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确保棉花实现机械化管理的综合性增产技术,实际应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时,可以从棉田整地、底肥施用、铺膜播种、田间管理、机械采收、秸秆还田、残膜回收等技术来着手,对提升棉花种植专业性和规模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邢台地区属于河北省重要的棉花种植产区,通过积极落实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不仅强化了农机和农艺技术的结合能力,而且有效保证了棉花的丰产。本文结合河北邢台地区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对棉花种植过程中所要把控的技术要点作系统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从棉花超高产的概念界定以及棉花产需缺口难以逆转、扩面增产潜力有限、产量是棉农增收的基础、产量与质量是辩证的统一等方面阐述了棉花超高产的必要性,从棉花产量的理论潜力、建国以来棉花单产在波动中上升和棉花高产田块的实例论证了棉花超高产的可行性,提出了棉花超高产的技术途径,即品种是实现棉花超高产生产目标的核心技术,栽培技术是实现棉花超高产生产目标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减灾抗灾技术是实现棉花超高产生产目标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主要采取的集成技术有:新品种推广应用、棉花高标准节水灌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棉花高密度栽培管理技术、双膜覆盖技术和棉花虫害的防治措施等,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使得棉花大面积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滴灌种植技术相比于原有的棉花种植方式来讲,运用滴灌的措施可以明显提升棉花产能,进而体现良好的滴灌种植效益。具体在种植棉花的实践中,对于推广运用棉花滴灌技术主要体现在水肥管理、机械整地、覆膜栽培、棉花选种、防控病虫害以及其他管理要点。因此在推行棉花滴灌的技术实践中,重点在于因地制宜选择棉花种植技术,确保种植户可以拥有较好的棉花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棉花种植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棉花的种植技术在不断发展,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化学调控、平衡施肥和节水灌灌技术等先进的棉花种植技术已经被广泛推广,棉花种植技术的提高使棉花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棉花的种植实行产前信息化、产中科学化和产后市场化,迈向了现代化道路,促进了我国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棉花效益的提高。基于此,主要探究我国棉花种植技术的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表型技术的应用对棉花智慧栽培管理和数字化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监测传感器及表型平台的发展,棉花表型技术研究进入重要阶段。概述了棉花的表型构成和主要表型指标;从图像类表型平台、点云类表型平台2个方面综述了棉花表型获取相关传感器及高通量系统平台的发展现状,总结其适用场景、通量、效率及精度;详细综述了棉花多源表型数据处理技术体系,包括图像、三维建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表型大数据建模等技术方法;总结讨论了当前表型技术在棉花精准栽培管理和数字育种方面的应用进展;展望了棉花表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棉花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进行棉花种植时,一定要注重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棉花轻简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棉花栽培技术,该技术以现代农业科学手段为基础,以“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为原则,以简化棉花生产管理模式为目的。基于此,主要对棉花种植的过程以及各个环节所需的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棉花田间管理与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施肥、化调、整枝打顶、除草、排灌等方面总结了棉花田间管理技术,并提出了棉花生长期间主要病虫害(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重要作用。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其棉花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业提供重要支撑。为了进一步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则需要将现代科技融入到棉花种植之中,以提升棉花单产,减少病虫危害,同时达到保墒固土、调节生态,统筹地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经济利益及环境效益的作用。现阶段,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国内外关于棉花栽培方面较为先进的一项技术,文章结合新疆地区棉花生产实际情况,从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促进棉花增产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相关技术,旨在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达到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棉花智能化管理技术研讨暨机采棉现场观摩会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轻简化与智慧农业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棉花智能化管理技术体系引发人们关注。针对当前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的用工烦琐、投入大、效益低的难题,棉花所棉花轻简化与智慧农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棉花栽培技术的发展,滴灌已成为兵团各大团场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棉花膜下滴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害的发生程度,但是也为棉花的虫害防治工作增加了不利因素。因此,生产中根据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调整病虫害防治技术,才能有效控制棉花虫害、充分发挥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效应,促进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2.
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中的应用概况,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棉花转基因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相关陈述。对棉花科研工作者了解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并有效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技术在克服棉铃虫危害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将逐步在棉花抗病、抗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世界上,棉花转基因初期主要建立了以珂字棉为受体的转基因体系,随着雷蒙德氏棉、亚洲棉、海岛棉、陆地棉等其他棉种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花粉管通道法及其他转基因方法的应用,使得棉花转基因技术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主要是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及其他科研单位建立起来的,通过高效转化载体的筛选、主要棉花品种(系)的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等措施,重点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技术进行了改良,同时优化了基因枪轰击法及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技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该体系建立了以中棉所24等材料为转基因受体的农杆菌介导体系,并利用叶柄组织培养筛选获得了组织培养分化率达100%的新材料W12等,使转化率提高到原有效率的2.88倍,同时建立了基因枪胚性愈伤组织轰击转化体系,并提高了花粉管通道的转化效率。该体系为棉花育种提供了大量材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已培育多个棉花抗虫新品种,并为国内41家科研单位转化基因200多个,验证了多个功能基因作用获得大量育种价值新材料。笔者认为基因型依赖性仍然是限制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发展的瓶颈,扩大棉花转基因受体材料基因型范围、提高转化效率、扩大转化规模是棉花转基因技术体系的长久主题。同时,为提高效率和降低安全性的公众焦虑,探索和发现新的更为安全和有效的转化体系,如多基因共转化、质体遗传转化、定点转化或基因叠加、开发安全型转化技术等研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未来棉花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量新基因处于材料阶段,同时安全性评价要求提高也需要转基因材料深入的研究。随着棉花基因组序列的公布,棉花自身基因的克隆将会成为棉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方向,对于促进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和功能基因转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保障棉花生产安全尤为重要。将平衡施肥技术应用于棉花生产中,结合棉花需肥特点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满足棉花对肥料的需求,实现棉花高产稳产丰收。文章首先从棉花全生育期需肥量、棉花需肥特点、棉花生长中氮磷钾的作用等方面概述了棉花的需肥特点及规律;其次从有机肥施用问题、施肥类型不合理、施肥量不合理、施肥时期不合理、施肥方法不合理、肥料比例不合理、忽视微肥喷施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棉花施肥存在问题;最后从棉花施肥原则、棉花适宜肥料用量与配比、棉花平衡施肥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棉花平衡施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正>1技术概述麦套春棉技术将传统春棉一年一熟改为小麦、棉花一年两熟,充分利用棉田冬春空闲期的光热资源,以及小麦、棉花套作形成的边行优势,实现棉花与小麦的双高产。选用早熟性较好的小麦品种与棉花品种相配套,10月下旬播种小麦时预留棉行,4月下旬套种中早熟棉花品种,突出"双早"技术核心,小麦要早收、棉花要早熟,协调好小麦与棉花的茬口衔接、共生期,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提高机械化程度。2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棉花上主要应用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介绍了种子萌发出苗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的棉花化控技术及全程化控技术,以期为棉花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和纺织工业原料作物,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棉花生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此关键节点,回顾总结我国现代棉花栽培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对棉花栽培的成果转化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我国棉花科技工作者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形成与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促进了棉花栽培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评述了棉花轻简抗逆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理论和技术;盐碱地播种保苗、抗盐防涝栽培和水肥协同运筹技术;果-棉间作复合种植理论与技术;机采棉化控塑型与脱叶机理与技术;在智慧植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展望未来,棉花栽培通过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数字技术和农机装备等紧密结合,在深化和拓展栽培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栽培管理效果和拓展棉花产业链,促进棉花栽培理论和技术创新发展,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杨军 《吉林农业》2012,(11):139
随着"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等精准农业技术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实现棉花大面积高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依托。同时,棉花的质量越来越高,摆在棉农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种植出高产、优质的棉花,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就塔里木灌区棉花生产提出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李娇娇  原保忠  张献龙  彭龙  周欢  刘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87-18589,18604
从不同角度开展对棉花钾肥施用问题的研究,探讨棉花施钾现状和钾肥施用效果。从棉株生育、棉花产量、棉花品质、棉花生理和棉花抗逆性方面,说明钾肥在现在棉花生产上的重要性。同时,对棉花钾肥的施用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首先概述了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实施的意义,进而详细介绍了棉花生产机械化的作业技术以及管理措施,可以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棉花种植可引导农村脱贫致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棉花田间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棉花的品质。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对现阶段我国棉花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简述,然后,就棉花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棉花田间栽培管理技术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