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从前期创新和已鉴定种质中,筛选出有特色的种质330份,分别在河南安阳、江苏南京、新疆库车进行了精准鉴定,对每份材料的播种期、吐絮期、生育期、株型、株高、第一果枝节位、果枝类型、果枝数、铃数、铃型、铃重、叶片颜色、叶片形状、叶片面积、叶片厚度、叶背主脉茸毛、主茎茸毛、衣分、纤维品质、油份、抗盐性、抗旱性、抗黄萎病性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认真调查。  相似文献   

2.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早熟棉花7个农艺性状、7个产量性状和8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出苗—开花、开花—吐絮及生育期短的品种,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成铃数,从而提高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开花—吐絮和生育期长的品种,可增加纤维长度,提高比强度,但黄度增加.选择高衣分的品种,会使铃重减小,子指降低,纤维长度变...  相似文献   

3.
高细度苎麻种质资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在长沙对12份苎麻高细度种质的农艺性状和纤维细度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供试12份优质种质的纤维细度明显高于对照,而产量却明显低于对照,其中,XR02的纤维细度达2679m/g,年单蔸产量达到101.3g,丰产性较好;XR12产量低(年单蔸产量〈35g),品质最好(纤维细度〉2720m/g)。这些材料可为优质苎麻育种提供优良的基因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江苏省农业科学经济作物研究所研制的高品质棉JS系列品质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品质棉JS系列品系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优良,皮棉产量中等偏上,纤维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良,显著的优于常规棉泗棉3号,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新疆植棉区适合机采长绒棉新材料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取5个长绒棉品种(系),结合收获前喷施脱叶剂进行适合机械采收的长绒棉品种筛选试验,综合考察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农艺性状、脱叶率与吐絮率、产量指标以及纤维品质等表现。结果显示,新海45号、4102品系和4213品系均对脱叶剂敏感,且结铃性强、株高适宜、茎秆坚韧不易倒伏、始果枝着生位较高、果枝较短且上冲、株型紧凑、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纤维品质优良,是具有适宜机械采收性状的长绒棉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西北内陆棉区南疆亚区和北疆亚区17个区试品种(系),14个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分析表明,目前,无论是南疆还是北疆,高产优质育种的突破性性状选择都应在稳定铃数并保持单株结铃8个左右的基础上,重视铃重的选择。其次北疆亚区还要重视衣指、子指、吐絮快而集中性状的选择,品质改良以提高单纤维强力和纤维成熟度为主要选择性状;南疆亚区也要重视子指、衣指、吐絮快而集中性状选择,品质改良以提高单纤维强力和麦克隆值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7.
棉花高强力纤维品质育种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用爱字棉系统、PD系统和 L2 352亲缘关系的后代作亲本 ,为高强力纤维主要种质源 ,我省自育抗黄萎病材料作亲本 ,通过大量选配杂交新组合 ,进行复交和回交 ,创造有利新变异类型 ,强化低代材料个体病虫抗性筛选鉴定 ,获得品质和抗性不断巩固提高 ,进行南繁北育加速世代 ,稳定新的遗传有用性状 ,HVI90 0检测纤维品质和多点比较试验 ,选出了一批高强力纤维品质的新品系。1 高强力常规棉品种 (系 )根据品质、产量、抗病和抗虫 4项主要性状指标综合评论新品种 ,由 671份材料中 ,决选出 36个材料 ,占供试数的 5.4%,其中有 1 3个材料表现优异 …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自1983年以来,在大量搜集国内外大麦亲本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组合育种与超越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已培育出4个农艺性状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啤酒大麦新品系。经济南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品质鉴定、制麦试验和麦芽分析结果表明,4个啤酒大麦新品系,各项分析指标均超过进口大麦的质量水平,被列为山东省重点示范和开发的新品系。现就其中2个在生产中推广的啤酒大麦新品系主要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主要的特征特性1.1济啤of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1984年以76-22为母本,NS293为父本,有性杂交有成。原代…  相似文献   

9.
新陆早44号(原代号新垦杂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2005年以本所自育材料为父母本,人工去雄杂交,通过定向选择,抗性筛选,南繁鉴定,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综合性状良好的早熟陆陆型杂交棉新组合。表现早熟性好,丰产性强,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吐絮集中、畅快。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是国家在农业上的攻关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云南、广西、福建三省区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参加,历时五年,取得了重要进展.五年来,已征集资源809份,分别进入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和勐海分圃,使中国茶树种质资源圃保存的材料有6个种5个变种共2429份;完成200份农艺性状鉴定,取得74个项目14000多个数据,建立了资源信息数据库;通过对加工品质鉴定和生化成分鉴定等,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34份,有适制红茶的,有适制绿茶的,也有适制乌龙茶的,其中有的种质材料还具有独特的品质成分;抗逆性和抗病虫性鉴定发现一批早生材料和抗病虫材料,为生产直接利用和提供育种需要打下了重要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对茶种质香气组分进行分析,发现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体成分是香叶醇、芳樟醇  相似文献   

11.
为拓宽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在广泛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筛选优良种质资源作为育种亲本.以60份中亚地区引进的棉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主要表型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以主要农艺性状为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叶色、株型、铃形等6个表型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42与11.32之间;在8个农艺产量性状中,单株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6.02%),第一果枝位节数(31.15%)和单铃重(29.89%)变异较为明显,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5.01%);在5个纤维品质性状中,伸长率的变异系数最大(16.99%),整齐度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95%),相较于农艺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小.13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1 ~2.07,以整齐度指数最大(2.07),单铃重最小(0.91);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聚类分析表明60份材料可聚为五个类群,Ⅰ、Ⅱ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纤维品质性状较好、籽指较高,可作为改良棉纤维品质的杂交亲本来利用,Ⅲ、Ⅳ、Ⅴ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表现为高衣分、高果枝节位,但纤维品质一般.  相似文献   

12.
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长绒棉新品种新海47号,在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新海28号增产10.4%和20.5%,纤维品质优良,耐枯萎病、抗黄萎病。本文概述了该品种选育背景和过程,总结其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综合性状较好的3个抗草甘膦棉花材料作特定亲本,与6个从黄河流域引进的非抗草甘膦的棉花品种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各参试组合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了具有抗草甘膦棉花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吐絮期、成铃进度、脱落率、果枝层数、第一果枝着生高度、单铃重、霜前籽棉产量及籽棉总产量等性状在大多数材料中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而第一果枝着生节位、生育期等性状在大多数材料中则表现为负向竞争优势,大多数组合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优于对照,正向竞争优势明显。筛选出显著增产、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势组合3个,早熟性状竞争优势明显的组合4个。  相似文献   

14.
对92份长绒棉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及纤维品质性状进行鉴定,为品种创新和生产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对其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表明:大部分的农艺性状表现型不稳定,但生育期、衣分的表现型却是稳定的;而大部分的纤维品质性状表现型虽稳定,但马克隆值、黄度却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且伸长率的变异系数在所有考察性状中最大,表现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我国“七·五”期间已编入《全国甜菜品种资源目录》中的564份甜菜品种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抗褐斑病性、品质性状的鉴定结果。对甜菜5个主要性状(60份材料)进行了相关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了鉴定评价,提出了在育种和生产中应选择的材料,及协调好主要性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广西审定水稻丝苗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差异与趋同程度,选用2017—2023年广西审定的66个丝苗品种为材料,对18个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鉴定、表型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66个品种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多样性丰富;基于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的品种间欧氏距离聚类,可分为5类,包含29个品种的类群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表现趋同,此类群包含两系杂交稻品种、三系杂交稻品种和常规稻品种;两系杂交稻品种表型多样性最高,分布于各个类群中,常规稻最低,基本被聚在同一大类中。类群间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具有相同母本或相同父本的品种基本聚归同类,品种间欧氏距离短。育种组配间会出现亲缘关系较远、农艺和品质性状接近的趋同情况。结果可为广西丝苗型水稻品种的组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泗棉686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为转基因抗虫中熟常规棉品种,出苗好,长势强,整齐度好;株型紧凑,果枝弹性好、上举,茎秆较粗壮、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铃卵圆形,吐絮畅。根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概述了泗棉686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及关键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利用引进的棉花种质资源,2009~2010年对近年从国内外棉花研究机构引进的种质资源51份进行了生育期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及抗棉铃虫性鉴定。结果表明:该批材料类型较丰富,生育期大部分属于中熟偏晚型,单株结铃数变幅较大,单铃重整体表现一般,大部分在5.5 g以下,衣分均较高,抗虫性整体表现也一般;纤维品质整体表现为中等偏上,纤维整齐度较好,马克隆值偏高,伸长率中等,纤维长度和比强度整体较好。该批材料中有强结铃性材料3份,高衣分材料18份,长纤维材料2份,高比强度材料6份,大铃材料2份,高抗虫材料4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湖北右291份饭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评价[方法】试验材料按来源进行随机种植,田间观察生育期、花色、成熟荚色等;随机取样调查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荚长、粒色、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结荚数与大部分数量性状都显著相关;分枝数对单荚粒数的影响最大,同时单荚粒数又对荚长产生显著影响;百粒重是最为稳定的产量性状,但容易受单株英教的影响另外,结合田间考察和筛选,发掘出了一批对饭豆遗传育种有益的种质资源材料,其中有2份优异的、丰产性好的种质,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饭豆新品种的优良亲本材料【结论】湖北省饭豆资源在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这两个性状上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甜菜种质的性状改良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4,(3):51-53
通过“七五”至“十五”期间甜菜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品质分析和种质创新研究,鉴定、筛选出一大批丰产、高糖、抗病的种质资源材料,同时对其性状改良,创造出一些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配合力高、遗传稳定的新型优异种质,有的已做为预选种应用于我国的育种实践中,并育成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