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扬校史文化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校史文化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措施,是当前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发展需要。本研究在对河北省部分高校校史文化建设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地方高校弘扬校史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对弘扬校史文化,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路径进行探索性思考,提出要从抓好物质基础入手,抢抓有利时机,夯实主要路径,进而提高弘扬校史文化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高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前沿阵地,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凸显,机遇和挑战并存。校史资源是高校丰富办学经验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挖掘利用校史资源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传承大学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探讨现代大学的办学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而途径的选择则关乎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目前,众多国内高校从建立校史馆、编研校史、开设校史文化课、校史文化景观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发利用校史资源。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史资源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主体同一、功能相辅、目标趋同等共性,是以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史资源通过各种载体对大学生发挥着文化认同、价值导向、教育感化、职业精神塑造等功能。高校应健全校史资源教育机制、完善校史资源教育内容、创新校史教育载体,发挥校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校史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高校的文化传承,而且对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独特作用。正因为如此,高校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加强校史馆建设等方式对校史档案进行深度开发,使校史档案真正发挥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与办学特色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河北农业大学,形成了以坚持"太行山道路"为代表的鲜明办学特色,作为一所地方性农业院校在全国农业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探究发现,学校100多年来的校史文化积淀,涵养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对农业高等教育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校史文化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文化载体和宝贵资源,它记录的是政策导向型的办学历史和市场导向型的育人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情感优势、规范约束价值、职业指导价值和德育导向价值.在实践中应针对高职生特点,明确校史育人的阶段目标,通过固化、物化、活化校史文化的具体策略,推进校史育人.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使高校成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区,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9,(11)
<正>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对加快推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要求,提炼农村文化礼堂的功能与定位,把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主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非常重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各村居社区都相继建起了  相似文献   

9.
<正>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01年成立全国第一家乡贤文化民间组织——乡贤研究会以来,以"挖掘故乡历史、抢救文化遗产、弘扬乡贤精神、服务上虞发展"为宗旨,将乡贤文化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与乡村治理相结合,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1.对新乡贤及其文化的认识"乡贤"是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被当地民众尊重的贤人,他们或以学问文章,或以史治清明,或以道德品行而闻名。"乡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我国"四大文化国粹"之一,高校太极拳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对弘扬与传承太极拳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将高校太极拳课程教学与社团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促进高校太极拳社团健康发展,更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以创新为动力,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倡导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高度概括和集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最根本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内涵和价值判断,同时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五位一体"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史文化、校情文化等因素共同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校训文化依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社会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反映着学校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等。校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学校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高校校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密切联系,宏观方面,二者都属于上层建筑概念范畴;微观方面,高校校训文化构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并与时俱进,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度和一致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给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正趋向流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阵地应成为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军。因此,提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四种途径:利用各种媒体传播平台弘扬民族文化,以民族舆论鼓舞人;构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体系,以课堂教育引导人;发挥高校学生民族社团的引领作用,以民族活动感染人;加强高校校园民族文化环境建设,以民族环境熏陶人。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推进高校改革,坚持依法治校、实施民主管理,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淮农场有限公司坚持树立文化特色品牌发展理念,厚植资源优势,聚力品牌创新,突出价值引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为推进"和谐滨淮"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推进"三园"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滨淮农场,您就会感觉到一股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滨淮人树立古为今用理念,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开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三园"建设(中华优  相似文献   

16.
<正>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原则,将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相结合,创造符合农村文化发展模式,引导农村文化发展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从理论认识、投入机制及方法创新等方面,探讨进一步建设先  相似文献   

17.
结合"惠州龙门农民画数据库"建设实践,认为高校图书馆要关注地方文化事业建设,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重视数据库开发的社会价值,打造出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品牌数据库,为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服务,为高校开展创意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为发展地方文化事业,振兴地方旅游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8.
莫乔锋 《中国农垦》2004,(12):23-24
不少企业仅仅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时髦或作秀。需要造势时,大喊"以人为本",需要利润时,就"以钱为本"。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口号层面,成了流于形式的口号文化。广东省燕塘企业总公司的文化建设,以"安全生产好,产品质量优,员工素质高,形象信誉佳"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户"、"文明单位"的评比达标活动坚持了十多年,成效显著。对弘扬正气、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风尚,促进社区环境建设,美化、净化、绿化环境,凝聚人心,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燕塘企业文化建设是成功的,但是,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推进,还需要创新与之同步的文化建设新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5月30日,由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独家赞助并冠名的第五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舜天好时光"大型文艺演出在诸葛亮故里———山东省沂南县诸葛亮广场隆重召开。本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把继承诸葛亮文化和弘扬沂蒙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宣传推介了近年来沂南县在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工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和特色亮点,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坚持"科技创新、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的治厂方针,公司的合成氨吨氨综合能耗自2004年,连续9年  相似文献   

20.
新疆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新疆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对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新疆高校文化安全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文化认同危机、社会转型等挑战;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文化建设、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感、文化创新、强化高校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推动新疆高校文化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