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CDM林业碳汇项目的管理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灵活机制,以促进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内率先采取行动来缓解气候变暖趋势。其中,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选择。文章介绍了林业碳汇项目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国内外对林碳汇概念的不同表述,分析了在我国对林业碳汇政策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林业碳汇管理政策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关注林业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林业碳汇被逐步推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通过在发展中国家(非附件Ⅰ国家)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 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获取碳信用以履行《京都议定书》承诺的减排义务,正在受到发达国家(附件I国家)日益关注。实施这样的项目,是完全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我国欢迎发达国家来我国共同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什么是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至2012…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已经引起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碳汇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概念,由此而产生的造林、再造林碳汇相关学科研究及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对于提高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的认识,促进我国林业转变经营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碳汇林业的背景、相关概念、碳汇造林国内外现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运行程序及设计书内容、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涉及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综述,建议:山东具有碳汇造林的条件、积极争取碳汇造林项目、强化农用林和经济林的碳汇作用、加强干瘠山地、盐碱地及沿海防护林碳汇造林、加强中幼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加紧实施山东森林碳汇储量与潜力研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技术培训等。  相似文献   

5.
碳汇问题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产生的,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的广泛关注。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CDM)的重要内容,能够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积极宣传碳汇知识,组织开展林业碳汇方面的研究,适时启动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对于促进我省林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是华南地区主要的速生丰产林基地,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逐年加大,这种持续增长的森林面积所储存的巨额碳汇,应该引起人们关注。文章首次对广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发展潜力的评价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广东省林业碳汇优先发展区域的设想与思路,一方面确保林业碳汇造林地满足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基本要求,确保林业碳汇项目建设区具有较高的碳吸收潜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各地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森林因其能够消耗、吸收、固定和储存CO2,而成为碳汇的主体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1997年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京都议定书》,并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同意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碳汇项目纳入清洁发展机制,这就是说,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造林,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来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对我国开展的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优势和前景,并探讨了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阐述<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项目的特殊要求.根据国际规则和中国林业发展现状,依据1990年以来无林地状况、林木生长率、造林成本、生物多样性状况等指标,综合评价确定适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9.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纷纷探索应对策略,其中CDM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机制之一。作为CDM的子项目造林与再造林项目,以及未正式注册或批准的林业碳汇项目,不仅可以起到抑制全球变暖的作用,同时还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文中通过对我国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其在项目中解决困难与问题的对策以及项目管理与技术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初步掌握我国实施林业碳汇项目的可行性与潜力,为碳汇政策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提供有益借鉴,为促进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更好实施给予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森林碳汇研究概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森林碳汇认识、政策以及碳汇贸易市场和森林碳汇估算方法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国内森林碳汇的一些研究成果,并根据碳汇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具体要求和传统造林的区别,介绍了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gives an expatiation on significance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developing af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 project under CDM in Kyoto Protocol.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the current forest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China, the priority area for CDM af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 (CDM A/R) project is finally found after scientific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 on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non-forestland area in 1990, growth rate of tree, afforestation cost, biodiversit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outcome from the study provides a solid basis for finding and implementing CDM A/R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s in China. The study also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strategy to develop and manage CDM A/R projec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科学院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生态试验站1984年以来的监测研究成果,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A/RCDM)方法学的实证研究,探讨适合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A/RCDM项目的监测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气候条件下,土壤类型、土壤深度、成土母质、地形以及造林树种是项目分层的重要依据;退化荒山草坡上开展A/RCDM...  相似文献   

13.
林业碳汇项目及其在中国发展潜力浅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森林作为陆地碳吸收的主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1年《波恩政治协议》和《马拉喀什协定》已同意将造林、再造林项目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文中通过对世界各地已经开展的林业碳汇试点项目进行典型性案例研究,分析了林业碳汇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证明了林业碳汇项目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自愿林业碳市场和CDM林业碳市场的规模、项目类型、碳信用价格、交易主体以及交易模式等方面的比较,在阐述自愿林业碳市场和CDM林业碳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自愿林业碳市场对CDM林业碳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愿林业碳市场的发展可能会导致CDM林业碳市场的碳信用价格和可信度降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以及管理机制和方法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鉴于林业碳市场对缓解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开展林业碳信用交易平台的技术可行性和适应国际碳市场的国内林业碳市场机制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碳市场管理机制以及我国林业碳信用交易平台等发展我国林业碳市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业碳汇审定与核查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作用正逐渐被认可, 并正成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内容。林业碳汇项目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更好地促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林业建设的一项新工作。为了解决林业碳汇项目顺利进入市场的难题, 中国需要大力加强林业碳汇审定与核查体系研究。文中阐述了林业碳汇审定与核查的基本概念, 明确了林业碳汇审定与核查的目的, 提出了林业碳汇的核查依据、核查标准、核查方法及核查流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Carbon sequestration is important in studying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budget. Here, we used the National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 data for China collected from 2004 to 2008 and forest biomass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data obtained from direct field measurements to estimate carbon (C) sequestration rate and benefit keeping C out of the atmosphere in forest ecosystems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s. Between 2004 and 2008, forests sequestered on average 0.36 Pg C yr?1 (1 Pg = 1015g), with 0.30 Pg C yr?1 in vegetation and 0.06 Pg C yr?1 in 0–1 meter soil. Under the different forest categories, total C sequestration rate ranged from 0.02 in bamboo forest to 0.11 Pg C yr?1 in broadleaf forest. The southwest region had highest C sequestration rate, 30% of total C sequestration, followed by the northeast and south central regions. The C sequestration in the forest ecosystem could offset about 21% of the annual C emissions in China over the same period, especially in provinces of Tibet, Guangxi, and Yunnan, and the benefit was similar to most Annex I countrie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fores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in China, and forest C sequestr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forest area,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it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千岛湖林业碳汇项目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林业碳汇项目的背景,阐述了林业碳汇的概念。分析认为,千岛湖森林碳汇容量大、潜力大,是开展林业碳汇贸易的最佳区域。同时,存在树种结构不合理以及森林资源管护难度大等问题,对项目发展形成了制约。进而提出强化森林经营,调整林分结构,加强资源管护,加大科研力度,实施碳汇贸易,提高碳汇效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林业碳汇是节能减排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随着全球REDD+机制的逐步运行和落实,对林业碳汇项目交易的研究越发显得急迫和重要,基于该背景探讨林业碳汇项目交易的影响因素和激励机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简述林业碳汇项目的市场供给和需求主体,其中供给主体作为卖方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需求主体作为买方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企业实体; 分析影响林业碳汇项目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其中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项目收益、项目特征、交易政策等,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定价、政策、管理者决策等; 从政策、定价和风险规避3个方面概述国外在激励碳汇项目供给与需求方面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