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及品种介绍特种经济动物是指具有特定经济用途和一定经济价值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主要包括珍贵的毛皮动物、药用动物、特种禽类、水产类、部分观赏动物等,既有驯养的、可开发利用的,也有受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有人认为,凡是有经济价值和稀少的动物全是特种经济动物,由此产生了除传统家畜以外人们饲养或试养的动物都属特种养殖范围的错误认识。还有人认为,除了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外,并不存在什么“特种动物”,也不存在“特种养殖”,人们所说的特种动物就是野生动物等。在此有必要分清家畜(禽)与野生动物、驯养动物这…  相似文献   

2.
今春以来的“非典”,给养殖业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在养殖业中,首当其冲遭受打击的是特种养殖业。各地林业、工商等有关部门,为了防止野生动物的病毒传播给人,对经营野生动物的商家、餐馆进行了查处。其实,现在市售的所谓野生动物,除了少数特殊品种外,都是由人工养殖的,比如七彩山鸡、鹿、鹧鸪、鹌鹑这些大宗的消费动物,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野生的。但是,过去我们的养殖者和经营者,欺负消费者不懂行,一向以纯野生为标榜,结果在面临真正查处的时候有口难辩。这个结果,恐怕是搞特种养殖和经营的人没想到的。这叫“市场不规矩,还是害自己”。…  相似文献   

3.
1、特种养殖的涵义 特种经济动物简称特种动物,泛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特殊用途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一类动物.大体包含毛皮动物、药用动物、观赏动物、特禽与珍禽等,既有驯养的、可开发利用的,也有受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简言之,除了一般的家畜家禽外,都可归纳入特种动物的范畴之内.繁殖、饲养、保护和开发利用特种动物的产业称之为特种养殖业,其主要目标是依据市场需要发展驯养的特种动物,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利用、扩大生产观赏动物的饲养,以拓展旅游业的内容;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原则下,大力提倡饲养繁育野生动物,或回放自然或供科学研究或供人们观赏,以保护、扩展种群.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林业局介绍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与特种养殖涉及的野生动物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第一 ,划分的依据不同。野生动物保护法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将野生动物划分为三个等级 ;特种养殖动物的品种根据经济目的划分为皮用、肉用、毛用等。第二 ,目的不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特种养殖的目的主要是利用 ,而不是扩大野外的资源数量。第三 ,两者在管理上是有联系的 ,即特种养殖涉及的野生动物如果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则必须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 ,如果属于地…  相似文献   

5.
经济动物饲养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经济动物,是区别于传统的畜禽养殖业而言的,指除家畜、家禽和家鱼以外的其它有较大经济价值且被人工不同程度驯养又能进行人工养殖的各种野生动物。它们尚未达到“家畜化”,是动物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种类来看,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界限。特种经济动物随着人类对动物认识的不断深化,种类会越来越多,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价值上可以将其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本地养殖的特殊品种有蝎子、七彩山鸡、梅花鹿、牛蛙、蜗牛、蓝狐(银狐、雪狐)、獭兔等,笔者针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为准备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1.特种养殖要"火"了特种动物种类多、肉质鲜美、营养成分特殊,在营养和医疗方面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养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日趋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发展"高效农业"、"庭院经济"、"科技兴农"最有效的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特种动物维生素营养需要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特种动物是指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饲养意义的一类动物总称,也称特种经济动物。近年来,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一些特殊动物的养殖受到广泛的重视。这些动物产品以其特殊的功用满足人们各方面的特殊要求,有些产品还可以出口换取大量外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我国对特种经济动物营养的研究还不多,对维生素营养的研究则更少。维生素营养是动物营养中的重要方面,忽视维生素的作用,日粮中缺少或过量都会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给生产造成损失。为此,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特种动物维生素营养需要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加以总…  相似文献   

9.
朴厚坤  赵世臻 《经济动物学报》2006,10(3):130-132,141
针对近年来养殖界在鹿、貂、狐、貉等特种经济动物的管理体制和执法上产生的争议,较系统地阐述了野生动物和家畜(禽)的区别,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养殖业的关系等有关学术概念,并对生产技术成熟,已形成各自独立产业的鹿、狐、貂等特种经济动物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按照《畜牧法》和相关畜牧兽医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种养殖业发展迅速,可谓生机勃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海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外来人口混杂,人们饮食习惯多元,对特禽需求量大,但如今特种养殖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养殖项目产销已近饱和,选择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特种养殖项目已引起各级部门和农户的重视。全世界"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呼声日趋强大,但乱捕滥杀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1.
12.
提高动物性食品安全性开发绿色食品畜禽产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动物及动物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市场经济杠杆的调节下,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目前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大约农业生产总值的1/3强,动物性食品总产量达6 000万t以上,动物性食品年人均占有量已超过50 kg。但是随着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进度的加快,引起的环境污染、疫病传播,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其它化学药物,造成病原体抗药性提高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加重,畜禽产品…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畜牧业的大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肉类食品需求,然而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高度工厂化生产方式,使动物生长在肮脏、密集、拥挤的环境中,自身免疫系统底下,增加了诸如禽流感、口蹄疫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造成越来越多的肉品安全问题。动物福利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国的肉类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决定了必须依靠动物卫生监督系统来保证动物福利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18.
Animal welfare, animal rights and agricultur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p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a major revolution in social concern with animals. Philosophically, this revolution entails a significant revision in traditional ways of conceiving our moral obligations to other creatur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and conceptual basis for what is widely termed "animal rights." The agricultural community has mistakenly tended to dismiss this new thinking as fringe and emotionally based. In actuality, it i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earlier social thought. The case of new laws regulating biomedical research illustrates the rapidity of social change in this area, as do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uropean regulation of agriculture. The relevance of this new moral thought to what has hitherto been understood purely in economic terms must be assimilated by the American agricultural community before the agricultural community can respond appropriately and non-reactively.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