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工栽培银耳在我国有150多年历史。主要采用段木砍花,半天然式栽培,周期长达2年之久,且耗材甚大,单产低,每1000公斤木材只能生产7公斤银耳。七十年代后期,福建省古田县农民,推广了三明真菌研究所发明的木屑瓶栽银耳,到八十年代初期,改为木屑袋栽银耳。近四年来全面采用  相似文献   

2.
闻明全国的银耳之乡——古田,近年来袋栽银耳全面采用棉籽壳原料,单产比用木屑栽培又有提高,一般百公斤棉籽壳可收干耳160~180公斤,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如大桥镇苍岩村专业户姚锦土,仅两间15  相似文献   

3.
〈一〉银耳新栽法的特点银耳过去只局限在少数山区生产,六十年代初推广了人工接种段木棒栽,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千家万户的农民采取木屑合成培养基瓶栽与袋栽法,克服了天然场地和段木栽培银耳的许多不利因系。这种新法栽培银耳有以下特点:(1)用材省。每立方米木材木屑可产干银耳120~160斤,平均每百斤木材木屑可收银耳8~15斤,比段木栽培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银耳,又名白木耳,是一种珍贵的滋补品。历来均以段木栽培,近年古田县农民利用锯木屑进行瓶栽取得成功,为发展银耳生产开辟了一条节约木材,加速生产期,高产优质的新途径。瓶栽银耳的特色:①用材省。每立方米木材可产干银耳120~160斤,平均每百斤木材可收银耳8~15斤,比段木栽培提高产量15~20倍。  相似文献   

5.
丁湖广 《食药用菌》2012,(5):278-281
银耳生产被称为一种快速高效农业产业。在"银耳之乡"福建省古田县有"千家万户银花开,不尽财源滚滚来"之说。银耳生产成为当地农民生财致富实现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银耳室内立体栽培(图1),一户农家只要建造56平方米面积的菇房4个,一次就可栽培银耳2万多袋,从接种到收成35~40天;春秋两  相似文献   

6.
出口银耳规范化栽培与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银耳规范化栽培与加工技术丁湖广(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协会古田352200)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近年来国际市场销量越来越大,价格坚挺。福建省古田县每年出口各种规格的银耳干品80万公斤,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及港、澳、台地区,深受消...  相似文献   

7.
银耳的食疗     
顾智章  陈瑛 《蔬菜》2000,(1):33
银耳又名白木耳,雪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含胶质较多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色白如银,半透明,状似人耳,可供食用。银耳野生分布于中国20多个省区,现可进行人工栽培,以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栽培较多。银耳是中国传统的食药两用保健品。据《本草再新》记载,银耳...  相似文献   

8.
针对银耳属普遍存在的伴生现象,对银耳属各种菌与其伴生菌的关系,及在人工栽培中菌种制备的应用研究进行介绍。对照已研究较清楚的银耳,对银耳属中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在基础研究及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银耳工厂化栽培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并对银耳工厂化栽培与传统栽培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集成银耳工厂化栽培的关键技术,为银耳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车海忠 《北方园艺》2011,(3):188-190
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西北高寒冷凉地区银耳栽培技术,包括银耳制种、发菌管理、栽培管理及采收等过程,突破了近年来西北高寒地区无成功栽培银耳的历史,为西北高寒地区人工栽培银耳提供了准确的理论数据,以期在今后的银耳栽培中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银耳生产技术规范》,对银耳栽培房的建设场地、规格及其附属设施做了详细规范。从此,银耳栽培房建设技术指标有了国家标准(以此标准建造的栽培房下称银耳标准栽培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银耳的栽培场所,从最初的房前屋后的空地开始,到住房内,再到专用栽培房,现在终于有了标准栽培房。银耳标准栽培房的各项指标,是古田县银耳产业界长期以来对银耳栽培技术不断研究、探索、创新的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银耳产  相似文献   

12.
李清总 《食用菌》1993,15(2):26-27
代料栽培银耳,生育期短,生物转化率高,投资少,见效快,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笔者在栽培试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高产快速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季节安排银耳是一种中温型耐寒力强的真菌,以春、秋两季自然气温为最适宜。室内栽培因为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银耳工厂化生产的标准化,降低银耳工厂化栽培成本,采用从福建引进的银耳菌株,进行栽培袋装量、含水量、p H、通气、加湿方式等对其产量和质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栽培袋装干料650 g,银耳品质好,生物转化率高。培养料含水量53%时,产量最高,平均每袋产量达516.7 g。接种后10 d将胶布一角揭起,不仅可缩短原基分化时间和生产周期,还可加大产量;采用加湿器雾化的方式进行保湿不仅可避免采用传统盖报纸喷水方式而出现的栽培袋现原基期黄水分泌多、产量低、杂菌污染的问题,还可以提高产量,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4.
银耳菌种培养基不同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县用袋料栽培银耳技术试验成功后,全县种植银耳发展迅速,栽培量猛增。随着栽培量的增多,发现在同一栽培条件下,菌种发育优劣能明显影响银耳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银耳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银耳的产质量已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此,我们对袋式木屑栽培银耳的病虫害作了一次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介绍如下: 一、常见病 害  相似文献   

16.
银耳是中国的特产,野生银耳数量稀少,一般采用人工栽培。银耳的人工栽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文综述了我国银耳的研究历史,并对栽培、加工、药用、育种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袋栽银耳关键技术与防害措施陈为平(福建省古田县科协为民食用菌场35220)1选择好栽培季节银耳属中温型食用菌,选择栽培季节是十分重要的。按其生物学特征,以春秋两季气温最适。为了能够连续性进行生产,可人为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使之不受季节的限制。生产银耳...  相似文献   

18.
袋(瓶)栽银耳菌种的制作,包括母种分离和提纯、原种培养、栽培种扩大三阶段。 (一)母种的培养:首先要配制培养基,取马铃薯200克,洗净、去皮、切碎,加水1000毫升煮沸30分钟,用8层纱布过滤,取溶液,加琼脂20克、葡萄糖20克,文火加热至琼脂溶化,趁热分装试管,高压灭菌(1.2公斤/厘米~2)30分钟,趁热排斜面。 1.银耳孢子的弹射:选一朵八成熟、朵形大、肉质厚、色鲜白、无杂菌的银耳作为  相似文献   

19.
当今“买放心菜,吃安全菇”已成为国内外消费新潮。因此,随着都市民众安全意识增强,对银耳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古田菇农在银耳安全栽培技术上不断创新,先后出现营养罐栽培和罩袋栽培。最近古田县绿康食品有限公司又研究成功一种“银耳安全容腔绿色栽培新工艺”,获得国家两次发明专利。这一技术创新,将为银耳绿色栽培,提供完整的生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冬季和春寒时节,气温都很低,要种好银耳重要一点是使银耳栽培室的温度保持在22℃—25℃左右。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当地银耳栽培户采用的炕道温室栽培银耳,经济方便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