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木霉菌对棉花黄萎病菌拮抗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以及二株未知种名的木霉菌株(Trichoderma spp.)为供试菌,采用对峙培养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四种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中,木霉菌对棉花黄萎病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可以强烈抑制棉花黄萎病菌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重,并具有热稳定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木霉菌丝在棉花黄萎病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且棉花黄萎病菌丝出现细胞原生质浓缩和菌丝断裂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绿色木霉Tr9701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抑病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筛选获得的绿色木霉菌株Tr9701(Tr/ehodemmviride)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Tr9701对立枯病菌和灰霉病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小区试验表明,Tr9701菌剂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在66.27%-73.46%间,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效果在70:85%-80.06%间。并通过产几丁质酶活性等对其抗病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绿色木霉菌Tr9701产生几丁质酶,且经诱导处理酶产量明显提高.其酶粗提液对立枯病菌、灰霉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显微观察显示绿色木霉菌对立枯病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相似文献   

3.
11种木霉菌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它们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顶孢木霉(T.fertile)、黄绿木霉(T.aureoviride)、深绿木霉(T.atroviride)、钩状木霉(T.hamatum)以及T.sp1和T.sp2。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种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前四种木霉菌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对峙培养中对葡萄灰霉菌的拮抗系数为Ⅰ~Ⅱ,抑菌率达61.8%~77.6%。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木霉菌或缠绕或穿入葡萄灰霉菌菌丝生长,并发生菌丝断裂、消解以及细胞原生质浓缩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棘孢木霉T4小分子疏水蛋白基因hyb2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研究生物防治菌棘孢木霉T4菌株小分子疏水蛋白hyb2的功能,基于已知小分子疏水蛋白基因hyb2部分cDNA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棘孢木霉T4菌株菌丝体总mRNA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获得hyb2的全长cDNA和DNA序列,其GenBank接受号分别为JX014433和JX185070,cDNA序列编码区长度为321 bp,编码106个氨基酸。BlastP相似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深绿木霉的Tahyd5a (ABS59366)基因同源性最高为87%,SignalP信号肽分析表明N端第16和17个氨基酸中间有一个信号肽剪切位点(AFA||AP)。Pfam蛋白家族分析表明它属于hydrophobin_2 superfamily家族。将棘孢木霉T4菌株小分子疏水蛋白基因hyb2对深绿木霉ATCC74058基因组和绿色木霉Gv29-8基因组进行同源性搜索,在2个近缘种的基因组上分别获得9个和8个同源序列。其中,深绿木霉ATCC74058的hyb-a-7和绿色木霉Gv29-8的hyb-v-5疏水蛋白与棘孢木霉Hyb2相似性最高分别为87%和70%,2个序列分别位于深绿木霉ATCC74058染色体骨架5和绿色木霉Gv29-8染色体骨架22上。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绿色木霉Tr9701的发酵速率,实现其有效开发,对绿色木霉Tr9701液体培养过程中不同胞外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11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绿色木霉菌丝体生物量在第6~10天达到峰值;发酵液p H值在第6~10天发生转折逐渐上升,后基本保持平稳;胞外蛋白、胞外还原糖分别在第6,12天达到峰值,胞外愈创木酚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以5~6 d为一个周期呈现曲线式的增强;其胞外淀粉酶、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等酶的活性在培养前期有明显升高,且其液体发酵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明显高于淀粉酶和蔗糖转化酶。为实现绿色木霉Tr9701规模发酵技术,应在其液体发酵过程中,依据菌丝体生物量、胞外酶和还原糖等动态变化确定其相应的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6.
抑制杨树烂皮病高效菌株的筛选及分类地位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木霉菌株,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对国内外29个木霉菌株进行了筛选,并对筛选出的高效菌株的生理生态特性和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33发酵液正丁醇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4.2%,对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100%。菌株T-33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佳用量为3%(g/L);最适氮源为黄豆粉,最佳用量为0.02%(g/L);培养基最适初始pH 6;最适培养温度25℃。通过18S rDNA测序分析,ITS序列长度是 583 bp,菌株T-33鉴定为Trichoderma viride。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山东半岛地区的木霉菌资源,从半岛地区采集的59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木霉菌株127株,采用形态学及ITS/5.8S测序分析,对这些木霉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ITS鉴定结果一致,共鉴定出7个木霉集合种:哈茨木霉、棘孢木霉、深绿木霉、黄绿木霉、粘绿木霉、橘绿木霉、长枝木霉。深绿木霉和哈茨木霉出现频率最高,分别是26.0%、25.2%,是土壤中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疆薄皮核桃受霉菌污染情况及污染微生物种类,以新2核桃为试材,采用稀释涂布法和三点法对污染霉菌进行分离纯化,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子分析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薄皮核桃污染霉菌共有10种,通过菌株的生长特性得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4种霉菌是影响核桃品质变化的优势霉菌,其他6种霉菌分别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拟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红贝俄氏孔菌(Earliella scabrosa)、歧皱青霉(Peni-cillium dierckxii)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研究结果可为薄皮核桃品质劣变问题的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渐绿木霉(Trichoderma viridescens)基因组中聚酮合成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和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ase,NRPS)的多样性,为寻找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菌株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1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SC-1为渐绿木霉(T.viridescens);利用兼并性引物对菌株SC-1的PKS和NRPS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菌株SC-1的PKS和NRPS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地位。结果表明,菌株SC-1基因组中含有PKS I、NRPS基因片段;经比对,PKS I基因片段与已知Trichoderma atroviride PKS序列相似度为96%,NRPS基因片段与Trichoderma gamsii NRPS序列相似度为97%。本研究结果为渐绿木霉具有产生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荆芥茎枯病拮抗木霉菌筛选及其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对峙培养方法,从16株候选木霉菌中筛选出对荆芥茎枯病菌有较强抑制活性的绿色木霉M3和Tv04-2菌株,抑菌率分别高达83.2%和78.2%;田间试验发现,M3菌株对荆芥茎枯病害的田间防效明显高于Tv04-2菌株.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出的绿色木霉M3菌株具有理想的生防潜力,可作为防控荆芥茎枯病害的候选生防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比色法,初步研究了绿色木霉菌Tv04-2菌株固体发酵产物对人参幼苗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表明,用木霉菌发酵物处理后的人参幼苗叶片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4.0%、12.8%、34.0%,显示了木霉菌株Tv04-2在促进人参抗病性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黑曲霉为出发菌株对菠萝皮渣生产优质高菌体蛋白饲料进行发酵优良菌种的筛选试验,以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为考核指标,筛选出1~2株优势菌株;将筛选出的优势菌株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研究了接种量、料液比、温度、发酵时间等对发酵产物理化品质及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为试验的较优菌种;将绿色木霉与产朊假丝酵母1∶1体积比混合种子液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混合菌种总接种量10%,料液比1∶3,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6 h为最优发酵条件。此工艺条件下,菠萝皮渣发酵所得的蛋白饲料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气味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对环境适应性强的木霉菌品种,研究木霉菌温度对本地园艺作物真菌抑制病害的影响。从5种条件不同的土壤中,分离出5个木霉菌株,通过筛选选出3个木霉菌品种,分别为HT-0902、HT-0903和HT-0904。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能以浸染、缠绕方式寄生在园艺植物病原真菌上,但对各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有差异。与标杭相比较,木霉菌防治效果慢,随着时间延长,效果逐渐增强。另外木霉菌防治效果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旨在优化绿色木霉产胶霉菌素培养条件。实验取绿色木霉产胶霉菌素培养条件中的5个重要影响因子,设计5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数据用Design-Expert 8.0分析得出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后,得出绿色木霉产胶霉菌素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9.42℃、培养基初始pH 6.35、接种量5.44%、培养时间54.5 h、菌龄44.5 h,且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胶霉菌素效价较优化前提高了15.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