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亮  孙虎  李剑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80-183
咸阳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帝王陵墓群是其独有的旅游资源,也是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以咸阳帝王陵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阐述了帝王陵墓群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其旅游开发存在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模式及开发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推动着旅游景区不断开发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体验式旅游产品。本文运用旅游学相关理论,选取目前流行的ASEB栅格分析法,对体验式旅游的概念、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进而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为例,对古城开发体验式旅游的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进行据实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城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思路,并以旅游八要素为本底分析探讨了古城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五陵原帝陵文化遗产主题体验精品旅游走廊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尚英  李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06-10307,10473
五陵原帝陵文化遗产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北的咸阳原上,为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特殊,区位条件优越,是陕西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和考古遗迹。笔者运用旅游学相关知识,从五陵原帝陵文化遗产主题体验精品旅游走廊的开发原则、必要性、可行性、构建策略与思路着手,系统阐释了该体验性旅游产品的模式要素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该旅游资源进行了推广介绍。力求在推介的基础上,为实现该地区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乡村旅游的体验核心属性及定位乡村体验式旅游开发思路的基础上,以官上村农家乐为例,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分析了官上村农家乐旅游开发的不足,从体验主题、体验氛围、体验活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开发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日渐丰富。随着国内慢综艺《向往的生活》第六季的播出,诸多年轻游客慕名到录制地沙渔塘村打卡。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以沙渔塘村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对《向往的生活》的体验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路径。研究认为,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应着眼以下项目的开发:体验节目中的美食文化和生活方式;组织沙滩瑜伽活动;增加村民与游客的互动;开设海洋知识科普展览;定期举办文化节活动。  相似文献   

6.
以旅游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选取ASEB栅格分析法对木兰清凉寨刘家山村体验旅游活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清凉寨体验式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体验旅游是农家乐旅游发展中最具开发潜力的一个亮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看风景的眼睛旅游,体验式旅游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响应.在分析体验旅游及理论发展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体验旅游与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实证列举了绍兴市农家乐体验旅游项目开发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应用系统分析法研究咸阳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认为咸阳地区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但目前乡村旅游开发处于初级水平,产品创新、经济基础等因素制约其快速发展,未来促进咸阳地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进而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分析咸阳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多构建咸阳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经济来临,文化旅游成为了体验经济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汾酒集团是中国最早进行传统民族文化型旅游开发的工业企业之一,是国内白酒业清香的鼻祖。其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旅游开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品相对欠缺。文章通过研究汾酒景区发展文化旅游的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体验经济下景区开发的原则、步骤、思路,并提出开发策略,以其对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各地体验旅游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者对于"休闲"回归自然的农业旅游的重视,体验旅游下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对陕西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对陕西农业休闲体验式旅游进行ASEB分析。通过对体验旅游概念的分析,最后提出的陕西休闲农业体验旅游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进行适度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强调开展节事旅游、创新旅游商品、开展体验式展销等策略,旨在促进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代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6-13028,13109
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研究现状,提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市场空白。根据笔者参与的黑水卡斯达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访活动,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方法进行黑水卡斯达温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调查研究,得出游客对卡斯达温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认知度极低;游客市场需求多层次化;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认知度低,缺乏相关宣传;游客更倾向于亲自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等结论。基于此,笔者分析了黑水县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将其归纳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从这两项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主打"卡斯达温"牌的黑水旅游开发模式,改变原有的自然景观旅游无文化的旅游现状,增加黑水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层次,从硬件上、软件上进行文化功能和文化产业布局,配以其他类型资源布局,旨在抛砖引玉,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注重对旅游的体验,且近年来森林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和喜爱。我国的森林旅游也开始侧重体验式景观规划设计,本文针对体验式景观规划设计在森林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森林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设计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为研究对象,以游客体验质量为切入点,建立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经过专家意见和预调研对问卷进行优化与提炼,利用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与数据,通过模糊评判法对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游客消费行为和游客后续行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总体评价为良好,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较强,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较差,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有待提升。针对旅游体验质量的现状提出了保护景区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开展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然而大部分还出于初级开发阶段,缺乏民族特 色。随着体验经济的盛行,游客对旅游需求从浅表层的走马观花升级为深层次的旅游体验,民 族旅游的体验式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的视角,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 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对这一议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旅游线路作为旅游产品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黄冈市旅游线路产品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体验经济的主要理论,从主题化、体验式和创新性的角度构建了4条黄冈精品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中山市是拥有85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域内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文化旅游基础。在当前中山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充分、文化的阐释和解释不够、文化传承被动、文化遗产所有权和文化旅游参与权存在利益冲突等问题,结合中山文化旅游绝大部分中山文化遗产认知程度低、人们更喜欢显性文化和最为关注景区特色等特点,提出了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促进城市节事的品牌化、发挥生态旅游优势、加强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营销、发挥信息平台作用等五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鉴比不同叶面肥对室内观叶植物绿帝王的喷施效果,于2000年6月在本所花卉大棚内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的花卉品种为绿帝王,设:①立晨高效植物营养液100倍(山东省临沂富民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产品);②钛植物促长素1000倍(中国农林水工会职工技协办推荐产品);③酵素花卉营养液200倍(山东省潍坊市农林产品进出口集团酵素肥厂产品);④清水对照(CK).  相似文献   

19.
体验经济是满足人们各种体验需求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体验活动。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竞争的核心。文章以体验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体验型旅游产品的三大构成要素,即:主题、活动和形象,剖析三大要素的内在关系,并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对旅游产品三大要素进行体验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探讨了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剖析了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并将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基于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打造"非遗+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建立商洛花鼓旅游生态园区、开展文化实景演出、开发非遗文创旅游产品等一系列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