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二年,我县农业生产全面丰收,特别是蚕桑生产发展很快,自八○年至八二年,二年来全县新辟桑园(包括“四边桑”)面积发展到近六万亩,八二年蚕茧产量猛增到六千担,比八一年增长四点兰悟,·'相当于解放后三十年番茧产量的总和,我计八兰年产茧量可以达到一万五千担至二万担。我县蚕桑生产在煊短的二、三年内获得如此迅速发展,工作中的体会是: 解放,恩想发  相似文献   

2.
一、江苏省蚕业生产发展概况:江苏省是我国四大蚕区之一,养蚕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全省有64个县,11个市.现有70个县、市郊种桑养蚕占93%.1984年桑园面积136万亩,比1949年的46万亩增196%,比1978年的78.07万亩增75%.1984年养蚕240万张.比1949年的44.6万张增439%,比1978年的45.05万张增434%.1984年产茧129.9万担,比1949年的13.3万担增877%,比1978年的52.25万担增149%.亩桑产茧由1949年的29.78斤提高到96斤.单张产茧由1949年的30.72斤提高到54.01斤.预计1985年产茧140~150万担.自1978年三中全会后,大约每年增产茧10万担.1984年有28个县年产茧万担以上,其中海安、丹阳两县年产茧都在10万担以上.有5个乡年产茧超万担.全省有29个蚕种场,年制种量达280万张,蚕种自给有余,还有25个蚕桑场和桑苗圃,能满足本省发展桑园所需苗木.  相似文献   

3.
汾口镇是由原龙川乡、界川乡、汾口乡、杨旗镇三乡一镇合并而成的,是淳安县最大的镇,也是淳安县蚕桑生产的发源地.1993年桑园面积达6299亩,年饲养量达14884.25张,产茧量达522吨,产值达521.7万元,蚕茧产量突破了500吨(万担)大关,成了我县最重要的产茧基地,也荣获了杭州市唯一蚕茧产量达万担镇的光荣称号.但是自1995年以来,由于受政策、体制和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原料茧价格直线下降,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毁桑、弃桑、荒桑现象十分严重,蚕桑生产出现了大滑坡.1997年经县里统一桑园普查,现净有桑园面积3192亩,年饲养量为6656张,产茧量为240吨,产值为379.00万元.与1993年相比:桑园面积减少49%,年饲养量下降55%,产茧量减少54%,产值减少27%.如此高的比差,大幅度的下降,使该镇  相似文献   

4.
泉水公社(土並)山大队共有19条自然村,26个生产队.全大队592户人家,总人口2802人,劳动力1104个.总耕地面积4189亩.其中水田1905亩,旱田787亩,坡地1497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恢复蚕桑生产,去年产茧259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桑园面积由去年261亩至今春扩大到360亩,养蚕户也由314户增加到396户,其中种桑一亩以上的有218户,2亩以上的有63户.全大队的桑地以地界桑为主,只有少部分是密植桑.今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桑树生长茂盛,蚕桑生产形势非常喜人.到6月30日止,已收茧的蚕种541张,产茧218.9担,预计今年产茧可达450担,为实现千担茧大队将迈出可喜的第一步.今年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来,我省蚕桑生产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迅速恢复,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一九五四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号召以来,全国蚕茧产量已超过日本,我省的蚕茧产量,同样从一九四九年十万零四千担到一九七八年增加到四十五万六千担,增长三点五倍;在单位面积产茧量方面,一九四九年亩产茧只有四十五点八二斤,一九五五年一百零五点二斤,一九六八年一百四十一点五斤,一九七八年达到二百四十三点二斤。桑叶单位面积产量从每亩一千二百斤提高到三千斤;担桑产茧量亦比  相似文献   

6.
我县在贯彻省蚕桑生产“有计划稳步发展”的方针中,以现有桑园面积为基础,立足于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全县投产桑园面积6459亩,至六月二十五日止,养种量7912张、产茧2642.92担,比去年同期投产面积2428亩,养种3790张,产茧1027.75担分别增长166%,208.8%和157.15%。上市种量5911张,平均每张产茧44.71斤,比去年同期上市种量2492张,产茧  相似文献   

7.
<正> 宝鸡县是我省蚕桑基地之一,近几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现全县共建成片桑园6463亩,81年养蚕3952张,产茧115,869.9斤,嫁接桑苗1,200万株,育实生苗286亩,桑园面积、产茧量、嫁接、育苗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宝鸡县天王公社是宝鸡市恢复发展蚕桑生产较早的一个公社。共23个大队,其中15个大队栽桑养蚕,全社现有桑园面积1,247亩,其中去冬栽桑376亩。81年战胜了春旱、秋涝、高温、多湿等自然灾害,养蚕1958张,产茧70,466.8斤,比80年增长4.3%,亩产茧80.1斤,其中二、三年生的桑园,亩产茧112.6斤。春季除自接外,支援兄弟社队接穗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我省蚕区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关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蚕桑生产。79年全省产茧4.6万担;8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0多万亩,产茧5.8万担,比79年增长二成多,是建国来的最高水平。同时还出现了一批高速度发展蚕桑生产的县社队,安康县80年蚕茧达到220万斤,石泉县80年比79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蚕桑生产在调整中得到飞快的发展.全县1980年桑园面积6768亩,1985年发展到12578亩,平均年递增率为13.2%,产茧量从1980年的253.8吨增加到1985年的467.7吨,平均年递增率为24.2%.特别是1985年产茧量比1984年增长46.84%,茧款收入增长47.64%.我县80%左右桑园均为溪滩地.如何进一步提高滩地桑园的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区蚕桑生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由于切实加强了领导,认真落实了党的政策,积极推广了科学栽桑、养蚕的技术,近几年来蚕桑生产有较大的发展。全区现有桑园面积2,750亩,比1976年增加175%,1978年养蚕611张,蚕茧产量874担,比1977年增产11%,1979年养蚕833张,总产402担,比1978年增产7%,今年春季战胜  相似文献   

11.
奉化县杨村公社提倡社员群众种桑养蚕,实行集体和个人一齐上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传统的蚕桑生产迅速恢复了生机。目前全社桑园面积已达751亩,今年蚕茧产量预计可达800担,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分别增加78%和76%。  相似文献   

12.
<正> 据1991年1月24日江苏《茧丝绸情况》介绍,1990年全省发种402.2万张,比上年增长13.45%;生产蚕茧11.494万吨(229.88万担),增长7.07%,年产茧超过5000吨(10万担)以上有海安、丹阳、东台、大丰、吴江、如东、如皋七个县市。这七个县市的桑园面积为66.47万亩,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39.7%(全省面积达166万亩),比上年增加7.3个百分点;产茧5.56万吨,占全省总产茧量48.4%,比上年增加8.7个百分点。全省年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县有蚕桑任务的有29个乡一个蚕桑场,现有桑园面积3.5万亩,其中成林桑1.86万亩,85年收购蚕茧680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1978年产茧增长一倍。但我们在发展蚕桑生产方面经历了一段曲折过程,以往发展蚕桑,没有总体规划,往往采取行政命令、  相似文献   

14.
蚕桑珍闻     
<正> 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形势好安康地区80年栽植成片桑园60737亩,栽零星桑1352万株;育良桑苗7691亩,育实生苗9677亩;总产茧达到35万担,占全省产茧量的86.2%。7个基地县产茧量都超过了30万斤。产茧10万斤以上的区有18个,3万斤以上的公社39个,户均工张蚕的生产队164个。该区今年共发种105700张,发种量比去年增长了39.5%,蚕茧净增1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15.
<正> 吴堡县重视发展蚕桑生产,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1992年,该县养蚕1580.8张,产茧20.1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22.16%。当年新建桑园8109亩,累计桑园面积达到5.25万亩,全县农业人均0.36亩。从而创造了三个历史第一。(寇峻仁)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县地处淮北平原,历史上主要依靠乔木桑养蚕。解放初期,年产茧只有100担左右。1952年开始发展成片桑园,以后几经发展、曲折、徘徊,到1977年,全县桑园仅有2967亩,蚕茧总产2331担;1978年,桑同发展到10081亩,总产茧达到3521担。  相似文献   

17.
1发展现状蚕桑产业是陕西省传统的产业,区域优势十分明显,特别在陕南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陕西省蚕桑生产在剧烈的市场波动中发展,群众栽桑养蚕积极性仍然较高。1.1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基本稳定本省蚕桑生产以陕南山区为主,关中地区宝鸡、千阳县和陕北地区子长、吴堡县也有分布。据统计,2002年全省桑园面积6.53万hm2,其中投产桑园4.33万hm2,发种量50.59万张,生产蚕茧1.72万t,蚕茧产值近2亿元,与“九五”末相比,投产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增长1.8%和2.2%。年产“万担茧”的有汉滨、紫阳、石泉、汉阴、平利、岚皋、旬阳、白河、略阳…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十年来,尤其自1980年到1985年的五年间,南通市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全市1980年桑园面积13.85万亩,年发种量30.8万张,总产茧8785吨,到1985年桑园面积达36,75万亩,年发种量66.24万张,总产茧18230吨。在五年中桑园面积增长了1.65倍,产茧量增长了1.13倍。1986年总产茧又获20775吨,连续六年蚕茧总产蝉联全省第一名。南通市近年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蚕桑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稳产性好。南通市是一个农业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而蚕桑生产的抗灾能力较强。蚕桑生产包含着两个生产环节:一是培桑。桑树是多年生  相似文献   

19.
朱丽君 《蚕桑通报》2004,35(1):58-59
我市现有桑园面积742 hm2,养蚕农户4300余户.蚕种饲养量1.606万张,蚕茧总产量664.7t,蚕茧销售收入1108.9万元,户均蚕茧收入2579元,蚕桑生产产值达到1672.9万元.现有年产150t茧的乡镇1个,年产25t茧的村4个,年产500kg茧的户35个.这些重点乡镇村,桑园面积和产茧量占全市总面积和总茧量的80%,成立了5家蚕桑专业合作社.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蚕桑发展,省农业厅特制定了<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战略,并把我市列入了蚕桑西进重点发展的八个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县业务部门遵照县党委和政府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桑养蚕的指示,坚持搞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蚕桑生产获得进一步发展,桑园面积和产量由一九七六年五百一十由,养蚕一千五百九十三张,产茧五百六十担,增加到一九八一年二千三百九十五亩;养蚕六千零六十五张,产茧二千一百四十担,一九八一年与一九七六年相比,种桑面积和养蚕产茧量分别增长三点七九倍和一点二倍;八二年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二大精神鼓舞下,桑蚕生产又有新的发展,桑园面积发展到二千七百九十九亩(其中良种桑九百九十八亩),养蚕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