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品种中部烟叶SPAD值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叶绿素仪SPAD-502在判断不同烤烟品种最佳采收时间中的应用,以宣威烟区6个主栽烤烟品种中部成熟采收烟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种烟叶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进行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烤烟品种中部成熟采收烟叶的总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相关性规律基本一致,相关系数为0.388 0~0.785 6,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使用叶绿素仪能在田间较好地判断6个品种中部烟叶采收成熟度。其中,对于云烟87和云烟97中部成熟采收烟叶来说,采用叶绿素仪测定的最佳部位均为叶基部,SPAD值范围分别为33.2~33.8,31.1~37.9;对于云烟100、云烟105和K 326中部成熟采收烟叶来说,采用叶绿素仪测定的最佳部位为叶尖部,SPAD值范围分别为23.3~28.5,25.7~29.6,30.4~37.0;对于红花大金元中部成熟采收烟叶来说,采用叶绿素仪测定的最佳部位为叶中部,SPAD值范围为32.3~38.4。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直观、量化、操作性强的烟叶成熟度外观标准,以浏阳市主栽品种G80为研究对象,应用SPAD-520叶绿素仪测定了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SPAD值,并分析了SPAD值与不同成熟度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以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SPAD值与烟叶成熟度呈负相关,在下部叶SPAD值12.60~20.63、中部叶SPAD值13.37~22.51、上部叶SPAD值19.75~29.61时进行采收,烤后烟叶耐加工性最好,烟叶物理特性最佳,内在化学质量最协调,中性致香成分总量相对较高,感官质量处于较高档次。SPAD值可以作为指导品种G80烟叶适熟采收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直观、量化、操作性强的烟叶成熟度外观标准,以浏阳市主栽品种G80为研究对象,应用SPAD-520叶绿素仪测定了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SPAD值,并分析了SPAD值与不同成熟度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以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SPAD值与烟叶成熟度呈负相关,在下部叶SPAD值12.60~20.63、中部叶SPAD值13.37~22.51、上部叶SPAD值19.75~29.61时进行采收,烤后烟叶耐加工性最好,烟叶物理特性最佳,内在化学质量最协调,中性致香成分总量相对较高,感官质量处于较高档次。SPAD值可以作为指导品种G80烟叶适熟采收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2011年度云南文山州3个成熟度的上、中、下烟叶3个部位的代表性等级烟叶研究结果表明:(1)上部成熟、中部和下部完熟烟叶的外观特性较好;(2)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叶片的厚度、含梗率和叶面密度是降低的,而填充值是增加的;(3)上部适熟和成熟烟叶,以及中部和下部的成熟档次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4)上部和下部完熟烟叶,以及中部适熟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较高;(5)3个部位的各前体物的降解产物均以适熟烟叶的含量较高;(6)3个部位均是成熟烟叶的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成熟度和定色期湿度与烟叶烘烤物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和定色期不同湿度对烟叶烘烤时的变黄速度、干物质损失率、鲜烟含水率、定色期失水率、干鲜比、单叶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的变黄时间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而缩短,且中部>下部>上部;中、上部叶干物质损失率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下、中部叶的干物质损失率随着定色期湿度的增高而减少,鲜烟的含水率整体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烟叶的干鲜比随着部位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下部叶和中部叶的单叶重随着定色期湿度的升高呈增大的趋势;下部欠熟、成熟、过熟烟叶的最佳定色湿度分别是:39℃、38℃、37℃;中部欠熟、成熟、过熟烟叶的最佳定色湿度分别是:38℃、38℃、37℃;上部欠熟、成熟、过熟烟叶的最佳定色湿度分别是:38℃、37℃、37℃。  相似文献   

6.
采收成熟度对烤烟亚硝胺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烟成熟度是影响烟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解采收成熟度与烟叶亚硝胺含量和烟叶品质的关系,在玉溪、宾川和弥勒进行了初熟、适熟、过熟3种采收成熟度的试验。结果表明:云南烤烟的亚硝胺含量较低,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亚硝胺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表现为过熟烟叶的总亚硝胺含量(163.5 ng/g)>初熟叶(105.4 ng/g)>适熟叶(84.5 ng/g);上部叶的总亚硝胺含量(198.2 ng/g)>中部叶(107.7 ng/g)>下部叶(47.5 ng/g)。并且适熟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品吸得分最高,分别为适熟叶(67.73)>初熟叶(67.31)>过熟叶(67.22)。说明采收适熟烟叶,进行恰当烘烤,不但可提高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品吸质量,还可降低亚硝胺含量,提高烟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基地单元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原料,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单叶重、SPAD值和叶片厚度,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Fisher线性函数模型。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烟叶的单叶重,叶绿素仪测量烟叶叶中部位的SPAD值,厚度仪测量烟叶叶中部位的厚度,每个项目测量三次,结果取平均值。中部叶三项指标差异性较好,上部叶中单叶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部叶和上部叶中SPAD值差异最为显著。以单叶重、SPAD值和叶片厚度为自变量,成熟度为因变量建立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中部叶中,CM3烟叶的准确率最高为70.7%,其次为CM1烟叶为65.6%,最后是CM2烟叶正确率为59.2%,整体准确为65.1%。上部叶中BM3烟叶的准确率为98.8%,BM2烟叶准确为40.0%,BM1烟叶准确率为56.1%,整体准确率为65.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叶片特征的影响,为烟叶适时采收提供判断指标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云烟116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根据不同采收时间,对其外观特征影响因素进行测定,主要包括SPAD值、叶片成熟区域、叶形等。[结果]随着采收时间延长,烟叶SPAD值逐渐降低,叶绿素降解速度逐渐增加,在烟叶达到成熟后逐渐降低;烟叶叶片成熟区域从以尚熟区域为主转变为以适熟区域为主,转变速度逐渐减小;叶长和叶宽整体呈增加趋势,在烟叶达到成熟后,两者有减小的趋势,烟叶的长宽比、叶宽最大处占叶长的比例与烟叶叶长显著相关。[结论]下部叶在打顶后24~31 d采收,中部叶在打顶后32~39 d采收,上部叶在打顶后47~54 d采收,烟叶的外观特征更符合优质烟叶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烤烟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以3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针对未熟、适熟和过熟的中部叶叶片,进行了活体叶绿素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测定,并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烤烟品种中部叶的叶绿素含量、活体叶绿素SPAD值及叶绿素酶活性均随着烟叶成熟过程呈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成熟度的提升,叶绿体结构由完整到破裂,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体积增大,基粒片层由紧凑变为疏松,结构紊乱扭曲,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间的界限明显度也下降,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向着细胞中部游离,叶绿体被膜逐步破损。基粒片层数和片层垛叠数也随着成熟度的加深不断减少。相关分析表明,烤烟成熟期中部叶的色素含量与叶绿体超微结构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使得从色素、SPAD值判定成熟度有了内在依据,因而能够更好地判定成熟度并在最佳采收期采收。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烤烟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以3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针对未熟、适熟和过熟的中部叶叶片,进行了活体叶绿素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测定,并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烤烟品种中部叶的叶绿素含量、活体叶绿素SPAD值及叶绿素酶活性均随着烟叶成熟过程呈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成熟度的提升,叶绿体结构由完整到破裂,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体积增大,基粒片层由紧凑变为疏松,结构紊乱扭曲,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间的界限明显度也下降,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向着细胞中部游离,叶绿体被膜逐步破损。基粒片层数和片层垛叠数也随着成熟度的加深不断减少。相关分析表明,烤烟成熟期中部叶的色素含量与叶绿体超微结构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使得从色素、SPAD值判定成熟度有了内在依据,因而能够更好地判定成熟度并在最佳采收期采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和可应用性的关系,为提高烤烟品质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烟叶不同田间外观特征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分析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下部不同成熟度烟叶外观质量无差异,中部和上部成熟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尚熟和过熟好;上部尚熟、中部尚熟或成熟及下部尚熟烟叶物理性状较好。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总糖、钾离子、还原糖、氯离子、总氮含量及糖碱比、钾氯比均在较适宜范围,内在质量较好。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上部成熟烟叶吃味醇和,刺激性和劲头较小,余味较好;中部成熟烟叶香气质最好,浓度、刺激、杂气、劲头较小;下部尚熟烟叶香气量好,浓度适宜,吃味醇和。【结论】景东地区烟叶下部尚熟及中、上部成熟时采收有利于提高烤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和可应用性的关系,为提高烤烟品质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烟叶不同田间外观特征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分析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下部不同成熟度烟叶外观质量无差异,中部和上部成熟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尚熟和过熟好;上部尚熟、中部尚熟或成熟及下部尚熟烟叶物理性状较好。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总糖、钾离子、还原糖、氯离子、总氮含量及糖碱比、钾氯比均在较适宜范围,内在质量较好。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上部成熟烟叶吃味醇和,刺激性和劲头较小,余味较好;中部成熟烟叶香气质最好,浓度、刺激、杂气、劲头较小;下部尚熟烟叶香气量好,浓度适宜,吃味醇和。【结论】景东地区烟叶下部尚熟及中、上部成熟时采收有利于提高烤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三明烤烟翠碧一号上部烟叶不同成熟程度采收烟叶烤后综合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前采收、叶绿素SPAD值在30~35时,烟叶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最高,整体感官评吸质量中等;正常采收、叶绿素SPAD值在25~30时,整体感官评吸质量最好,清香型风格突出,但烟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性状较差;推迟采收、叶绿素SPAD值在20~25时,烟叶外观质量评分最高,经济性状居中,但感官评吸质量下降且清香型风格弱化.因此,针对三明烟区特色品种翠碧一号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应掌握适熟早采,有利于提高上部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清香型烟叶成熟期间不同部位外观表征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云南清香型烟叶成熟期间不同部位的外观表征差异,以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在石林和寻甸两个不同海拔生态类型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成熟期间上、中、下三个部位烟叶的茎叶夹角、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色、叶脉、叶尖叶缘等外观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时期的递进,上、中、下三个部位烟叶的茎叶夹角均随之增大;三个部位比较,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各部位烟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并随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的比值呈增加趋势,两地规律相同。成熟时不同部位烟叶在叶色、叶脉、叶尖叶缘等方面有不同表征,生产中可以利用这些不同的外观表征来反映烟叶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15.
以烤烟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各部位不同鲜烟成熟度的SPAD值,并对相应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效益、化学成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SPAD值随着采收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叶绿素测定仪检测的SPAD值能较好地指示烟叶成熟度,并可用于烟叶成熟度的判断。综合各项指标,下、中、上3个部位理想烟叶成熟度对应的鲜烟叶SPAD值分别为15.26~17.80、19.16~22.61、15.13~22.73,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成熟度烟叶的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与质体色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烤烟最适采收期的确定和香气质的提升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品质检测相结合方法,比较了云烟85不同成熟度烟叶的腺毛分布密度、表面提取物和质体色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成熟叶和过熟叶的腺毛分布密度均以上部叶最高,分别为1266.30根/cm2和1180.63根/cm2;中部叶次之,分别为1073.30根/cm2和1094.97根/cm2;下部叶最低,分别为948.25根/cm2和823.19根/cm2。尚熟烟叶以中部叶最高,达1318.49根/cm2;上部叶次之,为1304.70根/cm2;下部叶最低,为1035.88根/cm2。各部位各成熟度烟叶的正背面均是长柄腺毛(占80%左右)多于短柄腺毛(占20%左右),上部叶长柄腺毛与短柄腺毛的比值均大于中部叶和下部叶,且叶的背面腺毛分布密度大于正面。2)在不同成熟度烟叶中,尚熟叶、成熟叶和过熟叶的烷烃类物质含量分别为157.29μg/g、167.91μg/g 和158.55μg/g,腺毛分泌物含量分别为71.78μg/g、74.75μg/g 和73.11μg/g,即烷烃类物质含量为成熟叶>过熟叶>尚熟叶,而腺毛分泌物含量的差异不大。3)在不同成熟度烟叶中,尚熟叶、成熟叶和过熟叶的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63.30μg/g、41.90μg/g 和27.50μg/g,叶黄素含量分别为112.10μg/g、87.10μg/g 和61.40μg/g,即成熟烟叶和过熟烟叶的β-胡萝卜素含量比尚熟烟叶分别低33.81%和56.56%,叶黄素含量分别低22.30%和45.23%。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及成熟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验证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对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的作用,确定适合云南省实际的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特征和标准,设置了移栽后105±5 d、115±5 d、125±5 d、130±5 d等4种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处理,进行一次性采烤上部烟叶成熟度及成熟特征与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顶部1~3叶叶面绿黄至淡黄,叶面落黄60%~80%,主脉变白2/3以上,叶面黄色程度接近顶4~6叶,栽后120~130 d,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为20~30,而且顶2叶和顶5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时,就是云南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最佳的田间成熟度和成熟特征。此时采烤的烟叶,外观质量好,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工业可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值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烤烟密集烘烤技术,实现烟叶烘烤进程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控制,以中烟100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彩度值(C*)、色相角(H)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3个部位的烟叶各颜色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始烘烤至42℃变化最为显著,但上部叶各颜色值变化较中部叶和下部叶滞后;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值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中总酚含量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还原糖和色素类物质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较好;中部叶还原糖含量与L*值和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值和C*值呈显著正相关,与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下部叶和中部叶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中部叶叶绿素b含量与b*值和C*值呈显著相关,与a*值和H值呈极显著相关;上部叶叶绿素类物质含量只与a*值和H值极显著相关;下部叶和上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中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与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中部和上部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下部叶的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只有中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鲜烟不同采收成熟度和SPAD值与烤后烟叶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各部位不同鲜烟成熟度的SPAD值,并对相应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效益、化学成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SPAD值随着采收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叶绿素测定仪检测的SPAD值能较好地指示烟叶成熟度,并可用于烟叶成熟...  相似文献   

20.
不同成熟度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叶中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在烟叶充分成熟阶段含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上部叶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过熟阶段;新植二烯随成熟度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中部叶适合适熟采收,上部叶适合过熟采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