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舌病病毒是引起绵羊、牛蓝舌病的病原.该病毒是一种结构复杂的RNA病毒,对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可以阐明其致病机制和遗传学规律,有助于蓝舌病预防治疗的研究.国内对该病毒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简述了蓝舌病病毒基因结构和蛋白特点及对其的利用,为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蓝舌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以昆虫为传播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本文从蓝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及疫苗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疫情播报     
瑞典发现牛蓝舌病病例据瑞通社9月6日报道,瑞典西南部哈兰地区日前发现牛感染蓝舌病病例。这是瑞典首次发现蓝舌病。  相似文献   

4.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以库蠓作为传播媒介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家饲和野生反刍兽的传染病。目前,蓝舌病病毒有26个血清型分布世界各地,且型与型之间不发生交叉免疫,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牛、鹿等反刍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甚至导致反刍兽死亡。检测蓝舌病病毒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以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为主。文章综述了蓝舌病的流行分布情况、病原特性、传播媒介、发病机理与临床症状、诊断技术与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牛蓝舌病是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在反刍动物中发病率较高,发病期间会出现口鼻腔、眼部充血、水肿、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牛群大量感染,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探讨了牛蓝舌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6.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以昆虫为传播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可引起高热稽留、消瘦,以及口、鼻和胃黏膜出现溃疡性炎症等症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划定为A类动物疫病。主要从蓝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蓝舌病(Bluetongue) 绵羊蓝舌病是一种虫媒病毒传染病,以发热,坏疽性口炎和蹄炎为主要特征。苏联称本病为绵羊卡他热。病羊舌部可能变蓝,故有蓝舌病之称。病原蓝舌病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环状病毒属(Orbivirus),能在媒介者库蠓和受感染的畜体内繁殖。脾脏和淋巴结是蓝舌病病毒特异性抗原定位的地方,病毒的复制在淋巴样细胞的胞浆内进  相似文献   

8.
牛蓝舌病、黏膜病和传染性鼻气管炎是分别由蓝舌病病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和牛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 3种传染病。为了摸清这 3种疫病在楚雄州的存在、分布及流行情况 ,为制定防疫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在州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牛蓝舌病、黏膜病和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血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 .1 受检血清 选择州内分别代表坝区、半山区、山区、亚热带地区的楚雄、姚安、双柏、元谋 4县 (市 )农户散养成年牛 62 7头 (水牛 32 0头 ,黄牛 30 7头 ) ,采集血样 ,分离血清 ,低温保存备检。调查统计时又从各县细分出坝区、…  相似文献   

9.
罗学军 《兽医导刊》2022,(5):116-117
蓝舌病是一种经济上重要的反刍动物病毒性疾病.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属于我国一类动物传染病,对多种反刍动物健康造成威胁,并可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本文对蓝舌病的历史和世界分布、经济影响、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进行综述,旨在为蓝舌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Blue tongue vires,BTV)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病畜口鼻、胃肠道黏膜出现溃疡性炎症变化。该病可导致胎儿畸形、幼畜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给反刍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反刍动物蓝舌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1病原学本病的病原为蓝舌病病毒(BTV),BT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  相似文献   

11.
牛高热症是多种原因引发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下体温超出正常的范围的病症表现。临床将牛体温超过39.1℃,低于41℃的发热症状称之为高热症。高热症在牛养殖中较为常见。可能引起牛高热症的疾病类型较多,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牛蓝舌病、流行热病等。不同疾病引发的高热症状病因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也有不同之处,治疗更需要对症用药,方能提高牛高热病的治疗有效率。本文就以最常见的病毒性腹泻、蓝舌病、流行热病为例,探讨牛高热症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旨在为牛高热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79年我国在云南省首先发现羊蓝舌病。据资料记载,本病在我国有临床症状的仅局限于长江以南的四川、安徽、云南、湖南四省区。但是,位于黄河以北的山西省阳城县继山西省1991年交城县首次发生本病后,于1993年发生羊蓝舌病,1996年又呈大面积流行。现将有关情况报导如下:1病原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反刍兽动物的一种传染病。蓝舌病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环状病毒后,为一种双股RNA病毒。存在于病畜血液和脏器中,在康复的动物体内存在达4~5个月之久。抵抗力很强,在室温条件下50%甘油中可存活多年。全…  相似文献   

13.
为监测广东省蓝舌病流行状况,2014年从广东省某一奶牛场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虫媒病病原,对经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并鉴定。经鸡胚静脉接种后取肝,研磨后离心取上清转接C6/36细胞和BHK-21细胞,出现CPE,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的VP7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电镜观察病毒粒子,证实分离到蓝舌病病毒,命名为GD/ST2014。进一步扩增VP2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以及血清中和试验,表明此分离株为血清型7型。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牛源蓝舌病病毒血清型7型的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4.
蓝舌病病毒通过吸血昆虫(库蠓)在易感反刍动物之间叮咬进行传播。在家畜中,蓝舌病易发于某些品种的羊,具有典型症状,呈地方性流行;牛感染蓝舌病通常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作者分析和总结了近年蓝舌病疫情发生和传播可能的潜在路线,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致病机理及宿主对蓝舌病病毒的免疫反应,并对蓝舌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建议要加强对该病的深入研究,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牛蓝舌病是一种虫媒的病毒性传染病。病牛在感染后表现为体温升高、不断消瘦以及出现口腔和鼻腔黏膜的溃疡,甚至还会引起牛的跛行。处于妊娠期的母牛感染后可以引起流产和胎儿的畸形。犊牛感染本病时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严重发病时可以导致病牛死亡。本病的发生可以造成养殖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牛蓝舌病的全面总结以及防控方面的研究,为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西牛羊蓝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舌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其特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鼻腔和胃肠道粘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山羊、牛等也能感染本病。蓝舌病病原属于呼肠孤病毒环状病毒属。本病最早发现于南非,现已扩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已...  相似文献   

17.
正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Blue tongue vires,BTV)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畜主要临床症状为口鼻、胃肠道黏膜出现溃疡性炎症变化。该病可导致胎儿畸形、幼畜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给反刍动物养殖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蓝舌病诊断和检测类标准是检测和判断蓝舌病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以昆虫为传播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可引起高热稽留、消瘦以及口、鼻和胃黏膜出现感染性炎症等症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划定为A类动物疫病。从蓝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免疫、病理变化、诊断、预防措施等方面,对蓝舌病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动物蓝舌病监控系统的建立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绵羊蓝舌病自然发病区蓝舌病的传播规律及病毒血清型的分布,为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1995年7月起,在师宗县建立了动物蓝舌病监控动物群,经3年的观测,对19头牛监控,共采血667份,分离获得蓝舌病病毒10株,经血清学鉴定为3、4、5、15型血清型,该3个血清型均为首次分离到的国内新毒株。  相似文献   

20.
动物蓝舌病是由库蠓传播,由蓝舌病毒(Bluetonguediseasevirus,BTV)引起,主要侵害绵羊并可感染其它反刍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本文综述了蓝舌病的历史与分布、病原特性、监测及诊断技术、流行特征及其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