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进行研究。[方法]以台湾金线莲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和培养基、不同激素组合和浓度、不同接种密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诱导台湾金线莲的最适外植体为基部茎段外植体,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为2.0 mg/L 6-BA+1.0 mg/L NAA,最佳接种密度为每瓶8~10个外植体。[结论]该研究为实现台湾金线莲的工厂化育苗和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11个不同来源的金线莲进行了芦丁、总氨基酸、总有机酸含量检测,并选取优良金线莲种质进行了快繁。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金线莲芦丁含量均极低,总体表现为广西金线莲福建金线莲台湾金线莲,其中以广西平乐金线莲芦丁含量最高;总氨基酸含量为栽培种均值高于野生种,总体表现为台湾金线莲福建金线莲浙江金线莲广西金线莲,其中台湾桃园金线莲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品;总有机酸含量表现为台湾金线莲高于广西金线莲和福建金线莲,其中台湾桃园金线莲总有机酸含量最高;选择台湾桃园金线莲含1个茎节的0.8 cm茎段作为外植体,以MS+蔗糖20 g/L+琼脂6 g/L+6-BA 1.5 mg/L+NAA 0.5 mg/L作为培养基,诱导萌发率最高,可达91.67%。  相似文献   

3.
以金线莲分化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碳源、有机物质、活性炭,以及调节培养基的pH值和培养温度对金线莲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是金线莲离体培养的最佳碳源;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香蕉或椰汁和2 g/L的活性炭能显著加快金线莲的生长速度,离体培养的最适pH值为5.8,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消毒剂和激素对江西野生金线莲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江西龙南九莲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金线莲带腋芽的茎段为材料,研究浓度0.1%升汞、浓度2%次氯酸钠、浓度10%次氯酸钙和饱和漂白粉溶液等不同消毒剂在不同处理时间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对外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以酒精消毒30s后再用浓度0.1%升汞处理16min的消毒效果最好,其污染率只有10%,存活率高达82%;最适合江西野生金线莲外植体诱导的培养基为MS+2.0mg/L6-BA+0.1mS/LNAA,诱导率高达98%。[结论]消毒剂和激素对江西野生金线莲外植体的诱导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荔波野生金线莲芽的诱导及其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金线莲组织快繁的配套技术,以金线莲茎段、茎尖为外植体,研究NAA、6-BA浓度梯度及配比、不同部位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1.0 mg/L+NAA 0.1 mg/L为适宜的诱导芽和增殖培养基,培养50 d后增值系数达6.5,MS+6-BA 1.0 mg/L+NAA 0.15 mg...  相似文献   

6.
金线莲野生资源极度匮乏,以微扦插苗繁殖种苗并不能有效缓解紧缺现状。通过选择最佳外植体、激素配比及适合添加物,以优化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金线莲组培快繁最佳外植体为在0.3~0.5 cm节处断开的茎段;6-BA/NAA浓度比为6∶1;添加0.3%的活性炭不能明显促进愈伤组织和丛生芽的形成,甚至略微抑制丛生芽的形成。炼苗采用泥炭和河沙的混合物,并用薄膜覆盖。通过超声辅助法提取金线莲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可知,组培苗与微扦插苗多糖含量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有效的濒危药材金线莲的再生体系,为其工厂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选取福建金线莲的叶片、茎片、带节茎段、不定芽为外植体,建立无菌体系,而后以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不同外植体各阶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结果]在试验的福建金线莲4种外植体中,不定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6.67%,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 NAA+4.0 mg/L BA+0.3 mg/L KT。在此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0.5 mg/L NAA+2.0 mg/L BA和增殖培养基MS+0.2 mg/L NAA+2.0 mg/L BA上继代形成了无根试管苗。[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无菌繁殖体系,解决了前人所指出的金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率极低的瓶颈问题,组培成苗的效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高效的金线莲种苗工厂化繁殖技术体系。[方法]分别以野生金线莲种子进行非共生萌发和以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无性克隆2种途径繁育种苗。[结果]2种繁殖途径在诱导初始条件、增殖方式、增殖系数、继代周期、根的诱导分化及移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金线莲以无性克隆繁殖途径为宜,建立的繁育体系具有经济、高效、稳定等优点,该研究可为规模化育苗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屏边野生金线莲茎尖、带芽眼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外源有机物对丛生芽的诱导、增殖、生长及生根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炼苗方法.结果表明,在HgCl2消毒液中加入吐温能明显降低金线莲外植体的污染率;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外植体为茎节,培养基为1/2MS+ 6-BA4.0 mg/L;生长素NAA和2,4-D有利于提高丛生芽的增殖倍数,适宜配方为1/2MS+ 6-BA 4.0 mg/L+ NAA 0.4 mg/L; 1/10MS+ NAA 0.5 mg/L+0.05%活性炭+200 g/L香蕉泥有利于壮苗生根培养;同时室外松口炼苗方式能有效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0.
金线莲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成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线莲的顶芽、中部茎段和基部茎段为外植体,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快繁成苗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阶段在MS+6-BA 2.0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中,以顶芽为外植体,诱导率、增殖倍数最高;芽苗增殖阶段,在MS+6-BA 1.5~2.0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中,3种外植体的芽苗增殖倍数都较高,其中顶芽增殖倍数达到7.5倍;细弱芽苗在MS+6-BA 1.5 mg/L+NAA 0.5 mg/L+10%马铃薯+2%蛋白胨培养基中可长势健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2%活性炭+10%香蕉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