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沾益区中药材林下仿野生种植现状、优势,针对存在的林下栽培管理技术滞后、种植模式单一、部分中药材品种面临枯竭等问题,提出抓队伍建设,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保护濒临灭绝中药材品种;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培养药农的市场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对策措施,旨在为沾益区中药材林下仿野生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乌当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同时其森林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辖区内林地资源空间,在有限的耕地资源条件下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对推动当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为促进乌当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乌当区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在生态环境、品种资源、林地资源、政策支撑、市场方面具备的优势,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欠缺科学规划、资金投入不足、种植技术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化程度不高、资源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深入调研,科学规划、依托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科技支撑,培养技术人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3种药材进行林下套种,以期为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将铁皮石斛附生栽培于树上,金线莲和黄精种植于林地,同时开展与大棚栽培方式的对比,观察比较成活率、生长状况及产量效益。结果显示,与大棚栽培方式相比,林下铁皮石斛出芽率无显著差异,而茎杆增长量是大棚栽培的68.0%;林下金线莲成活率比大棚种植金线莲成活率低10.9%,但折干率显著高于大棚种植。林下种植药材与大棚栽培相比产量偏低,但病虫害发生少,投入产出比高于大棚栽培。开展林下中药材复合栽培,可将林地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林、农复合经营体系,"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的林下中药材立体套种模式,可对淳安县林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4.
三七作为传统中药材是我国中药行业的重要原料资源。三七种植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以其为原料的制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七种植为技术主题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检索结果作为样本,对三七种植的相关专利技术进行统计分析,从时间分布、申请人类型、技术领域分布、主要申请人专利分布、关键技术等角度,对该领域的专利技术状况进行梳理,以期为国内三七种植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青海省林下中药材发展现状,指出了林下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编制发展规划,体现区域特色;整合扶持资金;加强示范引导,提高种植基地建设水平;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水平;创建中药材信息服务平台等解决措施,以期为青海省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田清香 《新农业》2023,(10):41-43
随着贸易融合环境的扩大,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态势,针对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进行探讨,可以帮助我国药农、企业明确技术实施重点,掌握种植技术内容,从而为企业的完善创造条件。结合当前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资源优势、政府支持、龙头企业领导、药材市场逐渐完善的环境下,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将会获得极大的发展,在我国形成一支重要的经济发展队伍。  相似文献   

7.
互助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林下中药材的需求越来越高。互助县森林资源面积较大,气候、土壤、交通、人力适宜种植中药材。本文结合互助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探索互助县林下中药材种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气候和环境多样性显著,有中药资源6559种,占全国的51.4%.常种植的有:三七、云当归、云黄连、云茯苓、胡黄连、砂仁、板蓝根、白术、云山楂、狗脊、桔梗、柴胡和玛咖等60余种,种植初具规模.中药材种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业防治组织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种植规范化程度低;药材病虫草鼠害上升,严重影响质量、经济效益.现将中药材种植常见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丽江市林下经济发展十年规划》蓝图,以宁蒗县山区种植林下中药材为例,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立体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优势凸显、发展可行、效益明显、群众积极。实践证明,大有发展潜力,应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现提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七为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在云南文山种植历史悠久。为开辟新种植区,在福建省仙游县试种,现将实际引种情况进行总结,对育苗技术进行详述,并对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归纳,为福建省三七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洋 《乡村科技》2023,(9):89-9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药材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中药材原材料的快速繁育、田间常态化管护逐步转向林下仿野生种植、药园零残留管护,其原生态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贵州省仁怀市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实践,从种植地块选择、林间清理及整地、采种选种、种子处理、播种、间苗、移植、后期管护、采收和贮藏等方面对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深化成熟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促进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羌活作为青海省道地中药材之一,有着较好的种植收益.野生羌活资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利用林下闲置的空间发展羌活套种栽培成为冷凉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选择.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对选地整地、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环节的试验探索,总结出羌活在冷凉山区林下套种技术,为湟中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下党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北方地区林下党参种植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地区的党参种植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天麻是一味大宗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领域药谱中广泛应用,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林地效益,黎平县开展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本文主要从种植区选择、菌材选择及培植、整地种植、天麻基地管理与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运输、加工和分级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以期为黎平县天麻林下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冬季至2011年春季,白河县宋家镇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广泛宣传、精心准备和多元扶持,抓住中药材市扬回暖的机遇,融资500多万元,在双喜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以白术、天麻、三七、黄连、金银花为主要品种的中药材1000亩。被安康市政府挂牌命名为“安康市中药材种植千亩示范园”,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林下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三七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林下三七为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和施用生物菌有机肥处理,通过扩增16S rDNA序列对两种处理下林下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多样性分析、OTU分析、菌群分析;运用UPLC-MS/MS技术分析林下三七的次生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1)施用适量生物菌有机肥有利于林下三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在门水平下,处理组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5.57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19.509%)、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12.267%)组成。在属水平下,处理组菌群主要包括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 10.185%)、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4.816%)、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5.133%)、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3.249%)。(2)对三七的次生代谢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处理组和对照组样本第一主成分明显分离,与三七根际土壤的结果相似;三七的酚酸类次生代谢产物有4种上调,29种下调。...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在土壤消毒技术暨三七产业绿色发展培训会上,来自全国农业、中药种植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三七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现场验收,并与三七种植企业代表、三七种植户等共同见证了三七栽培技术取得的新成果——轮作年限由原来的15~20年缩短到3~5年。三七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在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三七种植过程中存在轮作间隔周期过长、连  相似文献   

18.
霍山石斛林下生态平衡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祥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35-36,55
霍山石斛是一种珍稀中药材,被列为中华"十大仙草"之首,但其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近年来,霍山石斛大棚种植发展迅速,但林下原生态种植技术刚刚兴起,尚处于试验与摸索阶段.该文介绍了霍山石斛的生长特性及其在原生态环境下种植、管理及采收等关键技术要点,以期为进一步保护霍山石斛野生资源、促进霍山石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腾冲市将中药材产业作为“产业之首”“工业之基”“立农之本”“振兴之源”的主要产业来抓,但存在品牌效应难打响、产品产值难提高、市场风险难把控、项目资金难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不强、中药材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充分利用腾冲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悠久的制药历史,不断加强良种繁育推广,建设绿色有机化基地,提升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打造“腾药”品牌,延伸拓展健康产业,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推进中药材三产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大规模发展海口林场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通过对海口林场现有森林资源状况及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情况的分析,归纳出海口林场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是今后林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需在加强自主研究的同时,与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加强合作,进行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