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广西省钦州地区水产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防城各族自治县水产经济技术开发公司试验的人工鱼礁(沉箱)养殖珍稀名贵海产品获得成功,并通过有关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养殖废水,是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投资少,处理成本低,出水稳定性好,操作、维护简便等多项特点。文章结合人工湿地的技术特点,阐述了此系统在我国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海水池塘人工养殖海蜇的可行性,2003年4~7月,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象山县鹤翔水产养殖公司,开展海蜇人工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产业即渔业,指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增殖水产经济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的生产事业。广义的渔业还包括渔业生产前部门(包括渔船、渔具、渔用仪器和其他渔用生产资料的制造与供应)和渔业生产后部门(包括水产品的贮藏、加工、运销等)。其中水产动植物的人工养殖、增殖属农业性质,其余则属工业性质。渔业生产的特点是:以水域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具有再生性的水产经济动植物为劳动对象,其产品具有高度易腐性、鲜活性和较强的商品性。按照渔业生产的特点,可分为养殖业与捕捞业,其中又分别包括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以及淡水捕捞和海洋捕捞。  相似文献   

5.
周裕平 《水产养殖》2006,27(5):30-31
花尾胡椒鲷是海水鱼养殖中生长快、肉质细嫩、营养较高的一种优良水产养殖品种,属于广盐性鱼类,它以鱼、虾、甲壳类等为食。近几年来随着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的成功,花尾胡椒鲷已成为一种养殖周期短、见效快的水产鱼类可发展养殖品种。现将花尾胡椒鲷人工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海水池塘底充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随着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三疣梭子蟹已经进入了全人工养殖。2006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梭子蟹苗种中间培育、梭子蟹多级分茬高产技术等课题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旨在提高池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0,(1):37-40
<正>海水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随着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三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产养殖事业的飞跃发展,我市区的海水人工养殖对虾事业也正在蓬勃兴起。1982年夏季,我们考察了国营海洋红农场对虾养殖场。了解到他们日投饵量最多时达十万斤以上,目前全是用摇橹舢板投撒,工人劳动强度很大,质量也达不到要求(撒的不匀)。  相似文献   

9.
乌鳢人工养殖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由于乌鳢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单产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乌鳢人工养殖得到迅猛发展。然而,乌鳢养殖过程中常会发生病害而影响养殖效益.笔者坐诊鱼病门诊几年,获得了一些乌鳢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现对乌鳢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作一概述,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宸 《福建水产》1995,(1):60-65
海水养殖蟹类是重要的海产资源和名贵海珍品,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目前国内外主要养殖的海水蟹类有锯缘青蟹(Suylla serrata)、蓝蟹(Callinectes sapid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等。在我国蟹类人工养殖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近几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蟹类养殖正在沿海兴起和发展,养殖面积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福建省蟹类养殖面积超过1万亩,而蟹与其它品种混养面积更多,蟹  相似文献   

11.
鳜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姚国成 《淡水渔业》1994,24(1):30-32
鳜鱼养殖技术姚国成(广东省水产局广州510222)为了发展鳜鱼养殖,广东省水产局于1985年下达鳜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由佛山市水产局和南海市水产养殖场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组成课题组进行试验研究,从长江水系引进装捞的天然鳜鱼苗试养,筛选出优良品系,摸索...  相似文献   

12.
紫金县地处粤东山区,近年来积极发展水产养殖。养殖专业户看准水产市场,向高产、优质、高效养殖品种发展。1989年,在县城已建起两个特种水产养殖场,养殖甲鱼(鳖)。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养殖专业户张锡,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自筹资金自学技术,办起甲鱼养殖场,  相似文献   

13.
1.国内外河豚养殖发展史由于渔业资源的衰竭,天然河豚越捕越少,市场上供需失去平衡,使人工繁殖和养殖的经济效益日益显著,为满足市场需要,国外水产专家(主要是日本、韩国)率先开始人工养殖河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日本河豚已成为三大海水养殖对象之一,河豚渔业的发展为日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80年代前,我国河豚渔业只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进行捕捞、生态分布调查及采卵培苗研究和网箱试养河豚试验,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为大规模开展人工养殖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黄海水产研究所于1981年开始对铅点东方…  相似文献   

14.
杨吝 《水产科技》1994,(4):40-42
1984~1990年世界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平均每年增长10.9%,1990年包括水生植物达到1220吨,沿海水产养殖每年增长7.3%(根据栖所统计)或10.3%(根据位置统计),但稍低于内陆,内陆水产养殖每年增长11.3%(根据位置统计)和13.5%(根据栖所统计)。产量的巨大增长是通过热带区的虾类养殖和温带区的鲑鱼养殖而取得的,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我国的养殖方式由传统粗放式养殖向精细养殖、集约化养殖、规模化养殖和科技化养殖转变,混养、套养、立体养殖、生态养殖等模式也发展起来,各地建立了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积极解决传统养殖带来的水域污染问题,大力推进绿色渔业工程建设,这也为渔业的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本文综述了我国水产养殖环境现状,提出水体污染问题和水产生态养殖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我国生态养殖中应用较广泛的的三种水体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态制剂、生物滤器和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自上世纪90年代,对海蜇人工育苗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世纪初海蜇自然产量下降,出口效益高,价格上涨迅猛,因而池塘养殖发展迅速,2002年山东省海蜇养殖面积达667hm^2(万亩),2003年迅速发展到2667hm^2(4万亩)。由于海蜇池塘养殖技术尚未完善,成功率只在30%左右,养殖效果高低悬殊,有些池塘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有的绝产或赔本,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情报》1977,(1):50-51
日本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对海产鱼类进行人工杂交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培育出适合人工养殖的多种杂交良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省名特优水产养殖战略的不断推进,我省河蟹养殖发展迅速。伴随着我省河蟹养殖的发展,同时出现了对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河蟹养殖特别是高密度养殖会对养殖水体中的水草资源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合理调整河蟹放养密度及实行鱼、蟹轮养的同时,采取人工的方法栽种水草,恢复河蟹养殖水体中的水草资源,对我省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蜇人工养殖业是进入新世纪后发展起来的,2001年,东港市开始进行海蜇人工育苗及港湾养殖试验,仅十年时间,海蜇已成为海水池塘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海蜇养殖业发展成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振兴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病害监测是水产养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规范养殖管理,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减少病害损失,乃至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002年,西安市被列为国家级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下设灞桥、临潼、长安三个测报站,由西安市水产工作站负责测报工作,为西安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