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象鼻虫在我县各公社危害严重,据报道,全国各油茶产区也多有发生。防治油茶象鼻虫的方法很多。过去我们这里多采取人工捕杀,但效果不太理想。由于油茶象鼻虫是两年一代,成虫活动于林间时间很短,绝大部分时间以幼虫或成虫栖居在果实中,或者钻人地下,且分散危害,虫口密度低,因此捕捉不易。药杀也困难,我们曾经按照书本上的介绍,用滴滴涕加六六六混合喷雾毒杀,但面积太大,用药量大,成本高,所以难以推广。近几年来,我县广大贫下中农和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2.
油茶象鼻虫不仅吸食油茶果汁,造成落果,而且油茶炭疽病易从伤口感染,导致因病落果使油茶减产。防治象鼻虫的方法,过去我们这里多采用人工捕杀和药物触杀,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因为油茶象鼻虫是两年一代,成虫活动于林间为时很短,绝大部分时间是以幼虫或成虫栖居在果中或地下;且分散为害,虫口密度低,因此捕捉不易,药杀困难。我们曾经用滴滴涕加六六六混合喷雾毒杀,但面积大,用药多,成本高,难于  相似文献   

3.
茶籽象(虫甲)诱杀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茶籽象岬(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又名油茶象鼻虫,是油茶产区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油茶被害后,常造成大量落果、空壳,致使产量和油质降低。防治此虫,过去多采用药剂和人工扑捉方法,但效果均不够理想。1978年以来,我们在永顺羊峰  相似文献   

4.
象鼻虫是危害苗圃幼苗的主要害虫,通过采取化防和人工捕捉综合方法防治象鼻虫危害,效果最好,在育苗生产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瑞典皇家林学院和AB塑料公司共同研究出用塑料容器法预防松树象鼻虫对裸根苗的危害,防护效果相当于已禁用的DDT,现已在瑞典大多数苗圃推广应用、这种塑料容器叫坦诺考拉,它是根据松树象鼻虫的习性研制的。松树象鼻虫能飞得  相似文献   

6.
椿树苗木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美观等优点 ,是道路、荒山绿化优良树种。但椿树白纹象鼻虫严重影响着该苗木的生长及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1 危害特点经近两年对我县白纹象鼻虫进行调查 ,各虫态中以幼虫危害最重 ,成虫次之。幼虫危害期主要在冬、春季。由于近两年冬暖 ,幼虫冬季仍继续危害 ,取食椿树根部 ,将根部皮层啃破 ,蛀食到木质部 ,严重者将整个树根咬成锯末状 ,根部不能吸收和输送营养 ,地上部枝干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而其成虫、若虫则取食叶片 ,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2 生活规律白纹象鼻虫属鞘翅目 ,象鼻虫科 ,在我县一年发…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不同生境油茶林区油茶史氏叶蜂幼虫危害程度、同一种生境距林边不同距离油茶史氏叶蜂的危害程度,分析了油茶史氏叶蜂对油茶春梢发育、夏梢发育、花芽分化率、花芽数目、落果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史氏叶蜂对油茶的春梢发育、夏梢发育、花芽分化率、春梢上花芽数目、同期的落果率等有显著危害,且危害程度和林区的生态多样性相关;不同生境下,生态多样性越低,危害越严重;同一生境下,距混合林区距离越远,危害程度越重,说明保护油茶林区及周边生境的生态多样性,对防治和控制油茶史氏叶蜂是必要的。另外通过间接证据,提出了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伯劳Lanius schach等食虫鸟类是油茶史氏叶蜂幼虫重要捕食性天敌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区油茶林地,由于长期经营管理粗放,卫生状况差,就会导致生长多种侵害油茶生长发育的寄生性植物.油茶被寄生植物危害后,部分水分和无机盐类被寄生植物夺走,并受其毒害作用,致使生长势差,发芽晚,落叶早,少结果或不结果,严重时使油茶植株干枯衰亡.现将油茶林有害寄生植物种类、危害状况及防除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油橄榄象鼻虫属鞘翅目(Coleoptera Curculionidae)象甲科、象鼻虫属,是油橄榄主要蛀干害虫。我县自七十年代引种栽植油橄榄以来,生长开花结果良好,面积逐步扩大,但油橄榄象鼻虫在我县油橄榄栽植区也大面积发生。为了控制其危害,1987年以来,我们在安阳镇油橄榄栽植区对油橄榄象鼻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开展综合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油茶的一种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危害油茶的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现有文献仅记载该虫严重危害茶树,也可取食珍珠菜,但未见危害油茶的报道.对福建省清流县、邵武市油茶林样地的调查表明:油茶株受害率100%,叶片受害率15%~90%,危害较为严重.介绍了黑足角胸叶甲成虫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危害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等,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油茶尺蠖是我省油茶主要害虫,除危害油茶外,还危害其它树种。为了探索油茶尺蠖防治新方法,我们在耒阳进行了土法生产的735杆菌生物农药防治油茶尺蠖的试验。  相似文献   

12.
油茶象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象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天然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的蛀果害虫,分布于我国大部分油茶产区,危害油茶引起落果,给油茶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本文综述了油茶象甲的发生分布、危害及其影响因子、生物学特性、导致落果原因和综合防治等,旨在为油茶象甲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阿坝州花椒蛀干害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坝州花椒人工林蛀干害虫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阿坝州椒树受蛀干害虫危害严重,平均危害率85.2%,全州椒树平均寿命不超过8年.蛀干害虫种类复杂,主要有嫩枝天牛、虎斑天牛、台湾狭天牛、椒树长足象鼻虫等.随着海拔的不同,蛀干害虫的分布有较大差异.低海拔区以嫩枝天牛、椒树长足象鼻虫为主,高海拔区则以虎斑天牛、台湾狭天牛为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油橄榄象鼻虫的危害情况和象鼻虫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等做了调查研究,并采用混交林营造措施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用1:800倍液的1605乳剂或50%的敌敌畏乳剂注射堵孔防治幼虫效果很好,人工捕捉成虫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油橄榄象鼻虫的危害情况和象鼻虫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等作了调查研究,并采用混交林营造措施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用1:800倍液的1605乳剂或50%的敌敌畏乳剂注射堵孔防治幼虫效果很好,人工捕捉成虫效果也好。  相似文献   

16.
防止木材菌虫的危害,可采取如下措施:采伐及时。木材采伐,宜选择在当年9月至次年2月进行。经调查,3-8月采伐的松木,不到3个月就会受到松象鼻虫危害,6—8个月就开始出现内腐。这是因为春、夏两季是林木生长旺盛时期,又为树液流动期,含水量大,且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适宜于真菌和昆虫的生长素殖和传播,未干透的木材易受到菌虫的危害,在这段时期应严禁采伐树木。剥皮及时。及时剥皮对防止菌虫危害松木有显著效果。木材的害虫主要有天牛、吉丁虫、小蠢虫、松象鼻虫、树峰和白蚁等。松象鼻虫一般每年发生,代,成虫越冬后,四、五月份…  相似文献   

17.
2014—2020年,对粤北地区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基地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良种基地危害油茶的有害生物共75种,其中有害植物4种、病害9种、虫害62种,油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和锦天牛Acalolepta sp.为严重发生种类。概述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在丽水、衢州、金华地区危害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情况,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同时采用清除虫害果结合灯光诱杀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桃蛀螟对新造油茶林的危害低于老油茶林,桃蛀螟在丽水老油茶林内发生严重,油茶果危害率达31.27%;该虫在浙江地区1年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主要以第三代和越冬代幼虫危害油茶果;虫害果清理结合灯光诱杀对桃蛀螟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连续诱杀两年,危害率由28.78%降至10.72%。研究结果为油茶桃蛀螟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9.
杨干象鼻虫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近几年来在东北地区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重,使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如营口地区  相似文献   

20.
<正> 三、油茶的栽培技术(一) 采种育苗:油茶采种要掌握季节,坚持四选。我省油茶是普通油茶,大部分是霜降子,种子霜降前后成熟,最好能从优树上或母树林中树冠上部外层采集,把果大皮红皮薄子多的果实采回,摊放脱粒,选黑褐发亮,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