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沈培和 《中国茶叶》2006,28(4):31-31
本书汇集了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龙井茶生产、经营、研究的茶农、茶界学者、专家和文艺界人士的亲历、亲见、亲闻以及亲自研究考证有关西湖龙井茶的珍贵历史资料,是第一本以“三亲”角度来写西湖龙井茶的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茶香氤氲中演绎西湖龙井茶文化的历史传奇,以及许多关于西湖龙井茶的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相似文献   

2.
蔡嘉嘉  黄潇苇 《茶叶》2023,(1):57-59
为打破西湖龙井茶文化的传统表达形式,探索西湖龙井茶文化滋味的多元化与品赏方式的艺术化呈现,研发展示西湖龙井茶冷萃茶品饮艺术、明代文士茶与日本煎茶道的时空对话、东西方文化结合的西湖龙井茶的鸡尾酒等品赏艺术,构筑立体化、多元化西湖龙井茶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3.
金建公 《茶叶》2011,37(3):181-183
本文阐述了生产西湖龙井茶优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与西湖申遗的关系,对西湖龙井茶的生长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西湖龙井茶产地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3月25日,2016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式暨西湖龙井开茶节启动仪式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拉开帷幕。本次开茶节以"喜迎峰会,茶香世界"为主题,展示西湖龙井茶文化特色,推动西湖龙井茶文化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开幕式现场举办了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手工炒茶技艺传承人大赛、西湖龙井茶及世界茶品鉴体验、"我的西湖龙井茶情怀"征文及微纪录片、茶园定向采风、寻访都市  相似文献   

5.
许咏梅 《茶叶》2023,(1):1-8
西湖龙井被誉为中国的“绿茶皇后”,自2009年以来,西湖龙井茶的价格一直飙升且居高不下,本文根据三次实地调查,采用1980—2016年间的顶级明前西湖龙井茶的价格数据,运用经济学原理,对顶级明前西湖龙井茶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近年来,顶级明前西湖龙井茶的“身份”已由生活必需品转变成奢侈品了。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顶级明前西湖龙井茶产量极少、供需缺口的日益增大,特(顶)级西湖龙井茶的人均消费量微乎其微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其它因素如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西湖龙井茶的拍卖价格、2012年后开始实施的反腐败抑价政策、西湖区独特的气候环境等都是辅助影响因素,本文也为“武夷大红袍”、“信阳毛尖”等的名茶价格研究提供案例佐证。  相似文献   

6.
西湖龙井名茶瑰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商建农 《茶叶》2005,31(1):11-12
西湖龙井古称龙井茶,是西子湖畔一颗灿烂的明珠,国家名茶瑰宝。龙井茶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她孕育于西湖秀丽的湖光山色之中,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间,凝西湖山水之精华,聚中华茶人之智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有的品种,精细的加工工艺和品质风韵,至高的品尝价值,素以“色绿、香郁、味甘、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为保护和传承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弘扬西湖龙井茶文化,提升西湖龙井茶的美誉度,9月15~21日,由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杭州西湖本山龙井茶叶博物馆主办的西湖龙井茶茶师(制茶)培训班在杭州西湖本山茶业有限公司举行,来自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的21位制茶师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西湖龙井茶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为了进一步保障西湖龙井茶的质量安全,探索西湖龙井茶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推进茶树病虫害社会化服务方式,从2010年开始西湖风景名胜区在全区实施了西湖龙井茶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解决当前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存在的问题,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和效果,整体提升西湖龙井茶的质量安全水平。一、西湖龙井茶病虫害统防统治做法1.落实组织保障2010年7月,杭州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湖龙井茶群体种种质资源保护和病虫害  相似文献   

9.
龙井茶园春肥早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茶是一年中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效益最佳、又无农药污染的一季茶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茶叶已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茶价也已放开,各地名优茶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不少产品已于3月上中旬就纷纷上市抢占市场,这对上市稍迟的西湖龙井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此,如何提早西湖龙井茶上市和提高西湖龙井茶的春茶产量,特别是提高“雨前”高档西湖龙井茶的产量,在“一优两高”上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0.
选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12个龙井茶,以SDE法提取茶叶香气,用GC-MS配合标准样品定性和定量分析,再以聚类分析探讨产区之间茶叶香气组成及含量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西湖产区龙井茶香气组分的数量较多、香气含量较高,尤其是芳樟醇、己酸叶醇酯、β-紫罗兰酮、橙花叔醇、苯甲醛、壬醛、香叶醇、雪松醇和反式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9种重要香气组分的含量较高。以这9种组分的含量为变量,以茶样为实体,作聚类分析。将13个茶样分为两组,来自西湖产区的6个龙井茶样和来自钱塘产区、越州产区的茶样各1个茶样聚为一组;其余5个茶样聚为一组。双浦镇虽属于西湖产区,但该地龙井茶香气和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样有一定差异;敬亭绿雪不能和西湖产区龙井茶聚为一类。据此认为:(1)原产地的西湖龙井茶香气的成分多、含量丰富;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龙井茶香型比较接近,各有一个优质茶样与西湖产区龙井茶聚为一类;敬亭绿雪距离原产地远,其香气组成与西湖产区龙井茶差别大。(2)可以选用合适参数,再以多元分析方法明确揭示几个茶区龙井茶香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应玉萍 《茶叶》2016,(2):108-110
西湖龙井茶是全世界茶叶中的珍品,西湖龙井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茶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湖龙井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切实做好抢救、保护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西湖龙井茶是中国的历史名茶,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龙井茶原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气候环境,使龙井茶形成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的独有特色,即所谓的"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为绿茶之冠,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龙井的引种是龙井茶发展的自然趋势。早在清末和民国时期便开始有对西湖周边山坡的开荒,扩大龙井种植面积。建国后,以政府扶贫和地方增收的合作形式,杭州西  相似文献   

13.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4,(1):61-63
1 黄旭明副省长对龙井茶证明商标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龙井茶实施证明商标保护五年来,西湖龙井茶、新昌大佛龙井茶、嵊州越乡龙井茶、淳安千岛玉叶牌龙井茶、萧山湘湖龙井茶等“龙井茶家族品牌”齐头并进,强势崛起,浙江绿茶的“龙井茶品牌板块”已经成型。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和培育,龙井茶取得了“品牌提升、量值齐增”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9日,杭州市农办、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在北京举办"西湖龙井茶规范管理"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10月份左右将重新对全国所有西湖龙井茶专卖店实行授牌许可。据了解,杭州市政府根据西湖龙井茶的实际生产范围划定了16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域,主要涉及西湖风景名胜区及西湖区留下、转塘、双浦等3个镇街,而此前由杭州市政府  相似文献   

15.
为对不同年份和品种原料制作的大佛龙井茶的品质情况有更明确的了解,利用HPLC测定了3个不同年份、7个不同茶树品种原料生产的大佛龙井茶样本中的儿茶素单体含量及其组成情况,并与西湖龙井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生产的大佛龙井茶的儿茶素组成总体上没有明显差别;不同品种原料制作的大佛龙井茶的儿茶素组成有较明显的差异。相似度分析表明,同一茶树品种原料制作的大佛龙井茶与西湖龙井茶之间的相似度高于不同品种分别制作的大佛龙井间的相似度。试验结果为大佛龙井茶的品质管理和大佛龙井茶生产中的品种选用与搭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咏梅 《茶叶》2012,38(2):91-95
西湖龙井美誉天下,其中又以狮峰龙井最为珍贵,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区龙井村狮峰龙井茶农户为调查对象,详细阐述了狮峰龙井茶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现状与特点及狮峰龙井茶的价格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西湖龙井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2,(4):1-1
本刊讯4月5日下午,2012年西湖龙井茶首场拍卖会在中国国际茶叶拍卖交易服务中心(筹)成功举行。本次拍卖会三个标的各5公斤,分别为杭州之江茶叶有限公司的"馀德"牌西湖龙井茶,产自西湖区龙坞村;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狮峰"牌西湖龙井茶,产自西湖风景名胜区狮峰山;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的"贡"牌西湖龙井茶,产自西湖风景名胜区龙井村。根据产地不同,三  相似文献   

18.
夏狄刚 《中国茶叶》1996,18(6):14-16
西湖龙井茶历来为手工制作,炒制主要分青锅、煇锅两道工序,炒茶手法不下十种,技术要求很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一个熟练的炒茶师傅一天只能炒制500g特级龙井。为实现龙井茶炒制机械化,经过近40年的努力,已取得重大进展,研制的龙井茶炒制机械正逐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龙井茶制作机械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传统绿茶名品的代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传承光大。自隋唐以来,经历沧海桑田,始终在中国众多名茶中保持着出类拔萃的地位,其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在当今时代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生生不息据专家考证,西湖之茶最早是南朝诗人谢灵运(385~433)在下天竺翻译佛经时,将浙江天台山的茶树移植于下天  相似文献   

20.
发展杭州茶文化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浪平 《中国茶叶》2005,27(4):19-21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杭州作为龙井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兼古今,集中外,底蕴深厚,别具特色,有"中国茶文化之都"的美誉.将杭州茶文化作为继西湖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旅游资源,极具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