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日本、我国台湾省称柳松茸.是从春季至秋季生长的一种木生食用菌。杨树菇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同时。杨树菇也是一种药用菌。在野生资源产地。村民有用杨树菇干子实体治疗胃冷、肾炎水肿的习惯,疗效甚佳。杨树菇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5~10cm,表面平滑,初呈暗红褐色,后变为褐色或浅土黄色,边缘淡褐色。有浅皱纹。菌肉白色。幼菇的菌褶为白色,成熟后变成咖啡色,密集,直生。菌柄长3~8cm,直径3~15mm,中实,纤维状,嫩脆,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大球盖菇的护色保鲜技术,通过不同保鲜剂对呼吸强度、失质量率、褐变度、丙二醇的影响,确定了大球盖菇护色保鲜的最佳保鲜剂。结果表明,100倍的EM菌稀释液与0.3%焦亚硫酸钠溶液均对大球盖菇保鲜护色有一定的作用,能有效抑制大球盖菇菌褶的褐变,降低失质量率,并抑制大球盖菇的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是一种人工驯化的野生菌种,其菇味清香,肉质脆嫩,适口性好,产量高,售价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年来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和提高。但因其鲜品保存时间短,不易贮藏,如不及时鲜销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保证经济效益不受损失,现特介绍大球盖菇采后的鲜品及干品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一、适时采收 香菇的采收要坚持先熟先采的原则,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具体采收标准是:当子实体长到菌膜已破,菌盖还没有完全伸展,边缘内卷,菌褶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褐色时,子实体已八成熟,为最佳采收期,采菇应在晴天进行。  相似文献   

5.
谢刚  李平 《保鲜与加工》2003,3(2):28-28
在植物油中加食用菌类制成的高档菌香油,不但油味鲜香可口,而且菌体保持原状,不需烹调可直接食用。1加工要领(1)原料①油类: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等。这些油单独或混合使用均可。②食用菌类:香菇、平菇、蘑菇、金针菇、鸡腿菇、松乳菇等均可。(2)清洗先剪去菇柄过栽培料处,再用清水快速洗净。金针菇等长柄菇可切成2~3cm长;其他菇可将柄盖切断分放。将洗净的菌类用风机吹干表面水分。(3)油炸一般食用菌添加量为油脂重的30%~60%。油炸设备应采用减压电炸锅。待油温达到160℃冒烟后再降至12…  相似文献   

6.
<正>大球盖菇又称酒红球盖菇、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食用菌新品种。与目前广泛种植的香菇相比,在鄂西北山区推广种植大球盖菇,具有以下突出优势。1.属草腐菌类,栽培原料易得价廉大球盖菇主要栽培原料为干燥的稻草、麦秸、玉米秆、大豆秸、花生秧等各种农作物秸秆。在鄂西北山区这些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栽培大球盖菇对农作物秸秆需求量大,若能利用农村闲散劳力,就近收集、就地栽培,不仅可使  相似文献   

7.
实验以3株贵州市采集的松乳菇菌种和西南大学储存的一株松乳菇菌种为材料,利用PDA培养基培养活化的母种,马丁氏培养基筛选最优碳源、氮源以及pH,通过观察菌丝密度、菌丝颜色形态、菌丝过滤干燥称重等方法确定最优条件,对比各组别中松乳菇菌丝生长状况确定最优菌种。将菌丝置于不同栽培种配方中培养,确定最佳的栽培种配方。试验表明:Ld1为最优菌种,能够产生大量菌丝,PDA培养基能较好的培养、保存菌种。最优条件为葡萄糖作碳源,KNO3作氮源,pH 6,且以松木屑、麦麸、棉籽壳按照一定的配比做栽培种能使松乳菇菌丝生长发育得最好。  相似文献   

8.
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都较多,且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但蘑菇含水量高,组织非常柔嫩,菌盖表面没有明显的保护结构,采下后2~3天菇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失,菌褶开始变褐,风味劣变,商品价值下降.因此,解决鲜菇采后的保鲜问题,延长其运输和上市期限,是蘑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1品种类型 1.1按子实体色泽划分 可分为白色、棕色和奶油色3种类型。 白色双孢菇的子实体圆整,色泽纯白美观,肉质脆嫩,适宜于鲜食或加工罐头。但如果管理不善,易出现菌柄中空现象。子实体含有酪氨酸,在采收或运输中常因受损伤而变色。奶油色双孢菇的菌盖发达,菇体呈奶油色。出菇集中,产量高,但菌盖不圆整,菌肉薄,品质较差。棕色双孢菇具有柄粗肉厚、菇香味浓、生长旺盛、抗性强、产量高、栽培粗放的优点。但菇体呈棕色,菌盖有棕色鳞片,颜色欠佳,菇体质地粗硬,商品性状差,如引自美国加州的大棕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球盖菇是一种稀珍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目前,我国仅有小规模栽培,其制种、栽培技术等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从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环节中的菌种培养基制备、培养料选择及处理、栽培模式及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概述了大球盖菇栽培技术,以期为大球盖菇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食用菌新品种黄伞黄伞,又名黄蘑、多脂鳞伞、柳蘑等,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菌科。一般在气温渐低、温差较大的8 ̄10月发生,生长于杨、柳及桦等树干上,有时也生于针叶树上,单生至丛生,多数丛生。黄色子实体色泽鲜艳,呈金黄色,菌肉肥厚,菇肉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食药两用珍稀食用菌。其菌盖表面有一层黏液物质,据报道为核酸类物质,具有增强  相似文献   

12.
正蟹味菇,又名海鲜菇、真姬菇、白玉菇,是近年来进入周年栽培的珍稀菇品之一。其菇形美观,色泽洁白,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因含有螃蟹香味而得名,深受消费者青睐。蟹味菇食用部位主要是肥长的菌柄,菌盖较小,适于设施人为调控工厂化周年生产。蟹味菇的生产周期长达150天,其中菌丝生长和后熟培养为120天,长菇仅需30天。若在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期生态调控稍有不适,就会出现菇座膨大,超过菇条比重,品质不达标,等级低,直接影响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桃树木腐病又称桃树心腐病,是老桃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被害桃树树势衰弱、叶色发黄、早期落叶,严重时全树枯死。发病原因:引发桃树木腐病的病原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暗黄层孔菌,其子实体(图1~图5)形状不整齐,马蹄形或中央高出呈圆头状;木质坚硬的菌盖表面最初光滑,老熟后稍有裂纹,初生时黄褐色乃至灰褐色,之后变暗褐色至淡黑褐色,边缘钝圆有毛,黄褐色,无裂缝;菌髓带黄褐色。菌管孔口小,圆形或多角形,孔壁稍厚,灰褐色。担子成行排列,顶生4个单胞、球形担孢子。基部深褐色,顶端色淡纺锤形间胞,少量地混生在子实层中。暗黄层孔菌在病部越冬,而在32℃左  相似文献   

14.
羊肚菌是一种天然的发酵乳酸和脂肪酶制剂,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其所具备的营养价值以及美容养颜等功能在各行业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文章阐述了目前的羊肚菌种类及具体分布情况,概述了根据羊肚菌生长环境探索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目前在人工栽培黄色羊肚菌技术上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栽培研究,希望为我国黄色羊肚菌人工栽培产业发展以及有效降低羊肚菌人工栽培成本等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金丝瓜,又名金瓜、面条瓜。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南部。我国东部沿海、上海早已引进栽培。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十分赞赏金丝瓜的美味。它是稀有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果实耐储藏等优点,很有推广价值。近年在天津市津南和东丽区试验成功。1植物学特征 属须根系,虽分布较浅但发达。植株蔓生,五棱形,长而中空,主蔓长360~400cm。叶为掌状分裂、互生。叶柄长15~20cm。每节有卷须。主蔓5~8节始着生第1朵雌花,每隔两节分化出雌花。雌雄同株异花。花黄色。一般单株结瓜3~6个。瓜…  相似文献   

16.
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秀珍菇又名环柄侧耳.是侧耳属中最优秀的一个新品种。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柄洁白,菌盖扇形、肾形或圆形,青灰色。该菇不仅形美味鲜、肉质肥嫩,而且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20世纪80年代末该品种传到我国,经多年反复试验,人工栽培技术已口臻完善且能规模生产。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外生菌根真菌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选取灰色锁瑚菌[Clavulina cinerea(Bull.) J. Schrōt.]、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 Fr.]、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Pers.]、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赭褐马勃[Lycoperdon umbrinum Pers.]、光盖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glubricaps W.F. Chiu]和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 (L.) Roussel]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PDA培养基培养、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生长直径与改良液体PD培养基培养测定菌丝生物量结合的方法测定7种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外生菌根真菌在固体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生长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出生长速率:光盖松塔牛肝菌>灰色锁瑚菌>绒白乳菇>赭褐马勃>网纹马勃>点柄乳牛肝菌>白乳菇;不同外生菌根真菌在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生长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出:灰...  相似文献   

18.
<正>黑斑病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其防治方法是:1.关键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杜绝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宜长时间超过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要轻、勤、细。2.阴雨天要少洒或不洒水。每次洒水后先加强通风,然后覆盖地膜。3.出菇期间室内气温应调至17℃以下。4.发病后要及时将病菇摘除,并喷洒每毫升100~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或漂白粉600倍液。  相似文献   

19.
草腐菌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营养源的菌类,主要有双孢菇、大球盖菇、白灵菇、草菇和鸡腿蘑等;木腐菌是以木材为主要营养源的菌类,主要有杏鲍菇、木耳、灵芝和猴头菇等。介绍了草腐菌类之一"大球盖菇"的高效栽培技术,内容包括栽培时间、地点的选择、培养基料准备、配方选用、基料发酵、建床播种、覆土盖草、出菇管理及采收等技术。  相似文献   

20.
菜豆     
正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又称芸豆、四季豆,是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ae)菜豆属(Phaseolus)一年生、缠绕或近直立草本。原产美洲,现热带至温带地区均有栽培,种质资源丰富。菜豆茎被短柔毛或老时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宽卵形或卵状菱形。总状花序,花萼杯状,花冠白色、黄色、紫堇色或红色。荚果带形,稍弯曲,略肿胀,通常无毛,顶有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