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育成的合玉1号-合玉18号玉米品种选育历程及种质基础的分析,说明合江农科所应用自交系以国外的兰卡斯特(MO17)、垦44、国内冬黄等血缘为主,应用的亲本材料过度集中,造成合江农科所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因此玉米育种工作应加强基础材料的创新,从而拓宽种质资源,解决合江农科所玉米育种种质资源缺乏,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1985年-1999年山东省主要玉米杂种和自交系遗传组成进行了综合分析。山东省的玉米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的利用趋向集中,其中鲁玉2号、丹玉13号、掖单13号、烟单14号、掖单12号、沈单7号等7个杂交种利用占67.32%,黄早4、M017、107、478、E28、340、8112等7个自交系利用占72.04%。亲本自交系的来源也趋向集中,主要是塘四平头系统、Reid系统,玉米种质基础狭窄。本文对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结合四川地区生态环境,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作为育种目标选育玉米新品种。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把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地方种与富含抗病、抗倒及耐旱等优良基因的PB类种质融合在一起,以此作为育种创新策略。成功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LSC107’,与自育系‘宜99-19’杂交育成玉米新品种‘万德1号’。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且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利用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玉米地方种质与PB类自交系进行杂交重组选育的自交系具有很高的一般高配合力和较强的适应性,组配的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结合四川地区生态环境,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作为育种目标选育玉米新品种。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把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地方种与富含抗病、抗倒及耐旱等优良基因的PB类种质融合在一起,以此作为育种创新策略。成功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LSC107’,与自育系‘宜99-19’杂交育成玉米新品种‘万德1号’。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且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利用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玉米地方种质与PB类自交系进行杂交重组选育的自交系具有很高的一般高配合力和较强的适应性,组配的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对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育成的合玉1号~合玉18号玉米品种选育历程及种质基础的分析,说明合江农科所应用自交系以国外的兰卡斯特(MO17)、垦44、国内冬黄等血缘为主,应用的亲本材料过度集中,造成合江农科所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因此玉米育种工作应加强基础材料的创新,从而拓宽种质资源,解决合江农科所玉米育种种质资源缺乏,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拓宽玉米种质基础并保持其优良种性,为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奠定基础,以我国广泛应用的Reid和Lancaster玉米种质为材料,采用杂交方法分别导入Tuxpeno和Suwan热带种质,构成了Tuxpeno-Reid C0和Suwan-Lancaster C02个基础群体,对2个基础群体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形成墨瑞1号和苏兰1号群体,再分别导入其他材料重组后形成墨瑞2号和苏兰2号群体,并对墨瑞2号和苏兰2号群体的特征特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7.
结合四川地区生态环境,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作为育种目标选育玉米新品种.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把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地方种与富含抗病、抗倒及耐早等优良基因的PB类种质融合在一起,以此作为育种创新策略.成功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LSCI07’,与自育系‘宜99-19’杂交育成玉米新品种‘万德1号’.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且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利用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玉米地方种质与PB类自交系进行杂交重组选育的自交系具有很高的一般高配合力和较强的适应性,组配的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我国玉米种质资源贫乏和遗传基础狭窄所引起的增产潜力有限、病害发生严重等突出问题,安阳农科院通过采用高起点的基础材料和创新种质利用方法,选育出了国审玉米新单交种安玉13号。安玉13号母本自交系"A28"是选用国内与国外血缘种质材料,导入热带玉米种质,应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父本自交系A3566是采用系谱法把温带玉米种质的丰产性和热带玉米种质的抗逆性相结合选育而成。安玉13号的选育是根据"瑞德×SWAN×旅大红骨"的杂交优势利用模式,以A28为母本自交系、A3566为父本自交系组配而成。安玉13号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的突出优点。同时就安玉13号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早四及其改良系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个玉米自交系按照Griffing方法Ⅳ组配105个组合,以黄改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不同杂交模式的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在夏播条件下,黄改系一般配合力高,组配组合早熟、稳产、适应性好,穗粒数和百粒重同步增长。黄改系×MO17系统(即lancaster系统)和黄改系×BSSS系统都是夏播的理想模式。黄早4是优良种质,只能改良提高利用,不能抛弃;我国黄硬粒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应加强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安玉12号的特征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玉米新品种安玉12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方法]1998年以自选系420为母本,A41为父本,运用双因素交叉巢式遗传设计的育种技术,导入热带玉米种质SWAN1,经连续7代异地交替选株自交育成。通过连续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研究了安玉12号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抗逆性等以及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和主要制种技术。[结果]安玉12号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特别适宜在黄淮海、东华北及西南玉米主产区推广应用。[结论]安玉12号籽粒蛋白质含量(12.02%)高,是一个粮饲兼用的优良玉米新杂交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从南非引进的27份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田间鉴定、适应性筛选、自交系选育。结果表明,该批引进材料适应性好、类型丰富、抗倒性强。对这些材料进行青贮玉米种质资源的改良利用,从而培育出一批青贮玉米新种质。  相似文献   

12.
对辽宁省十二五期间审定主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主要种质可分为外杂选、改良瑞德、旅黄改、旅改、黄改、兰卡斯特、PN等系统类群,多数为外杂选系统、瑞德系统、旅黄改系统。在众多杂优模式中以国外血缘×旅黄改模式应用最为广泛,说明国外种质的改良创新和国内种质群体间的相互改良研究得到重视。辽宁省玉米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手段单一,应不断创新杂种优势群核心种质,构建玉米杂种优势新类群及其利用模式,不断提高辽宁省玉米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鲜食玉米育种方法、种质材料创新、迪系列鲜食玉米(迪甜10号、迪甜6号、迪糯278、甜糯182)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推广应用及栽培技术,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可为鲜食玉米育种、种植和加工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P群种质是我国玉米育种重要的骨干种质类群之一,沈137是我国北方最早应用的热带玉米种质资源之一,也是目前国内玉米种质资源中光合效率最高的育种材料,以沈137及其衍生系组配了沈单10号、沈单16号等33个玉米杂交种,推广遍及国内各大玉米主产区,为扩增玉米种质资源.培育高产优质杂交种做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沈阳市农科院对沈137又进行了改良运用,育成了高配合力的创新自交系沈3336,由沈3336组配了沈玉21等沈玉系列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拓展辽宁省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选育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建立了一套热带、亚热带种质创新利用的技术体系,并确立在温带种质中导入热带种质比例应小于12.5%;为辽宁省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以及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黑龙江省1985~1998年间种植面积在1.0万hm^2 以上的玉米品种,占玉米播种面积80%以上的玉米杂交种及亲本的分析发现,全省在80年代应用以吉单101、四单8号、东农248为主,主要种质集中在甸11、Bup44、东46、东237、吉63、吉818、大黄46等一批骨干自交系,进入90年代后逐渐转向应用以四单19、本育9号、龙单13为主,种质基础以M107亚群、综合种选亚群系为主。亲本过度集中,种质基础狭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遗传上存在较大的脆弱性和病害突发的隐患,并提出突破育种“瓶颈”应加强基础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4112"选自瑞德种质B37Ht和U8112的二环系,具有配合力高、综合农艺性状好和适应性广的特点。采用"4112"组配的玉米品种在吉林省审定的有5个,采用"4112"衍生系组配的玉米品种在吉林省审定的有10个,累计推广面积达395.7万hm2。"4112"成为吉林省玉米育种和生产应用的骨干自交系之一,改良和创新研究也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以增强品种适应性为主线,围绕改良Reid与黄改系的杂优模式。采用“高、大、严”的育种思路,创制出优良玉米自交系Y516和浚59,同时组配出抗逆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永优1593,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通过分析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方式及品种表现等,提出利用遗传基础丰富的P群种质改良温带种质,利用国内核心种质改良驯化国外种质,同时运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以提升种质创新精准性,最终实现品种选育的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玉米窄基因群体的构建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质创新是玉米育种工作的主题。在长期的玉米育种研究工作中探索出一种新的种质创新方法,即构建窄基因群体创造新种质。并对玉米窄基因群体的基本概念、构建的依据、方法以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鲜食甜糯玉米新组合(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了18个甜(糯)玉米新品种,通过筛选鉴定,综合评价品种的品质和产量及适应性,初步认为美玉3号(加强甜糯型)、宁粘2号(普甜糯型)、02W-7(糯玉米)、晶甜3号(超甜)、华甜一号(超甜)较适合我地区种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