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浙江省龙游县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绿色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新经济业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基本情况"十三五"以来,龙游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新型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通过"稳产能、优结构、提质量、转方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左右,总产稳定在16万吨左右。蔬菜种植面积约10.1万亩.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棚种植朝天椒,是高村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出的一条新途径。这种种植形式不仅为早春朝天椒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货源,还激发了群众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高村乡是朝天椒生产面积较大的乡镇,每年的朝天椒种植面积均在3000亩以上,种植形式早年主要以陆地栽培为主,其效益在1400~1800元/亩。随着市场对朝天椒的需求,逐渐由陆地栽培、陆地覆膜栽培,发展为现在的大棚栽培,效益由过去的1400元/亩,增加到8000~10000余元/亩。一、适时覆棚膜提地温,加速土壤的解冻,施足底肥,促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相似文献   

3.
利用棉田冬季闲置期种植一茬越冬甘兰,可实现亩增千元以上的效益,这是故城县近几年来为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利用棉田闲置期发展冬季农业、提高土地效益的重要模式,到目前,全县年示范应用面积5000亩以上,为黑龙港地区适宜区域发展冬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冬季设施农业效益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冬季设施农业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20|年全市面积已达9.5万亩,比2000年增5.4万亩.为寻求加快发展思路,今年7月对全市310户农户上半年冬季设施农业的效益进行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出台各种优惠、补贴政策。想尽一切办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产。截止2013年6月,乌拉特前旗共有保护地21342亩,其中温室914亩,大棚428亩,小拱棚20000亩。根据乌拉特前旗实际生产情况。现就几种不同类型的设施农业种植效益作如下比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业与农业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浙江农业的发展。浙江人多地少,现有耕地面积2387.6万亩,人均耕0.53亩,人均粮地仅0.34亩,土地资源的局限,迫使浙江农民“走出去”,向更广阔的空间要资源、要市场、要效益。“外拓农业”成为浙江农业发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淮南农场土地总面积4.3万亩,其中耕地2.1万亩,水面7000亩.近几年来,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场坚持"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依托资源、区位等优势,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亩均效益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8.
普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以东、松花江下游北岸的绥滨县境内,总占地面积5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万亩,航运、陆运交通便利.全场人口近1万人,下设有18个生产队和柳北、柳西两个开发区,以及22个企事业单位.近几年来,普阳农场通过大力构建农业信息化网络系统,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使粮食总产、单产、亩效益逐年递增.2007年实现总产20.5万吨,平均单产462公斤,平均亩纯效益286元,全场经营利润55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人均收入1.15万元,其中农业单位人均收入2.1万元,人均银行存款1.9万元,家庭农场盈利面96%,各项指标又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临安市潜川镇中塘村有111户人家,305口人,有耕地156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人均半亩;山林面积4689亩,人均15.37亩。2004年农业总产值445万元,人均收人6105元.突破6000元大关。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村两委会狠抓了养猪业。全村有96户人家养殖生猪,养猪户占总户数的87%。全村2004年共饲养生猪6500余头,出售4130头,仅此一项产值就达28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4.9%。养猪人均收人3960元。  相似文献   

10.
坊前镇地处无锡市近郊,现有耕地8575亩,人口1.85万。2002年上半年全镇完成农业产值4000万元,增加产值2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和11%。自1999年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开展以来,该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服务为支撑,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培育特色村为重点,加快优质高效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步伐,新发展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2543亩,全镇粮经比例达5:5,并初步形成坊前丝瓜、食用菌、奶牛等6个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以来,江苏省泗阳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资源开发工程,重点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林地规模养殖等六大优势产业,全面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全县高效农业面积达38.2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新增8.3万亩;高效渔业面积23万亩,新增6.5万亩;生猪、家禽、奶牛饲养和出产量稳步增长,效益增加.  相似文献   

12.
论种葡萄,江苏省苏南地区有的农户亩收益能超过6万元.而苏北地区种植户亩收入一般只有3000~5000元,江苏省葡萄协会会长徐卫东对此分析说,这就是由现代高效农业栽培而体现出来的巨大效益差异,农户要想获得农业生产高收益,必须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组织实施的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一项战略措施。内乡县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线,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规模开发”的原则,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和培育了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项目区2000亩玉米平均亩增产1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李峰 《中国农垦》2009,(6):81-81
连日来,安徽农垦皖垦食品集团龙亢农场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内喜讯迭出,高效农业亩均效益连连攀高:农场职工张世诚在科技园区内承包的10亩藕塘共产白莲藕3.2万公斤,亩均效益达到7000元;农户黄明好栽培的4亩无公害西葫芦每亩产量达到380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2.4元,亩均效益超过9000元。这就是近年来龙亢农场通过建设基地、政策扶持、科技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职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棉田冬季闲置期种植一茬越冬甘蓝,可实现亩增千元以上的效益,这是隆尧县近几年来为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利用棉田闲置期发展冬季农业、提高土地效益的重要模式,到目前,全县年示范应用面积3000亩以上,为黑龙港地区适宜区域发展冬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粮食作物在锡山区仍是种植面积最多的作物,2003年达33675万亩,其中夏粮为14.115万亩,小麦则为1058万亩,粮食生产由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效益高低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夏熟生产的作用,以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靖江市马桥镇徐周村现有耕地740亩,总人口950人,是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2002年起,良导体地把林果产业的发展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目前,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255亩,亩效益近万元;苗木面积发展到210亩,亩效益6000左右。  相似文献   

18.
应用节本增效技术 切实提高种粮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兖州市常年小麦播种面积45万亩、玉米35万亩以上。农业生产特剐是粮食生产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了解决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群众对种粮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特就农业生产中的节本增效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景电灌区发展高效农业的途径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得敏 《甘肃农业》2012,(11):64-65
景电工程是一项跨流域、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水利电力提灌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00万亩。合理调整灌区农民种植结构,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要实现灌区工程效益、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合理的种植结构比例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一季度农业增收主要表现在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方面,据调查和测算,全省农民人均可增收28元。一、蔬菜增收明显一季度全省种植蔬菜540万亩,比2009年同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