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靖丰6号系贵州省毕节市山丰玉米研究所(现变更为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山丰玉米研究所,民办)2007年用自选系SF87—6作母本,外引系WS527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母本自交系SF87—6为该所2003年用外引系78599—141作母本,与墨西哥综合种墨白一号(混粉1杂交后代作基础材料,经过4年7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2.
D奇宝优1号、D奇宝优527和D奇宝优5号等D奇宝优系列组合,系由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及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采用自选穗大、异交率高、丰产性好新不育系D奇宝A为母本,配制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D奇宝优1号于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D奇宝优527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1996年、 1999年和 2001年 3次从参试的 153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中稻、再生稻产量均较高、两季总产比对照汕优 63显著或极显著增产的组合有: K17优多系 1、冈优多系 1、优 I多系 1、优 I63、 K17优 63、 D91优 22、优 I704、 D91优 926、优 I22、 D91优 57、渝 182优 W-5、渝 182优 99、渝 182优 926、渝 182优 63、辐 76优 99-7、冈优 527、 Q337优 99-7、渝 182优 527等 18个.  相似文献   

4.
陈金文 《种子》2004,23(3):74-75
D优527是四川省农业大学用自选恢复系蜀恢527与D62A配组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全国审定.本文介绍了D优527在我地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荣枝 《种子科技》2006,24(5):60-60
D奇宝优527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以D奇宝A不育系为母本、蜀恢527为父本配组选育的综合性突出的高产优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0)。中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是:利用旱育秧优势,提早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畦厢式栽培;做好肥料运筹,科学管理,及时烤田;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62A与蜀恢527组配育成的大穗型杂交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泰顺县于2000年从四川省引进试种,表现米质优、抗病性好、产量高等特点,适合泰顺县山区作单季稻种植。2002—2005年在泰顺县示范与推广面积约在1万hm^2以上,是泰顺县山区目前重点示范推广的品种。2004年9月30日,温州市科技局、农业局的领导、专家,在泰顺县筱村镇长蛘村对D优527百亩示范园进行现场实割验收,平均667m^2产量达715.7kg,获得大面积高产,达到了超级稻第一期目标产量每667m^2 700kg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杨玉英 《种子》2017,(2):120-121
中优295是由贵州友禾种业有限公司引进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中9A与自选恢复系禾恢295(内恢99-14×蜀恢527经12代系选)进行杂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稻谷.于201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6001号).该品种全生育期154.8 d,在2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验平均增产7.38%,米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食味鉴评65.2分.  相似文献   

8.
陈斌 《种子科技》2005,23(3):171-172
冈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大穗型不育系冈46A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中迟熟新组合,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04).  相似文献   

9.
在川东北浅丘生态区的宣汉县,以超级稻Ⅱ优602、D优527、协优527、D优202为试材,以施用有效钾量为5、10、15kg/667m2为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优527、D优202的产量随着每667m2施用有效钾量的增加而增加,D优202的增产效应更大,投入产出比1∶1.6。Ⅱ优602表现为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成抛物线型,协优527则减产。因此可以认为,D优527具有较强的耐低钾胁迫能力,可以直接用在钾素缺乏的地区,而D优202则对钾素敏感,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0.
陈仙祥  张美霞 《种子》2007,26(9):83-85
采用集对分析原理和方法——四元联系数,对4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态势级、态势序、评语分别为:Ⅱ优多系1号优良势、1级、优良品种;冈优527优良势、7级、优良品种;D优527较好势、15级、较好品种,冈优725一般势、19级、一般品种。  相似文献   

11.
陈永军  谢崇华 《种子》2007,26(12):109-110
C优527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自育不育系CA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组合,在生产上表现出丰产、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好等特点,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准两优52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选不育系准S与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强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03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武陵山区、长江中下游中稻),并被农业部推荐为超级稻推广品种,2006年通过福建省审定及国家审定(华南稻区早稻)。2004年江西引进准两优527参加高中低不同海拨的单季稻区域试验,2005年示范推广1600hm^2,  相似文献   

13.
准两优527超级水稻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孝广  杨安培  陈艳芳 《种子》2007,26(10):100-102
准两优527是湖南省杂交水稻育种中心用准S×蜀恢527交配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2005~2007年在贵州省从江县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经济性状表现突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株型紧凑、分蘖力强、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通过高产栽培实践,总结高产栽培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4.
重穗型超高产杂交稻冈优527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冈优527是我所用冈46A与蜀恢527组配而成的重穗型超高产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品质较优、较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0年通过四川省和贵州省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D优158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62A与蜀恢158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新组合。蜀恢158系用蜀恢527与绵恢725杂交,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新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松散适中、株叶形态好、秆硬抗倒分蘖力较强、开花习性好、花粉量充足、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经双列杂交与多个不育系测交试验,一代种结实率82%~90%,比明恢63所配组合增产4%~8%。  相似文献   

16.
《种子世界》2005,(2):56-57
金优18,红优527,协优527,D优363,内香优3号  相似文献   

17.
安单4号是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十五”贵州省杂交玉米育种协作攻关期间,用自选系“78-002”为母本,外引材料自选系“D902”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0d左右,高产稳产,籽粒黄色,品质优良,适宜在贵州海拔1000—1800m区域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于200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准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杂交超级稻高产品种,贵州省农委农技总站采用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进行试验,以准两优527(ck)作对照。结果表明以准两优527、金优785、科优21、棉优616四个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宜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籼型红米雄性不育系红宝石的选育及其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金花  朱建清  刘柱  杨志荣 《种子》2004,23(3):14-16
为了对红米红宝石实现三系配套,回交转育了红宝石A,并对红宝石A进行了以下分析:不同细胞质来源的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Ⅱ-32A、D型不育系D62A、G型不育系G46A、红宝石A(来源于D62A)育性基因具有等位性.而Bg1639、R527、R881、250(CDR22/Bg403)具有的恢复这几个不育系的恢复基因等位.通过考种分析,发现在每产量上红宝石A的F1杂种显著大于常规稻红宝石,最大每公顷能增产2 392.5kg,证明了红宝石A具有强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具有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信息选萃     
袁隆平院士又一课题取得新进展“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新选育的杂交水稻超高产新组合“准两优527”,首次在贵州省遵义县试种获得成功。据悉,这种超级稻今年将在当地扩大试种33.33hm2。“准两优527”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选育的超高产新组合,也是袁隆平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