母蝎分离,分离后可因陋就简,饲养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小缸或特制的仔蝎饲养箱里。无论在哪里饲养,都要在饲养处所的底部放薄薄一层沙土或山土,并在饲养箱或盆的中央堆放一些有空隙的碎瓦片,供仔蝎栖息玩耍。   在喂养仔蝎时,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发育。同期出生的仔蝎,除在母背上第一次蜕皮个体比较整齐外,以后由于胚胎发育和摄食昆虫质和量的差别,生长发育就有了个体大小之分的现象,这时就再做一次分离,把个大的仔蝎养在一处,个小的养在一处。蝎子有互残的习性,分档饲养可避免个体大的仔蝎残食个体小的仔蝎。   养好仔蝎要做到以下四条:①要及时与母蝎分离饲养,防止母蝎残食。②要及时投足小昆虫,按大小分档饲养,防止仔蝎互残。③保持好相对湿度,防止脱水死亡。④要有30℃以上的温度,以利于仔蝎蜕皮生长。  相似文献   

16.
贺京 《油气储运》2006,(2):39-40
花房养蝎是根据动植物共有的生长特性和呼吸互补性进行的人工高效养蝎方法。采用花房养蝎.使动物和绿色植物在同一空间内生长.不仅平衡了蝎窝的湿度,调节了空气,而且还美化了环境,增加了效益.使蝎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发育,交配繁殖,大大推动了养蝎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速生蝎有假     
目前有些人大肆宣扬“杂交速生蝎”1年产3胎,每胎至少产50条小蝎,3个月可长大出售,可收回成本的神话。这种宣传的结果是其种蝎售价每条达4—5元。而一般正常售价为1.5元。  其实我国的蝎子统称东亚钳蝎,人工养蝎就是把野生蝎驯养成家蝎而已。在自然温度下,成年母蝎怀孕约8个月。每年7—9月,温度在30—38摄氏度之间孕蝎才能产仔,每胎平均只有20条左右。小蝎长成大蝎要2年多。冬季恒温养殖,改变了蝎子冬眠习性,一年最多产两胎,小蝎长成大蝎也要14个月。刚开始一般小规模养殖,小规模养蝎加温根本不合算。养蝎技术要求更严格,要随…  相似文献   

18.
新法防蝎病     
1、钙土疗法 每平方米饲养场所用钙片20片研末后与少许葡萄糖加入蝎子的饲养土内.可有效补充蝎子所需营养。每次倒盆或清换土时一并操作即可.此法对促进孕蝎产仔和仔蝎难蜕皮均有特效。  相似文献   

19.
<正>1.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昼伏夜出,怕湿怕光,爱钻缝隙。建窝时要模拟蝎子的野生条件,建成上干下湿的特殊环境。蝎子群养时易相互争食而相残杀,最好采用大面积隔离饲养法,以提高养蝎的成活率。2.注意选种和控制饲养密度。在选育种蝎时要挑选个体大、健壮有孕的母蝎和青年公蝎。为防止蝎子互相残杀,  相似文献   

20.
在恒温养殖蝎的情况下,蝎子生长快,交配、产仔次数勤,如果管理不当,蝎子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疾病:1、黑腐病(黑肚病、体腐病)(1)病因。该病多因饲料腐败变质和有污染物或饮水不清洁、健康蝎子吃死蝎尸、环境污染所致。(2)病状。病蝎肚腹呈黑色,排绿色污水便。一种表现为腹黑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