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吸钾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7年以播种当年、生长第2、3、4、6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的吸钾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苜蓿钾素(K)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地上部分K含量总体随着生长年限增加而降低,尤以第1茬最为明显;各生长年限苜蓿第4茬K含量明显低于前3茬;根系K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升高,根系K积累量逐年增加;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苜蓿地各土层土壤速效K和全K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降幅逐渐减小;在0~0cm土层内,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速效K和全K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20~30cm土层K含量相对较低;苜蓿追施K肥应充分考虑第4茬苜蓿对K的需求和20~30cm土层K含量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花期光合特性及其种子生产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7年5~8月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农场对2年生、3年生、4年生、6年生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及其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花期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上午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下午.午后净光合速率2年生苜蓿明显高于其它3个生长年限的苜蓿,而6年生苜蓿净光合速率总体上相对较低.叶绿素含量2年生苜蓿最高,其次为6年生苜蓿,3年生、4年生苜蓿较低.光能利用效率除2年生苜蓿午后明显高于其它各生长年限苜蓿外.其余株龄间差异不明显.各生长年限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均为上午高于下午,平均水分利用效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生物产量以2年生苜蓿最高,且与6年生苜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种子产量4年生、3年生苜蓿均显著高于2年生苜蓿;种子芽率则以4年生、6年生苜蓿较高,2年生、3年生苜蓿较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分层取样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系及根际微生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40 cm土层内,5年生紫花苜蓿的主根干质量、侧根干质量和侧根发生数分别是2年生紫花苜蓿的1.98、1.44和1.29倍,紫花苜蓿根系的重心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下移;根瘤数、根瘤体积和根瘤干质量5年生紫花苜蓿分别是2年生紫花苜蓿的1.85、2.81和1.43倍,二者相差倍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5年生紫花苜蓿地均相应高于2年生紫花苜蓿地,而真菌的数量相差不大;各土层的呼吸强度5年生紫花苜蓿地均相应高于2年生紫花苜蓿地.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钾吸收与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生长2、3、4、5、7年紫花苜蓿为试验对象,对紫花苜蓿钾的吸收、积累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全株钾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先降后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紫花苜蓿各器官的钾含量总体上表现为生殖器官茎叶,叶中钾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先降后升,茎中钾含量则持续降低;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植株体内钾积累速率的峰值均出现在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植株体内钾的积累量总体上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叶中钾的分配比例不断下降,生殖器官中钾的分配比例持续上升,茎中钾的分配比例呈波动变化,成熟期茎、叶、生殖器官钾的积累量比例接近6∶1∶3。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 sativa在原产地陇东栽植的生物物候与热量条件的关系,鲜、干质量与水分利用率随生长年限的变化特征,以及地上生长量和地下生长量在生长年的变化特征,认为陇东紫花苜蓿在陇东塬区完成3个生长周期从气候角度来说是不可能的.陇东紫花苜蓿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鲜、干质量和水分利用率等要素各年逐茬增加,现蕾期前后是紫花苜蓿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陇东紫花苜蓿生长前3年,地下生长高峰期出现在第2年第2茬生长发育期间.夏季根生长比秋季活跃,秋季主、侧根直径的增长较缓慢.陇东紫花苜蓿不但适宜原产地陇东地区栽植,在西北区域属于优质品种.但该品种干草率较低,适宜青饲,应以生产鲜草带动当地畜牧业发展为主,不宜作为当地商用草产业发展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磷的积累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龄、3龄、4龄、5龄和7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对象,研究了紫花苜蓿磷的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磷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先降低后略有升高,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持续降低,成熟期的磷含量总体上表现为:叶生殖器官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磷的积累量持续增加,积累速率先升后降。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成熟期各器官磷的分配比例平均为:茎(64.7%)生殖器官(23.7%)叶(11.6%)。紫花苜蓿茎中磷的分配比例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升高;叶中磷的分配比例则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生殖器官中磷的分配比例以2龄紫花苜蓿最高,7龄紫花苜蓿最低。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生产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2005年进行紫花苜蓿生产力动态研究,发现紫花苜蓿种植不宜沿用传统轮作周期。结果表明,农田灌溉条件下草产量高峰出现在播种后的第2年,株丛密度和1级分枝数大幅下降是草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初花期作为刈割期,历年各茬平均草产量及其日均增长量均以第2茬最高;随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返青期后延,根颈、根重和根体积增幅逐年减小。试验结果证明,农田灌溉条件下,特别是在较大的刈割强度下,粮草轮作中紫花苜蓿的种植年限不宜太长,应以3—5年为宜。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007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以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和6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草产量逐渐降低,以2年生苜蓿最高,且与6年生苜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全磷含量随种植年限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速效钾、全钾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各种养分含量在040 cm土层内有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405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3040 cm土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生产中由于留茬高度不当造成的紫花苜蓿返青率及翌年干草质量降低的问题,本试验以"WL354HQ"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通过测定分析不同留茬高度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储藏性营养物质含量、返青率及翌年第一茬干草质量的影响,确定当地适宜留茬高度。结果表明:全年刈割中,不同处理的苜蓿根干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主根直径、根干重和侧根总数均增加,但根颈分枝数减少。末茬刈割高度8~11 cm处理的苜蓿根内储藏性营养物质、返青率和翌年第一茬苜蓿干草质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综合分析认为,凌海地区紫花苜蓿第一、二、三茬适宜留茬高度为5~8 cm,第四茬适宜留茬高度为8~11 cm。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中速效钾和碱解氮的含量,分析了速效钾和碱解氮在原生质土壤与人工种植地土壤在耕层的垂直分布以及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含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种植紫花苜蓿时间越长,对土壤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影响越大,紫花苜蓿地土壤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在耕层呈垂直下降趋势,相同种植年限根际土与非根际土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差异明显,原生质土与人工种植紫花苜蓿地土壤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差异明显。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均呈现升-降-升趋势。速效钾含量整体表现为:2年生5年生4年生3年生1年生原生质土,碱解氮含量整体表现2年生5年生3年生1年生4年生原生质土。不同生长年限土壤中速效钾和碱解氮的变化幅度较大,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生长年限土壤养分均呈降低趋势,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并且各生长年限土壤养分以0~20cm土层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
杨航  赵雅姣  刘晓静 《草地学报》2023,31(1):187-195
为探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燕麦(Hordeum vulgare L.)间作下光能利用特征对其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对其进行3年田间试验,并于紫花苜蓿初花期(第二茬)和燕麦抽穗期对2者产量和光合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二茬产量在单作中显著高于间作,燕麦则表现为间作极显著高于单作。紫花苜蓿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单作显著高于间作;而燕麦株高、净光合速率、碳水化合物、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均表现为间作显著高于单作。紫花苜蓿和燕麦的RuBP羧化酶活性表现为单作显著大于间作。紫花苜蓿二茬产量与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气孔导度和RuBP羧化酶呈极显著相关性;燕麦的产量与株高、碳水化合物和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相关性。综上,间作中影响紫花苜蓿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光合色素、气孔导度和RuBP羧化酶;影响燕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株高、碳水化合物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不同秋眠型苜蓿叶片光合色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4个不同秋眠型标准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对其秋季刈割后生育期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秋眠型苜蓿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在整个秋季生育期均呈现先增加达到峰值后减少的规律。FD5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其它秋眠型,说明半秋眠型较适应北京气候。 4种秋眠型苜蓿叶绿素a/b含量在整个秋季生育期波动不大,且叶绿素a/b的变化规律与叶绿素含量相似。不同秋眠型苜蓿类胡萝卜素含量为FD5>FD1>FD11>FD8。4种秋眠型苜蓿叶片光合色素吸收光谱基本相同,差别是FD1和FD5在440 nm处光密度值较FD8和FD11低。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采用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0.8、1.0、1.3mg/g)对高羊茅草坪进行叶面喷施,以研究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均表现出显著抑制高羊茅草坪草地上部分的伸长生长的效果,1.3mg/g的多效唑处理使高羊茅生长速度和修剪量明显降低1.0mg/g的多效唑使高羊茅草坪草的密度显著增加,明显促进高羊茅的分蘖,却使高羊茅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钾肥对苜蓿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钾肥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提高了播种当年结荚期和成熟期苜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使气孔导度增大.施钾降低了播种当年苜蓿干草粗蛋白含量,但由于施钾后生物量的增加, 施钾增加了粗蛋白积累量.低量钾可提高现蕾-初花期粗蛋白积累速度,高量钾提高了初花-结荚期粗蛋白积累速度.施钾均可提高播种当年苜蓿干草中粗脂肪含量、积累量和积累速度,但不受施钾量的影响.施钾能显著增加苜蓿产量,且低钾处理的增产效果更明显.施K2O 9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紫花苜蓿种植最佳施肥方案,提高其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方法] 以中苜2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以化肥和不同种类有机肥(自制有机肥、蚯蚓粪肥、商品有机肥)为供试肥料,设置14个处理,以不施肥区作为对照(CK),处理1~4分别为化肥和各有机肥单施区,处理5~7分别为1/2化肥与1/2各有机肥配施区,处理8~10分别为1/2化肥与各有机肥配施区,处理11~13分别为1/2化肥与2倍各有机肥配施区。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共42个小区。测定并比较不同施肥处理下3个刈割茬次紫花苜蓿的生长和营养品质指标。[结果] 在3个刈割茬次下,与CK相比,不同施肥处理(1~13)均能够显著(P<0.05)提高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株高、可溶性糖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P<0.05)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除第1茬的处理4未达到显著水平外,不同施肥处理的紫花苜蓿相对饲用价值均显著(P<0.05)高于CK。在第1个刈割茬次中,施用1/2化肥+自制有机肥的处理8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和营养品质改善效果仅次于单施化肥的处理1;在第2个刈割茬次中,处理8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和营养品质改善效果最佳,干草产量、株高、可溶性糖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结论] 从不同施肥配比对紫花苜蓿中后期生长和营养品质改善效果以及化肥减量使用方面综合考虑,推荐1/2化肥+自制有机肥为可供选择的最优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石河子市第八师147团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探究不同刈割茬次及生育期苜蓿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间的差异。选择3个刈割茬次,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3个生育期处理;分别于青贮发酵第3、9、15、30、45、60天取样测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苜蓿青贮过程中,刈割茬次与生育期的交互作用对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乳酸和乙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苜蓿青贮在发酵过程中会降低营养物质的含量,发酵60 d时,第3茬盛花期苜蓿青贮的DM含量最高,达到39.03%,第3茬现蕾期苜蓿青贮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第1茬现蕾期CP、WSC含量最高,分别是20.21%和4.39%,第2茬现蕾期的乳酸和乙酸含量相对其他处理较高,第1茬现蕾期氨态氮含量最低。各处理综合评价排序:第1茬现蕾期处理>第3茬现蕾期处理>第1茬初花期处理>第2茬现蕾期处理>第3茬初花期处理>第1茬盛花期处理>第3茬盛花期处理>第2茬初花期处理>第2茬盛花期处理。刈割越早,苜蓿越幼嫩,营养品质高,适口性好,并有利于植株再生,苜蓿青贮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也较晚刈割的其他处理好。因此,控制苜蓿刈割时间可改善苜蓿青贮营养、发酵品质,提高苜蓿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磷水平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培方法,以NaH2PO4为磷源,设8个磷水平处理,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接菌"甘农3号"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根瘤菌并且在营养供应充分的条件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随着营养液中磷水平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各指标出现最大值时的磷水平并不相同。株高和叶片数在磷水平为500μmol/L时最大(P<0.05);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在磷水平为1 000μmol/L时最大(P<0.05);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在磷水平为1 500μmol/L时最大(P<0.05)。而根瘤数和根瘤重则随磷水平的增大而一直增大,并在磷水平为2 000μmol/L时出现最大值(P<0.05)。表明紫花苜蓿各器官对磷素的需求量并不相同,并且磷素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磷反而不利于紫花苜蓿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科尔沁沙地苜蓿(Medicago sativa)秋末是否应该刈割及最佳刈割时期的争议,本试验对秋末不同时期刈割处理和未刈割的8个苜蓿品种(‘草原2号’、‘草原3号’、‘东苜1号’、‘农菁1号’、‘农菁8号’、‘肇东’、‘龙牧801’、‘公农1号’)根颈中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变化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冻融交替期,未刈割与秋末早割(10月1号)相比苜蓿根颈中SOD活性显著增强(P<0.05);10月1号刈割苜蓿根颈中POD活性显著高于未刈割和秋末晚割(10月15号)苜蓿根颈中POD活性(P<0.05);不同时期刈割和未刈割苜蓿根颈中CAT活性无显著变化;10月1号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MDA含量高于未刈割与10月15号刈割苜蓿根颈中含量;未刈割苜蓿根颈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不同时期刈割苜蓿根颈中含量(P<0.05)。土壤封冻期,未刈割苜蓿根颈中SOD、POD活性显著高于不同时期刈割根颈中SOD活性(P<0.05);10月1号刈割苜蓿根颈中CAT活性显著高于未刈割和10月15号刈割苜蓿根颈中CAT活性(P<0.05),且MDA含量显著低于未刈割与10月15号刈割苜蓿根颈中含量(P<0.05);未刈割苜蓿根颈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10月1号刈割根颈中含量(P<0.05)。研究结论为:进入寒冬,刈割与未刈割相比,未刈割苜蓿根颈中SOD、POD活性增强,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适应低温环境能力强,秋末敏感期刈割刺激苜蓿根颈中CAT活性增强,但SOD、POD活性较低,游离脯氨酸含量下降,适应低温环境能力弱,因此不建议秋末敏感期刈割。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刈割茬次与制粒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颗粒的营养品质、维生素含量与大肠杆菌数量间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基地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选择3个刈割茬次(第1茬、第2茬、第3茬)紫花苜蓿现蕾期刈割,制作草颗粒,取样测定其维生素含量、化学成分及大肠杆菌数量.结果表明:刈割茬次对紫花苜蓿维生素B2、B3、B5、B6和Vc含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第2茬紫花苜蓿维生素B2、B3、B5含量显著高于第1茬和3茬(P<0.05),第1茬和第2茬维生素B6、Vc显著高于第3茬(P<0.05).刈割茬次对紫花苜蓿干物质(dry matter,DM)、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影响显著,第2茬紫花苜蓿品质优于第1茬和第3茬.制粒对紫花苜蓿维生素B3、B5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制粒显著降低了维生素B2、B6、Vc、VK1含量(P<0.05).两个因素的互作效应对紫花苜蓿B1、B6、OM、DM含量影响显著(P<0.05).大肠杆菌数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第1茬<第3茬<第2茬,制粒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的活性(P<0.05).第1茬紫花苜蓿草颗粒大肠杆菌数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