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云南省普洱地区,研究不同微生境条件下咖啡天牛种群类别及优势种群变化规律,并结合饲养观察天牛发育进度,进一步明确咖啡天牛发生危害及潜在机理,揭示不同微生境中环境因子与咖啡天牛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洱为害咖啡树的天牛有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和咖啡旋皮天牛(Acalolepta cenaruinus Hope),其天牛间种群动态有所差异,并有一定变化规律。咖啡旋皮天牛种群集中分布在定植3~5年幼龄咖啡树上,随着咖啡树龄增加,种群逐渐减少;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为优势种群,在咖啡树上种群密度大,为害严重,是威胁咖啡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害虫。环境对咖啡天牛种群有一定影响,在不同微生境下咖啡天牛种群动态有所不同;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在不同微生境中种群动态差异明显,其种群活动主要分布在阳坡、空旷的咖啡地危害严重,出现枝枯叶黄;咖啡旋皮天牛零星分布,其分布受微生境影响不大,分布不呈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是咖啡树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钻蛀咖啡树干进行危害,对咖啡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需研究掌握普洱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了切干和不切干的咖啡树、不同树龄、树势、不同坡向、不同位置的咖啡园进行了调查,应用差异性和灰色系统分析了影响普洱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发生的环境因素和气候因子。【结果】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发生与咖啡树是否切干、与咖啡树龄、树势、坡向、咖啡园位置有关,从第2年开始,未切干的咖啡树的受害率高于切干的咖啡树;1年生和2年生的咖啡园,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受害率差异不显著,而3至8年生及以上的咖啡园,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受害率差异显著。不同树势、不同坡向、不同位置的咖啡园中,咖啡树的受害率差异显著。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幼虫种群数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降雨量和最低相对湿度,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成虫的种群数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结论】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发生与咖啡树的切干与否,与咖啡树的树龄、树势、坡向、咖啡园位区及气象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属鞘翅目,天牛科天牛亚科。俗称钻心虫、柴虫等,它是危害中国咖啡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咖啡大面积单一品种种植、栽培管理粗放、该虫野生寄主分布广以及化学防治较困难等原因,造成该虫发生危害严重,成为阻碍咖啡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该虫以幼虫钻蛀人树干木质部危害,被害咖啡树叶枯萎,受力或被风吹极易从被害处折断,造成整株死亡,给咖啡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咖啡作为河口县特色农产品之一,全县种植面积约1 533 hm2,2010年以来,天牛危害在河口县有逐年加重之势,局部咖啡园暴发成灾,造成枝叶干枯、树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大降。据调查,本地区发生危害的天牛主要是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和旋皮天牛(Acalolepta cervina Hope)。近年来笔者对天牛在本地区的发生、危害情  相似文献   

5.
研究冬季低温寡照等不良气候、海拔、品种、树龄等因素对菠萝蜜寒害的影响,为云南省河口县菠萝蜜种植业提供科学化种植方案。本研究在2017年至2018年冬春季节,采用"五点抽样法"对河口县不同区域、不同海拔的菠萝蜜寒害进行了调查。2018~2019年在红河热科所内的资源圃和示范基地,调查了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菠萝蜜寒害。结果表明:河口县寒害发生主要与海拔有关,不同区域间差异不显著,海拔高、地势相对开阔的地块受寒害更重;菠萝蜜间作套种高大保护树寒害发生较轻;同一树各部分受寒害严重程度为雄花雌花枝梢;不同品种(品系)间耐寒特性为红选5号马来西亚一号越南红肉马来西亚五号;树龄越长越耐寒能力越强。综上所述,提出了控制种植海拔上限、冬季不留花果、种植抗寒品种、采取防寒措施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宁洱县普义乡是种植小粒咖啡面积较大的乡镇之一,咖啡种植已成为普义乡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咖啡天牛的发生较为严重,对普义乡咖啡的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有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咖啡产业在普义乡的发展。一、为害规律咖啡旋皮天牛幼虫主要为害咖啡树韧皮部,轻则造成枝叶枯黄,易被风吹断,重则全株死亡。灭字虎天牛幼虫主要为害咖啡树干木质  相似文献   

7.
苍南县有机茶园茶天牛危害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浙江苍南五凤有机茶园茶天牛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天牛对茶树的危害率为6.7%~50.0%;供试茶园的茶天牛危害特点为:近山顶(海拔450 m)的茶园茶天牛危害率高于半山腰(海拔350 m)的;路北侧的高于路南侧的;距路边1 m处的高于距路边100 m 处的。茶天牛的危害程度与土层深浅、茶树根部分外露与否及诱虫灯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咖啡树老龄化,"天牛"危害日益突出.云南德宏咖啡近年来遭受灭字脊虎天牛和旋皮天牛为害,导致咖啡树生势减弱、咖啡产量减少,严重的导致咖啡树死亡.本文经观察其发生规律,提出适时做好"天牛"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天牛"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严重危害猕猴桃产业。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在四川省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对四川省猕猴桃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分析总结低温多雨是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主要气象条件,并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巴中、广元、雅安、宜宾以及绵阳等地区的猕猴桃溃疡病发病情况和发病特点的调查分析,发现品种、海拔和树龄与溃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表现为在被调查的4个品种中,红阳最感病,徐香最抗病;海拔越高,溃疡病危害越严重;溃疡病发病程度随树龄的增加逐渐加重。在此基础上对猕猴桃溃疡病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建议,皆在为四川省猕猴桃产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云斑白条天牛是尾巨桉的重要蛀干害虫,严重威胁重庆三峡库区等生态经济区的尾巨桉人工林建设。通过对重庆2个区30块不同尾巨桉人工林地云斑天牛越冬期虫情调查,分析了该虫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该虫在各地发生和危害程度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云斑白条天牛对重庆尾巨桉的危害在近2年呈爆发趋势,各地发生和危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受害株率为0~57.6%,平均为19.6%,以轻度和重度危害为主,其中最高的为九龙坡金凤镇的57.6%,虫口密度主要集中在20头/株以下,树干上以1~2 m为主。云斑天牛在各地危害与海拔和树龄存在一定相关性,虫口密度与受害树杆胸径呈显著正相关,海拔与虫口密度无相关性,海拔与受害株率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造成该虫在各地发生和危害巨大差异现象最主要原因受林地是否靠近公路、人为扰动程度和虫口密度的差异影响,即上述三者组成的第一公因子的总方差贡献率达56%,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林地是否靠近公路人为扰动程度虫口密度;对个别林地的危害情况还需结合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思茅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发生与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茅南岛河咖啡试验示范场,调查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微生境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的发生危害。结果表明: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危害定植后5 a以上的咖啡树。在思茅一年发生1代,幼虫期296~322 d,由于发育进度不同,世代重叠严重,一年四季均有成虫。在不同微生境中,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分布于靠近杂木林及阳坡的咖啡地。成虫喜在温度高的中午及阳光直射的咖啡树上活动。天敌黑足举腹姬蜂(Prislauacus nigripea Kieff)寄生灭字脊虎天牛幼虫,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云南省3个咖啡产区小粒咖啡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对保山市、大理州及临沧市3个咖啡产区13个不同种植模式、海拔高度、区域位置及栽培品种的咖啡生产基地小粒咖啡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3个咖啡产区有小粒咖啡病害5种,虫害26种。其中,保山市小粒咖啡病害3种,虫害19种;大理州小粒咖啡病害3种,虫害10种;临沧市小粒咖啡病害4种,虫害16种。首次发现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s)和红蜘蛛(Tetranychidae sp)在云南咖啡产区发生和危害。危害严重和普遍的病虫害有叶锈病、炭疽病、烟煤病、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茶蓑蛾(Clania minuscula)、咖啡绿蚧(Coccus viridis)等12种。种植模式、海拔高度、区域位置及栽培品种对小粒咖啡的病虫害危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2—2015年,对滇东南最适宜种植咖啡的区域进行了病虫害普查,调查结果显示,滇东南热区咖啡叶锈病、褐斑病和炭疽病为绝对优势病害,灭字虎天牛、旋皮天牛和木蠹蛾是重要的钻蛀树干、枝条的害虫,根粉蚧是危害根部的主要害虫,几种蓑蛾、尺蠖、蚧类和象甲是危害叶片、嫩枝茎及果实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4.
对湖南省靖州县1~20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平均密度和桃树受害率进行系统调查,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法和2种回归模型法,比较了不同树龄桃红颈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差异。结果表明:1~2年生幼龄桃树基本不受桃红颈天牛危害,3年以上挂果后的桃树开始受到侵害;随着树龄的增加,桃树受害率和桃红颈天牛虫口平均密度显著增加,19~20年生桃树受害率达90%以上,平均虫口密度超过2头/株;桃红颈天牛在桃园中呈聚集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即随种群密度升高,聚集程度增大,3~15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16~17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19~20年生桃园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此时分布的基本成分均为个体,个体呈现相互排斥现象。应用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信息,建立了不同树龄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抽样公式。根据理论抽样公式,桃红颈天牛虫口密度越小,抽样数量较多,而在虫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抽样数量则较少。根据序贯抽样公式,可将3~20年生桃园抽样样本数量划分成6个区段:3~4年生桃园;5~6年生桃园;7~8年生桃园;9~13年生和19~20年生桃园;14~15年生桃园;16~18年生桃园。  相似文献   

15.
微生境对动物的生存与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目选择在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云南省咖啡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定点定期的取样,调查4种不同微生境条件(阳坡和阴坡、空旷和隐蔽咖啡地)下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阳坡、空旷的咖啡地,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种群数量和危害高于其他微生境。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各虫态抗逆性强,虫枝浸泡10 d,各虫态死亡率低,只有浸泡25 d后,死亡率达到90%以上。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危害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微生境与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种群动态的关系,为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6.
双条杉天牛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皖西山区杉木害虫的多年调查资料和试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气候条件、森林密度、地形条件、森林抚育、树龄、林木组成以及天敌等生态因子对双条杉天牛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的危害程度和虫口密度与生态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一、为害特点 花椒在平顺、黎城、潞城、壶关等县种植面积较大,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天牛对花椒的为害是当地农民的头痛事.天牛对花椒的为害主要以幼虫钻蛀枝干,潜居在韧皮部,木质部蛀食,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花椒树受害后其输导组织被破坏,水分、养分输送受阻,造成树势衰弱,树体枯萎,产量下降,严重时树体死亡.在平顺县花椒树产区调查,花椒黄带黑绒天牛的虫株率:30年以上树龄96%,20~29年树龄80%,10~19年树龄50%,9年树龄以下15%.  相似文献   

18.
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是一种为害亚洲咖啡产区小粒咖啡的重大害虫,对咖啡产业造成了重大的危害。本文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寄主植物、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松墨天牛地理分布及危害程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为了预防松材线虫病,采用路线调查法、查迹调查法和样地调查法调查云南省松墨天牛的地理分布与危害程度。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尚未发现松墨天牛的县市区13个,占10.1%;有松墨天牛分布的县市区116个,占89.9%。其中轻度危害的县市区85个(65.9%),中度危害的县市区16个(12.4%),重度危害的县市区15个(11.6%);松墨天牛的垂直分布范围为649~3255m,海拔高差2606m;危害的寄主树种有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马尾松和华山松。  相似文献   

20.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结果表明,蜀云杉松球蚜危害与海拔、坡向、树龄、林种有密切关系。随海拔升高其危害率递增,当海拔达到3 900 m以后则随海拔升高而危害率递减;阴坡、半阴坡危害率最大,阳坡、半阳坡危害率略低;树龄在11~20年危害加重,20年以上危害逐渐下降;蜀云杉松球蚜主要危害川西云杉、紫果云杉的嫩梢。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消长规律变化与温度、湿度的变化呈一定相关关系。在有效积温范围内,温度较高时,松球蚜的发育快,性成熟早,寿命短,产卵期也短;温度较低时,发育慢,性成熟晚,寿命和产卵期较长,湿度要求在60%~90%,对其发育非常有利。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越冬虫口基数越大,翌年发生量也越大,危害程度相应更为严重,反之则轻。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数量年周期变动有一定规律性,每隔3~4年大发生1次,有虫株率、虫梢率(虫口密度)都明显上升,造成当年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