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省班玛气候资源也发生了变化,冬暖明显,茶芽萌动期提前;但同时班玛的低温冻害也呈现出多重发态势,严重威胁着茶叶生产安全。而班玛藏雪茶因缺乏实用性的冻害指标,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存在着盲目引种和冻害损失较大的现象。因此,结合班玛气象资料研究,并参考其他作物冻害指标等级的划分,开展对藏雪茶低温冻害等级指标研究,是在为青海班玛藏茶生产种植部门制定适宜的扩种引种建立藏雪茶冻害等级、冻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决策和作物合理种植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茶园的冻害分霜冻、雪冻、风冻等,其中雪冻最为严重。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临沭县出现了持续的低温天气,一直到2月中旬才有所缓和,其中低于-7℃~-9℃的天气达20多 天,受寒风、冰雪和持续低温等因素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临沭县大约有40%的茶园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是继198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冻害。冻害突出的特点表现为:树龄过大、树势衰弱的茶树,重于树龄小、树势强的茶树;未采用防护措施的茶园,重于有防护措施的茶园。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我省临潼地区2008年1月份出现的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研究了该区低温冻害的特点:降温快、低温持续时间长、降水显著偏多、积雪持续时间长等,提出了该区石榴冻害发生的特点和分布,针对冻害对该区主产石榴的危害和影响,提出了几点防灾减灾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秀琴 《河南农业》2019,(22):34-34
一、发生原因(一)气候因素小麦冻害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降温强度、低温持续时间、低温来临时间和反复次数。降温强度越大,特别是持续时间越长,反复次数越多,冻害越重。近年来,平顶山市冬前气温偏高,有的年份少雨偏旱,入冬过程短,入冬后,急剧降温,低温持续时间长,部分年份出现多次强降温过程。  相似文献   

5.
熊飞 《新农村》2023,(3):20-22
<正>近年来,在秦巴山区遇到冬季低温雨雪天气和春季“倒春寒”天气时,茶树冻害都会成为“热门”话题。茶树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形成冻害?应该如何提前预防?受冻期间可采取哪些措施?灾后又该如何补救?茶农和茶企对这些问题十分关注。1.茶树冻害原因秦巴山区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重要的绿茶产区之一。茶树在该区域种植历史悠久,对环境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省桑树遭受晚霜冻害的情况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几年尤为严重,对春蚕影响很大。为避免或减轻其危害,笔者将多年的实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发生原因(一)气象条件低温是冻害发生的直接因素。一般来说,温度越低,桑树受冻害越严重。但是,干旱和大风也会加重冻害的发生程度。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如出现急剧降温的"倒春寒"等低温天气,就会对桑芽造成一定程度的冻害,如果出现0 ℃以下的低温,桑芽受冻会非常严重。(二)品种、树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1983~2012年临夏地区春季低温冻害的灾情。结果表明:4月份低温冻害发生的频率最高,5月份次之;低温冻害出现越迟,农业和林果业受灾越严重;近30年来,低温冻害的出现次数、致灾面积、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提出了临夏春季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一、发生原因(一)天气因素小麦冻害与低温持续时间和寒潮降温程度有关。随着冬暖春寒现象的不断出现,入冬前后气温偏高,小麦幼穗分化加快,导致分蘖节糖分和植株内有机养分积累少,小麦抗冻性降低,在进入春季幼穗分化的关键期发生大幅降温,小麦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减产50%以上。春季低温来临越晚,冻害越重。  相似文献   

9.
信阳茶区茶叶冻灾发生的原因及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信阳茶区2007-2008年冬春时节发生的茶树雪冻的调查,分析了信阳茶区茶园冻害形成的原因及信阳茶区历年茶树发生冻害的类型。建议茶区结合茶园实际,采取加强茶树自身的抗寒能力、改变茶园不利的环境条件等措施有效预防茶树冻害;同时提出了灾害发生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广西发生了50年一遇的低温阴雨湿冷天气,低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为了了解这次冻害给茶树造成的灾害情况和有关单位防灾,抗灾的经验,受广西老科协农垦分会领导的委托,于2008年3月4~15日前往大明山农场,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先锋农场,龙北农场,百合农场等单位进行茶树受冻害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21,(2)
正根据浙江省长兴县天气情况,历年2月份常有寒潮来临,降温幅度大,甚至有雨夹雪或雪,最低温度可突破0℃。寒潮天气的低温雨雪冰冻危害长兴茶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种植户应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冷空气来临前,全力做好防护措施,减少经济损失。1.茶叶生产2月中旬前后,正值早生种茶芽萌动前期,低温冷冻天气会造成萌动的茶芽冻害,进而影响春茶生产。  相似文献   

12.
0引言 2007年底到2008年初,我国大面积遭遇了多雪低温天气,个别地区是50-100年不遇的超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危害面积大,给农作物越冬带来了不利,导致新植果树大面积冻害。新疆南疆地区林果业遭受巨大损失,其中红枣幼树根茎部30%~40%皮层冻裂,苗圃地红枣嫁接苗70%冻伤或冻死,拳头粗的桃树、核桃冻死或抽干。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对新植果树如何应对冬季极端天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苏南茶区晚霜冻与茶树冻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苏南茶区9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晚霜冻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位于苏南茶区中间地带的金坛市茅麓茶场的茶树受晚霜冻天气影响和危害的资料进行冻害分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8年来,苏南茶区终霜冻期呈显著提早、晚霜冻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二者均在20世纪90后期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平均终霜冻期比突变前提早11 ~12 d,平均晚霜冻日数比突变前减少2.3~3.2 d;用隶属函数值可以划分早春茶树冻害级别,表述早春茶树受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吴树生 《福建农业》2012,(11):11-13
茶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虽然对温、湿等不利气象条件有一定的抗衡能力,但是当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产生危害,而冻害是茶树遭受的主要天气灾害。茶树遭受冻害后,轻则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重则造成严重落叶乃至全株枯死。茶树冻害根据茶树的生长季节可分为越冬期冻害和萌芽期冻害,后者对当年春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因此,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使其对茶叶生产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是茶树栽培中不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7,(23):132-133
通过了解白蕉海鲈鱼对温度的要求,分析了斗门区1986-2015年每年9~4月月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及每月达到低温冻害出现的天数(日最低气温≤5℃)、及频繁出现的月份,和低温寒冷天气对其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鲈鱼养殖的时间选择上的利弊,以及突发天气下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山茶园冻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6年和2008年,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雾中园茶园遭遇了50年一遇的低温冰冻天气,气温降至-5~0℃,喜温喜润的茶树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论述了冻害发生的机理,阐述了茶树受冻害的症状,提出了防治措施,并总结了茶园冻害后采取补救措施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方茶树安全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欣 《农业科技通讯》2011,(5):142-142,187
茶树原属亚热带作物,耐寒性不强,对低温比较敏感。由于北方纬度高、气温低、空气湿度小,冬季寒冷干旱、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对茶树越冬极易造成冻害,因此,进行茶树越冬技术开发研究是北方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通过北方茶树越冬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从茶树越冬防护、越冬管理技术、补救措施等多个方面归纳总结出北方茶园安全越冬综合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低温寒冻害是影响木薯生产的重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分析广西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以及防御低温霜冻对策,可为优化广西木薯产业布局、趋利避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广西9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出广西木薯低温寒冻害轻、中、重、严重发生频率,基于SURFER技术获得广西木薯低温寒冻害轻、中、重、严重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图。结果表明,纬度越高木薯低温寒冻害轻、中、重、严重发生频率越高,纬度越低,出现的频率越小,根据木薯低温寒冻害空间分布图,划分出广西轻度低温寒冻害区、中度低温寒冻害区、重度低温寒冻害区以及严重度低温寒冻害区。研究结果可为规避低寒冻害对广西木薯的危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8年4月3~7日出现了极端寒潮降温天气,河北省中南部正值果树开花期,罕见的低温冻害给林果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气象资料和果树生长发育信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2018年河北省中南部春季极端天气对林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树低温冻害由气温波动大、降温剧烈和持续低温、降水湿冷、风速较大且持续时间长、地温偏低等要素的交互叠加造成; 2018年3月气温异常偏高,果树花期提前,增加了果树冻害的风险。采用线性气候倾向分析,历年4月上旬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3℃/10 a,气候变暖,春季低温出现易发生冻害。结合实地灾情调查,提出了果树花期防御低温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8年4月3~7日出现了极端寒潮降温天气,河北省中南部正值果树开花期,罕见的低温冻害给林果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气象资料和果树生长发育信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2018年河北省中南部春季极端天气对林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树低温冻害由气温波动大、降温剧烈和持续低温、降水湿冷、风速较大且持续时间长、地温偏低等要素的交互叠加造成; 2018年3月气温异常偏高,果树花期提前,增加了果树冻害的风险。采用线性气候倾向分析,历年4月上旬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3℃/10 a,气候变暖,春季低温出现易发生冻害。结合实地灾情调查,提出了果树花期防御低温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