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近年来,吐鲁番市设施农业发展讯速,其中秋延后日光温室豇豆栽培已成为当地农户实现增收的主要栽培模式。为筛选出适合吐鲁番市秋延后设施栽培、产量稳定的豇豆品种,降低农户栽培新品种的风险,利于豇豆新品种及其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我们选择4个豇豆新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豇豆产业在热带地区蔬菜主产区发展很快,近年来其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居海南主要北运瓜菜第三名,经济效益较好。为了提高豇豆生产水平,确保豇豆丰产、优质和质量安全,让全国人民放心消费,使豇豆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现采用防虫网棚和膜下肥水微滴灌设施栽培豇豆,对豇豆栽培设施、播种前的棚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技术进行要求和规范。1栽培设施1.1平顶防虫网棚设计与安装采用WPP-6430镀钢管结构设计平顶防虫网棚。  相似文献   

3.
<正>豇豆原产于亚洲东南部,我国自古就有栽培。近几年来,吐鲁番市利用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等优越条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豇豆由原来的只在越夏露地栽培进入了设施栽培阶段。现将其日光温室秋延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时前期抗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品种。比如:特长903、818、之豇28-2、豇豆王等品种。  相似文献   

4.
豇豆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深受大众喜爱,种植效益高,并连续多年保持稳定。随着专用品种的出现和栽培设施的升级,豇豆种植模式和栽培季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以中原地区为例,生产上有春保护地、春露地、越夏露地以及秋延后保护地等多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梅燚 《长江蔬菜》2014,(5):18-20
豇豆营养价值极高,其生长特性和盐城市的气候环境较为吻合,适宜在盐城市栽培,近年来盐城豇豆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据此,介绍了豇豆品种选择依据及栽培要点,并介绍了早豇1号、扬豇40、扬早豇12、之豇90 4个主栽品种的特征特性,推荐了苏豇1号等6个潜力品种。  相似文献   

6.
2009-2010年海南(三亚)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鉴定甜瓜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种特性,筛选适合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栽培方式和综合性状优良及适合设施栽培的甜瓜品种,笔者引进和征集了光皮类型和网纹类型甜瓜品种253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根据其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表现突出的光皮类型甜瓜品种10个,网纹类型甜瓜品种12个,推荐参加2010-2011年海南(三亚)甜瓜品种生产试验,为甜瓜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西瓜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种特性,筛选适合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栽培方式和综合性状优良及适合设施栽培的西瓜品种,笔者引进和征集了共253个小果型和中大果型西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根据其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表现较优的小果型西瓜品种16个,中大果型西瓜品种18个,推荐参加2010-2011年海南(三亚)西瓜品种生产试验,为西瓜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鄂豇豆 2号、特早 3 0、之豇 2 8 2豇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采用“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大棚栽培”和“露地直播 +地膜覆盖栽培”3种武汉地区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的常用栽培模式 ,组合成 9种不同的处理进行双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是鄂豇豆 2号 ,优良栽培模式是栽培模式 1(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 ) ,优良组合栽培模式是处理组合 1C(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和鄂豇豆 2号豇豆品种组合栽培模式 )和 2C(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大棚栽培和鄂豇豆 2号豇豆品种组合栽培模式 )。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大棚秋延后栽培的豇豆品种,对8个豇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豇美人荚条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在河南省大棚秋延后栽培上应用;浙翠5号、超长压塌架早期产量高、丰产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喜食浅绿条或青绿条豇豆的地区进行大棚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矮生豇豆常见品种之间的差异,为选种、育种、豇豆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数据参考,选取10个常见矮生豇豆品种,通过对品种性状数据收集,运用显著性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公因子得分法等方法,对不同矮生豇豆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在湖南省秋季栽培中,矮生豇豆品种生长期较短,从播种到采收总时长51 d左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15个农艺性状指标降维至5个综合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475%;依据聚类分析可分为5大类,分别是林丰长地白、玉抗无架豆、摘不败、美国无架豆、其他品种。根据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筛选出林丰长地白、玉抗无架豆、美国无架豆3个表现良好的品种,适合在湖南秋季栽培。研究结果对湖南省矮生豇豆选种育种、品种迭代以及国内矮生豇豆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穴盘育苗,研究了不同苗龄定植对豇豆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穴盘育苗中以5 d苗龄定植的豇豆产量最高,其次为9 d,综合豇豆生长表现,穴盘育苗时,以5~9 d的豇豆幼苗为适宜的定植苗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驱赶隐蔽的豇豆蓟马,辅助化学药剂防治,采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16种精油对豇豆蓟马的趋避活性,并观察了其田间趋避作用。结果表明,柑橘精油趋避活性最高,趋避率为86.67%,其次是肉豆蔻精油、香茅精油、大蒜精油、香樟精油等;香樟精油虫口减退率最高,达到45.36%,其次为香茅精油、柠檬精油、桉叶油、姜黄精油、石菖蒲精油。综合选取香樟精油和香茅精油分别组合乙基多杀菌素进行豇豆蓟马田间防效试验,精油与药剂组合比单一施用药剂的防效显著。利用精油的趋避作用和药剂的杀灭组合能显著提高药效,可达到防治豇豆蓟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11-2015年,从綦江区地方盘龙豇豆品种(綦龙)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系綦龙5号,其豆荚紫色、肉厚、短肥,特别适宜鲜食,与市场上的其他豇豆品种特色区别明显,该品种于2015年7月14日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鉴定。  相似文献   

14.
以75份长荚豇豆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75份长荚豇豆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以期更好的挖掘利用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参试的75份长荚豇豆品种荚长、叶片含水率和叶厚3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最小,性状最稳定,而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茎、百粒种子质量等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可作为豇豆选育与筛选改良的方向。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径>百粒种子质量>10%>叶片含水率>荚长>叶厚。14个农艺性状可转化为8个主成分,其中特征值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2.41%,能较好代替14个农艺性状来评价75份长荚豇豆品种。75份长荚豇豆材料在欧式距离为11时可分为Ⅰ、Ⅱ、Ⅲ、Ⅳ、Ⅴ5类,其中Ⅱ类产量高,适合海南种植,Ⅴ类产量最低,不适合海南种植。  相似文献   

15.
对特早熟豇豆99-1和本地主栽品种长豆角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99-1豇豆具有早熟、丰产、优质、商品性好等特点,其丰产性尤为突出;667m2前期产量707.11kg,占总产量的36.68%,总产量1927.63kg,可作为早熟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6.
豇豆叶绿体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在近缘种的通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磊  李依  郭瑞 《长江蔬菜》2014,(6):9-15
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豇豆叶绿体基因组,对其进行全序列分析,揭示豇豆cpSSR的分布特点和基序特征,进一步研究豇豆cpSSR在豆类植物中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豇豆叶绿体基因组上共有52个微卫星,主要分布于LSC区,且以A/T为单碱基重复基序的微卫星为主;从豇豆的52个叶绿体微卫星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豇豆cpSSR引物,在豌豆、利马豆和菜豆中均成功扩增,表明这些豇豆cpSSR引物在其豆类近缘种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防虫网覆盖栽培对豇豆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  许彦  邢增通 《长江蔬菜》2011,(14):52-54
海南省豇豆生产多用防虫网覆盖栽培,试验通过模拟目前海南省生产中豇豆储运方法,分别对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和露地栽培豇豆品质指标进行7d动态测定,旨在探明防虫网覆盖对豇豆采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式下的豇豆在7d内均未出现失重;感官指标、腐烂率、锈斑指数、粗纤维含量,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明显优于露地栽培豇豆;叶绿...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宁豇一,二,三号的选育经过,对在选育过程中摸索的豇豆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作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加速豇豆品种选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综合评价了防虫网及防虫网与杀虫灯、性引诱剂、病毒等非化学防控集成技术对豇豆甜菜夜蛾等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豇豆全生育期内采用防虫网进行隔离防治可减少药剂防治5次;防虫网与杀虫灯联合防控前期应用效果较好,后期较差;防虫网与性引诱剂、病毒集成应用对豇豆甜菜夜蛾及其他害虫的隔离防治效果均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于海培 《长江蔬菜》2013,(24):14-17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省春季露地栽培的豇豆品种,以浙翠一号为对照,对20个豇豆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调查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商品性,锈病、白粉病的发病情况以及产量等特性,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安豇一号、早豇5号、安豇二号的植物学综合性状好,早期产量高,丰产,抗逆性强,品质优;珍玉早豆角丰产,抗逆性强,这4个品种可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