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奶牛日粮由粗饲料、精饲料和副料组成,奶牛粗饲料主要以青贮为主,因此确定奶牛对青贮的采食量是奶牛日粮配合的基础,也是奶牛营养消化代谢研究必需的参数。为此本研究就奶牛对青贮采食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给高产奶牛配制日粮时应遵循以下5项原则: 1.优质的青粗饲料供给要常年均衡.优质的豆科或禾本科与豆科混合调制的干草是不可缺少的粗饲料,这种青粗饲料日粮常年供应可占体重的1%~1.5%,而优质的干草应占粗饲料的80%.  相似文献   

3.
由于奶牛是反刍家畜,为保持瘤胃健康和正常的乳脂率,奶牛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饲料。这主要是因为粗饲料可以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有效保证瘤胃正常环境;可以刺激瘤胃收缩使消化物流出瘤胃,以促进瘤胃微生物的有效生长;可以避免因饲喂高比例精饲料引起的奶脂下降,如果日粮中粗饲料比例低于35%,就会选成奶牛产低脂牛奶。  相似文献   

4.
我区奶牛饲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精料喂量相对过高,进而导致奶牛代谢病发病率较高,限制了奶牛遗传潜力的发挥。另一方面,我区奶牛粗饲料多用玉米青贮等,营养价值低,大量饲喂对牛奶品质影响较大。本试验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不同添加量苜蓿草块日粮饲喂奶牛,以研究不同量的苜蓿草块替代奶牛日粮中部分精料补充料及粗饲料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15个精,粗饲料粮配合比例组合进行饲喂奶牛试验,并根据最小成本原理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日产奶量20kg时,每天/头喂给5.8kg混合精料和9.6kg粗饲料,即精粗料比为38:62时成本最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我国奶制品的产量,提高奶牛单产是关键,其中最直接影响奶牛单产的就是奶牛的日粮配比。为提高奶牛单产,我国奶牛日粮配比由"粗劣饲草搭配高精料"走向"低精料搭配优质饲草"。为了帮助养殖户们更加有效地提高奶牛单产,本文将列举几种常见优质饲草,苜蓿青贮、干草、全株玉米青贮及燕麦干草等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缓冲剂的添加条件:①处于泌乳初期的高产奶牛;②奶牛日粮中精饲料占50%-60%;③奶牛长期饲喂青贮饲料或饲喂的粗饲料几乎全是糟渣类饲料;④奶牛泌乳初期的日粮为高精、高糟渣类饲料,且粗饲料质量很差;⑤夏季泌乳牛食欲下降,进食的干物质明显减少;⑥泌乳牛群所产常乳的乳脂率明显下降;⑦泌乳牛日粮从粗饲料型转换为精饲料型(精粗饲料比例为3:2);⑧当日粮是将精料和粗料分别单独饲喂时。  相似文献   

8.
李斌 《农村科技》2006,(12):56-56
一、围产期管理1.限量补钙对分娩前15天内的奶牛,要实行低钙日粮饲养,使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减至平时饲喂量的1/3~1/2,这种饲养方法可使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中转移,可以有效地防止奶牛产后麻痹症的发生。2.精粗平衡注意精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做到精粗平衡。不要把奶牛饲喂得太饱,以免在奶牛分娩后的前几天患酮尿病。这一阶段精饲料的最大日饲喂量不可超过奶牛体重的1%。3.少喂食盐奶牛产前15天左右,要减少奶牛的食盐饲喂  相似文献   

9.
测定并分析了冀东地区奶牛饲料中的磷含量及盈缺状况.结果表明,冀东地区奶牛饲料原料中磷含量存在地区差异.产奶期奶牛基础日粮中磷含量为0.329%,低于我国奶牛磷营养标准,接近于美国NRC奶牛磷营养标准;干奶期奶牛基础日粮中磷含量为0.253%,接近我国奶牛磷营养标准,而低于美国NRC奶牛营养标准.配制日粮时均应适当添加无机磷,以满足奶牛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0.
苜蓿干草在高产奶牛日粮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36头 2~ 4胎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 3组 ,各组产奶量、体重、胎次、泌乳天数 (DIM)差异不显著。 3组奶牛日粮中苜蓿干草的添加量分别为 3kg(对照 )、6kg和 9kg,相应的日粮干物质 (DM)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 16 .4 %、17.9%和 19.4 % ,组间中性洗涤纤维 (NDF)和产奶净能 (NEL)含量相同 ,分别为 37.8%和 6 .7MJ·kg-1DM。结果表明 ,在以苜蓿干草为主的奶牛日粮中提高粗蛋白含量能极显著提高产奶量 (P <0 .0 1) ,干物质采食量 (DMI)显著增加 (P <0 .0 5 ) ,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以及干物质含量没有变化 ,乳脂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乳蛋白量极显著增加(P <0 .0 1) ,体细胞数 (SCC)显著下降 (P <0 .0 5 )。在日粮NDF相同的条件下用苜蓿干草替代玉米青贮 ,不会降低乳脂率。在奶牛日粮中大量使用苜蓿干草并不增加日粮成本 ,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9kg组与对照相比纯增效益最高。苜蓿干草在高产奶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 9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奶牛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血清乙酸、丙酸、丁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饲喂精粗比(质量比)分别为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和100∶0的9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pH、VFA和血清VFA浓度进行检测。对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一期试验为3 d。【结果】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奶牛瘤胃pH逐渐降低,其中饲喂精粗比为100:0日粮组的奶牛瘤胃pH显著低于其他精粗比日粮(P<0.05);精粗比为55∶45日粮组的奶牛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40∶60、45∶55日粮组(P<0.05);精粗比50∶50日粮组奶牛血清乙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和100∶0日粮组(P<0.05);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奶牛血清丙酸和丁酸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乙酸和丁酸浓度与瘤胃中乙酸、丁酸浓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血清丙酸浓度与瘤胃丙酸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pH、VFA和血清丙酸具有显著影响,奶牛在饲喂过程中逐渐对精料产生了耐受性,获得了稳定的瘤胃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饲料博览》2004,(2):58-58
喂胡萝卜素。在奶牛产前30d至产后92d的日粮中补加7g胡萝卜素制剂,可使每头牛净增加牛奶200kg。加磷石膏粉。在每头奶牛的基础日粮中添加71.5g磷石膏粉,可增加产奶量1.7%,降低饲料消耗11.4%。加小苏打粉和氧化镁。在日粮中加1.5%的小苏打粉、0.8%的氧化镁,可以使每头奶牛多产奶  相似文献   

13.
粗饲料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保证奶牛的健康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粗饲料利用率,改善粗饲料的质量,对奶牛进行科学的饲喂,以及科学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奶牛日粮中阴阳离子平衡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动物营养领域中,矿物质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矿物元素是体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机体的生物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影响细胞内酶活力,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并参与细胞的去毒作用。日粮中矿物质除了一小部分是单质,其余大部分是以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研究发现,奶牛日粮中的阴、阳离子对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它们不仅影响奶牛体液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机体的代谢活动以及多项生理指标,而且在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日粮阴阳离子平衡适宜能提高奶牛的采食量、产奶性能,还能有效预防奶牛的…  相似文献   

15.
刘雷 《新农业》2009,(6):18-19
全混合日粮是指根据不同类群或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按设计比例,将青贮、干草等粗饲料切铡成一定长度,并和精饲料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充分搅拌混合,调制成的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  相似文献   

16.
研究全混合日粮技术(TMR)对崇明县申烨奶牛养殖合作社经产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R日粮饲喂奶牛的日产奶量比传统饲喂日粮增加1.1kg,差异显著(p〈0.05),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提高1.12%、2.30%,体细胞数降低106.8×10^3个/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满足泌乳奶牛日粮营养需要的精确预测和饲料配方的优化计算,探索奶牛日粮设计的内在规律。[方法]基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提出的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CNCPS),集成NRC(2001)推荐的奶牛主要养分需要的动态预测模型,结合《中国饲料数据库》积累的奶牛常用饲料的CNCPS参数数据,采用FOXPRO数据库技术和参数线性规划的优化技术,研究开发针对荷斯坦泌乳奶牛日营养需要的计算和全混合日粮(total mixture ration,TMR)配方优化系统。[结果]本系统优化日粮全面考虑了精饲料与粗饲料的平衡,日粮瘤胃降解蛋白与过瘤胃蛋白的平衡,粗蛋白与泌乳净能的平衡,纤维性物质(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与非纤维性性碳水化合物(non-fiber carbohydrates,NFC)的平衡、钙磷平衡、电解质平衡及微量元素的平衡,并通过模型可计算得到进入小肠的各种性质的氨基酸流量。[结论]利用动态模型及计算机编程技术,可以实现奶牛日粮内在养分的相互协同与制约的精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日粮营养水平是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日粮蛋白质水平是奶牛营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牛乳中尿素氮含量的影响,可为奶牛养殖中调整日粮蛋白质水平提供依据,达到既满足奶牛生产性能的需要,又减少饲料浪费,还可以提高日粮蛋白质利用率的目的。选用体质健康且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基本一致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蛋白质含量为12.2%(对照组)和10.6%(试验组)的日粮,均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90 d,自由采食。在试验开始时测定奶牛的产奶量;试验开始后每个月(泌乳第56 d、86 d、116 d)分别测定1次产奶量、乳成分和牛乳中的尿素氮含量。结果表明:将日粮蛋白水平由12.2%降低到10.6%,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奶牛乳中的尿素氮含量(P〈0.05)。对于产奶量在20~25 kg/d的奶牛,蛋白质水平为10.6%的日粮完全可以满足奶牛泌乳的需要,且有利于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和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择24头经产泌乳末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饲喂裹包全混合日粮,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粗分开饲喂方式进行饲喂,旨在研究裹包TMR对泌乳末期奶牛生产性能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乳、饲料效率、乳蛋白和乳糖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采食量、乳成分含量和体细胞计数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日粮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日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在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裹包TMR饲喂奶牛,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20.
泌乳奶牛全混合日粮精准计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满足泌乳奶牛日粮营养需要的精确预测和饲料配方的优化计算,探索奶牛日粮设计的内在规律。【方法】基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提出的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CNCPS),集成NRC(2001)推荐的奶牛主要养分需要的动态预测模型,结合《中国饲料数据库》积累的奶牛常用饲料的CNCPS参数数据,采用FOXPRO数据库技术和参数线性规划的优化技术,研究开发针对荷斯坦泌乳奶牛日营养需要的计算和全混合日粮(total mixture ration,TMR)配方优化系统。【结果】本系统优化日粮全面考虑了精饲料与粗饲料的平衡,日粮瘤胃降解蛋白与过瘤胃蛋白的平衡,粗蛋白与泌乳净能的平衡,纤维性物质(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与非纤维性性碳水化合物(non-fiber carbohydrates,NFC)的平衡、钙磷平衡、电解质平衡及微量元素的平衡,并通过模型可计算得到进入小肠的各种性质的氨基酸流量。【结论】 利用动态模型及计算机编程技术,可以实现奶牛日粮内在养分的相互协同与制约的精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