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家畜骨软症主要发生在成年家畜群体中,通过发育完成的骨骼,使钙、磷等元素从骨骼中溶解出来,导致骨骼组织软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家畜骨软症还会引起家畜出现趴窝病(产前、产后不能正常站立)、慢性肠胃炎、胎体和繁殖系统疾病等。家畜骨软症也是导致难产和流产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骨软症和趴窝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烟草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过程,从根到茎、叶、果、种子的各部位都可发生黑胫病,田间发病率一般在20~40%左右,严重的达70%左右,可使烟草严重减产,甚而绝收。现将烟草黑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于下,供广大烟农应用参与。病害症状:黑胫病俗称“黑根病”、“烂腰病”、“瘟蔸病”、“气死病”、“下地症”等。苗床期,幼苗地表茎部出现黑斑,湿度大时茎基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发达国家,其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其中法国、荷兰、德国占70%以上,丹麦占90%以上.1997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1%,农业大省(区)畜牧业产值一般在31%~37%,四川省1998年已达到42%.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畜牧业是新疆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青冈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全县总耕地面积215万亩,每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0%左右,玉米产量占农作物总产量的80%以上。由此可见,玉米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我县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益。每年我县的粮食生产都会因病、虫、草害的影响而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我们就我县玉米的主要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70%以上都分散收藏在农村,在保管过程中,受虫、霉、鼠、雀(尤其是虫害)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0%左右,有的地方达到15—20%。近年来,由于农村体制改革,农业连年丰收,一些地方开展“民代国储”农村储粮专业户相继发展,分散在农户储粮的任务今后将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6.
奶牛“肢蹄病”是国内许多大型奶牛场的多发病。为查明其原因,作者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剖检与病理组织学、日粮营养价值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调查。在分析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日粮中营养物质长期不足,钙磷比例失调,致使骨质代谢障碍,是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内因;饮水含氟量偏高,氟离子在体内对骨营养代谢的破坏作用,畜舍环境卫生差,坏死杆菌乘虚而入,则是“肢蹄病”的主要外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了辩证分析,据此提出了防治奶牛“肢蹄病”的初步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奶牛蹄病是奶牛四大疾病(乳房炎、不孕症、代谢病、蹄病)之一。奶牛病杂,就蹄病来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发病占其总头数的25%,淘汰和死亡约占总数的3.3%,经济损失仅次于乳房炎和不孕症。但高于代谢病。北京、太原15个奶牛场统计蹄病淘汰率占淘汰总数的2-3%,病因:1、运动场地质量不好。水泥地面或乱泥塘做运动场,雨季呈上升态势。水泥场面的运动场除蹄病外,其余的是腿病:腕前粘液囊炎、后肢跗关节和膝关节的外侧炎症。2、代谢性蹄病。占到总发病数的50%以上。现在有人认为是奶牛饲喂的精料太多,引起代谢性蹄病。3、感染性因素。主要感染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罗江县位于川晒平原西北边沿,常年种植小麦1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条锈病大流行,推广应用大头黄、繁6、繁7、绵阳11号等系列抗病品种取代当时高感病的阿波小麦以来,至90年代后期以前局部发病都很轻.80年代中后期根本见不到条锈病,90年代后期发生逐年加重.2002年全县流行大发生,发生特点是:发生早,11月底多点发病;蔓延快,发病面积11月底调查占12%,2月底调查上升到47.6%,3月下旬调查上升到86.6%,4月上旬调查所有小麦田全部发病,无一品种,无一田块幸免.经大力防治后,大面积发生为害损失仍较重.4月中旬调查,全县9.7万亩,小麦病指10以下的1.8万亩,占18.8%;病指10~30的2.9万亩,占30.2%;病指30~60的3.0万亩,占30.4%;病指60以上的2.0万亩,占20.6%,其中损失率40%以上的面积0.03万亩,占0.3%.  相似文献   

9.
据资料显示和不完全统计,家禽的各类疾病多达100多种,其中对养禽业构成危害和严重威胁的疾病达80多种,涉及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仍为传染病,约占禽病总数的70%以上,有的地区高达85%。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小麦赤霉病在我县重流行,全县发病面积100万亩,占麦播面积100%。据5月上、中旬普查,一般麦田病穗率为8.0%,最高70%以上。发病特点一是见病早,该病在我县一般见病期在5/15日以后,而今年始见期在5月3日,较常年提前10天左右。二是发病重,特别是中、东部的沙土、沙壤土区发病明显偏重,而西部粘壤土区发病稍轻。三是该病菌抗药性增强,许多农户施药后效果不佳。因此,研  相似文献   

11.
牛病的发生给肉牛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经济损失。资料统计表明,在牛的众多死因中,因患病致死的约占80%以上,牛的所有疾病中,传染病约占70~80%。其中,口蹄疫、气肿疽、病毒性腹泻又占牛传染病的70%。为此,本文简要介绍牛病发生特点及牛病综合防控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汉中盆地水稻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中是陕西的水稻主产区,常年种植水稻9.3万hm2左右,总产55万-60万t,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的70%以上,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的30%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朝阳地区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0%左右,其余都是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年降水量平均为456.3毫米(1951~1982年),夏季占70%以上,春季仅占12%左右.年平均蒸发量为2140毫米以上,春季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40%以上,属于半干旱气候. 由于降水与蒸发相互间的不平衡,而且历年春季降水少,气温高,春风大,蒸发量大,导致土壤大量失墒,造成严重春旱,影响适时播种保苗,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为此我们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增墒保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鸭骨短粗病     
鸭骨短粗病又名滑腱症、缺锰症、脱腱症、屈腱症、滑动腱、膝关节病等。是由腓肠肌腱向关节一侧脱出而引起的一种幼鸭变形软腿病。其临诊特征是腿弯曲,多呈“0”形,胫跖关节和跗关节粗大变宽,病鸭不愿行走,生长期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美国、加拿大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已迫在眉睫。美国、加拿大都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1两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地位与趋势美国农产品的50%以上用于对外贸易,年出口额490亿美元左右;谷物出口量占其生产总量的40%以上,占世界粮食市场交易量的50%以上。加拿大农产品的70%用于出口,年出口额234亿美元左右;粮食出口量占其生产总量的70%~80%,年出口额50多亿美元。美、加两国的农业均属出口…  相似文献   

16.
胡凯 《油气储运》2011,(1):48-49
全国应用的药材有1000~1200种,其中野生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栽培药材的供货量占药材使用总量的70%以上,药材栽培已成为我国药材的主要来源。现将中药材的田间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八十年代初曾在本地流行,后一直间歇发生.近年来该病再度回升,发病面积达28.6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9.6%,一般田块病穴率9.4%左右,重发田病穴率68%以上,产量损失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5、35、58和70周龄伊莎(ISA)笼养蛋鸡骨代谢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与15周龄比较,70周龄ISA蛋鸡的碱性磷酸酶(AK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水平分别下降61.06%和54.38%(P<0.05);肱骨、胫骨、股骨和龙骨的放射密度分别增加35.23%、34.86%、28.38%和34.86%(P<0.05);而肱骨、胫骨和股骨的平均皮质骨宽度分别下降11.43%、36.96%和28.75%(P<0.05),皮质骨面积百分率分别下降13.97%、38.02%和28.53%(P<0.05).表明:70周龄ISA蛋鸡骨形成减弱,骨吸收增加,已发生显著的骨质疏松症.皮质骨在产蛋周期的持续性重吸收是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爆裂玉米“黄金花”是于1988年选育出的新品种.籽粒具有丰富的无机盐(铁、磷、钙)、蛋白质、维生素B1、B2及烟酸等营养成分.金黄色,10g籽粒数为70粒,属中粒型、籽粒的膨爆倍数达25倍以上,爆裂率98%以上,在籽粒含水量为14%左右时爆裂性最好,玉米花呈蝴蝶状,色乳白,适口性好.北京春播生育期1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20.
伊莎笼养蛋鸡骨代谢的增龄性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5、35、58和70周龄伊莎(ISA)笼养蛋鸡骨代谢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与15周龄比较,70周龄ISA蛋鸡的碱性磷酸酶(AK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水平分别下降61.06%和54.38%(P<0.05);肱骨、胫骨、股骨和龙骨的放射密度分别增加35.23%、34.86%、28.38%和34.86%(P<0.05);而肱骨、胫骨和股骨的平均皮质骨宽度分别下降11.43%、36.96%和28.75%(P<0.05),皮质骨面积百分率分别下降13.97%、38.02%和28.53%(P<0.05).表明:70周龄ISA蛋鸡骨形成减弱,骨吸收增加,已发生显著的骨质疏松症.皮质骨在产蛋周期的持续性重吸收是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