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为探讨适合广州市的道路绿化方式,使广州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呈现出现代、生态、美观的新景象,调查分析了广州市典型主干道解放路中路、中山五路及次干道大德路、起义路与商业街北京路的道路植物景观,针对这些主、次干道及商业街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志燕 《农技服务》2012,29(2):203-204
从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城市干道的植物配置、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几个方面阐述了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  相似文献   

3.
采取AHP层次分析法,以遴选的郑州市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中具有代表性的30条城市道路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绿地指标、生存质量、生态效果、观赏效果和人文效果为评价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整体处于“中等”层次,总体绿化覆盖率和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但同时也呈现出植物物种多样性单一,植物群落结构型简单,环境融合度不高,乡土植物应用、地域文化表达和文化内涵展示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意见,以期为郑州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提升提供科学参考,也为提升郑州市“绿城”的美誉提供科学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评价铜仁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及确定影响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为铜仁乃至西南地区中小型城市的道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铜仁市主要交通干道和街区中具有代表性的12条道路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择10个道路植物景观主要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模型,对铜仁市主干道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83.3%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在Ⅲ级以上,说明铜仁市道路植物景观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绿化是整个城市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生境的特殊性,笔者对城市道路绿带应用的园林地被植物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地点选择在西安市的几条城市干道,通过记录不同道路的应用植物种类,观察其生长状况,对西安市道路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评价,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园林绿化工程中道路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与配置的重要性,以精河县道路绿化为例,分别介绍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绿化植物的选择、种植形式与搭配方式,说明绿化种植方案与规划的重要性,分析了精河县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为精河县道路绿化及新疆北疆道路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做好商丘市树种规划与选择,笔者对商丘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商丘市道路绿化中栽植的植物共167种(包括12个品种及变种),隶属42科,城区中的15条道路,整体配置模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共有行道树树种15个,分车带绿化植物约有72种。研究分析了商丘市区道路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丘市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中有较高车速、为长距离交通服务的重要道路。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则是指通过合理的植物种类选择以及搭配种植进而营造出美化优化城市道路的植物群落,从而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济南市经十路部分路段绿地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理论研究总结出济南市快速路绿地植物景观的不足之处,同时,结合场地现状,因地制宜地对济南市快速路绿地植物配置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齐齐哈尔市道路绿化景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敏  张志  厉悦  熊毅  董国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09-1011
采取典型抽样法对齐齐哈尔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滨水区道路、道路交叉口的绿化景观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绿地率、群落垂直结构、物种丰富度几个方面对齐齐哈尔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道路绿化景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道路绿地的功能耒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张掖市道路绿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宇凡  李青宁  罗凯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77-18279
道路绿化设计是城市道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张掖市道路绿化设计依托总体规划思路,即"以水带绿,以绿融城"的绿色框架,强调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对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进行绿化设计,对类似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公园城市理念的引导下,"人性化"城市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载体.因此,建设功能完善、居民满意的道路绿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在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依据"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构建了融合服务功能的道路绿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并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实证,同时对其城市建成区道路绿化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构建的道路绿化指标体系基本上能反映自贡市道路绿化现状特点,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自贡市建成区道路绿化整体情况较好,但在服务功能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指出了自贡市城市建成区的道路绿化建设方向,以期为以公园城市为目标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南京典型林荫道景观效果差异,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根据南京林荫道的特点,建立了南京市典型林荫道景观综合效果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道路绿化覆盖率、行道树景观、健康度、人文/商业景观、物种组成和环境生态功能6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6条道路整体景观水平较好,除了新建的梦都大街外,其他景观等级都在Ⅲ级以上,其中建国前后修建的道路景观等级都达到了Ⅱ级。经过对16条林荫道的横向对比研究发现,通过保留生长时间较长的行道树、选择适宜的树种、增加物种丰富度和提高管理养护水平等四方面建设,能够促使新建的城市道路较快地达到林荫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
道路植物景观建设是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的重点。文章通过对肇庆高新区道路绿化景观的调查,采用描述因子法.选择8个对景观视觉效果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对植物景观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16.7%、20.8%和62.5%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在Ⅱ级以上、Ⅲ级和Ⅳ级水平及以下。该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为肇庆高新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广南县主城区的5条主要干道绿化植物配置与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广南县道路绿化植物树种的科、属进行分类。数据显示:广南县主城区主要道路应用的植物共有52种,隶属于32科45属。行道树绿化植物的应用树种较少,绿化树种的配置程度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总体而言绿化的作用与效果基本能体现出来。经过调查与分析后,并对该城市今后道路绿化方向提出发展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道路绿化植物组成与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创造良好的城市道路绿化系统,加快南宁市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方法]结合线路法与样地法,对4条主要道路(民族大道、友爱立交桥、星光大道、碧云路)的绿化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别记录各条道路的乔木结构与灌木结构的植物种类、数量、生长状况、面积、分布状况和配置等。[结果]南宁市最常用的道路绿化树种主要有42种,其中乔木有19种,灌木有21种,草本植物有2种;各道路绿化效果的优劣次序为:碧云路>民族大道>友爱立交>星光大道。[结论]南宁道路绿化发展趋势的变化状况及绿化水平较高,也体现了该市的地方绿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蒋华平  薛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7):115-119
该研究以三亚市46条主要道路的道路防护绿地树种为对象,调查评价分析了树种整体构成、生长状况、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三亚市主要道路防护绿地树种丰富度高,有35科72属123种;选择14个重要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滨海城市道路树种综合评价模型,对47种乔木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将29种乔木划为Ⅰ级树种,12种乔木划为Ⅱ级,6种乔木划为Ⅲ级;在道路配置模式方面,39.1%的道路为乔木+灌木+草本模式,其次是乔木+灌木模式,有15条道路,21.7%的道路采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模式,较少的是乔木单一配置模式和乔木+草本模式。以此研究结果为依据,推荐三亚市道路绿地骨干树种、基调树种、抗风树种、观花树种以及配置模式和指标,为滨海城市绿地树种的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上海市杨浦区45条城市道路绿化状况进行调查,从道路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3个方面分别调查分析了植物的种类、配置方式、观赏特性以及植物应用的频度,并对道路植物的配置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客观评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现状,选择9个重要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杭州市14条具有代表性的主干道路绿地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景观空间构成、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及植物景观地域特色是影响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杭州市白沙路、白堤、之江路的植物景观综合...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但当前城市道路所使用的绿化植物,多为外貌较好或具有特色的风景植物,其他生态功能不强.为了利用植物功能性状的方法筛选具有较高生态功能、适合宁波市道路绿化的植物,调查宁波市主城区126种植物的11个功能性状,利用专家访谈和街头社会调查确定了当地居民认为绿化植物最重要的3种生态功能(外观美学、抗风抗涝和改善空气质量),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种植物的上述3种功能的数值,并将它们合并为一个综合值来筛选道路绿化植物.结果表明:(1)宁波市的道路绿化植物隶属46科86属,占《浙江植物志》中收录总科数的27.06%;(2)宁波市道路绿化种的乔灌比例、常绿和落叶的比例,均明显和当地天然林不同;(3)外观美学、抗风抗涝、改善空气质量及综合优势值在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之间没有显著差别,同样它们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之间没有显著差别;(4)乔木在外观美学、抗风抗涝、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能力和绿化综合优势值均显著高于灌木(P<0.05);(5)木兰科、樟科、蔷薇科、锦葵科、木樨科、山茶科和山茱萸科作为道路绿化植物具有生态优势;(6)根据绿化综合值,还筛选了50种植物(包括25种乔木和25种灌木)作为建群种或常见种,用它们构建具有较多生态功能的道路绿化群落.研究结果为城市道路绿化物种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方法,同时也为宁波市道路绿化群落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道路绿地土壤理化性质、明确城市道路植物的生长条件,是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选择配置和科学养护管理的基础。以长治市城区23条主干道绿地表层(0~15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取样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颗粒组成、p H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等理化指标,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治市城区道路绿地表层土壤质地主要为黏土,容重偏高,孔隙度偏低;土壤呈碱性,土壤电导率总体偏高,有盐渍化现象;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9.94 g/kg,比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空间变异性强;土壤整体处于缺氮、缺磷的状态;土壤肥力指数在0.54~1.93,长治市道路土壤肥力较为贫瘠。根据以上结果,可采用增施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及时清理建筑和种植垃圾、改良土壤碱性等措施来对长治市道路绿地土壤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