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薯与近缘野生种I.trifida种间杂交结实率和结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野生种I.trifida杂交,获得F1代种子703粒,平均结实率为5.9%;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种间杂种回交,结实率平均为15.4%。结果显示。野生种及多数种间杂种表现父本花粉育性障碍,种间和杂交父母本染色体倍性愈趋近平衡,其结实率及种子可育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山羊草(Aegilops)与普通小麦间杂交及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1种山羊草(Aegilops)与普通小麦杂交。当山羊草用作母本时,结实率平均为23.3%,杂交种子成苗率为7.9%,回交结实率为0.77%,当山羊草用作父本时,结实率平均为11.7%,杂交种子成苗率为66.3%,回交结实率为0.73%。在两种情况下,回交结实率都很低,自交也均不结实。 T·aestivum×Ae.variabilis,T·a estivum×Ae.triuneialis,Ae.crassa(6X)×T·aestivum获得了BC_1种子。T·aestivum×Ae.speltoides,Ae.triaristata (4X)×T·aestivum,T·aestivum×Ae.umbellulata获得了BC_2种子。 在上述各组合中,F_1植株的形态特征呈双亲中间类型。在回交世代中,形态特征迅速倾近回交亲本普通小麦。大多数杂种高抗白粉病。 对部分细胞学观察结果作了叙述。(T.aestivum×Ae.speltoides)F_1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数高达12.07,由此推断所用Ae.speltoides是高配对型,可能存在对pH基因的抑制机制。 用四种Ae.Ventricosa-Triticum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结实率、成苗率、特别是回交结实率都明显高于直接用山羊草与Triticum杂交时的相应数值。看来,双二倍体是将山羊草有利性状导入小麦时可用的良好中间材料。 (Ventripersicum×T.aestivum)F_1、F_2和BC_1的多数植株对白粉病高抗。而F_2植株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达  相似文献   

3.
小麦与野燕麦杂交结实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与野燕麦采用直接杂交法可获得种子,同一小麦对不同燕麦以及同一燕麦对不同小麦的可交配性存在差异,直接授粉比套袋授粉的结实率高7倍。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杂交及后代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能否进行种间杂交,收集了不同地理来源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株系,在实验室内进行了种间杂交、继代培养以及回交。结果显示:中国浙江松材线虫和法国拟松材线虫、中国浙江松材线虫和中国拟松材线虫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交配率、繁殖量和低死亡率。在继代培养试验中,这2个组合都具有很强的繁殖优势,其杂交后代可以同亲本回交,且更趋于同拟松材线虫回交。总的来说,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有些虫株间是可以杂交并能够顺利繁殖,建立可延续的种群的。推测在自然条件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杂交后代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信息论方法研究了在表型同型交配下一对等位基因群体的基因型信息熵和互信息。在表型同型交配下,从随机交配下的平衡状态开始,群体的基因型信息熵逐代减少,但这种减少的趋势越来越慢,最终趋向于零。随着基因型信息熵的减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也越来越小。在表型同型交配下,群体的配子间互信息逐代增加,但这种减少的趋势越来越慢,最终趋向于零。配子间互信息的增加说明,配子间的信息交流程度逐代增加,两性配子间的信息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而这用表型信息关联系数反映会更好。最后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学模拟,直观验证了所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接虫鉴定技求,对玉米4个遗传背景、3个不同回交世代转基因材料进行了抗玉米螟鉴定.结果表明,同一转基因材料不同回交世代抗虫性差异大,经选择,随着回交世代的增多,抗虫性逐渐提高;正反双向回交后代之间抗虫性存在着显著差异,中抗以上抗虫株率分别为39.68%和30.20%,外源Bt基因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显著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不同转基因材料之间以及同一转基因材料的不同单株间抗虫性差异很大,有少数植株表现高度抗性,个别植株几乎没有抗性;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当中抗虫基因的表达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7.
遗传同型交配下一对等位基因群体的Shannon信息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遗传同型交配下的世代交替中,一对等位基因群体的基因型信息熵和配子间的互信息。结果表明:随世代交替,随机交配下的平衡群体的基因型信息熵逐代减少、配子间的互信息逐代增加。从信息学角度看,在遗传同型交配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逐代减少,配子间的信息交流逐代增加。最后应用Matlab进行了模拟,验证了所推导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在以基因枪转化获得的抗除草剂转bar基因材料HR为供体亲本;以9311为受体亲本的回交转育过程中,发现回交转育后代9311HR的抗性单株自交后代中bar基因始终表现1∶1的异常分离.以外源基因异常分离水稻9311HR为材料,探讨bar基因的导入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花粉育性、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除草剂bar基因的导入对目标亲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9311HR抗性植株正常染色花粉率及花粉离体萌发率均在90%左右,其结实率正常,与轮回亲本9311均无显著差异.花粉DNA的PCR分析结果显示,9311HR抗性植株形成了携带外源基因bar的成熟花粉.说明9311HR抗性植株不存在雌雄配子败育.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基因型与主要性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杂交稻单株产量,谷草比,株高,精米率及每穗实粒数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主要表现线性反应,而单株草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播种到始穗天数,糙米率及整精米率主要表现非线反应。不同基因型间各性状稳定性的构成方式及主要特点各不相同,这是基因型间稳定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杂交稻产量稳定性主要受播种到始穗天数,单株草重,谷草比,单株有效穗及每穗着粒数稳定性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葡萄花粉育性和交配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个品种16个组合杂交试验研究了葡萄花粉育性和交配亲和性,结果表明,葡萄品种间花粉生活力明显不同,且易受培养条件影响,但与染色体倍性无明显相关。葡萄花粉柱头萌发率高于人工培养萌发率,不同组合和同一组合正反交间花粉柱头萌发率明显不同,但与双亲染色体倍性无显著相关。组合间座果率、杂种果有籽率和果均种子数均与母本自交呈正相关,且易受母本单性结实能力的影响。杂交育种时选择自交结实率高,果均种子数多的亲本作母本,与母本交配亲和性好,特殊配合力高的亲本为父本配组杂交才能获得更多的杂交种子,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选用‘晨光’、‘友谊牡丹莲’、‘瑰丽’、‘红樱桃’、‘厦门碗莲’和‘素馨’6个荷花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并通过自交和开放授粉,对其结实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间杂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38.77%。(2)同一品种作父本或母本,其杂交结实率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人工杂交过程,除选择好亲本外,还要注意正反交组合。(3)不同品种自交和天然授粉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自交结实率为0.91%-25.39%;天然授粉结实率为1.45%-54.55%,重瓣性品种自交和天然授粉结实率低。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卵穗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为母本,以普通小麦为父本杂交,将获得的杂种再进行回交和自交,对其育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或品种做母本其可交配性表现不同,卵穗山羊草的结实率(14.10%和11.96%),比柱穗山羊草高(2.13%和8.47%).杂种胚产生愈伤组织率和幼胚直接成苗率不同.柱穗山羊草/小麦杂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杂种胚.卵穗山羊草/小麦的直接成苗率高于柱穗山羊草/小麦.卵穗山羊草/小麦用小麦回交的结实率为3.71%;柱穗山羊草/小麦用小麦回交未结实.卵穗山羊草/小麦自交也能结实,自交的结实率为0.044%,柱穗山羊草/小麦杂种自交没有结实.卵穗山羊草/小麦杂种的育性较柱穗山羊草/小麦杂种强,卵穗山羊草基因通过杂交向小麦转移比柱穗山羊草更容易.  相似文献   

13.
远缘杂交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可交配性和不育性,为深入了解远缘杂交的可交配性和不育性,探讨了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当代的可交配性和F1~F4的不育性表现。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当代的结实率为10%~39%,F1当年不结实,二至五年生结少量种子,结实率有逐年恢复的倾向;F2~F5分离世代不同类型结实率不同,普通小麦类型、小偃麦类型结实率可达70%~100%,中间偃麦草类型40%~50%,种子饱满度逐代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六倍体杂交种为桥梁与甘蓝型油菜回交,从回交种的自交后代中选育理想的甘蓝型油菜个体,是将甘蓝遗传成分转入甘蓝型油菜的一种新策略。调查多份甘蓝型油菜与六倍体的可交配性及杂交种后代的育性,并以油菜菌核病抗性为例,以验证该策略在甘蓝型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潜力。【方法】用菌核病抗性较强的野生甘蓝与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采用胚挽救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建A~nA~nC~nC~nC~oC~o六倍体。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结实率,分析六倍体与甘蓝型油菜的可交配性。通过调查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的杂交种F_1的自交、自由授粉结实率和菌核病抗性水平,反映杂交种F_1代的结实能力以及目标性状的改良情况。【结果】经鉴定,六倍体含有20条A基因组染色体和36条C基因组染色体,即染色体组成为A~nA~nC~nC~nC~oC~o。该六倍体同时具有甘蓝亲本和甘蓝型油菜亲本中双9号的遗传物质,其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分别为5.6和8.6粒/角。六倍体与9份甘蓝型油菜杂交的结角率在69.1%—92.9%,每角粒数介于4.7-10.5,不同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与六倍体杂交结果率和每角粒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所调查的9份杂交种F_1的花粉育性达到正常水平,但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分别为11.4-20.7粒和19.9-26.1粒,基因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自交结实率和自由授粉结实率之间相关性显著(r=0.67*,P0.05)。综合2013和2014年的茎秆菌核病抗性鉴定数据,六倍体相对于中双9号的相对感病度为0.47,9份甘蓝型油菜的相对感病度在0.94—1.26,亲本基因型之间抗性水平差异显著(P0.0001)。9份杂交种F_1的相对感病度为0.56—1.10,均介于对应的双亲之间,且与甘蓝型油菜亲本的抗性水平显著相关(r=0.78*,P0.05)。其中5份杂交种F_1的相对感病度显著低于对应的甘蓝型油菜亲本(P0.05),即其抗性水平相对于原甘蓝型油菜亲本获得明显提高。【结论】A~nA~nC~nC~nC~oC~o六倍体有一定的结实能力,与甘蓝型油菜的可交配性受油菜基因型显著影响,但均易获得具有较好(一定)结实性的杂交种后代,目标性状在杂交种一代获得显著改良。  相似文献   

15.
李,杏及杂种间远缘杂交和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4年对李,杏种间,属间的杂交,分析了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及杂种的亲缘关系,试验结果指出:李,杏属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自然界存在的杂种资源的亲缘关系,母本只能为李;杂种间的交配是可以结实的,回交杏可以结实,但结实率极低,这一研究结果将为李,杏果树的遗传育种,新物种的产生及进化,基础理论研究及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杜鹃花杂交、自交及开放授粉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小叶铁红'、'玉麒麟'、'红珍珠'、'红粉玉蝶'、'粉金蝶'、'火花'6个杜鹃花品种为母本,'映山红'、'满山红'、'羊踯躅'、'大白花'4个野生资源为父本,进行6×4不完全双列杂交,并通过部分反交、自交和开放授粉,对其结实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与种间杂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94.0%;(2)同一品种(种)作父本或母本,其杂交结实率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人工杂交过程,除选择好亲本外,还要注意确定正反交组合的数量;(3)不同品种(种)自交和天然授粉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自交结实率为12.3%~76.1%,天然授粉结实率为0~21.7%.雄蕊完全瓣化或花药败育者天然授粉结实率为零.  相似文献   

17.
种间杂交和杂种优势利用是鹅掌楸Liriodendron spp.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报道了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和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生长表现及遗传稳定性,为杂交鹅掌楸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参试鹅掌楸交配组合39个,分属3种交配类型(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以鹅掌楸自由授粉子代为对照,在3个试验点进行子代测定。通过对各交配组合子代2年生苗进行苗高和地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就苗期生长量而言,鹅掌楸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种间杂交组合子代生长最好,种内杂交组合子代次之,回交组合优势较小。种间正反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而同一交配类型的不同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在鹅掌楸杂种优势利用时,应重视杂交亲本的选择。同时,利用Eberhart和Russell模型评价了各杂交组合的生长适应性与遗传稳定性,并初选出生长快、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较优的组合J×L,而组合BK1×H和Z×WYS1生长较快,但稳定性较差。表5参16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荷花杂交、开放授粉、自交结实性及出苗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6个荷花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并通过自花授粉和开放授粉,对其结实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杂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39.83%;不同品种的自花授粉和天然授粉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天然授粉结实率为1.69%~50.47%,自交结实率为0.84%~22.93%,其中重瓣性品种的自交及天然授粉结实率低;不同组合结实播种后的出苗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F1及BC1代育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和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 Link)杂种F1及BG代的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的花粉可育率较高,分别为87.1%和89.2%,开放授粉的自然结实率分别为39.4%和34.8%。正、反交杂种F1代高度不育,花粉可育率分别为2.2%和1.1%,在开放授粉情况下均不结实。BC1代的花粉可育率和结实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提高。各株系间的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有较大的变异,有的株系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仍很低,花粉可育率只有0.3%。开放授粉不结实;有的株系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较FI代有大幅度的提高,花粉可育率可达74.9%,自然结实率可达14.6%。回交是克服杂种F1不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近亲交配群体在世代交替中配子间平均互信息性质;定义了配子间的近交关联信息系数,并与近交系数比较,阐述了配子间的近交关联信息系数的优点。结果表明,应用信息论模型研究群体遗传学与以往统计学方法具有一致性,而且还具有信息学的意义和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