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中农大236(国审玉2006038)具有以下特点:①果穗大小均匀、里外一致,轴细,出籽率高(89%),和美国的先玉335相类似;②籽粒纯黄色,商品性好;③容重高(754克/升),淀粉含量高(75%);④种子顶土能力强、幼苗长势壮;⑤种子体积小,质量高,用种量小,成本  相似文献   

2.
<正>中农大236(国审玉2006038)具有以下特点:①果穗大小均匀、里外一致,轴细,出籽率高(89%),和美国的先玉335相类似;②籽粒纯黄色,商品性好;③容重高(754克/升),淀粉含量高(75%);④种子顶土能力强、幼苗长势壮;⑤种子体积小,质量高,用种量小,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张家口农业科学院科研育种优势,培育适宜冀北地区种子的苦荞新品种,填补冀北地区无自主苦荞新品种的空白,进行苦荞品种的选育。方法冀苦荞1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从湖南引进的一个当地品种,是经观察鉴定、品系比较、区域联合试验、生产鉴定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筛选成的一个高产早熟型苦荞新品种。结果该品种生育期88 d,千粒重18.4 g,株高111.7 cm;平均产量2 740.5 kg·hm~(-2),比北方地区主栽的苦荞黑丰1号增产745.7 kg·hm~(-2),增幅37.4%;比日本品种本地大粒荞增产1 305 kg·hm~(-2),增幅90.8%;蛋白质含量11.32%,比黑丰1号高2.29%;脂肪含量1.59%,比对照低0.95%。结论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力强,抗旱耐瘠性强,抗落粒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冀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9年对50份外来群体(其中美国群体20份、加拿大群体30份)进行了玉米茎基腐病抗性鉴定与分析。玉米茎基腐病接种方法采用根埋法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0份国外种质群体中,高抗群体为4份,占8%;抗病群体5份,占10%;中抗群体为7份,占14%:感病群体为13份,占26%;高感群体21份,占42%。具有抗性的玉米种质,对我国抗玉米茎腐病育种有直接的应用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茎基腐病已成为黄淮小麦主产区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供给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抗茎基腐病主栽品种稀少,生产上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措施。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茎基腐病。综合评价现有的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以期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采取高感茎基腐病小麦品种郑麦1354为研究对象,播种前种子包衣晾干,利用高致病力茎基腐病菌株PY20-20培养小米菌谷,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利用进行人工接种病圃,包衣种子和接种菌谷等重量混合播种,分别于小麦拔节期和乳熟期记载处理小区植株发病情况,调查9种种衣剂处理后不同生育期的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成熟收获后测定小区实际产量,结合小麦产量相关性状,比较种衣剂防病增产作用。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后拔节期茎基腐病DI值均小于1.0,显著小于空白对照(5.07),防治效果为85.09%~100%,其中33 g·L-1咯菌·噻虫胺、9%苯甲·吡虫啉和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的防效达到为97%~100%。在乳熟期,种衣剂处理后茎基腐病DI平均值低于15,显著小于空白对照(81....  相似文献   

6.
正甜68是以自选粤科06-3为母本、UST为父本的高产、优质、抗病的甜玉米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为高产,每667m2鲜包产量1 100 kg左右:优质,可溶性糖含量24.38%~29.21%,果皮薄,适口性好;抗病性强,接种鉴定抗纹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纹枯病、茎腐病和大、小斑病;长势旺;整齐度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台糖1号为母本,桂糖92-66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采用五圃制选育程序,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综合考察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的形态特征和生产特性。结果表明,桂糖44号植株高大,中至中大茎,易脱叶,出苗较好,分蘖力强,有效茎多,抗黑穗病,抗旱性强,抗倒能力强,宿根性好,适合机械化生产,早熟、高产、高糖。五圃制历年选育平均蔗茎产量为90.56-104.37 t·hm~(-2),比新台糖22号(CK)增产5.8%-8.7%;平均糖产量为14.92-16.85 t·hm~(-2),比CK增产16.77%-17.94%。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蔗茎产量109.77 t·hm~(-2)、产糖量17.05 t·hm~(-2)、蔗糖分15.50%,分别比CK增加6.86%、13.44%和0.8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普薯24是普宁农科所采用品种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食味佳,营养价值高,耐贮藏,抗疮痂病及中抗薯瘟病,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甘薯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绿色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以“熟期适宜,抗逆性强”为原则,选用经审定通过的,具有抗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每年更换一次。二、培育壮秧1、种子处理(1)备种采用脱芒、精选和芽势强的种子。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8%,含水量不高于14%。(2)  相似文献   

10.
山东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演进和遗传型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山东大豆品种从 5 0年代至 90年代历经 4次更新换代 ,单产增长了近 3倍。生产上应用的大豆品种株型性状向半矮秆紧凑型变迁。百粒重增加 6 .1 2g ,蛋白质含量有较大提高 ,抗倒性、稳产性明显增强 ,适应范围越来越广。抗病毒病已成为育成品种共性 ,少数品种已具有抗线虫、抗蛀荚虫的能力。高、低产品种的高产基因型性状特征有明显不同。中低产品种的高产基因型特征性状有株荚数、株高、株茎重、分枝数。株荚数对产量的贡献率达 5 0 .3%。产量较高品种的高产基因型性状有粒茎比、主茎节数、百粒重和株荚数。粒茎比对产量贡献率达 6 3.5 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新疆玉米种质资源对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菌的抗性水平,为玉米抗茎腐病遗传育种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田间人工土壤埋接法,对62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抗肿囊腐霉(P. inflatum)茎腐病水平鉴定,鉴定及评价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抗镰孢茎腐病水平。【结果】 62份种质资源抗肿囊腐霉(P. inflatum)茎腐病达到高抗(HR)7份,占比11.29%,抗(R)、中抗(MR)、感(S)、高感(MS)材料分别为5份、18份、5份和27份,依次占比8%、29%、8%和24%。100份种质资源抗镰孢茎腐病鉴定与评价则筛选出高抗(HR)、抗(R)、中抗(MR)、感(S)、高感(MS)材料分别为14份、16份、37份、15份和18份。病株率与株高、穗长、穗粗呈极显著负相关,高杆穗粗的玉米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基础。而干穗重、粒重、百粒重与病株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病株率对产量指标具有极大的影响。21KBL054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受影响程度较小,分别推迟2、2和4 d,21KBL096受影响程度严重,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则分别推迟13、12和8 d。21KBL058病株平均株高(224.80cm)、穗位(83.09 cm)较对照相比分别增长(22.15%、51.76%),而处于同一抗性水平的21KBL045病株平均株高、穗位为186.50和72.64 cm,较对照相比增幅仅为(-0.40%、3.04%)受影响程度较小。【结论】 筛选出21KBL096、21KBL030、21KBL033等优异抗病性且田间性状稳定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2.
怀山药新品种新铁二号是温县现代农业科学实验站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采用系统选育方法从收集的铁棍山药农家种资源中选择优良变异培育而成的,2012年7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品种鉴定(编号:豫品鉴山药2012001),属于铁棍山药系列.新铁二号植株生长势强,较抗炭疽病,耐涝性强,耐寒性中等;单株茎块质量150~300 g,产比试验中平均产量20 238.0 kg/hm2,较铁棍山药(对照)增产15.58%;品质与铁棍山药相近.重点从整地、种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其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武当黄姜1号是从武当山地域内诸多野生黄姜种质资源中选育而成的优势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每公顷产量在21000~22500 kg,比对照品种增产25%左右;皂甙含量高,鲜姜皂甙含量平均在1.0%~1.2%;抗逆性强,对茎腐病、炭疽病、重茬等具有较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邓岩 《农家顾问》2005,(3):33-34
汉芝 98-8是湖北省农作物良种选育引进中心筛选出的一个芝麻新品种。单秆三花型植株,株高160~200厘米。生长茁壮,整齐度高,茎秆粗壮,蒴果不炸裂,种皮颜色纯白,千粒重3克。含油量56.18%,蛋白质含量24.26%。根系发达,茎秆壮,抗倒能力相对较强,抗病性强,较抗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  相似文献   

15.
花生新品种白院花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院花3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通过系统选育育成的花生品种。根据省区试、生产试验及抗病鉴定结果,该品种产量高,根系发达,抗倒伏,抗青枯病、茎腐病和根腐病。  相似文献   

16.
矮秆高产优质多抗冬小麦新品种陇麦479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麦479以长武134为母本、自育中间材料TW98-829-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应用系谱法水旱穿梭定向选育而成。在2017—2019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5 235.0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13.6%。该品种株高78.0 cm,平均穗长7.6cm;平均小穗数15.2个,平均穗粒数34.0个,千粒重42.0 g。平均成穗数34.5万穗,容重800.0 g/L。籽粒粗蛋白含量162 g/kg(干基),赖氨酸含量3.6 g/kg,湿面筋含量374 g/kg(14%水分基),沉淀值44.0 mL(14%水分基),总灰分130 g/kg,水分93.6 g/kg。丰产稳产,广适节水,抗条锈病强,中抗叶锈和白粉病,抗寒抗旱性好,抗倒春寒能力强,穗层整齐,熟相好。适宜甘肃陇东、陕西长武、乾县、彬县及宁夏固原等类似生态区旱肥地、川水台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豫麦18号晚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豫麦18号(原矮早781)199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已成为我省小麦第六次更新换代的当家品种之一,在高水肥地大面积种植。由于该品种秆矮抗倒,耐病高产,适应性强,籽粒灌浆快,还具有晚播早熟的优点,所以在稻茬、棉茬等晚播麦区也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18.
1、品种介绍高斯。从法国芳登—凯妮亚麻合作集团引进,199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准予推广。该品种幼苗深绿色,苗期生长势强,叶片小而上举,株高90厘米左右。花蓝色,花序短而集中。蒴果黄色,不开裂。种子褐色有光泽,千粒重4.5 ̄5克。在黑龙江生育期70天左右,属中早熟品种。茎杆直立,3年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倒伏均为0级,抗倒伏能力强。田间调查立枯病发病率2.2%,炭疽病发病率仅为1.4%,高抗立枯病及炭疽病,属高抗、高纤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原茎产量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减产2.9%,纤维产量比对照增产18.9%。生产试验的纤维产…  相似文献   

19.
特用玉米品种抗茎腐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评价了238份次特用玉米杂交种对玉米茎腐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高抗型占25.2%,抗病型占10.5%,中抗型占26.9%,感病型占8.0%,高感型占29.4%。在不同类型的特用玉米品种中,对茎腐病的总体抗性表现差别不明显,中抗以上的品种在青贮玉米中较多,占该类品种的75.7%;糯玉米和高油玉米分别占61.3%和60.0%;甜玉米较少,占44.2%。通过审定的30个品种,表现中抗的23个,占审定总数的76.7%。  相似文献   

20.
九单64     
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129天,需≥10℃的活动积温2 750℃,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种子拱土能力强.株高272cm,穗位108cm,全株叶片21片.花丝粉色,花药黄色.茎秆粗壮,叶片宽大,根系发达.果穗圆筒型,穗长23~25cm,穗行数18~20行,穗轴粉色,百粒重43.4g,容重714g/L.籽粒马齿型,淀粉含量74.44%,粗脂肪4.60%,粗蛋白8.41%,赖氨酸,0.26%.高抗玉米黑粉病、茎腐病、玉米螟,中抗丝黑穗病、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该品种于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06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