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辽宁省庄河市政府关于水田种植结构调整工作,确保水田能因地适种,抓好生产,夺得丰收,提出以下实施方案:当地高燥水田和雨季不易受水淹且排水顺畅的水田,改种玉米和大豆;洼水田和雨季易受水淹的水田,实行水稻旱直播;临近河流和方塘的水田,进行水稻插秧,实行节水栽培。水田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农业种植效益,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水田的机械装备配置应根据种植规模而定,切忌追求农机具的大、全,不计成本,反而容易造成水田的经营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建三江管理局水田面积1000万亩,种植规模从120亩至700多亩不等,种植面积在280—430亩地的户数占多数,下面以种植350亩水田的农机具配置为例,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按照水田的生产周期各环节的机具使用配置进行探讨:一、大棚清雪360亩的水田,应配置6栋钢骨架塑料大棚。春季人工  相似文献   

3.
<正>由旱到水调整种植结构走进辽河垦区福宁分场,成片的稻田一望无际,有如滚滚绿浪。"以往的福宁分场都是以种植水田为主,直到1999年,由于水库无水从而逼迫农民改变种植模式,慢慢向种植玉米等旱田发展,后来发现种植水田比种植旱田每公顷地多收入1万元,恢复水田工作迫在眉睫。"福宁分场党委副书记祝喜团告诉记者。刚开始动员的时候,许多困难迎面而来,大多数农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感技术的水田旋耕机平地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水田旋耕机在耕作时机械的倾斜和振动会导致耕整后的地表平整精度低、可控性差等问题,基于倾角传感控制技术设计一套与水田旋耕机相匹配的平地系统,通过液压控制和控制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平地系统的水平调节功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倾角传感技术,具有自动调节水平功能的水田旋耕机平地系统耕整平地性能稳定可靠。耕整后的平整度为2.20cm,高差分布为81.82%,相比水田旋耕机,平整度改善34.3%,高差分布提高19.4%,且能满足水稻种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1.雪莲果在高山地区的种植优势 一是生产成本低,一年引种可多年种植,我县已连种5年的田地,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病虫害,产量和品质较稳定.二是管理比较粗放,劳动强度低,病虫害发生轻,采收集中简易,耐储藏运输.三是适应范围广,旱地、地下水位低的水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受干旱影响,我省一些水田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加上水田相对效益的降低,水田改旱田面积增多。由于水田土壤长期形成的特定生态条件,加上水田地区的农民长期从事水稻栽培缺乏旱田生产技术,特别是水田改种旱田要种植哪种作物、选择什么品种等缺乏经验。本文针对水田改种玉米以后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并对水改旱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出配套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1 水改旱玉米品种的选择水田改种玉米其品种选择是取得丰产丰收的首要技术环节。水改旱的土壤较普通旱田板结、通透性差、温度低、缺乏旱田作物的有利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是北镇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由于北镇市现有水田属退海之地,50%~60%的面积不同程度受盐碱危害,产量始终徘徊不前,且品质差,效益低。因此,加快北镇市水田盐碱地改良步伐,有效解决新开水田和老稻田盐碱偏重问题,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增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陇川县甘蔗种植,特别是在水田上种植甘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技术层面提出了陇川县如何种植水田甘蔗的技术措施;同时,对今后如何更好的发展陇川县的水田甘蔗生产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田种植甘蔗的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蔗的生长特性,结合推广适宜水田种植的优良品种,采用水田种植甘蔗的栽培技术,改变屯昌县传统的甘蔗栽培模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研究探索适合于水田种植甘蔗的栽培管理技术,以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山辣椒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栽培地的选择湖北高山辣椒种植以海拔1200-1400米地带最为适宜,采收期较长,产量高。地块以坐西朝东、坐北朝南为佳。选择适宜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2~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旱地或水田的沙质土壤或壤土,不宜选择冷水田或低湿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述了长江下游稻区单季粳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按照有机水稻生产要求,分析了治理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的多种有效的防治措施。结合长江下游稻区病虫草害发生以及本地有机水稻生产等情况,探讨并初步提出了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The ecological systems services or multi-functionality of paddy rice cultivation are critical to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arth's life-support system. We estimated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ESV) of paddy rice during 1980–2014 across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SV of the paddy field in China showed an upward trend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hare of ESV on CO2 sequestration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ESV on temperature cooling and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 The yield-scaled ESVs of Zones II (southern rice–upland crops rotation regions) and III (southern double rice production regions) were similar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ESVs of Zones I (northeastern single rice production regions) and IV (Southwest rice–upland crops rotation regions). Between 1980 and 2014, the ESV of each region 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except for the ESVs of Guangxi, Zhejiang, Fujian, and Guangdong. Such effects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a significant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total amount, structure, and density of ESV of paddy fields in China, which can further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options for the adaptation of healthy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发展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抗旱稻以较强的耐旱性、丰产性,对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成为棉田改种和水资源不足稻田的高效种植选择。在湖南省的需求面积至少在40万hm2以上,并呈逐步扩展之势。该文提出了选育和引进适应湖南省栽培的节水抗旱稻品种、研究推广配套的栽培技术规范,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4.
稻麦轮作系统中,还田麦秸腐解产生的毒害物质会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为有效减缓秸秆还田带来的负面影响,筛选适宜的耕作和水肥管理措施,通过设置翻耕(FS+PT)、泡田换水(FS+WR,2 d泡田后换水施肥)、延长泡田时间(FS+IP,施肥后泡田7d)、延长泡田时间并推迟施肥(FS+IP+FP,泡田7 d后再施肥)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同时设置不施秸秆和化肥(CK)、单施化肥(F)、单施秸秆(S)以及施秸秆和化肥(FS)处理,比较在施用秸秆和化肥的基础上,翻耕和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稻田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泡田时间的两个处理(FS+IP和FS+IP+FP)能有效降低稻田田面水酚酸含量;秸秆还田配合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处理稻田田面水氮磷含量明显低于F处理;合理的施用秸秆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特别是FS+PT处理,其水稻有效穗数比秸秆还田FS处理提高19.9%,其次为FS+WR处理,比FS处理提高15.2%。研究表明,翻耕、泡田换水、延长泡田时间等水肥管理措施均能有效减缓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促进植物养分吸收及增加作物产量;考虑环境风险等综合效应,在麦秸还田时采用翻耕和延长泡田时间是较好的稻田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施用石灰降低污染稻田上双季稻镉积累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在不同镉(Cd)污染程度稻田上施用石灰(CaO)的效果以及双季稻稻米Cd积累的差异,为早、晚稻季下不同污染程度稻田上的稻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南省选取43个县(区)的典型Cd污染稻田作为试验点,以常规栽培作为对照,研究施用石灰(1 200 kg·hm-2)后,轻度污染(土壤有效镉≤0.2 mg·kg-1)、中度污染(0.2 mg·kg-1土壤有效镉≤0.4 mg·kg-1)、重度污染(0.4 mg·kg-1土壤有效镉≤0.6 mg·kg-1)和严重污染(土壤有效镉>0.6 mg·kg-1)稻田土壤pH、土壤有效镉含量、稻米Cd含量以及稻米富集系数的变化。【结果】(1)从Cd污染稻田整体的角度分析,相比常规栽培,施用石灰能够极显著降低早、晚稻米Cd含量均值,降幅分别为31.0%和28.6%。(2)从不同稻季下不同污染程度稻田的角度分析,相比常规栽培,施用石灰能够降低早稻季中度、重度和严重污染稻田的稻米Cd含量均值,降幅分别为37.0%、38.7%(P<0.05)和22.6%;施用石灰能够降低晚稻季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污染稻田的稻米Cd含量均值,降幅分别为2.0%、31.3%(P<0.05)、31.8%和22.9%。不同污染程度稻田施用石灰后能够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使稻米Cd富集系数明显下降,实现对稻米Cd含量的调控。【结论】施用石灰能够有效调控早稻季的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晚稻季的轻度Cd污染稻田的稻米Cd含量均值,降至限量标准(0.2 mg·kg-1)以下。因此,以石灰施用为基础,结合其他降Cd措施,实施“分稻季分污染程度”和“晚稻优先于早稻”的治理思路,能提高大田生产上稻米Cd含量调控的稳定性并降低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变化,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免耕直播油菜-双季稻、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早、晚稻分蘖期至成熟期,各处理植株根系、茎、叶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早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早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1.45,37.30,15.25,28.6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4.83%、12.29%、11.35%和8.39%,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87,0.31,0.54,0.93 g,产量分别增加420.70,424.72,282.76,317.25 kg/hm2;晚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0.20,33.55,13.45,36.9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2.38%、5.03%、1.56%和6.05%,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63,0.72,0.38,0.78 g,产量分别增加248.28,427.60,179.32,455.18 kg/hm2。在双季稻田种植冬季覆盖作物,采用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传统农业里,绿肥是春耕前稻田的基肥,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火粪之利众多,可改良农田,利于耕作。在宋代东南丘陵地区,农民虽认识到绿肥的功用,但是绿肥种植处于起步状态,并不普遍;而农民获取火粪的方式则是野烧与烧田。不过宋代以降,绿肥作物的推广种植同时伴随着烧田制作火粪的退缩。绿肥在后世的演变反映出在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农民为了增产,不断开辟肥源,寻找肥力更好的绿肥植物;而烧田的退缩则表明农人选择更高效的肥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有机水稻的生产角度出发,对有机水稻的生产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同时从有机稻田的准备、有地稻田培肥、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下手分析,掌握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种植水稻的8个市(县、区)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情况的普查结果发现: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严重,杂草稻的乡镇分布率为97.78%,发生频率为73.43%,平均面积发生率为38.68%,宁夏杂草稻发生面积3.09万hm2。同时,就杂草稻的防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越南农业生产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越南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指出根据越南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可将越南农业划分为红河平原、北部丘陵山区、中山部及中部沿海地区、西原地区、东南部、九龙江平原6个生态区,并介绍了越南农业结构以及玉米、水稻、木薯、红薯、甘蔗、花生、大豆、茶叶、咖啡、橡胶、胡椒、腰果、椰子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