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以碑坝群体种为原料,综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以做青温度(A)、摇青时间(B)、杀青温度(C)、初烘温度(D)为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从毛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含量等品质指标探讨做青温度、摇青时间、杀青温度和初烘温度等工艺对陕西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因素对陕西乌龙茶毛茶感官品质的影响大小依次是CABD,做青温度和杀青温度对陕西乌龙茶毛茶感官品质、水浸出物总量、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值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摇青时间和初烘温度对毛茶感官品质、氨基酸含量和酚氨比值影响均不显著(p0.05)。综合感官审评结果和品饮习惯,制定陕西乌龙茶的优选工艺流程为:鲜叶→晒青→摊晾→做青(温度20℃~21℃,相对湿度70%~80%,做青4次,时间分别为第1次摇青2min晾青1h、第2次摇青5min晾青2h、第3次摇青10min晾青3h、第4次摇青20min晾青9h)→杀青(温度250℃)→揉捻→初烘(温度180℃)→复烘。  相似文献   

2.
加工工艺对名优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狗脑贡茶、东江银毫茶、汝白银毫茶和东湖银毫茶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摊青时间3~4h,摊叶厚度1~1.5cm,摊青后鲜叶含水量为70%在右有利于提高名优茶品质,尤其对高山茶摊青时间适当延长其品质越好;高档名优茶的制作采用机械杀青(使用6CST30杀青机,入口空气温度120~140℃,出口温度100~120℃,杀青时间60~80s,减重率为35%~40%)能很好地达到杀青要求,特别是针对高海拔地区和水库库区茶叶的杀青,还能提高品质;高山茶以不揉捻为好,有利于保证绿茶类名茶色泽翠绿多毫  相似文献   

3.
青胡椒加工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胡椒色泽、精油含量以及产品得率为主要考查指标,对影响青胡椒产品品质的4个因素:胡椒鲜果成熟度、杀青温度、杀青时间以及干燥温度进行研究。采用DPS统计软件以及正交试验分析得到青胡椒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七、八成熟胡椒鲜果为原料,杀青温度为100℃、杀青时间为10min、干燥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炒青工艺对铁观音感官品质的影响,获得最佳炒青工艺参数,文章对采用相同做青工艺的铁观音做青叶,设置不同炒青温度、不同投叶量、不同炒青时间以及不同炒青机转速等处理加工铁观音毛茶,分析不同炒青工艺对铁观音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青温度的升高,投叶量的增加,炒青时间的延长以及炒青机转速的加快,所制铁观音毛茶的感官品质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铁观音炒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炒青温度260~280℃,投叶量6~7 kg,杀青时间6~10 min,杀青机转速26~30 r/min,研究结果可为铁观音杀青工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福云6号"单芽茶青为试材,经相同的萎凋、揉捻,然后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发酵处理,设置三个发酵时间梯度3h、4h及5h,和三个发酵温度梯度24℃、26℃及28℃,后经相同干燥工序,得到成茶。对其成茶的化学组分进行测定,再对成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探讨不同的发酵处理对单芽红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将同批次茗科1号乌龙茶适制鲜叶等量分配给6个参试小组,统一参照闽南清香型乌龙茶工艺流程进行加工试制,结果表明:鲜叶弱光晒青30 min后,在室内摊晾1~2 h即可摇青;第一次摇青转速12~15 r/min、时长2~3 min,第二和第三次摇青转速与时长逐步提高,摇青总转数为400转左右,每次间隔时长约2 h,做青历时20 h;杀青温度控制在260~280℃,两次毛火温度均为60~65℃,而后于70℃烘至足干(约需100 min)为获得较优清香型乌龙茶风味品质的最适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针芽形绿茶连续化生产线设计与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针芽形名优绿茶品质特点及加工特性,集成运用设施摊青装备、电磁内热滚筒杀青机、多级连续理条机、搓叶机、远红外提香机等新型节能高效设备,组建一条实用性强、高效节能、品质优异的针芽形名优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并对生产线中摊青、杀青、理条、烘焙等关键工序的作业参数进行研究,提出整套针芽形绿茶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经研究后,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摊青温度18~25℃,相对湿度60%~90%;杀青投叶量125 kg·h-1,温度270℃,时长65 s;多级连续理条为240℃(38 Hz),210℃(40 Hz),180℃(45Hz);滚筒干燥温度40~55℃;烘焙温度100℃,投叶量30 kg·h-1。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云南红河州名优绿茶梯田秀峰茶的杀青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杀青温度、时间对梯田秀峰茶品质影响较大。主要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色相角Ha^*b^*先增后减;茶多酚含量随杀青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杀青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利用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和杀青时间以140℃、50s为宜。  相似文献   

9.
勐库大叶种是国家级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其所制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香气浓郁,滋味浓强,是普洱茶产品的杰出代表。文章围绕杀青、干燥两大关键工序,系统探究不同杀青方式、杀青温度以及干燥方式等对勐库大叶种普洱茶毛茶品质成分及感官风味的影响,以获得最佳工艺技术参数,进而为普洱茶毛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碧香早品种夏茶一芽三、四叶为原料,在黑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在杀青前,加入"做青工艺",以摇青次数、渥堆程度和干燥温度为参考因素加工黑毛茶,分别对成品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为摇青3次、轻度渥堆、120℃干燥温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加工处理对机采秋季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龚淑英  刘蕾  敖存 《茶叶》2011,37(1):6-10
以秋季机采叶为原料,采用不同加工处理,制作微波固样和毛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调温调湿摊青处理,以轻摇加重而次数较少者效果为佳;在晒青失水率5%、摊青温度18~20℃、湿度76%~80%、时间14 h、轻摇三次并共计360 s加工条件下,机采秋季绿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青钱柳叶为试材,以多糖、黄酮含量及感官品质为分析指标,研究了微波杀青、锅炒杀青、蒸汽杀青、微波蒸汽组合杀青等不同杀青方法对青钱柳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杀青方法能显著提高青钱柳多糖和黄酮等活性成分含量,蒸汽杀青对提高青钱柳茶感官品质效果显著;微波杀青时间为90 s得到的青钱柳茶多糖和黄酮含量最高,多糖含量为9.23%,黄酮含量为7.45%,蒸汽杀青2 min的感官品质最好。综合评价不同杀青方式对提高青钱柳功能成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微波是青钱柳茶加工的最理想杀青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杀青和干燥是碾茶加工的两个关键工序,为提高碾茶(抹茶)品质,通过研究300K-SS型碾茶蒸机(杀青机)的转速、蒸汽流量和AYHF-450K型碾茶烘房(干燥机)燃烧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分别探讨对碾茶感官品质、理化成分等的影响;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研究杀青和干燥工艺参数的关键差异性成分。结果表明:当杀青机转速为400 rpm/40 rpm时加工的碾茶外形色泽绿,茶汤嫩绿明亮,咖啡碱和酯型儿茶素的含量低,滋味鲜醇,综合品质较优;蒸汽流量为110 k/h加工的碾茶氨基酸含量(4.75%)显著高于其他流量,酚氨比最小,茶汤滋味鲜爽、苦涩味平衡较好,茶叶的色相(b*/a*)绝对值最小,表明其颜色绿度高;采用250℃燃烧机温度干燥的碾茶感官评价得分最高,酚氨比和酯型/非酯型儿茶素的值最小,茶汤滋味相对协调纯正,且较好保留了鲜叶中的叶绿素,使茶叶及茶汤呈现较绿色泽。PLS-DA将3种工艺条件改变所加工的碾茶明显区分,酚氨比、酯型/非酯型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在不同工艺条件加工的碾茶中差异较大;此外,由载荷图分析得出干燥温度可能是碾茶加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金鑫  许佳妮  陈俊 《茶叶》2023,(1):17-20
针对天台山云雾茶机械加工中色泽偏暗、工艺繁冗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杀青温度(230-290℃间)和做形温度(110-170℃间)组合下对品质影响的研究,并围绕结果开展设备选型与标准化探讨。结果表明,滚筒杀青在270-265-260℃组方案下,酚氨比较低,感官审评得分与色差综合评价较优,能明显改善成品茶色泽和内质;理条机做形在110℃组方案下,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成品茶光泽度和绿度较佳,感官审评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改变黄花菜的传统日晒加工受天气影响,不能及时加工而导致开花、腐烂的现状,采用太阳能热泵烤房对黄花菜进行烘烤加工,对其烘烤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在烘烤温度65℃下汽蒸杀青2 h;60℃下持续排湿干燥4 h;60℃下5 min排湿,5 min蒸制的间歇排湿干燥14 h,加工的黄花菜在感官和理化指标上通过了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的检验,符合DB43/168-2008(黄花菜)要求,并且节能、环保,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6.
何迅民  叶火香  何科伟 《茶叶》2011,37(3):147-149
本文针对松阳香茶存在的色泽不绿,香气不高等品质问题,采用不同杀青温度和不同的投叶量处理,研究其对松阳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工艺相同的基础上,采用8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下锅温度以250℃,投叶量在100kg/h时,炒制的香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我所绿茶现行工艺:杀青温度180℃~280℃,时间4~8分钟。揉捻是根据揉捻机的型号和鲜叶嫩度,投叶量,揉捻时间及加压时间长短不同而异。加压的原则是:轻——重——轻。干燥中的初干(烘干)温度一般掌握在80~120℃之间,手工烘干到七成干;机械烘干是在温度80~110℃中烘干11~13分钟。干燥中的足干(复干)在开始1  相似文献   

18.
将同批次铁观音适制鲜叶等量分给20个参赛小组,按照安溪铁观音工艺流程进行比赛,根据各参赛茶样的品质审评结果,总结出该批次清香型铁观音的最优工艺参数:鲜叶弱光晒青20~30 min,在室内摊晾10~20 min后摇青;第一次摇青时长2~3 min、摇青笼转速28 r/min(下同),第二和第三次摇青时长逐渐增加、晒青不足者增加第4次摇青,每次摇青间隔时长约1.0~4.0 h,整个做青过程以"看青做青"为原则,做青历时16~18 h;杀青温度控制在250~280℃。  相似文献   

19.
在武夷岩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初焙、晾索、复焙各工序中,青叶的颜色、水分、气味、形态等发生相应的变化,需通过制茶师傅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来判断青叶是否达到每道工序与工艺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武夷岩茶采制各工序适宜工艺下在制叶的感官特征,以期为生产者更好地掌握武夷岩茶的采制技术,提升武夷岩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芒果干制过程的能源利用率及干制品的品质,在真空渗透脱水预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热泵干燥温度(50、55、60 ℃)及间歇时间(1、2、4 h)下对芒果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干燥温度越高,水分比下降越快,干燥速率越大;热泵干燥、间歇时间越长,水分比下降越快,干燥速率越大;55 ℃干燥温度下,热泵间歇干燥的水分比下降的速度及干燥速率均高于连续干燥,干燥时间显著缩短。Midilli模型为最适宜模拟芒果高温热泵干燥特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