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食品产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肉鸡产品发展领域.许多进口国常常以出口肉鸡产品质量不符合本国技术标准要求为由,设置技术壁垒,动辄以封关为手段限制我国肉鸡产品出口,常常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完善肉鸡出口企业产品质量保证机制,抓好肉鸡源头管理,向进口国提供合格的肉鸡产品,是摆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大型肉鸡生产企业面前的新课题。肉鸡出口产品除了包装设计符合进口国要求外,不含有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各肉鸡产品进口国对我国出口肉鸡产品不断提高的卫生质量要求,打破国外贸易壁垒,提高我国肉鸡饲养技术水平,切实提高我国出口肉鸡产品的卫生质量,严格控制好困扰我国肉鸡产品出口的疫病及兽药残留问题,提高我国肉鸡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把我国的肉鸡饲养业做大做强,我局技术人员本着从源头抓起的原则,认真做好出口肉鸡饲养的监管工作,对蓬莱及周边地区的两千多家规模在5000只以上的出口肉鸡饲养场进行了考核注册。在对出口肉鸡饲养场注册登记过程中,笔者发现出口肉鸡饲养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药物残留是肉鸡生产中一项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近几年的肉鸡出口受阻,其根本原因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标准,如1990年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冻鸡肉被检出含有兽药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索赔和退货达数万吨,造成连续三年对日出口受阻,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4.
一意义目前影响中国禽肉销售,尤其影响出口的因素有二个:一是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疾病不仅影响食品的安全性,而且会影响进口国畜牧生产的安全,这是一个非常原则性的问题,对方一旦在我们的禽肉中发现禽流感类病毒存在,一定会无条件停止交易,对欧盟出口要求更为苛刻,新城疫亦被列为检查的项目,而且要求批批检验。因此对出口企业来讲,在肉鸡饲养过程通过科学合理措施防止感染病毒性疾病是重点工作。另一个影响因素是药物残留,药物残留主要是指激素和抗生素。反药残问题是一个老问题,目前对日韩出口企业来说,似乎不是一个关键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经15年的艰辛努力,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制,也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经济贸易对世界完全敞开,但近期我国肉鸡出口贸易却一波三折,肉鸡出口频频受阻。原因是进口国对我们设置了一个高高的门槛———绿色壁垒,这个绿色壁垒主要是疫病和药残问题。面对这急待解决、生死攸关的严峻形势,行业各管理部门都在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我国的一些大型肉鸡出口企业也率先采取应对的根本性措施,提高我国禽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入世5个多月…  相似文献   

6.
鸡肉:2000年我国肉鸡产量达到1207万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禽肉生产国。然而,禽肉出口仅占生产量的3%左右,是典型的生产的“巨人”和出口的“矮子”。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已成为肉鸡净进口国。到1999年,我国肉鸡净进口量已达到46.5万吨。目前我国肉鸡业主要由于疫病和药残问题而严重影响出口。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密度大、发病率高,饲养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大量抗生素预防疫病,这导致我国鸡肉药残超标事件屡屡发生,降低了我国鸡肉在国际市场的声誉。近来,一些国家如日本、欧盟等国设置高的技术壁垒限制进口…  相似文献   

7.
如何控制肉鸡的药物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残留是肉鸡生产中一项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近几年的肉鸡出口受阻,其根本原因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标准,如1990年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冻鸡肉被检出含有兽药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索赔和退货达数万吨,造成连续三年对日出口受阻,出口不及原来的二分之一,经济损失相当  相似文献   

8.
如何控制肉鸡的药物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残留是肉鸡生产中一项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近几年的肉鸡出口受阻,其根本原因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标准,如1990年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冻鸡肉被检出含有兽药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索赔和退货达数万吨,造成连续三年对日出口受阻,出口不及原来的1/2,经济损...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畜产品对外贸易中,肉鸡出口已成为畜牧业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影响我国肉鸡产品出口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制约外,以疫病、药物残留及生产标准等因素影响尤为突出。而药物残留已成为肉鸡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我国近几年来的肉鸡出口受阻,其主要原因就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因此,必须采取良好的饲养管理方法,从生产各个环节来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下面简要介绍肉鸡生产药残控制的几条基本法则,希望对养殖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肖士朋 《中国家禽》2001,23(1):15-16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国内肉鸡出口企业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按照国外食品卫生要求对加工厂进行了改造,使加工厂硬件上了档次,管理上了水平,为出口肉鸡产品的加工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很多出口企业却忽视了肉鸡货源的质量管理,导致出口肉鸡产品接连出现质量事故,给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几年来,综观国内外养鸡技术,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总结了一整套肉鸡货源培育的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1制定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  禽病预防措施象一根链条,从建场开始就已贯穿于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所以,在建场规划时…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农畜产品对外贸易中,肉鸡出口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肉鸡出口受阻其主要原因就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标准如欧盟的《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日本政府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等。药物残留是指在胴体内(宰后净膛鸡)存留有某种药物,部分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经15年的艰辛努力,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制,也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经济贸易对世界完全敞开,但近期我国肉鸡出口贸易却一波三折,肉鸡出口1频频受阻.原因是进口国对我们设置了一个高高的门槛--绿色壁垒,这个绿色壁垒主要是疫病和药残问题.面对这急待解决、生死攸关的严峻形势,行业各管理部门都在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我国的一些大型肉鸡出口企业也率先采取应对的根本性措施,提高我国禽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HACCP在出口肉鸡生产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出口肉鸡生产全过程执行HACCP管理,我国目前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作者结合自身在大型养禽企业多年的生产经验,并按HACCP管理体系的要求,对出口肉鸡生产流程关键点的确定及相关危害分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以此给我国肉鸡出口企业在生产中实行HACCP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肉鸡业发展很快,在白羽肉鸡引进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实现了鸡肉的出口。出口伴随着肉鸡企业的成长、发展、壮大,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和危机,所以最近这些年,肉鸡生产加工企业都很辛苦。因此,在肉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研究鸡肉出口的问题。作为中国食品土畜商会禽肉分会监事长和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会长,这几年本人经常参与鸡肉出口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羽毛绒及其制品的出口大国。本文分析了主要羽毛绒进口国的技术措施现状,介绍了主要国家的技术措施要求,包括技术标准要求、安全卫生要求和动物福利要求,阐述了部分进口国的准入资质要求,提出了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活动,发挥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与企业三者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联动作用等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羽毛绒及其制品出口行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饲料用药1.1饲料中添加药物饲料中药物添加剂要严格按照农业部有关饲料和添加剂标准添加。出口养殖企业,要切实弄清进口国对畜禽肉品中药物残留的具体要求,在生产中避免使用该药或要有足够长的休药期。有条件的应在屠宰后,对出口畜产品进行相关药物残留水平的监测,检测方法最好与进口国入关检查的方法相同,以确保所用药物残留不超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畜产品对外贸易中,肉鸡出口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在影响我国肉鸡产品出口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制约外,因疫病、药物残留及生产标准等因素影响肉鸡产品出口矛盾已凸显出来,而药物残留成为肉鸡生产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近几年来的肉鸡出口受阻,其主要原因就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标准.因此,必须采用良好的饲养管理方法,从生产中的各方面来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现简要介绍肉鸡生产药残控制的几条基本法则,希望对养殖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南通检验检疫局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扶持创汇农业,自2000年5月首次检疫出口金鱼以来到2002年2月,经该局检疫的62批、共361468尾金鱼均已在进口国顺利通关。为使南通地区金鱼养殖企业及时了解国家规定以及进口国的有关要求 ,该局动检科利用地方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作广泛宣传报导 ,同时派员到养殖场指导 ,帮助养殖企业从防疫设施、防疫制度到质量管理手册等方面符合规定标准完善注册条件 ,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江苏检验检疫局的注册验收获得出口资格。对每批出口金鱼 ,动检人员都进行现场检疫 ,确保出口金鱼无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3):49-49
生产:2002年我国禽肉出口下降,而产量仍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本市肉鸡生产虽保持了增长,但由于出口受阻、价格下降,增速明显减缓,2002年出栏肉鸡1.3亿只,增长5%,比前两年40%的增幅大大下降。但从2002年肉鸡养殖成本利润来看,养殖户还是有利可赚,再加上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肉鸡养殖被作为富民工程之一,郊区县仍在加强肉鸡养殖基地建设,预计2003年我市肉鸡生产仍将平稳发展。出口:从2002年9月份开始,我市肉鸡生食出口解冻,肉鸡出口企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出口,加强养殖基地的卫生安全,开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禽业导刊》2007,24(15):48-48
北京华都肉鸡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现代化大型肉鸡生产企业,产品不仅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还出口目本、韩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华都产品销售突破7万吨,销售熟食调理品1.4万吨。作为食品出口企业的华都,其质量管理到底怎样?7月31目,记者走进了华都肉鸡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