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大白菜转修饰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获得抗虫植株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以大白菜3 d 苗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 经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 aciens) 介导, 将修饰的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ck) 导入大白菜自交系‘GP-11’和杂交种‘中白4号’, 并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 检测和Southern blot 杂交证实, sck 基因已整合进大白菜基因组中;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检测表明, 大部分转基因植株都对牛胰蛋白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对照未转化植株抑制活性很低。室内离体叶片饲虫和田间自然抗虫性鉴定进一步证明, 转基因植株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 ) 具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2.
以中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为试材,采用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研究破眠剂1号解除葡萄冬芽自然休眠及促进萌芽过程中芽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破眠剂1号处理葡萄休眠冬芽比对照萌发早、整齐,且萌芽率显著高于对照;破眠剂1号处理前期(休眠解除期)暂时抑制葡萄冬芽的总呼吸速率,后期(萌芽准备期)促进葡萄冬芽总呼吸速率迅速上升,并显著高于对照。破眠剂1号处理前期暂时抑制葡萄休眠冬芽的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色素途径的运行活性,激活磷酸戊糖途径和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从而促进自然休眠的解除;处理后期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和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促进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色素途径的运行活性,促进葡萄冬芽的萌发。综上所述,破眠剂1号可代替葡萄冬芽的部分需冷量,使其自然休眠解除并促进萌芽,冷量不足则阻碍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威代尔’葡萄及其芽变果实为试材,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荧光定量分析,研究了‘威代尔’葡萄及其芽变果实中的苯丙氨酸、苯乙胺、苯乙醛和2-苯乙醇动态含量,以及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的动态相对表达量,以期明确‘威代尔’葡萄优良芽变果实特征香气2-苯乙醇合成变化,为生产提供优良酿造品种(系)原料。结果表明:‘威代尔’葡萄及其芽变果实中不同生育期苯丙氨酸、苯乙胺、苯乙醛和2-苯乙醇含量均呈现规律性变化,芽变果实中苯丙氨酸、苯乙胺、苯乙醛和2-苯乙醇含量均高于同期‘威代尔’果实。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威代尔’及其果实中AADC的表达与2-苯乙醇含量均呈正相关。该研究发现的‘威代尔’葡萄芽变有望成为我国酿造优良葡萄酒重要的品种(系)原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5个不同基因型核桃雄花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高效、合理利用丰富的核桃雄花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赫章县核桃产区5个不同基因型盛花期的核桃雄花为试材,测定9种常规营养成分含量、9种矿质元素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以及3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和其抗氧化能力。【结果】(1)‘黔核7号’在常规营养成分和矿质营养方面优于其他基因型核桃雄花,‘黔核5号’和‘香玲’在矿质营养方面表现较差,而不同基因型核桃雄花在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上并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但在EAA/TAA的比例上‘黔核7号’(42.01%)和‘黔核8号’(41.98%)最高,‘香玲’(39.40%)最低。(2)不同基因型核桃雄花中‘黔核8号’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最高,且抗氧化能力最强;‘黔核5号’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最低,抗氧化能力最差。【结论】不同基因型核桃雄花在营养成分的组成上并无显著差异,而在含量上原产于贵州的核桃品种具有明显优势,尤以‘黔核7号’品质突出,‘香玲’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荞麦芽苗菜的脱壳率,试验研究了不同LED光质组成和光照强度对荞麦芽苗脱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含有远红外光(FR)光谱的LED灯组较提高光照强度更有利于荞麦芽苗脱壳;利用光敏色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调节R/FR比例,可降低荞麦芽苗的戴壳率。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苏州特有的‘苏州圆叶芹’的营养品质、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采用国标法及其他测定方法,对‘苏州圆叶芹’可食用部分的维生素C、灰分、粗脂肪、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气质联用测定技术及滤纸片法,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圆叶芹’中营养成分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水芹要高‘。苏州圆叶芹’中18种氨基酸齐全,总量为265.22 mg·g~(-1),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含量最少,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7.94 mg·g~(-1)。"脯氨酸+酪氨酸"是‘苏州圆叶芹’蛋白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比值范围为0.44~3.90,氨基酸比值系数范围是0.39~3.46‘。苏州圆叶芹’挥发油中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7.02%,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8.56%)、蒎烷(25.02%)、棕榈酸甲酯(5.95%)及棕榈酸乙酯(6.56%)等‘。苏州圆叶芹’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1.25、5.0和2.5 mg·mL~(-1)。  相似文献   

7.
徐宁  王超  魏珉  时伟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12,(8):1511-1520
采用连续根系分泌物收集系统(CRETS)收集大葱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黄瓜种子萌芽及其枯萎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大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均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元藏大葱’比‘章丘大葱’的化感作用更强;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升高,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元藏大葱’根系分泌物的抑制程度大于‘章丘大葱’。大葱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杂环化合物、酯类、酰胺类、酸类、烃类、醛酮类、酚类、醇醚类以及萘类等物质,其中,前三者所占的比例较大。邻苯二甲酸酯类和苯并噻唑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苯甲酸苄酯、苯甲酸–4–甲基苯酯、2–甲硫基异硫氰酸苯酯相对含量较低,同一物质‘元藏大葱’根系分泌物中相对含量高于‘章丘大葱’。  相似文献   

8.
以‘长富2号’苹果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的方法,从其芽中克隆得到INDETERMINATE DOMAIN(IDD)转录因子基因MdIDD7,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626 bp,编码541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转录因子含有1个核定位信号和4个高度保守的锌指蛋白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dIDD7与白梨(Pyrus×bretschneideri,XP_009364602.1)、桃(Prunus persica,XP_007225628.1)和梅(Prunus mume,XP_008220893.1)聚在一起。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MdIDD7在‘长富2号’不同组织(茎、叶、花、果和芽)中均有表达,其中芽的表达量最高。花后40~60 d,MdIDD7在易成花品种‘烟富6号’芽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难成花品种‘长富2号’。"小年"树顶芽组织中MdIDD7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年"树。在花芽诱导前期,外源GA处理诱导MdIDD7下调表达,而蔗糖处理诱导其上调表达,说明MdIDD7响应激素和糖信号,促进苹果成花。  相似文献   

9.
以4年生‘贝达’砧耐弱光的‘京蜜’与不耐弱光的‘夏黑’为试材,借助石蜡切片法绘制花芽分化进程图,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同时采取呼吸抑制剂法测定其呼吸代谢变化,研究设施葡萄冬芽花芽分化进程中呼吸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始原始体出现盛期、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盛期和花序二级轴发育盛期是设施葡萄冬芽呼吸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期消耗物质和能量最多。三羧酸循环(TCA)途径的高比率运行为设施葡萄花芽孕育提供了较多物质和能量,其中蛋白质脂肪-三羧酸循环(Protein and fat-TCA)途径运行比率的迅速上升促进了冬芽始原始体向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的方向发育;随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EMP-TCA)途径运行活性的增强为冬芽由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进一步向花序二级轴的发育提供了物质与能量保障;蛋白质脂肪-三羧酸循环途径运行活性的降低是设施‘夏黑’冬芽花芽分化差的重要原因。交替途径(抗氰呼吸)的活化与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的形成和花序二级轴的分化及第二花序形成等密切相关。综上所述,三羧酸循环途径和交替途径的活化为设施葡萄的花芽孕育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保障,其中蛋白质脂肪-三羧酸循环途径运行活性的降低是设施葡萄冬芽花芽分化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曹颖  皮晓飞  郭翎  孙宜 《北方园艺》2023,(14):159-160+2
‘胭影’海棠(Malus‘Yanying’)是‘草原之火’海棠(Malus‘Prairifire’)ב钻石’海棠(Malus‘Sparkler’)杂交种子实生子代苗中优选的单株。该品种花紫红色,半重瓣,有香味;花期晚,4月下旬开花;果实椭球形,紫色,挂果期200 d。花、果颜色鲜艳,观赏价值高。花期晚,抗寒和抗病性强。适应性强,适于北方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分别对西瓜品种"郑抗2号"、"郑抗3号"、"中科1号"和"中科6号"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不同西瓜品种的耐盐特性并筛选耐盐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对西瓜种子的发芽特性、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其中种子发芽率、过氧化物酶活力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叶绿素的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在4个品种中"郑抗3号"的发芽特性、幼苗生长特性等方面均强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甜椒种子为试材,通过风选和硝酸钾引发的方式,研究对甜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1%硝酸钾溶液20℃下分别引发5、6、7 d,以未引发种子为对照,研究不同引发时间对甜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选后甜椒种子千粒重较原种子显著增加3.25%,较不合格种子显著增加135.56%,不合格种子发芽势较CK处理显著降低43.42%,优选种子发芽率较CK处理显著提高5%。实验室发芽试验表明,发芽势各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58.49%、52.83%%、60.38%;发芽畸形数量各处理较CK处理显著降低73.91%、73.91%、69.57%;发芽指数各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了76.28%、69.87%、78.21%。穴盘育苗幼苗试验表明,在播种后47 d株高较CK处理显著提高13.21%,茎粗显著提高10.29%,叶片数显著提高9.09%,壮苗指数显著增加17.65%。综上可得,风选处理后,选用1%硝酸钾溶液,在20℃条件下,引发处理7 d能够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壮苗指数。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噻苯隆(TDZ)和细胞分裂素(6-BA)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外源激素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TDZ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0.10 mg.L-1TDZ处理9 h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对照提高了34.18%和38.28%,且对幼苗长势无不良影响;GA3有较强的提高种子活力作用,但处理后会导致壮苗指数下降以及畸形苗率升高;6-BA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长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低温与赤霉素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仿云  杜秀娟 《园艺学报》2008,35(4):553-558
研究了在容器栽培条件下,赤霉素(GA3)与低温处理对促进‘凤丹’牡丹种子生根、萌芽和幼苗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GA3能够促进种子生根,100~200 mg﹒L-1低浓度处理有利于提高生根率与生根质量;在一定范围内,延长低温处理时间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低温足以打破上胚轴休眠时,较高浓度的GA3对幼苗生长发育不利。综合分析不同处理对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叶片数、第1叶叶宽、茎长以及地上和地下部干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发现21 d和28 d低温分别结合100或200 mg﹒L-1 GA3处理,最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秦立金 《北方园艺》2011,(17):41-43
以“青绿一号”、“青梗一号”、“夏抗F1”油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重Cr6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6+>4.0 mg/L时,3个油菜品种的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苗高以及发芽指数和活性指数均受到抑制,受Cr6+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青绿一号”>“青梗一号”>“夏抗F1”.  相似文献   

16.
对超级火炬进行人工授粉、基质播种及移栽管理试验。结果表明:超级火炬凤梨人工授粉成功获得种子约180 d。种子播种于2种泥炭基质15~25 d内萌芽,其萌芽率8.27%。来源于不同植株的种子,不同基质播的种子其萌芽率有差异。从种子萌发形成二级苗需18个月。种子萌发到形成二级苗成活率达91.64%,变异率达13.3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pH值(1.0,2.0,3.0,4.0,5.0和6.5)酸雨对豇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下降,豇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根长及下胚轴长均呈降低的趋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当pH值降到最低1.0(酸度最强)时,所有豇豆种子全部发生霉烂现象。  相似文献   

18.
洋桔梗品种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竹英  吴军 《北方园艺》2011,(19):63-65
以Eustoma grandi florum ‘Green Pelleted’(浅绿色)、Eustoma grandi florum‘ White Pelleted'(白色)、Eustoma grandi florum ‘Pellet’(粉色)、Eustoma grandi florum ‘Art Peach’(白底红边)和Eustoma grandi florum ‘Art Marine’(白底紫边)5个洋桔梗品种为试材,研究比较不同品种洋桔梗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成苗时间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洋桔梗萌发早晚顺序为‘White Pelleted'(白色)>‘Green Pelleted'(浅绿色)>‘Pellet’(粉色)>‘Art Peach'(白底红边)>‘Art Marine'(白底紫边);发芽率为‘White Pelleted'(白色)>‘Green Pelleted'(浅绿色)>‘Pellet’(粉色)>‘Art Marine'(白底紫边)>‘Art Peach'(白底红边);成苗时间顺序为‘ArtMarine'(白底紫边)>‘Art Peach'(白底红边)>‘Green Pelleted'(浅绿色)>‘White Pelleted'(白色)>‘Pellet’(粉色).白色和浅绿色品种萌发时间较早,但生长缓慢,生长势弱,育苗时间长.白底紫边和白底红边品种虽然萌发时间晚,但其生长迅速,抗病性强,育苗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清香木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覆土厚度及钙肥对清香木播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清香木种子现采现播发芽率可达67.4%,采用育苗盘播种育苗时,1-5倍厚的土壤中也能正常发芽;清香木抗盐能力较强,在添加25%过磷酸钙河沙中也能正常发芽,发芽率最高可达71.1%。  相似文献   

20.
以黄瓜品种碧秋和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申嗪酵素(10、50、100、125、175 mg·L~(-1))、氨基酸母液(50、333、833、1 250、2 000 mg·L~(-1))及适宜浓度的复混液对黄瓜和番茄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氨基酸母液和申嗪酵素能显著提高番茄、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显著促进胚根和下胚轴的生长。番茄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氨基酸母液50 mg·L~(-1),申嗪酵素10 mg·L~(-1);黄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1),申嗪酵素50 mg·L~(-1);番茄和黄瓜种子胚根及下胚轴生长最适浓度均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1),申嗪酵素50 mg·L~(-1)。申嗪酵素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优于氨基酸母液,对黄瓜的促根生长作用亦优于氨基酸母液,而氨基酸母液对番茄的促根生长作用较好。333 mg·L~(-1)氨基酸母液与50 mg·L~(-1)申嗪酵素的复混液(1 V∶1 V)对番茄和黄瓜种子萌发及胚根、下胚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两种物质单独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