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桐城市地处长江北岸,年降水量12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6—7.月的梅雨期,2~3月的植树季节多有春旱现象,杨树造林成活率不高。根据杨树的生物学特性,在市域内进行了杨树秋季造林技术研究,旨在探索最佳造林时间与成活率等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杨树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20%,其幼树树高、胸径等生长因子均高于春季造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花椒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平茬高度、树盘覆膜、保水剂蘸根、不同裸根时间对花椒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秋季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高出66.1%;平茬高度15cm左右时比不平茬成活率高出87.9%;在干旱山区,树盘覆膜和保水剂蘸根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技术措施;在花椒造林中,裸根时间不宜超过4h。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传统造林季节,但是由于气温回升快,干燥、多风,降水量小,土壤墒情差,造林成活率低。从挖大抗、栽壮苗、夏浇水、秋覆土、勤补植、严管护方面介绍了提高春季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杨树大苗、截干苗分别不同季节造林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秋季用杨树截干苗造林效果非常好,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病虫害,降低造林成本。效果最不理想的是春季和秋季用全株苗造林。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高原寒旱山地进行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树种、不同造林季节以及采取地膜覆盖造林方式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选择抗旱树种、采用汇集径流提前整地、地膜覆盖抗旱造林措施,以及选择阴坡地春季造林,可以提高寒旱山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水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子之一.太行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地上水少,地下水深,自然降水分布不均,春季造林季节干旱少雨,导致春季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造林绿化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景泰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效果因子分析和对实地试验观测研究,得出西北干旱荒漠区春季造林成活率低于秋季造林,但是春季造林保存率高于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8.
毛乌素沙地沙柳不同季节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论述了沙柳不同季节的造林方式,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和沙柳推迟造林及二次生长的特性。试验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的主要造林树种沙柳,在雨季造林较春季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9.
红皮沙拐枣在腾格里沙漠南缘造林及人工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春季和秋季(雨季)采用红皮沙拐枣实生苗和插穗扦插造林,研究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将4年生红皮沙拐枣防风固沙林采用不同季节和不同留茬高度平茬措施复壮。研究表明:春季采用实生苗造林的效果最好,尤其采用泥浆蘸根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平茬是促进红皮沙拐枣复壮的有效措施,4月份平茬后萌发新枝的数量和植物生长量都大于6月份,平茬高度在10~40 cm范围,随着平茬高度的增加,萌发新枝的数量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 经过我场两年试验,板栗采取快速育苗造林技术可达到当年春季育苗、当年春季嫁接、当年春季造林,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与常规方法培育嫁接苗期相比,造林时间提前三年,结果期提早三年,每亩育苗费减少600元,每亩造林苗木费节省80%,并且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春季、夏季、秋季不同季节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 A. DC.)造林对比实验,对红椎造林成活率、幼树生长(高径)、树木形质生长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红椎在春季造林成活率最高,夏季造林次之。迹地全光造林夏季红椎平均胸径和平均高等调查因子比春季高。秋季造林生长状况最差;与米老排林冠下更新补植相比,迹地全光种植红椎生长较快较好。  相似文献   

12.
傅福琳  李志新 《沙棘》2001,14(4):40-41
准格尔旗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区为了克服当地春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的困难,在春季造林季节干旱无雨时,采取冷库贮藏沙棘苗条,待降雨后返季造林的方法,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3.
春季抗旱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温度回升,土壤化冻,万物复苏,苗木解除冬眠开始生根发芽,是豫西地区传统的主要造林季节。但是,春季气温回升快,气候干燥多风,降水量、土壤水分补给来源少,土壤墒情差,又是豫西地区一年中最干旱的季节,干旱严重影响着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推广、实施可行的抗旱造林技术对于提高春季造  相似文献   

14.
毛乌素沙地沙柳不同季节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了沙柳不同季节的造林方式,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和沙柳推迟造林及。次生长的性。试验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的主要造林树种沙柳,雨季造林较春季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乐都县浅山地区春秋季白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秋季造林效果较好,成活率、高净生产量和地径净生长量明显高于春季,同年不同季节高净生产量和地径净生长量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荒山造林进行不同树种、不同季节播种造林对比试验,总结出利用野杏进行荒山播种造林技术,其造林特点为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简单易行等。造林范围在海拔1600米以下。具体造林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阿拉善左旗境内选取5个试验区,观测不同时期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新梢生长长度、地径大小、冠幅大小及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的表现规律较一致;春季造林,苗木在进入生长季后,生长缓慢,到6月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但与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春季造林生长量,而且,秋季造林成活率也显著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本地区适宜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18.
适宜的造林季节,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种苗特点两方面综合考虑,秋季造林符合林木生长规律,同时解决了春季造林任务重,缓解用水、用劳力紧张。秋栽果树不同于春季,秋栽果树苗栽植后,要改变原来生存环境条件,经过漫长干旱严寒的冬季。经过我们多年的林业生产实践,提高秋栽果树成活率应抓好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干旱山区不同季节山杏造林后的生长情况调查分析,得出:秋季山杏截干深栽造林成活率达92.7%,比春季栽植成活率提高1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充分论证了秋季造林的重要性和合理性,从而得出了春季两季都是造林的黄金季节的结论。同时,提出了春、秋两季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为改变春季一季造林时间短、任务重、成活率低的现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